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红色管理: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 >

第9部分

红色管理: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第9部分

小说: 红色管理:向中国共产党学管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座山峰进军。
  愿景驱动型管理不仅要求企业形成一个良好的愿景,同时要建立一种机制来配合贯彻愿景,激发实现未来前景的各种变革,这种由愿景、使命、核心价值观组成的企业价值体系,以及由此建立的目标、战略、计划等管理内容,我们称之为企业纲领。
  企业纲领是愿景驱动型企业持久而有活力发展的机制保障。这种机制包括:有特色的企业文化制度、市场营销管理制度、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制度和技术创新制度等。愿景驱动型管理的出现,表明现代企业管理理论更加注重核心价值观、使命、组织层次的宏大远景目标对企业变革和长期发展的激励作用,更加关注战略的未来导向和长期效果,这是20世纪90年代以至21世纪企业管理的一个基本趋势。
  我们先来看一下中国一些著名企业在这一方面是怎么做的。
  以TCL为例:
  企业目标:
  创全球名牌、建国际企业。
  企业使命:
  创新科技、共享生活。
  企业愿景:
  为顾客创造价值、为员工创造机会、为社会创造效益。
  我们看到,TCL的企业所定的愿景实则应该为使命,而使命本应该是愿景,TCL是将愿景与使命的概念颠倒了。这种愿景和使命未能定清晰的企业,会产生很多的问题。
  将使命误当成愿景,就可能使其要达成的使命变得虚幻,其愿景也难以起到真正的指引作用;而把愿景当成使命,就有可能因过分注重经济效益而陷入盲动和盲从,还因为没有愿景的指引,企业前进的路途将会变得迷雾重重,很难做到持续发展和变成百年企业。
  再以华侨城集团为例:
  企业愿景:
  华侨城集团是企业家创新的舞台,是明星企业的孵化器,是创业者梦想成真的家园,是具有高成长性和鲜明文化个性的国际
  化企业。
  企业使命:
  华侨城集团致力于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提升和创新,以及高品位生活氛围的营造,致力于将自身的发展融入中国现代化事业推进的历史过程中。
  企业宗旨:
  致力于顾客利益的最大化;
  致力于所有者权益的充分实现;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让成员看到希望(6)
致力于与员工共同成长;
  致力于为社会作出贡献。
  在这里,我们也看到,华侨城集团也将愿景与使命颠倒过来了,实际上是并未真正理解企业的目的为何。
  在中国著名企业海尔的企业本源表述中,也同样存在一些差距。
  此前我们已说过,海尔在纲领的制定上,有一个阶段性的纲领目标:
  第一个十年:无私奉献、追求卓越。
  第二个十年:敬业报国、追求卓越。
  第三个十年:创造资源、美誉全球。
  实际上,这就是海尔一个持续成长的愿景目标。但是海尔并没有把这种表述列为企业的核心任务,它与海尔其他企业文化的概念混杂在一起,尽管看起来洋洋洒洒,但却缺乏主体性的理念核心作为支撑。
  所以,在缺乏对企业愿景和使命的专门阐述下,海尔提出了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创新。
  海尔是这样描绘自己对于创新的理解的:
  “第一个十年,创业,创出中国第一名牌;第二个十年,创新,走出国门,创国际化企业;第三个十年,创造资源,实施全球化品
  牌战略。
  海尔企业精神的创新之路,就是海尔的品牌之路。但无论怎样调整,海尔人都自始至终胸怀着一个崇高的指向:创世界顶级品牌!”
