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文学其他电子书 > 提升领导讲话魅力的10大谋略 >

第6部分

提升领导讲话魅力的10大谋略-第6部分

小说: 提升领导讲话魅力的10大谋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认为,作出这种选择的人,支持的不仅是近年来我们国家发生的积极变化、不大的但积极的好转:我们保证国家经济近年稳定和高速增长、社会局势稳定、国家巩固。我认为,不是这些简单的成绩,而你们忠诚的公仆、现任总统近年与你们工作时的情绪与献身精神,赢得了支持。
  鉴于此,我希望你们相信,并向你们保证:未来4年,我将尽我所能地工作,以使政府加强工作。
  我向你们保证,我国人民所有的民主成果将得到保障。而且我们不会停留在已有的成果,我们将巩固多党制。我们将巩固公民社会,竭力而为保证媒体言论自由。而且我们将建立这样一种制度,以使任何官员也不能以国家利益为掩饰中饱私囊,任何夸夸其谈者也不能以民主的漂亮言辞为自己捞好处。我们将竭力保证我国经济稳定增长。毫无疑问,我们将珍惜经济和社会的稳定,这也是近段时间我们多次说过的。我想强调的是,稳定并不是目的。这只是解决主要任务—保证我国人民福利增长—的条件。
  

一、做好三种人(3)
现阶段所做的一切还不是福利,也不是福利的增长,只是福利的启明星。当然,我们应该珍惜它,但在稳定的基础上我们应该迈出下一步伐,以实际保证我们人民的福利。我们应该在经济和社会领域迈出下一步伐。我们一定会这样做。
  最后,在对外关系上我们将致力保障俄罗斯联邦的国家利益。但在任何情况下不会用侵犯性的方式捍卫自己的利益,也不会陷入对抗。我们将灵活而合作地争取自己的国家利益。我们将力争达成我们和我们的伙伴都能接受的妥协。我们将竭力为俄罗斯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这就是我首先想说的一切。
    2.当好教师
  现代教育理念认为,教师一人唱“独角戏”,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不利于知识的传授。有经验的教师十分注重在讲课中师生互动,双向交流。学生和家长也都反对“填鸭式”教学。与教师相比,领导讲话的对象虽然不同,但“人性是相通的”,“填鸭式讲话”,也不利于听众接受。一次讲话,在引起台下人思想和感情的共鸣时,才算是真正被听众接受了。事实上,讲话虽然是一个说、众人听的单声话语,但台下听众用表情与讲话人进行的无声交流,决定了讲话不是单向性的,而是跟听众的相互交流。所以,高明的演讲家常常发出一些舍问、反问,以引起台上台下互动。这里,请欣赏某部队一位连指导员的就职演讲:
  各位战友:
  我一到这里,就收到了大家送来的不少“礼品”(惊讶、疑惑)而且现在,准确地说,在我说话的时刻,很多同志,几乎百分之百的同志,还在源源不断地送来。
  大家不要纳闷:我没送什么给你呀。其实,大家确实送了,只不过没有在意,或者说不自觉罢了。这‘礼品’就是目光。(笑)
  目光?是的。我发现,大家向我投来了各种各样的目光:有信任的,有期待的,有疑惑的,也有无所谓的……我觉得,大家的这些目光,就像为我这个指导员走马上任而准备的一堆礼品:有玫瑰,有玉兰;也有仙人掌,也有霸王鞭……(大笑)不管什么样的目光,不管什么人是怎样的“礼品”我都愿意收下,我都收下了!(热烈鼓掌)并且,我还应说上一句:谢谢大家!(再次鼓掌)。
  诚然,来到这个连,我深感责任之重大……要解决这些问题(指大家翘首以盼的问题—引者),实非易事。不过。从大家信任、期待、疑惑的目光里。我看到了希望之所在,意识到压力之所在、责任之所在;从少数同志无所谓的目光里,我也觉察到了阻力之所在,障碍之所在。(笑)不管压力也好,阻力也好,我很自信,相信自己,相信战友,相信大家的力量和智慧,相信阻力终究能变成动力!(鼓掌)
  这是一次成功的讲话,讲者故意设置悬念,引起台下思考,较好地实现了双边互动。
  需要注意的是,在作提问时,要注意所提出的问题是否能够引起听众进行思考,并在他们自己的大脑中回答你的问题。以提问的方式既集中了听众的注意力,又避免了老的套路,可谓一举两得。
    3.当好演员
  这里说的当好演员,主要是借演员运用手势、表情、声音变化等手段,达到声情并茂,出神入化的效果。也就是演讲家所说的态势语。对态势语的研究,从20世纪60年代就有人开始。有人统计,一条信息如果传播出去,所有的效果中间只有38%是有声的,7%是语言(词),55%的信号是无声的,所以每个人,每天平均说的话只有10-11分时间,且平均每句话只占秒,那么也就是说我们的有声是低于30%的,60%的信号是通过无声的信息发出去的。这个无声信息的研究告诉我们,讲话者除了要注重有声语言的表达外,还要更多地注重无声语言的表达。态势语言就是要通过人体器官的动作,或者某一个部分形态的变化,比如通过手势、身姿、眼色和面部表情,对讲话发挥辅助作用。
   。。

