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批判-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电子书 分享网站
在中文系丧失了对文学的兴趣
我春风得意地进了北大中文系,心里满得不能再满了。那时还没有商品化的冲击,选专业非常有理想性。理工科录取分数最高的是物理系,文科录取分数最高的是中文系。再看看系里,77级有陈建功等已经成名的作家,我们班有王友琴这样的高考状元。那时新文学初起,什么朦胧诗、伤痕文学等风起云涌;校园里各种诗社、文学社团也好不热闹。中文系本身就是个明星。一个小破中学里的“小屁孩儿”突然跳到北大中文系,自然有些飘飘然了。
不过,我生命的冲动却出现了变化。当然,我还是在青春期的生理亢奋中,还是把文学看成莫大的感情需要。不过,高中时,我受刚刚开放的社会风气的熏染,开始关心更广泛的问题,几乎每周都往西单跑,对政治突然有了兴趣。
我在政治上,本是个典型的“傻二”。举个例子吧。1976年周恩来、毛泽东相继去世,周围的人失声痛哭。我哭不出来。其实哭不出来也就完了。但我还生怕自己阶级觉悟或阶级感情跟不上人家,顿然产生一种道德自卑感,觉得自己人格低别人一头,否则怎么别人哭得那么伤心自己则没有眼泪?可叹的是挤眼泪的本事也没有。当时各种悼念活动不断,要在班上念稿子,化悲痛为力量等。但你总得先有悲痛呀!没有还不是说明自己品德太差?心里自卑,到了这些场合就要掩饰。我还记得一次在班里念悼念周恩来的稿子,我尽了最大努力做出悲恸欲绝状,但终于眼泪还是下不来,结果急中生智,马上装出在眼泪如雨的关头一下子控制住、化悲痛为力量了。至于效果如何,自己不知道,也不敢问在场的同学。总之心里对自己很讨厌:怎么这么没有阶级感情呢?!总之,这就是一个十四五岁孩子在那年月的心理状态。想想现在同龄的孩子,实在是为他们感到幸福呀!
我的政治意识,就是这个水平:没有独立思考能力,没有分析能力,相信主流意识形态,相信社会主义的无比优越,相信自己生在蜜罐里、天下还有三分之二受苦人。开放后,突然通过民间渠道看到那么多社会阴暗面,心里的震撼可想而知。震撼带来了愤怒,从愤怒中又产生绝望:中国怎么办呀?为什么中国会是这个样子?怎么才能改变?这种痛苦,渐渐取代了青春期的性压抑,成为精神发育的主动力。
也正因为如此,上了北大半年,范进中举的那股飘飘然渐渐没有了,人变得复杂了一些。刚上北大时周末回家和父母出门,妈妈总要让我戴上北大校徽,现在我则把校徽忘到了一个自己也找不到的地方。青春期的自我中心淡出,开始有了社会的承担。结果是对文学兴趣的丧失。文学本身当然非常复杂。但是那时对我来说,文学就是青春的热病,狭隘得很。心胸稍微开阔些,当然就另有志向了。记得那时在图书馆前的草坪上仰面朝天地躺着,看着满天的星星,想着那些星光是几百甚至上万光年前闪耀出来的、现在才旅行到我的眼中。我的一生,不过相当于一闪烁的星光微不足道的一段旅程,连沧海一粟也算不上!可我在这里干什么?我在学文学、儿女情长,所关心的不过是这宇宙瞬间中我这个渺小的存在——今年为这个女孩子要死要活,明天为那个女孩子要死要活。这样的日子,在这永恒的宇宙面前有什么意义?再看看这个苦难的国家,看看那么多人的生命如草芥般地消失,我在这里哼哼呀呀地对自己并不了解的女孩子单相思,还觉得一辈子就献身于这个专业了。渐渐地,我对文学反感至极,觉得实在是我这等少年不识愁滋味的青年无病呻吟、浪费生命的专业。
由此,我和文学分道扬镳了。那些喜欢纯文学的人评价最低的伤痕文学等,在我看来还有些意义,因为那揭示了社会。新诗几年内不知道有了几代,可是最震撼我的,还是最老的一代,比如北岛的“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证,高尚是高尚者的墓志铭”,等等。再有,我发现我是个毫无文学才能的人。比如和我下铺的同屋高远东比,实在感觉贫弱;只要他活着,我学文学就断无存在的意义。