  “创世界顶级品牌”可看作是海尔的一个核心愿景,遗憾的是,我们并没有看到它在整个企业价值体系里的系统化表述。
  如果海尔把创新当作其企业哲学的基石,它必须解释其创新背后的价值关怀是什么,创新的目的是什么,而对于这一切,海尔都没有做出明确的回答。尤其是当海尔打入国际、立志做国际性品牌的时候,它对于企业核心价值观的理解,必须给予基于人类普世价值的回答,而不是基于民族的自我理解。
  海尔认为,海尔文化是不断进行创造性的转化,不断创新、发展的活文化。海尔是什么?对此张瑞敏首席执行官倡导并要求“海尔应当是海”。
  所以张瑞敏也曾郑重说道:“企业的终极目标,乃是致力于对地球和人类的终极关怀。”
  这种终极关怀是什么?海尔还没有开始回答。一旦海尔回答出来,它就步入了世界顶级企业之列。
  中国另一个标杆企业联想,则是这样描绘它的未来图像的:
  联想企业定位:
  联想从事开发、制造及销售最可靠的、安全易用的技术产品。
  我们的成功源自于不懈地帮助客户提高生产力,提升生活品质。
  联想使命:
  为客户利益而努力创新;
  创造世界最优秀、最具创新性的产品;
  像对待技术创新一样致力于成本创新;
  让更多的人获得更新、更好的技术;
  最低的总体拥有成本(TCO),更高的工作效率。
  联想核心价值观:
  成就客户——致力于客户的满意与成功。
  创业创新——追求速度和效率,专注于对客户和公司有影响的创新。
  精准求实——基于事实的决策与业务管理。
  诚信正直——建立信任与负责任的人际关系。
  在上述表述中,联想没有按照国际跨国公司那样首先列出自己的愿景,相反,它先给出了自己的企业定位。定位既包含现在的状态、又包含未来的状态,我们不妨把它看作是一种基于现在状况的愿景的折衷。在整个价值体系的逻辑表述中,联想没有犯错误。也许同海尔一样,联想正处于对企业愿景的动态摸索之中,他们已经看到了那扇门,一旦他们找到钥匙,他们就可能进入,并且会看到我们所看不到的新景象。
  正是由于制定了明确的纲领,华为则给出了一个清晰的愿景。
  华为愿景:
  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
  华为使命:
  聚焦客户关注的挑战和压力,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华为核心价值观:
  华为公司的核心价值观蕴涵着华为公司的愿景、使命和战略。战略是四个方面:
  1。为客户服务是华为存在的惟一理由;客户需求是华为发展的原动力。
  2。质量好、服务好、运作成本低,优先满足客户需求,提升客
  户竞争力和盈利能力。
  3。持续管理变革,实现高效的流程化运作,确保端到端的优质交付。
  4。与友商共同发展,既是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共同创造良好的生存空间,共享价值链的利益。
  由于在《华为基本法》中明确规定,“华为的追求是在电子信息领域实现顾客的梦想”,所以华为将华为愿景定位为“丰富人们的沟通和生活”就理所当然。在《华为基本法》第一条中还明确规定:“为了使华为成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我们将永不进入信息服务业”,所以华为在阐述使命时目标非常明确:“提供有竞争力的通信解决方案和服务,持续为客户创造最大价值。”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二章 让成员看到希望(7)
当华为将自己定位为“世界一流的设备供应商”时,其企业目标就产生了巨大的聚焦作用,从1988年到今天,华为仅用18年时间,就崛起为一家世界级的一流通信方案解决公司。
  通过对中国以上优秀企业的分析,我们看到,这些企业在本源的思考上,已经意识到追溯企业根本的重要性所在。但在追寻本源的道路上,每个企业都走了不同的路。在明晰了共产党的愿景、使命、共同价值观以后,对照中国企业对愿景、使命、共同价值观的理解,我们有一个更大的惊人发现:中国的大部分企业都没有意识到纲领、愿景、使命、价值观等理念对于一个企业的重要。那些意识到重要的企业,在向中国共产党学习的时候,学而未得其髓。这真是一个令我们深思的问题。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三章 唤起工农同心干(1)
  第三章 唤起工农同心干:革命就是过上好日子
    代表大多数人根本利益
  一九三一年春,毛泽东面对国民党的第二次围剿,写下过下面一首词。我把它抄在下面:
  渔家傲 反第一次大“围剿”
  万木霜天红烂漫,天兵怒气冲霄汉。雾满龙冈千嶂暗,齐声唤,前头捉了张辉瓒。
  二十万军重入赣,风烟滚滚来天半。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
  这首词写得很好,我最感兴趣的是它所表现出来的精神状态,面对围剿,充满豪情不说,而且令人兴奋。打仗并不可怕,军民团结,胜利是题中应有之意。我们在这首词里面可以找到一种心情,那是生活在共同愿景之下的心情。
  中国共产党在取得政权以前,“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赢得了广大群众的支持,那是夺取政权的重要资源。
  仔细翻翻共产党的发展史,处处都可以看见人民的力量。我们都知道共产党,是历尽艰辛才获得最后的胜利的,但是红军的精神却一直是高昂而且激动的。他们在不断地生长,庄严而且烂漫,那样的组织是多么令人向往!
