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重现-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章 心理创伤破坏大脑:引发精神障碍(22)
●事实上:几乎所有的自杀者都有充足的理由,要学会理解他们,接纳他们,让他们真正感觉到我们的关爱还不足以非选择死亡而逃避不可。不要认为自杀都是病态或不合理的行为。否则,对那些自杀未遂者来说,将自我贴上“耻辱”的标签。
●事实上:少部分是患有比较严重的精神病,如最常见的抑郁症、精神分裂症和酒精依赖。大多数是处于孤独、绝望、无助的“正常人”,认为自己不被他人接纳和包容,或者一时间找不到有效的应付方式而已。
●事实上:人类自杀行为的形形色色,决定了其自杀原因的非单一性。自杀可能存在一定程度的遗传成分,但更合理的解释是,个体的生活事件起着明显的诱发作用。
何况自杀行为也是可以模仿学习而来。有时候,因为处于强烈的创伤氛围中而瞬间可以作出自杀的决定。
●事实上:不少人一生中曾有过自杀的想法,但真正自杀死亡者仍是少数,说明大多数是能够恢复过来,并学会适应和控制,进行长久的生活。所以,偶尔的想自杀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去付诸行动。
● 。
事实上:有自杀未遂经历者,未来再次发生自杀的风险将大大增加。就像暴力攻击一样,曾经有暴力攻击史仍然是最强的预测因子。并且,很可能他会吸取自杀未遂的经验,第四章心理创伤破坏大脑:引发精神障碍86所以一旦再次自杀,其致死性特别高。
●事实上:自杀是需要精力和能量的。真正处于极度抑郁情绪者,可能还没有力气自杀甚至思考自杀。但当情绪好转后他就开始有精力作出一些计划,这往往是其最后的愿望和行为上的遗嘱。所以,刚出院或出院不久的时期,是自杀的高危险期。
●事实上:没有谁真正想死,是因为他没有看见哪怕一丁点儿希望。不少自杀者在采取行动前,往往要经过仔细的思考以期一次性成功,所以,这种自杀也就更加隐蔽,更加难以防范。
●事实上:大量儿童自杀的数据却否认了这一点。笔者曾见过一例自杀者,年龄仅 7岁。
这可能就迎合了弗洛伊德关于死亡本能的理论。
(九)如何预防自杀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在2000年,全世界有 100万人死于自杀,全球平均自杀率为16/100000,大约每 10秒钟就有一个人死于自杀。在过去45年中,自杀率增加了 60%;据估计,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到 2020年,全球每年的自杀死亡人数将会达到 150万。自杀已成为人类死亡的第四位原因,是我国青少年的首位死因。
自杀预防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政府层面的计划来协调,还需要国家财力的大力支持,更需要有效的自杀和心理评估工具和高素质的自杀预防专业人员。
第四章 心理创伤破坏大脑:引发精神障碍(23)
1。组织管理建设只有建立了相应的自杀预防机构,实质性的自杀预防才可能真正运转。芬兰、荷兰和美国等国家都先后成立了国家自杀预防的政策或法规。自杀预防机构包括国家一级的协调机构,由国家委托的自杀和自杀预防研究中心以及各地的自杀预防组织组成。
(1)国家级的自杀预防协调组织。此机构应由中央政府牵头,有关部门(民政、公安、卫生、教育等)组成。协调组织的任务包括委托适当的精神卫生研究机构担任自杀预防研究中心,并为他们提供研究经费;制定自杀预防研究规划。
(2)自杀预防研究中心。接受协调机构的领导,具体实施自杀预防规划。中心设统计室,负责收集和整理有关自杀的流行学调查资料;培训各地从事自杀预防研究的精神卫生人员;中心应配备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一道工作。
(3)各地的(市、县、学校、厂矿等)自杀预防机构或危机干预组织。
2。“三合一”技术干预模式在技术层面,我们根据前期在灾区本土的大量实践,总结出了一套防治模式:面上宣传教育——高危的团体辅导——个别的深度治疗,三种方式合在一起,通盘考虑,既关注了面上的科学普及,又关注了重点,又称“三合一”技术干预模式。该模式最初由中南大学张亚林教授在研究控制家庭暴力时所提出。