当时转系是没有可能的。那还是计划经济时代,我们的专业早就被计划好了。不过,当时有个好处,中文系的学生素质比较高,特别是有一批大龄同学。对我影响最大的,一是同屋吴秉杰,他入学时已经32岁,大我14岁。他“*”前本来已经考上了北大。后来因为读*的书太多,受了*批判精神的熏染,年轻气盛,当时对《北国江南》等毒草电影的大批判让他实在看不过去,就奋笔疾书,给《解放日报》写稿参加辩论,最后成了反革命,被赶到农村改造了十几年。另一位就是大名鼎鼎的高考状元王友琴,是和我交流最多的同学。她也是黑五类子弟,到云南插队,从那里以全国文科第一的身份进了北大。她当时给我一篇陈平在《光明日报》上发表的文章:《单一小农经济是中国长期贫穷落后的根源》,对中国的问题做了宏观的历史分析。现在看来是很幼稚的文章,但当时引起了我的思想地震。我意识到,我虽然不知道怎么改变中国,但至少可以把中国成为现在这个样子的原因搞清楚,而这个原因首先要从历史中找。我就这样决定学历史了。现在我以历史为职业,大概还是北大二年级时思想地震的结果。
八十年代北大的中文系和历史系(1)
前文已经说过,我因为社会和政治意识的觉醒,放弃了文学而想转学历史。在当时,转系是不可能的,我只好偷偷跑到历史系旁听,见了不少历史系的老师,也接触了一些历史系的学生。以下观察,当然带着个人兴趣转移后强烈的偏见,抬历史而贬中文。希望中文系的老师和同学不要介意。
从考分上来看,中文系的学生明显比历史系要高。当时文学专业考分是文科中最高的。没有考上文学专业的学生,如果成绩还在北大录取线内,一般有两个去处。首先是中文系留人,把这些学生转到本系的汉语专业。另有许多学生按第二志愿到了历史系。那些汉语专业的学生挫折感最大。因为他们大多属于“文学青年”,立志写作。可是,汉语专业大概是文科中最抽象、离写作最远的专业。其实,这个专业学问很大。语言学好比是文科中的数学。有些同学,也确实一头钻到现代语言学里,抱着布龙菲尔德、雅格布森、乔姆斯基猛看一通(比如当今的政治明星胡春华,就是汉语班的,属于抱着高深的书泡图书馆的一位。他是我们这年级里最小的学生之一,脸又长得特别幼嫩,人看上去非常单纯,很招人喜欢,大家都把他当小弟弟看)。可是,即使是这样的同学,有时也会摇头:“我愿意献身现代语言学。但是,要走这条路,大学应该上数学系或者物理系,否则没有必要的分析技能,将来根本竞争不过从理工科改行过来的语言学家。”相对而言,历史有意思多了。我第一志愿是文学,第二志愿就是历史。历史系的同学知道我放着文学课不上却跑到他们这里听课,无不叹息:咱俩换专业吧,我第一志愿就是文学呀!我则说:你真是生在福中不知福呀!
我抬历史系贬中文系,除了专业偏见外,还和两系的风气有关系。当时正好赶上新文学崛起,中文系领导校园时髦。比如卢新华的小说《伤痕》,就是复旦中文系一年级新生的作品,一夜之间创造了一种文学,使中文系成为校园明星。另外,刘心武的一篇《班主任》,也红得洛阳纸贵。刘心武后来成了我的朋友,是很有自知之明的人。我们熟起来后,我一想挖苦他时,就拿他的《班主任》开涮,他一点脾气也没有。可是,研究这样的文学就是中文系的时髦了。当时系里流行的是现当代文学、新诗、美学。甚至日本有个垃圾电影《人证》,也被当经典一样拿出来讨论。俄罗斯文学很热。但俄罗斯文学课上,大量时间在讨论《莫斯科不相信眼泪》。中文系的学生每天消化这些东西,还觉得自己很新潮、很精英。当然就更不用说什么赵树理、孙犁、杨朔了。你年轻的生命要是消耗在研究这些人身上,还能有出息吗?一些聪明的老师,自己也有反省能力。记得好像是乐黛云老师私下感叹过:研究现代文学,常常越研究自己水平越低。因为你总要读低水平的东西。即使是茅盾,和人家外国的大家也是没有办法比的。(这是我个人模糊的记忆,如果有错误肯定是我的责任,请大家不要把账算到乐老师头上。)另外,我在高中刚能看“*”前的旧书时,特别喜欢杨朔的散文,觉得他的语言和感情非常清丽,或者说很有“小资产阶级情调”,和“*”时代的斗争语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中学阶段写作文,一是学鲁迅,一是学杨朔。后来还是阅历多的同学王友琴一句话把他的骗局给捅破:“杨朔那种清丽漂亮,是在20世纪60年代初饥荒年代最残酷、丑恶的社会中写出来的。你可以把现实的一切都写得很玫瑰色。但在当时那种极端的物质条件下,根本就没有像样的纸,最后也只好印在极其粗糙低劣的纸上。这种粉饰文字和粉饰不住的低劣纸张对比,在物理上就让你感到其文字的虚伪。”看看,在中文系受教育,有时也有精彩之处。那就是有阅历的大同学把我天真地喜欢的东西做一番历史分析,一下子使我脑子复杂了许多。 。。