  我们如果仔细研究一下,就会发现这些甘愿与红军共进退的工农群众,对红军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他们在革命中所表现出来的热情是非常高的。他们之所以被召唤起来共同战斗,是因为被压迫太久,他们知道红军是来解放他们的,于是他们几乎是怀着感恩的心情来加入战斗的。既然革命战争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他们是没理由不努力的。那个时候,在群众眼里红军的形象是高大的,身上有着神圣的光圈,而在红军眼里群众是亲切的,是自己的家人和朋友。
  1936年,红军长征经过贵州威宁,足迹遍及板底、结里等30个乡镇,所到之处,都有宣传革命真理的标语,都有“打富济贫”的革命行动。
  1936年3月4日,红军一部为试探驻威滇军虚实,进至板底和结里。在大街小学的墙上,红军写有“青年学生只有参加红军才是真正的出路”“苏维埃和红军是抗日的先锋”、“打倒蒋介石”等革命标语。
  红军还在民众的墙上写出“打大户,分田地,打官僚,分仓库”的标语,并把土豪的粮食分给穷人。
  住在农民杨国清家的红军,吃了他家两升大米和一些猪油,就付给三块五角银元,贫寒的彝族妇女王阿戈,还得到了红军送给的包头帕。病在家中的老人,做梦也没想到红军会送饭来吃。在辅处,天桥、兴隆等地,财主管培生、赵清和等早已闻风而逃,红军将他们的浮财分给穷人。
  3月16日,红军离开兴隆厂后,苗族罗伯亚米发现家里有一
  碗红色小豆,时逢春播季节,便拿到地里种下,到了秋天获得好收成。年复一年,种者越来越多,产量很高。小豆为红色,又是红军送的,因而人们称它为“红军豆”,直到现在还在种、还在吃。
  红军在得胜坡,见农民马杨八太贫寒。就拉一匹军马送他。事后,地主刘朝来强逼,企图霸占,群众机智顽强的斗争,才给马杨八保住了这匹红军马。3月19日,红军到麻乍,贫农赵敢生,借粮招待红军,舂5升谷子做饭给红军吃。行前,红军要付钱,他死活不肯收,红军硬要送他一匹红沙马,推辞不掉,只好收下,以后他牢记红军情,精心饲养红军马,现已繁殖第五代。
  中国共产党成功地发动了中国的广大人民群众,才最终取得了战争的胜利。这是很独特的,与历代革命者都不相同的是,在共产党心里,群众不是愚昧不堪的奴隶,群众是艰苦的,是被压迫的,最重要的是,群众是可以依靠的,是革命的主力军,是具有力量的,并且他们只要被领导得当是可以自我解救的。当我们想到共产党人当年提出“放手发动群众”的时候,那是需要怎样卓识的眼光啊!
  1927年9月19日,工农革命军第三团到达文家市,随后,一团二团也进入了文家市。他们在文家市烧了大地主彭伯堂的看花楼,分了他家的盐和谷。同时,打开了过去一直由土豪劣绅把持的文家市积谷仓,把粮食分给了贫苦农民。并根据分工组织部队进行了广泛地宣传,发动群众。“打土豪分田地”,这是一副镶嵌在文家市里仁小学砖墙上的红军宣传标语。
  这副宣传标语,是目前我国保存完整的第一个也是红军第一次写出来的宣传标语。它说出了红军的政治主张,写出了毛泽东关于如何发动农民群众起来闹革命的政治谋略。
  毛泽东十分关注农民问题。因为,农民问题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中心问题,农民问题关系到无产阶级的领导权,关系到无产阶级革命的同盟军,关系到民主革命的成败。
  

第三章 唤起工农同心干(2)
换句话说,当时的中国问题的公式应该是:
  中国问题←→农民问题←→土地问题←→执政问题。
  也就是,谁得到了农民的拥护,谁解决了农民问题,即土地问题,谁就取得了中国问题的发言权和执政权,谁就是胜利者。反之,就没有发言权,就是失败者,就没有资格来执政。
  所以,毛泽东在《中国农民问题》中,对农民问题特别是对中国革命中的农民问题,作了精辟的分析和论述:
  首先,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政权落于军阀之手,完全是未得三亿二千万农民的拥护和帮助,国民革命,惟有把农民动员起来,参加并支持革命,才能成功。因为,农民人口要占80%。
  其次,中国现在还是农业经济,大部分生产还是农业生产,受压迫最重的是农民,亟待解决农民无田耕、没饭吃、无衣穿等大问题。
  第三,没有农民,便没有革命。只靠工人孤军奋战,是以前几次革命行动失败的最大原因。
  第四,革命的目的是使中国人民在政治上、经济上得到自由平等。要达到这个目标,首先要解决农民问题。
  这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