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低碳生活,你我同行 >

第7部分

低碳生活,你我同行-第7部分

小说: 低碳生活,你我同行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是不能吃的,做那种缺德事的人,本身就是一种“垃圾”。 

  我对儿子说:“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塑料袋在给我们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了的污染。”儿子反驳说:“家里用的保鲜膜,不也是塑料做的吗?有污染怎么还包食品?”我笑道:“新的塑料袋,当然是干净的,我说的污染,主要是指两种,一种是工厂在生产塑料袋时,会排放有害气体,尤其是做废旧塑料加工的,不但在加工过程中排放有毒气体,还排放大量的污水,污染了环境。”儿子说:“还有呢?”我说:“第二种呢,是用回收塑料做的塑料袋,就是那种不透明的、色泽灰暗的、散发浓烈异味的、颜色花花绿绿的塑料袋,袋子本身就含有毒性,人们用它来装食品,就会对健康不利。”儿子说:“我有时候去买馒头,他们给我的也是那种小袋子,有股难闻的怪味。”我说:“你以后不要到小摊上买东西,到超市里买要卫生一点。” 

  我有位朋友在工业区开超市,是联华超市的加盟店,生意很不错。有次聚会,偶然谈到塑料袋要收钱的事,我朋友笑着说:“这规定好啊,一个月帮我省一万多!”我说:“有这么多吗?”朋友说:“以前袋子不要钱的时候,顾客买一样小东西,也要个大袋子,有的还顺手多要几个。”我笑道:“确有其事,我老婆每回上超市,都要多带几个空袋子回来,说是当垃圾袋,反正不要钱,不要白不要。”朋友说:“以前,我的超市里一天要用掉五千个塑料袋,一个袋子一毛钱,一个月花在袋子上的成本,就要一万五千块,现在好了,生意没有少做,但每天三千个袋子就够了,一天在袋子上能回收五百块,我是不但省了袋子钱,还有点赚头,真是好事!” 

  我说:“说是为了环保,实际是便宜了你们这些商家,倒是让消费者多掏了钱。”朋友说:“我们也没想到呀,本来嘛,给顾客免费提供袋子,已经是约定俗成了,谁想到国家出台了这么个规定,不让免费供应,规定都要收钱,可把我乐坏了。”我说:“你们收的钱,并没有投放到环保上,可能国家是为了大局着想,让人们少用塑料袋,尽量减少污染吧。”朋友说:“我们的塑料袋,是从定点厂家采购的,这个塑料袋是可以回收利用的,也就是人们说的环保袋吧。” 

  我和妻子聊过这事,她说,塑料袋收费,只是商场和超市在执行,菜市场和一些摊店并没有执行,他们仍是免费提供的,人家要做你一笔生意,谁还会计较你的袋子钱?而且,他们给的袋子,仍是那种所谓的有毒袋子,就是用回收塑料加工的袋子。我说:“市场管理方不查吗?不是规定不能免费提供袋子吗?”妻子说:“谁来查呀?摊店不收这个钱,顾客也不愿意掏这个钱,大家都免费惯了,菜市场和超市不同,菜市场做的就是便民,就是人缘,谁要是收袋子钱,他摊上还有生意吗?”我笑道:“看来执行情况并不理想啊。” 

  妻子说:“塑料袋的好处就是方便,要不让用塑料袋,那用什么?用那个环保布袋能装肉装鱼吗?要说像咱们小时候那样,买菜都拎个竹篮,可能会有人用,但那要老年人,或是菜场距离家近的,现在的年轻人,谁愿提着篮子逛街?就是用竹篮,放在自行车、摩托车上也不方便,所以说,在没有新的东西取代塑料袋之前,塑料袋还是大有市场的。”我说:“现在国家是限塑,不是禁塑,希望大家尽量少用,而不是不用,我看效果还是有的,咱们家,以前房间角落里到处都有塑料袋的影子,现在要找个塑料袋还真不好找,说明我们比过去用的少了,就算一家每天少用一个袋子,乘以全国三亿家庭,那也是个惊人的数字啊!” 

  妻子说:“我主要是想不通,既然是为了环保,那商家收的袋子钱,应该交给国家一部分,好去开发环保新产品,或是投在治理污染上,现在是商家白白得了便宜,却增加了消费者的成本,把原本应该由商家承担的义务,转嫁给了消费者,似乎不太公平。”我笑道:“商家的塑料袋也是花钱买的呀,他们向顾客收钱,也说的过去,只不过,就像我们用惯了网络的免费邮箱一样,突然要收费了,让人心理上有点难以接受罢了。”妻子说:“我不这样认为,顾客到商场购物,商场就应该给顾客提供相应服务,包括免费提供袋子,就像菜农卖给你一把小青菜,要用柴草扎起来一样,实际上这笔费用,已经在商家的营业利润里了,如果再收费,就有点重复收费的嫌疑。” 

