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多克的隐秘世界:一个人的帝国-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罗夫特和杰西·沃尔德伦的女儿也就是克拉伦斯·巴伦的继女简·巴伦成婚,但他于1933年自杀。
班克罗夫特家族是美国历史上富有传奇色彩的一个报业家族,因为他们对报业的控制更多只是在名义上的,而报纸真正的运营大权则交给了编辑们。班氏家族坚持这种甩手大掌柜的经营作风(在一些人看来,这种经营态度有些漫不经心),班氏家族的一些年轻成员坚持认为是别人在愚弄他们,所以导致了这种局面。
当简·班克罗夫特于1949年去世后,约瑟夫·P·肯尼迪想要买下这份报纸,杰西·班克罗夫特·考克斯重申了先辈的立场:不管别人出价有多高,祖父的公司在任何时候都不会出售给任何人。这不仅是一种承诺,也是班氏家族的一条戒律:如果有人向班氏家族询问出让《华尔街日报》的可能性,那么“绝不可能”就是唯一可能的答复。《华尔街日报》也因为班氏家族这种备受世人关注的自由放任的经营特点而出名。
结果证明,班氏家族这种自由放任的经营风格在现实商界中是要吃亏的,但这却被员工认为是一种优点,员工认为班氏家族对《华尔街日报》的管理者非常信任。
《华尔街日报》的经理们认为班氏家族对他们充分信任,因而才由他们来经营这份报纸。在很多时候,这些经理们相信他们有权按照合理的方式来经营报纸,而且有权充分利用这种难得一遇的机会。在报界的翘楚之中,几乎很少有班氏家族的成员。班氏家族仅仅是一些上下传承和产业继承的成员,他们出生在一个幸运的家族里。
不过,道琼斯公司的经营者们并没有把班氏家族的这种幸运当做理所应当的事情。班氏家族从来不会感到缺钱(《华尔街日报》总是给班氏家族支付供奉皇族一样的巨额分红),也不会感到担忧,班氏家族从来都不会身陷囹圄或是考虑要改变目前的经营模式。
在20世纪*十年代,媒体行业(尤其是媒体巨鳄之间)的并购风起云涌,商业信息行业的发展势如雨后春笋,但道琼斯公司既没有兼并其他媒体(由于道琼斯公司把收入的很大一部分都作为红利支付给股东了,它是有斥资兼并其他媒体的迫切需要的),也没有被其他公司所兼并。
这种不同寻常或者说来奇怪的状况其实是由一个人的说法、感觉、风度和表现来决定的。对他而言,做好这项工作保持风度固然重要,同时也不能忘了自己只是一个没有任何主动权的葬礼承办人。
康比德(Peter Kann)为人四处逢源,他原来是《华尔街日报》的记者,曾因优秀的国外新闻报道获得过普利策奖。康比德1989年升任《华尔街日报》的发行人,1991年成为《华尔街日报》的首席执行官,后来更是跃升道琼斯公司的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不论你什么时候见到他,他总是一如既往地谈吐优雅、思维敏锐、彬彬有礼,甚至看起来还略有些害羞。其实,这正是康比德最卓越的技巧和智慧所在:因为他备受爱戴,因此没有谁愿意让他失望、让他受伤或是与他为敌。康比德是一个原则性很强的保守派、一位满腹经纶的美国新英格兰地区才子,也是有些悲*彩的男人,他太太弗兰西斯卡·梅艾尔1983年离世了。他的这种处世之道也和别人拉开了一定的距离,这样别人就很难逼他就范。在维持这么大的一个新闻机构的运转过程中,他身上的悲情、软弱和能力掺杂在了一起,体现出了一种贵族气质。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蝴蝶效应(7)
康比德在接手成为道琼斯公司首席执行官的时候,班氏家族再次向他申明了多年相传的戒律—不许出售公司。当年他执掌《华尔街日报》的时候,班氏家族也曾授令于他,不许出售《华尔街日报》。康比德不得不这般恭敬有礼、忧心忡忡、思维敏捷,只有这样,班氏家族的人(尤其是决定家族财权和风气的班氏家族年长成员)才会保住他们的位子,正像康比德兢兢业业地守护着道琼斯公司一样。班氏家族的年长成员一听到要和什么生意上的事打交道就会头疼,家族中年轻成员的“恐商症”或许要轻一些。如果没有什么事情需要他们费神处理的话,那就再好不过了。
康比德决定,如果没有人要出价收购道琼斯公司,那么就没有必要和公司的控股股东谈起生意上的事。康比德和道琼斯公司的律师们早就有过结论,如果有人只是表达了收购意向而没有给出一个收购价,那么这根本就算不上是真正的收购意向。此外,道琼斯公司还是一家上市公司,因此他们也有对内幕信息管理的严格规定,因此公司的经营层也不会向班氏家族透露决策信息,规定不允许他们这样做。不向班氏家族透露过多信息也成了道琼斯公司经营层坚守的法律职责。
像这样去保护和呵护(把他们蒙在鼓里)班氏家族,这使得道琼斯的控股股东不仅态度和蔼,而且看待问题态度乐观、观点一致。实际上,作为班氏家族的成员,如果你有其他的表现(例如就公司的经营状况提问),就会显得放低了身段,而且还有可能冒犯康比德,这就显得有些冒昧和失礼了。对班氏家族成员而言,给人留下这种印象是很可怕的事情。
