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文化人的人情脉络 >

第16部分

文化人的人情脉络-第16部分

小说: 文化人的人情脉络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分美好,1924年11月底,李金发应刘海粟的邀请,带着屐妲取道意大利返回上海,任教于上海美专。但是,美专的雕塑系招不到学生,生活上陷于困境。只得四面出击,寻找生活的依托。1928年李金发创办了《美育》杂志,由夫妇共同编辑。这个杂志只出版了四期,但它的豪华本印刷,为宣传现代美育思想做出很大成绩。
  生活的拮据与谋生的艰难,使得屐妲越来越不能适应中国的生活,越发思念故国和亲人。1930年的秋天,屐妲带着5岁的儿子李*回德国探亲。从此一去不返,李金发几经努力也没有挽回这桩婚姻,遂于1932年与屐妲离婚。
   txt小说上传分享

同舟共济的伴侣:李金发与梁智因
1931年冬,李金发回到广州,经孙科举荐被任命广州美术学校校长。在这里他比在上海心情愉快得多。一是他有机会施展他的雕塑艺术,还为著名外交家伍廷芳和辛亥革命名将邓仲元将军塑造了铜像;二是结识了同乡梁智因女士。
  梁智因出身于梅县望族,是晚清学者兼诗人黄遵宪的外甥女。当年,梁智因刚从广州执信会计学校毕业,经人介绍与李金发相识。在接触中,李金发欣赏梁智因的通情达理,善解人意,更为她的高雅气质所吸引;而梁智因觉得李金发很有才气,诗与画都很有成就,除了年龄比她大12岁外,还是很满意的。于是在1932年9月,他们在广州新亚酒店举行了十分隆重的婚礼。他们的爱情似乎没有与朱亚凤那样的青梅竹马,两小无猜的纯真感情,也没有与屐妲那样热烈似火,激情浪漫的潇洒,而是随着年龄的增长和饱经风霜之后,显得真挚而深沉,成为同舟共济的生活伴侣。
  他们在广州共同度过了几年平和而稳定的生活。这几年李金发将主要精力用于名人雕像工作,酬金颇为丰厚,夫妻俩的生活相当富足。李金发特意为梁智因在广州东山建造了一座公馆式的“笠庐”。
  1937年年底广州沦陷后,李金发携妻带子逃到越南,在那里参加了抗战工作。抗战胜利后,他又先后出任国民政府驻伊朗一等秘书和驻伊拉克公使。直到1950年退休,定居美国新泽西州。在林湖买了一块农场,夫妻二人依靠养鸡场为生。后来鸡蛋过剩,销路不畅,他们关闭了养鸡场到纽约定居。李金发以雕塑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再苦再累,梁智因也毫无怨言。相伴走过44年的人生旅途后,1976年李金发突发心脏病辞世。
  

斩不断,理还乱的爱:萧三与叶华和甘露
著名诗人萧三是湖南湘乡人,出生于1896年。他原名萧子璋,因在五兄弟中排行第三,人称“小三”,故取笔名为萧三。在湖南第一师范读书时,曾与毛泽东、李维汉、蔡和森等人一起创建新民学会,并开始发表诗歌和散文作品。自1920年赴法勤工俭学学习后,在国外学习、工作多年。他精通法语、俄语、德语和英语,是一位杰出的翻译家,《国际歌》就是他在1923年从法文翻译过来的。
  在莫斯科工作期间,他认识了他的德籍妻子叶华。叶华本名耶娃,1911年出生在德国,毕业于慕尼黑电影学院摄影系。1934年的夏天,刚刚大学毕业的耶娃来到苏联的避暑胜地索契观光,恰巧萧三正在这里疗养。耶娃的俄语很蹩脚,萧三精通德语,见她与人交流很吃力,就主动为她翻译。耶娃在异国他乡见到会说德语的人,真是喜出望外,就如同见到了亲人一般。他们住在同一所公寓内,彼此联系很方便,很快就成为无所不谈的好朋友。当耶娃得知萧三是位诗人和中国的革命者时,她更敬重萧三了。因为耶娃在德国也是倾向革命的。不久,他们就谈婚论嫁,走上了婚姻的红地毯。
  结婚后,耶娃为了能与萧三生活在一起,申请加入了苏联籍。抗战爆发后,萧三奉命回国,在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翻译部担任主任。第二年,耶娃也来到延安与萧三团聚。萧三为耶娃取了个中文名字叫叶华。
  1943年的一天,有位叫甘露的姑娘来到萧三的办公室。她是萧三妹妹的好友,刚来到延安没几天。这位21岁的姑娘长得秀气,性格活泼,多才多艺,萧三像对待小妹妹那样关心她,呵护她,但同时他也觉得从心眼里就很喜欢她,总希望见到她,于是就尽量找机会请甘露到家里来,或者在什么地方相会。这样,一种婚外恋情就悄悄地爬上了他们的心头。叶华起初觉得萧三对甘露照顾有加,是出于他妹妹的委托,并没有过意。后来听说萧三与甘露经常到延河边或宝塔山下幽会,就以德国人的直爽询问萧三,这是怎么回事?由此,他们吵得不可开交,夫妻感情出现裂痕。叶华受不了这种窝囊气,就决定带着两个孩子回苏联。当时离开延安,要通过国民党的统治区,为了制造一个通行方便的理由,叶华就提出与萧三离婚。叶华走后,萧三与甘露举行了婚礼。
  新中国成立后,萧三从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经常出国。有一次到苏联访问时,苏联方面并不知道萧三与叶华已经离婚,特意安排他们相聚。萧三见到叶华与他的亲生骨肉,又与叶华旧情复燃。回国时就将叶华母子三人带回了中国。
  萧三对妻子甘露解释说,他们母子在苏联生活得很拮据,他应该尽到照顾叶华和抚养儿子的责任。甘露对这样的理由是没法反对的,她并没有考虑到会危及自己。后来甘露发现萧三与叶华的关系非同一般,一脚踩着两只船,十分气愤,就找到中央领导反映这个问题。后由安子文出面分别找叶华和萧三谈话。叶华说当年并不是真离婚的,那是为了通过国统区的方便。既然如此,对这件涉外婚姻的处理,就需要考虑到国际影响的问题,于是由中央出面做甘露的工作,成全了萧三与叶华的婚姻。
  