一、做好三种人(4)
有效运用态势语言,至少有以下三点好处:
  1.有利于更形象地传递信息,表达思想;
  2.有利于更直接地传达情感,反映情绪;
  3.有利于更有效地昭示心灵,加深理解。
  讲话中要注意运用态势语言,用眼睛、面部表情、手势动作来增强有声语言的表达力。
  20世纪60年代,陈毅同志在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一个会议上讲到:“不能够经过了几十年改造、考验,还把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项帽子戴在所有知识分子头上!”讲到这里,陈毅摘下帽子,向参加会议的知识分子代表深深鞠了一躬,然后大声讲道:“今天,我给你们行脱帽礼!”这种真挚的感情,用一个动作表示出来,使听众十分感动。
  那么,如何运用态势语言?这里引用《口语表达及演讲技巧》的有关论述,供读者借鉴:
  《口语表达及演讲技巧》(节选)
  1.手势。(1)手指语言:“大拇指”动作一般表夸奖、很好,但有时表高傲的情绪;“十指交叉”一般表自信、敌对情绪、感兴趣;“抓指式”一般表控制全场之势;“背手”可给自己壮胆,镇静,也表自信,但对有的人是种狂妄表现;“手啄式”表示不礼貌的动作,本身就有一种挑衅、针对和强制性。以上都要看具体环境和当时面部表情。(2)手掌语言:“向上”表示诚恳、谦虚;“向下”表提醒、命令;“紧握伸食指”带有一种镇压性;“搓掌”表期待,快搓表示增加可信度,慢搓表示有疑虑;“手掌向前”表示拒绝、回避;“手掌由内向外推”表示安慰、把所有的问题概况起来;“劈掌”表示果断、决心。(3)手臂语言:“手臂交叉”表示防御;“交叉握拳”表示敌对;“交叉放掌”表示有点紧张并在努力控制情绪;“一手握另一只手上臂,另外一只手下垂”表示缺乏自信。
  2.眼睛。眼睛是心灵的窗户。嘴巴可以说话,眼睛不能说话,但眼睛的奥妙,在于它是真实的。可以编出一千句、一万句谎言,却不能遮挡眼睛的真实性。眼睛注视用得多的有三种方式:(1)凝视。集中目光看对方,如果是公事,目光限制于前额到双眼,使人感觉你很诚恳认真;如果是社交,就看双眼到嘴三角区;如果是关系非常亲密的朋友,就看双眼到胸。(2)环视。眼睛向前然后有目的地扫一下,好处是使所有听你讲话的人都注意了你,不觉得你在和他(个人)交流,能较全面地了解听众的心理反映。而且可根据你的环视随时调整说话的节奏、内容、语调,把握说话的主动权。(3)虚视。就是视非视,讲话就需要这种虚与实的目光交替,“实”看某一部分人,“非”看大家,要作到“目中无人,心中有人”。
  3.表情。口语表达是传声的,有感情的。每个人都有面部表情,脸上的每个细胞、每个皱纹、每个神经都表达某种意愿、某种感情、某种倾向。面部表情是最准确的、最微妙的人的“晴雨表”。人的面部表情贵在四个字:自然、真挚。面部是思想的“荧光屏”,演讲的面部表情一般要带微笑。
  4.声音变化。这里面主要包括重音、停顿、节奏变化等方面。就重音来说,它具有区别词意的作用,读重读轻表达的意思不一样。就停顿来说,除了常规的语言停顿、逻辑停顿、感情停顿以外,应注意特殊语境下的特殊停顿。为加强某种特殊效果或应付某种需要所作的停顿。停顿的表现力:第一,可以变含糊为清晰,如:“最贵的一张(停)值一千元”,表示最贵的只有一张,其他的不足一千元;第二,变平淡为突出;第三,变平直为起伏。如“大堤上的人/谁/都明白”就有起伏:第四,变松散为整齐;有些排比句通过停顿变得很美,节奏很好,如写交通安全的一篇讲稿:“每天的太阳是您的,晚霞是您的,健康是您的,安全也是您的”,要声断,气不断,情不断。要重复强调的是停顿不是中断,只是声音的消失,它绝对是气流与感情连起来的,有停就有连,而且某种激烈、紧张的情况下需要连接。
  