八十年代北大的中文系和历史系(2)
当然,中国文学有两千多年的传统,并非没有可学的。我至今耳边还常常响起同屋高远东在熄灯前朗诵古诗的声音:“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夜苦长,何不秉烛游……”一下子唤起我儿童时代以来面对死亡的心理挣扎。他的口味非常纯正,最常读的是《诗经》、乐府、古诗十九首、阮籍、李白、杜甫、王维等。有些诗我一时品味不出来,听他一读,就有感觉了。这也是我觉得自己不是文学的料的原因之一。可惜,那时中文系主流的风气不在这里。比如古代汉语课本是我最喜欢的。比如何九盈教授,属于明星级老师,据说是中文系四大嘴皮子,讲课能讲到全班鼓掌。即使是30年后,我脑子里还经常响起他念《左传》中“郑伯克段于鄢”的声音。我虽然经常逃中文系的课到历史系旁听,但他的课我一直坚持不逃。可是到了最后,当他的课和历史系张广达教授的通史冲突时,我就实在别无选择了。这一方面是张先生的课实在太精彩——我一直认为在20世纪80年代他是北大文史方面的第一人——这且留在后面讲。另一方面,也是何老师的课太跟着时尚走。比如,他讲《左传》、《史记》等,发议论要扯到俄罗斯的批判现实主义、别林斯基等,占用了许多课时,引得阶梯教室里一片喝彩声。大家越喝彩,他日后这方面的内容就讲得越多。上课如同唱戏,我也只好逃了。
到了历史系,则是另一番光景。历史系想赶时髦也不容易。首先近现代史是非多、禁忌多,当代史则根本无法研究,大家最重视的还是古代史。对比之下,中文系崇新,历史系尚古。我觉得当时历史系的通史课安排得特别好,总把最好的中年师资列出来,实实在在,让人一下子就入门了。大学四年,北大教授对我影响最大的,恐怕还是讲隋唐史的张广达和讲古希腊史的朱龙华。只可惜这两位先生上大班的课,不可能认识我这个外系学生;我也太胆怯,不敢主动和他们建立联系。没有这些老师的耳提面命,我又年轻气躁,虽然知道该学什么,但就是安不下心来读书。最后在大学对历史也只学了皮毛,荒废了青春。上述这两位先生,还是大学毕业后才开始交流的。这就是后话了。
平心而论,中文系出了不少人才。最近我才从一位没有见过面的师妹那里知道,中文系出来的女孩子,在美国大学当终身教授的已经有一大把,搞文学、历史、人类学等的都有(不久前我自己见了一位,还成为计算机工程师)。不过这位已经用英文在著名出版社出了书的师妹承认:中文系的教育不行,她做学问还是在美国读博士时学的。我说你为什么不写写。她赶紧说不行,因为自己中文系的老师还在,不能太不厚道。毕竟她是读过研究生、有导师的人,说话不如我这个没有导师的本科毕业生方便。在我看来,中文系里有学问的人其实很多。不过,名声最响的文学专业,水分其实很大。而默默无闻的古典文献专业,则最货真价实。我如果现在上中文系,也许会报古典文献专业。至少古典训练是结结实实的。
txt小说上传分享
北大就是个雅典(1)
我喊了半天学历史,但最终没有潜下心去。在北大的历史训练,最多是通史课的水平。中国通史大致听完,近代史没有听(主要是怕讲成了政治课,当时的*党史是我必逃的政治课)。世界通史则就听完了古希腊。
我不了解现在的通史怎么上。当时通史课是很重的。比如中国通史要上两年四个学期,还不包括鸦片战争以后的近现代史。这样的教育,似乎太呆板了。照我看来,应该缩减通史课时,增加专题史的课时,使学生有更多的选择。这一问题在这里难以讨论。不过,这到底还是形式问题。关键要看什么人来上。如我前文所述,历史系投入到通史课的师资相当精良。两年大课虽然形式单一,质量则很有保障,而且讲得也比较细致,有助于学生打好基本功。历史系不是没有赶时髦的课。比如我听过一次“比较历史”的课,大概是想赶当时中文系领导的“比较文学”之类的新潮了吧。可惜听了几节,全是花拳绣腿,还是通史课实在。我大学所学最多的,是通史课的旁听。从专业的角度看,这点训练也许什么都算不上。但至少从今天所谓的通识教育的角度看,对我的人生很有意义。
先说那点古希腊史吧。
我高中最后一年每周跑出去“关心国家大事”,进北大后又赶上海淀区的基层选举,北大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