即便道琼斯错过了很多对公司和班氏家族有利的商业发展机遇,班氏家族和经营层之间的这种关系格局依旧没有改变。例如,公司错过了和彭博社的合作机会,没有抓住新兴的财经信息市场(这本来应该成为道琼斯的长项),在有线电视领域也是浅尝辄止,在收购一个商业新闻频道的时候虽然参与了竞价,但最终却输给了美国全国广播公司。
道琼斯把自己的注意力集中在一个名叫Telerate的商业频道上,道琼斯在这个频道上投资很多并马上将其推向市场。Telerate本应该和彭博社不分伯仲的,但事实上Telerate的表现却差强人意。即便是在道琼斯内部,你也会发现很多高管和记者在使用彭博社的终端设备,而一旁的Telerate终端设备甚至都没有打开过。彭博社给人一种机灵、快速、让人满意的感觉,它用尽各种手段对信息条分缕析;Telerate则给人一种笨拙、拖沓的印象,它还经常让使用者产生一种焦躁感。
1996年秋天,道琼斯天真地向市场坦言,其大规模的电子网络媒体业务需要巨额资金,这一声明使得公司股价跳水(道琼斯公司不仅不是科技方面的专家,在公关方面的水平也不怎么样),其股价缩水幅度也创下了当时上市公司之最。
公司股票下跌得如此惨,这使得班氏家族因为担心而扬了扬眉毛。但即便遭遇了这种境况,班氏家族依旧表现得非常通情达理。事实上,即便道琼斯内部对康比德有些非议,康比德也知道班氏家族对他的支持是不会动摇的。如果班氏家族中有些成员对事态的发展略有微词的话,班氏家族的其他成员就会持反对意见,他们会说如果这样挑刺儿的话,会让外人觉得班氏家族不够慷慨。 。 想看书来
蝴蝶效应(8)
班氏家族中的特例是比利·考克斯三世,他来自班氏家族考克斯–希尔这一支脉。比利·考克斯三世的祖母是杰西·班克罗夫特·考克斯,杰西·班克罗夫特·考克斯是简·巴伦和休·班克罗夫特的女儿。比利·考克斯三世的父亲是小比尔·考克斯。比利·考克斯父亲的妹妹是简·考克斯·希尔·麦凯尔利。在班氏家族的3个支脉里,考克斯–希尔这一支脉是公认最难对付的,尽管班氏家族成员表示他们家族中没有哪个人是难以相处的。
在休·班克罗夫特自杀之后,比利·考克斯三世(1997年时他41岁)、他父亲小比尔·考克斯和祖父威廉·C·考克斯是仅有的在道琼斯公司工作过的家族成员。道琼斯公司的每个人都把小比尔·考克斯称为大比尔·考克斯,他在公司里低调地担任着一个中层经理的职位。他几乎成了一个人见人爱的吉祥物,他的魅力就在于保持自己的默默无闻。
他的儿子比利·考克斯三世就不像他这样乖巧温顺了。说得客气些(至少公司的管理者是这样评价的),他不像他父亲那样能找准自己的定位;说得直白些(也是管理者的评价),他是个愤愤不满的员工。
比利·考克斯三世认为自己作为公司内部员工,对Telerate失败的原因了然于胸,因此觉得这是一个表达自己愤怒的好机会。他给康比德和道琼斯的董事会写了很多封信,尽管康比德和董事会成员没有明说,但是他们都觉得比利·考克斯三世是个让人很头疼的人,因为他是个不安分的家伙,总是提醒公司的管理层不要忘记自己肩头的重任。
同样不安分的还有比利·考克斯三世的表妹莉兹·戈思,1997年时她32岁,她是贝蒂娜·班克罗夫特的女儿,是小休·班克罗夫特家中唯一的孩子,是小休·班克罗夫特和贝蒂娜第一次婚姻生育的孩子(小休·班克罗夫特是简·巴伦和休·班克罗夫特的孩子,本书中提到的班氏家族所有成员都是简·巴伦和休·班克罗夫特的后代)。
莉兹·戈思的母亲贝蒂娜·班克罗夫特于1996年去世,享年55岁,她把所有财产都留给了自己的女儿。莉兹·戈思因此成了班氏家族中第一个拥有公司股份的年青一代,因此她突然插手公司业务的这种做法尽管不符合班氏家族的一贯作风,却也情有可原,毕竟她手中的股份是自己口袋里的钱。
比利·考克斯三世和莉兹·戈思两人开始咨询投资银行家的意见,其中包括默多克一直以来聘请的艾伦公司的南希·佩雷茨曼,使他们在班氏家族中口碑更差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还把这些事情捅到了媒体上。媒体的曝光度,尤其是《财富》杂志上的一篇文章(显然,这篇文章的消息源就是他们两个)使得很多想要收购《华尔街日报》的人来到公司的办公室,其中包括纽约时报公司董事长小阿瑟·苏兹贝格、华盛顿邮报公司董事长唐纳德·格雷厄姆、培生集团董事长马乔里·斯卡迪诺、彭博社董事长迈克尔·布隆伯格(Michael Bloomberg)以及默多克。(10年之后,默多克可能已经忘了当年让他对《华尔街日报》和道琼斯公司感兴趣的是比利和莉兹策划的那篇报道,他这次到访《华尔街日报》和以往多次造访时的心态一样—很想买下道琼斯。)
当然,所有想要收购道琼斯的媒体大亨们都吃了闭门羹,回复他们的是同一句话:“绝不可能!”