一、做好三种人(5)
就节奏变化来看,讲话要有节奏,该快的时候快,该慢的时候慢,该起的时候起。这样有起伏有快慢,有轻重,才形成了口语的乐感和悦耳动听,否则话语不感人,不动人。口语中有带规律性的变化,叫节奏,有了这个变化语言才生动,否则是呆板的。有位意大利的音乐家,他上台不是唱歌,他把数字有节奏地、有变化地从1数到100,结果倾倒了所有的观众,甚至有的感动得流下了眼泪,可见节奏在生活中是多么重要。
  同时,要注意防止手舞足蹈,举止轻浮,声嘶力竭,甚至唾沫星子满天飞,这样很不雅观,给人一种很不理智、很不稳重的感觉。
   。 想看书来

二、善用三件宝(1)
魅力提示:经常阅读一些小笑话、幽默小故事,留心身边一些有意思、有情趣的事情,天长日久,幽默自生。
    1.善用鞭子
  在管理学中,有人把批评比作“打鞭子”。适时适度的在讲话中运用好批评这个“鞭子”,不仅不会挫伤积极性,还会对被批评者起到警示教育和激励作用,甚至达到批评一个、教育一群的作用。尤其是对那些人民群众所深恶痛绝的人和事,给以鞭挞,一针见血的予以无情抨击,更令人拍手称快。
  适当的“好话”固然能对人起到激励作用,但总说“好话”就有阿谀奉承、投桃报李之嫌了。“好话”似春风,容易熏得游人醉。正如古人所曰: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表扬过多,就会使人昏昏欲睡,不思进取;只有适当给予“刺激”,使人保持头脑清醒,才会促使其不断奋斗进取,不断取得新胜利。。
  很多领导表示,表扬起来容易,批评却很难。批评容易使上下级之间的关系受到影响,也会使下级对上级安排的工作表现出消极应对的情绪。造成这种后果的主要原因是领导者不懂得如何批评员工,也没有掌握批评员工的艺术。
  如何批评?笔者觉得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客观。批评通常是在事情发生后出现的,我们一定要深入了解事实,调查情况,通过研究分析后对人的思想行为作出实事求是的评价,给予公正合理的批评。
  二要委婉。战国时期的官员黄喜微服私访,路过田间,看到农夫驾着两头牛正在耕地,就大声问:“这两头牛,哪一头更棒?”农夫一言不发,到了地头,农夫才在黄喜耳边小声说:“边上的那头牛更棒些。”黄喜很奇怪,问他为何这么小声说话?农夫回答:“如果我大声说这头牛真棒,它们能从我的眼神、手势、声音里分辨出我对它们的评价,那头虽然尽了力但不够优秀的牛心里会难过。”
  人的自尊心都很强,领导人如果在公开场合点名批评,就会让人们感觉没面子,“威信扫地”,更有甚者会对领导者怀恨在心,有的干脆“破罐子破摔”。所以领导者在对人进行批评时,被批评者往往关注的是周围群众对自己的看法和反应,而无心听取领导者的批评。生活中就有这么一种现象,在大街上一个人不小心摔倒了,他爬起来的第一个动作不是马上拍拍身上的尘土,而是先环顾四周,看看有没有熟人。这就是体现了人的“面子观”。如果领导者在众人面前批评人,不但会打击士气,更会打击众人心。但如果能够委婉地指出其错误,就会收到很好的效果。请看这个例子:
  几个年轻人在公司里抽香烟,喷云吐雾兴致正浓时,主管领导走了过来。在年轻人的头顶上方,有“禁止吸烟”的明确标志,这几个吸烟爱好者可谓是明知故犯啊。发现主管走过来时,这几个年轻人尴尬极了,心想要挨一顿臭骂了。只见主管走到他们面前,掏出香烟,递给他们每人一支,和气地对他们说:“如果换个地方抽烟,味道一定还要好。”面对这样别出心裁的批评,哪怕是犟驴子,也会心悦诚服的。
  三要真诚。真诚才能换取真心。毛主席说要“惩前毖后,治病救人”。在现在以人为本的管理环境中,这仍然要作为我们运用批评这一管理手段的原则。领导者在批评某人,一定要态度端正,一切本着真诚的态度准确地批评,一切本着解决问题、提高管理水平而批评。而不是出于某种打击目的,唠唠叨叨,长篇大论。言语千万不可含讽刺、嘲笑、污辱的意思。讲话者要注意语言文明,用词得当,在听众心中留下良好的形象。
  四要对事不对人。“金无足赤,人无完人”,谁也不是完美的、万能的,不会犯任何错误的人根本不存在,一个一无是处的人也没有。大家都有优点和缺点。所以领导者一定要弄清这一点,我们批评的是他做错的事、他的某个缺点,而不是他整个人。批评他的错误,可以帮助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