同事一夫的历史遗迹:马寅初与张桂君和王仲贞
如今的年轻人不理解:怎么大力倡导计划生育的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会有两个妻子和七个儿女呢?其实,这是一个历史的遗憾。在旧中国,一夫一妻的婚姻制度极不完善,丈夫纳妾,妻子并不反对,也无权反对,因而才有“妻妾成群”的社会畸形现象的出现。
  马寅初于1882年出生在浙江绍兴一个酿酒作坊的家庭。19岁的那年暑假,由父母做主,与家乡的一个农家姑娘结婚。这个姑娘叫张团妹,后改名为张桂君。她与马寅初同龄,但却目不识丁,不过长得还算清秀。最让马寅初父母和他自己满意的是,这个姑娘为人善良、贤惠,善解人意,通情达理,孝敬公婆,手脚勤快,而且与妯娌们相处得也很和谐。
  马寅初不嫌弃她没有文化,而她嫁给一个家境殷实,读洋学堂的丈夫也深感满足。因此夫妻俩的感情如胶似漆,第二年,她为马寅初生了个儿子。之后,马寅初怀着当父亲的欣喜心情与爱妻分别,北上天津,去北洋大学读书。他十分喜爱这个儿子,临行前抱着儿子亲了又亲,依依难舍。不料在他走后不久,一位亲戚抱着上街时,踩上一片西瓜皮,摔倒在地。孩子受到惊吓,发起高烧,求医无效,竟然夭折。马寅初为此十分伤心。在他百岁高龄时,还时常念叨这个早夭的爱子。
  1907年马寅初北洋大学毕业后,被保送到美国耶鲁大学读硕士。出国前马寅初回到家乡住了些日子。临行前妻子告诉他说:“我又怀上了,孩子出生时你不在家,给孩子娶个什么名字呢?”马寅初略加思考后说:“就按着大女儿马仰班往下排,生了男孩叫马仰峰,女孩就叫马仰曹。”第二年,张桂君生了个女孩,就取名马仰曹。
  1916年,马寅初获得了哥伦比亚大学的经济学博士和哲学博士学位,回国后受到北大校长蔡元培的盛情邀请担任北大经济学教授。
  马寅初虽然获得了洋硕士和洋博士学位,可是他的灵魂深处还摆脱不掉传统思想意识的影响。1917年他回嵊县家乡度假时,很盼望香火传承的他父母,为没有孙子而着急万分。于是就为儿子又娶了一个13岁的小姑娘王仲贞。这个姑娘是小学毕业,在当时的女孩中这是相当高的文化程度了。她比马寅初小22岁,而且俊俏娇美,待人处世也很通情达理。
  张桂君为马家先后生了三个女儿,王仲贞却为马家生了两儿两女,使得马寅初的香火得以传承。
  马寅初对这两个妻子一视同仁,没有因为有了小妾而冷淡了妻子。他将两位妻子接到北平。虽说夜里轮流在两个妻子的住处就寝,但在白天,他总是由两个妻子陪伴着就餐、散步或上街购物。有时马寅初外出度假,她们也都与他同行,从来没有过厚此薄彼的事情发生。正因如此,张桂君与王仲贞相处得非常融洽。她们以姐妹相称,互敬互爱,互相体贴,一心一意地侍奉丈夫,从来不计较个人得失。后来马寅初的住宅需要大修,马家搬出租房居住,两房妻子才分居两处。即使这样,马寅初也经常去看望住在大女儿家的张桂君。张桂君也常去看望马寅初和王仲贞。1954年大女儿病逝后,马寅初将张桂君接回家,与王仲贞一起生活,直到他101岁逝世。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情书铺就百年之好:罗家伦与张维桢
曾任清华大学校长的罗家伦是五四运动的弄潮儿,也是退潮的失望者。他于1897年出生在浙江绍兴的一个县知事的家庭。1917年他进入北京大学文科读书。1919年在陈独秀、胡适支持下,与傅斯年、徐彦之成立新潮社,出版《新潮》月刊,积极宣传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他作为学生代表起草了《北京学界全体宣言》。这是在五四运动中唯一的一份印刷传单,首次提出了“外争国权,内除国贼”的口号,产生了很大的社会影响。他还在5月26日出版的《每周评论》上发表文章,第一次提出“五四运动”的词语,一直沿用到现在。
  也就是在这一年的12月,罗家伦作为北平学生的代表,到上海出席全国学生联合会成立大会。会上他认识了在上海女子学校读书的张维桢。他们几乎是一见钟情,彼此都有好感,但在会上没有更多的联系机会。罗家伦回到北平后,心里还念念不忘这个小姑娘,就给张维桢寄去两张风景明信片。这两张“敲门砖”还真的起了作用,他收到了张维桢寄来的个人照片。一个女孩子将自己的小照寄给男人,自然是意味心仪。
  1920年9月罗家伦到美国留学,途经上海时,本想与张维桢见面,畅叙别后的思念之情,但遗憾的是,张维桢已经转学到浙江湖州的湖郡女学读书,罗家伦到上海又患上了重感冒,高烧不退,无法去看望她。临登船他给张维桢发了封信,表示了他心中的遗憾和思念。到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后,罗家伦又给张维桢写信,并寄上几张校园的风景照片。从此,他们开始了书信往还,传递着彼此的心灵信息。罗家伦很关心张维桢的学习,他劝告她钻研学问,说这是“终身的事业”;还从美国给她寄来学习资料,希望她学好英文,并告诉她“英文的长进,不在乎专读文法修辞,而在乎多读多看多写”。要她多读名著,将文字与思想一起学习。
  他们之间也曾出现过误解,中断过一段联络。这是因为罗家伦陶醉于张维桢的恋情,曾将张的信给朋友看。罗家伦无意间透露出这件事,张维桢十分不满,就不给他写信了。1922年罗家伦赴欧洲继续深造,张维桢也考进沪江大学。他们才恢复了书信往来。恢复联络后,罗家伦从巴黎给张维桢寄来一个精美的项链,张维桢非常喜欢,两人的感情更进一步。
  1926年年初,张维桢申请到美国密西根大学的奖学金,准备赴美留学时,罗家伦给她来信说想回国,但手头拮据,买不起飞机票。张维桢将自己的积蓄,兑换成法郎汇给罗家伦。罗家伦回到上海,他们再度会面时,感情迅速白热化。虽然一个月后,张维桢赴美留学了,但这短暂的相处,却使他们做出了海誓山盟的终身选择。第二年年底,张维桢取得学位回到上海,他们经过长达七年的书信恋爱,终于喜结百年之好。
  