  我笑道:“我关注的不是这个,我是觉得,既然是为了环保,要减少顾客使用塑料袋的数量,那么,为何货架上的那些商品,还在大量使用塑料包装呢?让厂家更换环保包装,才是从源头上控制污染源。”妻子笑道:“不用塑料包装用什么?这可能是最实惠的包装了,如果换成其它的,比如纸盒包装、木料包装、或是布料包装,可能成本更高,而且对环保未必有好处。”我点点头说:“是的,世上没有哪件事是绝对的,当然也没有绝对的环保,塑料消耗的是石油资源,如果大量使用纸盒或木料包装,对森林资源会构成危害,而且,造纸厂的污染不见得比塑料厂轻,用布料包装,如果是化纤布料,就没有替代塑料的必要,如果是绵布,污染程度要好一点,但给布料印染也会带来污染。”妻子笑道:“人活着总要消费,总要买东西,总不能为了环保影响人们的基本生活吧?”我笑着说:“环保是为了让人更好地生活啊。” 

  关于塑料袋收费之争,众说纷纭,实际问题并不在收费不收费,而是人们目前已离不开小小的方便袋,你就是收费,人们还是要用的。虽说可以随身携带布袋,但超市并不让顾客把布袋带进商场内,商家的顾虑情有可原,如果顾客在包内夹带商场的东西,商场方是不能随便搜身的,这涉及到另一个法律问题了。个人觉得,对于有偿使用塑料袋的问题,不必搞一刀切,菜市场内免费供应塑料袋的传统,可以继续,但市场管理方可以规范塑料袋的使用,摊店必须提供环保塑料袋,让顾客用上放心袋。 

  我们不能做到完全不用,因此,只能在使用中有所改善。也许,塑料袋的免费或收费,并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关键是有效的系统管理,加强对塑料袋生产厂家的污水和废气处理的监督,这是污染源的上游,作为中游的商家,要向顾客提供环保塑料袋,而作为塑料袋使用者的顾客,他们能做的,只是尽量少用和重复使用。另外,要加强对废旧塑料的回收利用,使之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变不利为有利,如此,塑料袋的环保之争可以休矣。。 最好的txt下载网

9、拒收的青菜
9、拒收的青菜 

  星期天下午,我们去了乡下。农村和城市有着截然不同的风景,城市越大,越让人感觉拥挤,楼房越高,越让人感觉压抑;一到农村,感觉视野开阔,心情豁然开朗,心头的丁点烦恼,让野外的风一吹,早就烟消云散了。村口的小店,总有熟悉的人,亲切地和我们打招呼,这种浓浓的乡情,在城里是感受不到的。 

  我带了瓶葡萄酒,妻子买了几斤鲜肉和两条鲫鱼,儿子带着半斤他爷爷喜欢吃的咸花生。父亲喜欢喝酒,喝的都是廉价的白酒,伤身体,劝他,他说:“不喝酒,肚子里就像有虫子在咬,难受,贵的喝不起,就喝便宜的过过瘾。”农村的老人,基本都好吸烟和喝酒,他们现在不种田了,没点寄托,他们会说:“活着等死,多没劲啊?吸几根烟,呷几口酒,死不了人的,没看村里的老徐,八十多了,吸烟喝酒样样行,身体好着呢,河东的老严,不吸烟不喝酒,还不是五十多就走了?” 

  吸烟对肺的伤害,喝酒对肝的损伤,早有定论,但确有几个人没事,也许,差别就在于那个量。谚语说:“饭后一支烟,赛似活神仙。”一天吸上一两支烟,或许有杀菌的作用,还能提神;一天喝几口酒,或许有活血的功能,让人得劲;凡事有个度,如果过量了,肺炎、酒精肝、肝硬化等疾病,也就乘虚而入了。尤其是那个吸烟,因为香烟有了过滤嘴,吸进去的烟雾很少了,但飘散的烟雾,污浊了周边的空气,让身边的人被动吸烟,不经意地嫁祸于人,伤及无辜,这就不好了。君不见推开那些棋牌室的门,房间里烟雾缭绕,好似在蓬莱仙境,在这样的环境中呆久了,会加速去见神仙的日程吧? 

  我们回家,父母很高兴。就是不买东西回去,父母也盼着我们回家,虽然,城里也有房子,但总感觉回到乡下的父母这儿,才有回家的感觉。一家人其乐融融地吃了晚饭,母亲在下午就去菜地挑了好几篮青菜回来,我们回城时,她叫我带了一大包青菜,让我送给小区里熟悉的人,说是乡下没有贵重的东西,只有时鲜的蔬菜,城里人大鱼大肉吃腻了,吃个青菜调调胃口,很有好处。我知道母亲的热情,她记挂着小区里曾经相处的阿姨们,阿姨们平时看到我,也问过我母亲的情况。 