(1)针对大众的面上科普教育与宣传充分地借助报纸、网络、电视、电台、热线电话等多种形式的媒体宣传,以及专题的讲座,大力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对相关医务人员和心理咨询工作者进行培训,提高对抑郁如针对救援的消防官兵、学校师生、基层干部、医务人员、儿童等进行团体 /集体的心理辅导。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心理健康维护,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必要时可建立自杀监控预警系统,加强对自杀的防范。
( 3)患病或特殊个体的深度治疗比如对发现的自杀个体,进行专门心理的服务,必要时,也包括住院的严密观察治疗,建立长期的、经常性的帮助与跟进服务。
只有在上述机构的努力下,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合力,充分利用自杀干预技术,才有可能真正降低自杀率。
如针对救援的消防官兵、学校师生、基层干部、医务人员、儿童等进行团体 /集体的心理辅导。加强对高危人群的心理健康维护,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必要时可建立自杀监控预警系统,加强对自杀的防范。
( 3)患病或特殊个体的深度治疗比如对发现的自杀个体,进行专门心理的服务,必要时,也包括住院的严密观察治疗,建立长期的、经常性的帮助与跟进服务。
只有在上述机构的努力下,在全社会形成一种合力,充分利用自杀干预技术,才有可能真正降低自杀率。
87第四章心理创伤破坏大脑:引发精神障碍症、精神分裂症、PTSD、自杀等心理疾病的识别与转介。增加对患有慢性和/或难治性的躯体疾病患者心理卫生问题的关注。对一些明星自杀身亡事件的报道,要进行规范和必要的限制,避免不良诱导,以防青少年的自杀模仿行为。
(2)高危群体的团体心理辅导(图为心理危机干预人员正在成都人民广播电台做灾后心理知识的科普宣传。赵红摄)第四章心理创伤破坏大脑:引发精神障碍88如何看待自我破坏行为就如先前分析的一样,心理创伤只是导向自我破坏的因素之一,尚有其他的一些个人易患因素,如生物学、个性,以及外界的环境、文化等,且多种破坏方式往往同时表现或交杂在一起,也往往容易并发其他精神障碍,如抑郁症、PTSD、惊恐发作、强迫症等,而问题的处理也须全面考虑,共同处理。
我们分析了与心理创伤相关的自我破坏性行为,它们是通过竭力自我控制和转移的方式来应对困境,当然这不是健康的应付方式。它只是一种呼喊和抗议,体现出绝望的意念——我可以伤害的是自己!它反映的是个人孤注一掷的努力,我们也看到它深深地影响到良好人格的形成。很明显,地震创伤导致亲人遇难,自己有种被抛弃,很孤独的感觉,如果早年有过创伤,就很容易诱发记忆重现。
自我破坏行为并非故意去引起他人注意,而是一种终止无法忍受的痛苦的努力。当然,疼痛的呼喊具有间接传达信息的功效,有些人无法用言辞表达他们内心深处的痛楚时,只好用这种行动表现。但是,想要获取他人关注并没什么错!这是所有人的欲求,关注自己意味着舒适和安全,特别是对那些曾经遭遇创伤者更是至关重要。对关注的欲求是值得培植的,而非打压,关键是找到有效的方式去获取关注。
自我破坏行为不仅仅损害自我,还会引致更多的创伤,增加羞辱感。况且,自我破坏行为往往是逐渐升级的。例如,当地震创伤发生后,抽烟、喝酒等物质滥用可能会升级为蓄意自伤,之后,如果又遭遇夫妻关系紧张甚至破裂,绝望、无助、自杀就会继之而来,这也是本书开篇第一章节所谈到的压力具有累积效应。
中断恶性循环的关键在于提高自我识别情绪的能力,采用建设性的表达和释放自己的情绪,建立稳定和安全的人际关系。自我破坏行为是一种应付痛苦和压力的方式,只不过是错误的方式,是不健康的应付方式,只会使问题变得更加糟糕的一种方式,而我们需要学习如何发展健康的应付方式,比如倾诉、休闲娱乐、体育运动等合理的宣泄方式。
第五章 灾后儿童青少年的生活(1)
由于儿童自身生理和心理都没有发育成熟,很容易受到心理创伤,加之自己没有很好地应付困难的方式,一旦出现心理伤害,可能会持续多少年,严重地影响儿童的大脑发育,以及人际关系的建立,对其长大以后的生活有深远的不良影响。
(一)儿童灾后心理反应的过程灾难发生以后,大多数儿童的心理反应是正常的,只有少数儿童会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或其他心理障碍。一般来说,受灾儿童的心理反应与其性别、年龄和所处的灾难的阶段有关:
地震灾难发生的当时或随后,又称“休克期”。常见的心理反应是不相信灾难是真的,好像那只是在电影恐怖片当中才可以看到;恐惧、焦虑、忧伤、茫然无助或感觉不到痛苦。