“秋风”与“萧萧叶”的默契:朱生豪与宋清如
朱生豪与宋清如夫妇我国出版的第一部外国作家全集《莎士比亚戏剧全集》,是著名翻译家朱生豪用尽毕生心血翻译的。这部深得莎翁精髓的全集,虽然没有译完,但被誉为翻译质量最完美的译本。
  朱生豪于1912年出生在浙江嘉兴的一个商人家庭,自幼聪慧,多才多艺,尤其工于古典诗词。在嘉兴秀州中学读书期间,结识了郭沫若、徐志摩等著名诗人,并在他们的影响下,开始了新诗创作。1929年他考入杭州之江大学,学习中国文学,兼修英文。
  他与妻子宋清如是因诗而结缘的。宋清如与朱生豪同龄,是江苏常熟人。她是地主家庭出身,家境殷实。她小学毕业后,考入苏州女子师范学校。在这里她接受了新文化,开始学习写作新诗。1932年夏天,她考入之江大学国文系。
  之江大学有个学生诗社,聚集了很多有才华的学生。被誉为“之江才子”的朱生豪就是这个诗社里一颗耀眼的明星。宋清如喜欢新诗,入学不久,就申请加入诗社。她为加入诗社提供的诗作是一首用白话写的“宝塔诗”。四年级学生朱生豪对这个女生的“宝塔诗”,感到很新奇。他读后觉得很不错,便征得其他诗社负责人的同意,接受宋清如为新社员。
  几天后,朱生豪寄给宋清如几首他写的新诗,让她提提意见。从此,他们互相传递自己写的诗歌,互相鼓励,相互切磋,特别是朱生豪给宋清如的诗作提的修改意见,对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