  第二天早上,妻子拎了四个马夹袋的青菜,分别去送给一幢楼的几户邻居,妻子特意在她们买菜前送过去,如果去晚了,她们家买好了蔬菜,那送上门去的青菜就不太受人欢迎了。让我没想到的是,十几分钟后,妻子垂头丧气地回来了,我一看她的手里,四袋青菜居然拎回来了。我疑惑地说:“她们都不在家?”妻子摇摇头,有气无力地说:“都在家,可她们都不要。”我说:“为什么?你跟她们绊过嘴,有过矛盾吗?”妻子说:“你想哪儿去了,我跟她们会有什么矛盾?我也弄不明白她们怎么啦,她们都接过马夹袋,看了看青菜,又还给我了。”我说:“她们有说什么了吗?”妻子说:“都很客气,只说家里还有菜没吃完,暂时不需要。”我说:“有可能她们昨天买得多,没关系,她们不要,我们自己吃。”妻子说:“这么多,一下吃得完吗?放几天,菜叶变黄了,就不好吃了。” 

  让我吃惊的还在后面,上午我出去开店时,在路上遇到同住一幢楼的邻居陆阿姨,她手里就拎着一小袋青菜!我们送去的青菜,她不是不要吗?怎么自己又到菜场去买了?真是奇怪!我随口招呼道:“阿姨,买菜呀?”阿姨看到我,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嗯”了一声就走过去了。 

  我到店里跟妻子说起这事,妻子也感觉很奇怪,她说:“我也觉得莫明其妙,真要是她们家有菜,直接对我说不要就行了,干吗把袋子接过去,看了看青菜,又还给了我,好象我们家的青菜有毒,她们害怕才不敢要。”我说:“她们拒绝我们的好意,肯定哪里有问题,你跟一楼的王阿姨很聊得来,不妨去问问她怎么回事?要是我们哪里做得不好,知道了原因,我们也好改正。”妻子说:“我家又不吵吵闹闹,又不往窗外扔垃圾,平时也没什么磕磕碰碰,跟她们真的一点矛盾都没有,不会是她们看不起我们乡下人,故意想和我们疏远的?”我说:“不会,我母亲没什么文化,她们跟我母亲都相处得很好,我们一直很有礼貌,她们应该没什么理由排斥我们。”妻子说:“我会去了解清楚的。” 

  晚上,妻子拉我一起去一楼的王阿姨家,我说:“你一个人去好了,你们女人一起好说话,我去当电灯泡呀?”妻子说:“就当是串门好了,你有文化,说话有分寸,有你在,我定心。”我笑道:“我口才不好,加上你们女的聊天,我插不上嘴。”妻子说:“串门不需要什么口才,随便聊聊,多个人说话,避免冷场的尴尬。”我笑道:“那就妇唱夫随吧。” 

  按响门铃,王阿姨开门看到我们,有点惊讶,说:“是你们?你们有事吗?”妻子笑着说:“阿姨,我们没事,就过来串个门,您忙不忙?”王阿姨说:“我这把年纪还忙什么,在看电视呢,你们进来吧。”城里人讲究,我们不能随意,在门口脱了鞋子,换上拖鞋,进了王阿姨家。 

  王阿姨的老公和儿子都在家,她老公姓陈,是名中学教师,快要退休了,她儿子刚毕业不久,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他们看到我们,也很诧异,因为平时碰面时打打招呼,但从没进到别人家里。老陈说:“小李,坐,你们生意还好吧?”我说:“还行吧,能维持温饱。”老陈的儿子说:“谦虚了吧?开店的都发财了!”我说:“现在生意不好做,房租贵,竞争激烈,也就挣点上班工资吧。”小陈说:“现在的乡下人,脑子活络,比城里人有钱多了,城里人缩手缩脚,挣死工资,买个房子还要贷款!”王阿姨不满儿子的牢骚,说:“你胡说什么?”我笑道:“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乡下很多都没田了,农民找活更不容易,挣钱更难,其实在哪儿,都有穷人和富人,现在的生活比过去好多了,我们应该感到高兴。” 

  老陈说:“小李,你的心态不错!无事不登三宝殿,你们夫妻俩登门,一定有什么事吧?”我不擅说谎,觉得有事就说,不必兜圈子,就说道:“也没什么,就是上午那个菜的事,想问问王阿姨。”妻子接着说:“是啊,王阿姨,我一天都在纳闷,我从乡下带出来的菜,你们怎么都不要呢?是嫌乡下种菜要浇粪,所以你们嫌脏,是吗?”王阿姨连忙说:“不不,不是这么回事。”老陈说:“到底怎么回事?人家好心送菜来,你怎么把别人的好意拒之门外?”王阿姨说:“既然你们上门来问这事,我就实话说了吧,事情是这样的,前几天电视里讲过,买青菜要买被虫咬过的,这个菜安全,要是没有虫咬的青菜,准是菜农施了农药,最好不要买,我看见你们送来的青菜,叶子好好的,没有虫咬的样子,所以不敢要了。” 

  我笑道:“原来是这么回事!”老陈说:“电视上说的好象有点道理。”我说:“电视上说的,其实在误导观众!我父母在小区里种过菜,你们看见过他施过农药吗?”王阿姨说:“我们看见种的,当然放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