当时,公司管理层并没有告知比利·考克斯三世、莉兹·戈思、班氏家族其他成员以及道琼斯公司董事会有人想要收购公司,这方面的消息没有走漏一点风声。因此,班氏家族想要把股份变现的想法并不为外人所知,班氏家族也不知道公司有可能和《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金融时报》等媒体大鳄合作,打造一艘出版业的巨无霸航母,从而使新公司的规模、品牌知名度和现金流都超越同侪。
在向《财富》杂志泄漏了消息之后,比利·考克斯三世和莉兹·戈思自然受到了班氏家族其他成员的排挤。在文章见刊后不久,比利·考克斯三世就被迫离开了道琼斯公司,他们兄妹二人也都移居海外。班氏家族中其他年轻成员(30多岁和40多岁)对自己莫名其妙的继承权和被动的管理方式心有疑惑,但是他们都已经足够富有了,而且都不愿掺和公司事务,因为他们不愿意因为在家里抱怨公司的事而遭到别人的白眼。另外一个原因在于,2000年正逢股市牛市和科技公司如日中天的时候,道琼斯公司的股票也达到了历史上的峰值,每股75美元。
不过,1997年还是让班氏家族和信托人倒吸了一口冷气。班氏家族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就委托位于美国波士顿的海明威–巴尔斯公司来托管道琼斯公司,而当年海明威–巴尔斯公司要求得到董事会里的一个席位,道琼斯的董事会中有3个席位是分别留给班氏家族的3个支脉的。因为信托人控制着公司的大部分股份,因此“请求”可以解读为“要求”。现在,公司自然需要努力去应对大家的疑惑,那就是投资道琼斯并非世上最明智的选择。班氏家族听从了信托人和顾问的建议,在保持控股地位的前提之下大量出让了公司的股份。
然而,在这样一个素来不喜欢公开争斗的家族里,其实什么都没有改变,只不过每个家族成员都日渐变老,包括康比德、班氏家族的表亲以及默多克等人在把事态向……推进。没有什么能够永恒。缺乏活力的这种状态本身就足以让人感到奇怪和不安了,也许你已经习惯这种死水一潭的状态了,不过在这种本来应该会有重重机遇的地方只有死气沉沉的暮霭之气,那么机遇也就在不远处。
能够抓住机遇的往往是那些能坚持到最后的人。
逼入绝境(1)
默多克成年的孩子们都战战兢兢地想要知道,为什么原来对任何浮华都看不顺眼的勤俭父亲现在要高调地告诉周围的人,默多克的时代到了。
闪婚
2004年年底,有两件事足以让默多克身边最亲近的顾问都看不懂。尽管他们可以据此怀疑默多克的行事是否妥当,但事实上他们并不会怀疑默多克的判断。
这不仅是因为默多克安排在身边的都是忠心耿耿的助手(这些助手习惯彼此互称作随从),还因为这些男人(默多克周围的亲信都是男性,很多人已经跟随他几十年了)相信默多克身上有着神奇的超能力,能够预见未来。他们不仅相信这一点,而且也需要相信这一点。在很多公司,高管心里都等着一把手有朝一日马失前蹄,甚至还会盼着这一天早日到来,但默多克一旦有什么要出现闪失的迹象,他的亲信就会忙着帮他纠偏或调整。这些亲信把默多克奉为神明,虽然默多克并不是神,但在亲信的心目中,他的地位并不亚于神。默多克的万能给他们提供了饭碗,也成了他们的金字招牌。新闻集团几乎都是围绕领袖的直觉、冲动和孤注一掷的心理在运转,你会对这样的新闻集团作何评价呢?
2004年年末发生的两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