当然,也有不少的孩子很快就表现出了积极的正性力量,设法帮助同学或比自己小的人。
9岁的林浩是四川地震灾区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小学的二年级学生。地震发生的那一刻,林浩正走在教学楼的走廊里,他被从上面滑落的两名同学砸倒在地。作为班长,在被埋废墟里,他带领同学一起唱歌,战胜恐惧。爬出废墟后,发现一名昏倒的女同学,他立即把同学背到安全地带。紧接着,他又一次返回废墟,救出了另一名受伤的同学。在抢救同学的过程中,林浩的头部被砸破,手臂严重拉伤。医生给他检查完身体后,他拒绝救助站人员帮助,自己穿好衣服,和姐姐、妹妹一起从映秀镇步行7个多小时,安全撤离到都江堰。(来自)在灾后的几天到几周。这一阶段儿童的情绪方面可能会表现出易发脾气,对周围事物没有兴趣,抑郁悲观,或内疚,或愤怒,敌意。行为可能会退行到低发育水平或行为低龄化,如害怕离开父母,依赖父母、要求喂饭和帮助穿衣,*手指、不会说话、怕黑、尿床等;还有的儿童可能会有攻击他人、搞破坏的行为或在游戏中再现灾难情景;另外还可能出现胃口改变、头痛等身体不适及睡眠差等。
地震发生几个月以后,可以持续几年甚至几十年。
家庭将以各种方式重新建立生活。比较理想的是,孩子( 5月 13日,在四川绵阳九洲体育馆,们通过地震以及灾后的重建,能够正确地理解灾难和灾一个失去家人的孩子依偎在救援人员难所引发的意义,能够学会如何在关键时刻帮助他人,的怀抱中。新华社记者 陈燮摄)心灵得到成长,对社会充满爱和感恩,能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回报社会。
儿童性别也会影响灾后反应。通常,灾后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出现攻击、反社会与暴力行为,另一方面心理康复也比女孩慢些。而女孩比男孩会感受到更多的痛苦,更容易表达自己的悲伤、焦虑情绪,对灾难会想得更多些,也更容易向别人询问与灾难有关的问题。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五章 灾后儿童青少年的生活(2)
(二)不同年龄阶段的儿童灾后反应儿童在不同发育阶段由于认知、情绪调节、身体反应等能力不同而对灾难的反应也会出现不同:
1。婴儿有人认为,婴儿对灾难没有记忆,所以不会导致大的影响。但现在的研究表明,不仅灾难对婴儿有影响,包括尚在腹中的胎儿也会因为母亲生理、心理反应所产生的体内化学物质的变化而受到影响。
这一时期的孩子虽然不了解到底发生了什么,但仍然会通过母亲拥抱等身体的感觉而出现这个年龄段特殊的情绪、行为反应,比如还不会说话或者不会表达自己的孩子以哭和拉拽来表达害怕的情绪。
他们的发育水平可能退行,警觉性增加,如容易惊跳、烦躁、睡眠节律差、撞头、咬母亲*等攻击行为。
2。学龄前儿童学龄前的儿童可能有些清楚发生了什么,如地震使地面摇晃,房屋倒塌等,但他们可能不理解死亡这样抽象的概念,不知道死亡是永久的。他们甚至可能相信,只要他们愿意,逝去的人会醒过来,还会回来,还会照顾他们。他们还可能会在游戏、绘画或阅读中再次体验所经历的,比如在游戏中会出现 “魔力或英雄 ”角色而挽救了不好的结局,这通常是儿童修复心理创伤的方式。会因噩梦惊醒,或反复想到灾难情景。
可能变得胆小退缩、缺乏情感、依赖父母、容易受惊、害怕上幼儿园、行为退行、遗尿等。害怕与父母、家人分开,对他们来说,分离意味着灾难性。孩子的身体对分离的反应有肚子不舒服、心跳得更快等。因为他在心里想:“我不要跟我的爸爸妈妈分开。 ”
3。学龄儿童在经历了地震这样的灾难后,学龄期的儿童情绪、行为上的反应可以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困难、焦虑、疼痛等躯体不适,发脾气、好打架或不理睬同伴等攻击行为,易哭泣,在游戏、绘画或阅读中再现体验创伤以修复创伤,噩梦,反复回忆灾难情景,依赖父母、容易受伤、害怕上学、行为退行。他们在认知水平上已经能够理解灾难中受伤或得病而导致死亡这一现象,但可能把死亡想象成一个鬼怪、一副骨架,还有的孩子会对死亡做这样一些归因:“都是因为我不好,所以他们才会死去 ”。
4。青少年青少年已经完全能够理解灾难和灾难造成的后果。如果在地震中失去亲人或好友会使得他们更容易激惹、暴躁和做出冲动性的决定,行为更冒险,或情绪低落,或以发脾气、违反纪律等攻击行为来表达抑郁、愤怒。亦会在噩梦中、脑海里或眼前反复不由自主地出现与灾难有关的情景,容易受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