默多克的隐秘世界:一个人的帝国-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年出生)、克莱蒙蒂娜(1996年出生)在默多克的孙子辈中是年纪最大的,他们在这个新闻帝国中占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在默多克这个大家族里,普鲁登斯成了有点疯疯癫癫的人。她经常会说出别人嘴里说不出来的话,甚至说的一些内容其他家人想都没有想过,她也没怎么把她的家人放在眼里。其中的一个原因就是继母安娜的3个孩子伊丽莎白、拉克伦和詹姆斯都比她优秀。矮胖的普鲁登斯一点儿都不时髦,有些不修边幅,而伊丽莎白、拉克伦和詹姆斯则是俊男美女、才思敏捷、热情洋溢,第一眼看到你都会觉得他们太棒了,就像仙女、才子下凡。安娜的两个儿子拉克伦和詹姆斯都娶了模特,这两个模特都像安娜以及伊丽莎白一样美貌过人、才思敏捷、热情洋溢,这让普鲁登斯看着心里很是别扭。
默多克和普鲁登斯的母亲帕特里夏在阿德莱德见面并结婚,在默多克母亲的眼中,她觉得帕特里夏不思进取,运气也不好。帕特里夏离婚后,1966年同一个名叫弗莱迪·梅德的瑞士花花公子结了婚,挥霍着前夫默多克给她的钱。她同弗莱迪·梅德常常把普鲁登斯一个人扔在家里,过起了天天赶场赴聚会、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糜烂生活。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对峙的家族(8)
当默多克和安娜在1967年结婚后(从表面上看,两家人并非门当户对,因为安娜这个爱沙尼亚天主教徒在新教徒占主导的墨尔本并不是那么受欢迎的),普鲁登斯就请求和默多克一起住。后来,普鲁登斯和默多克全家一起搬到了伦敦。对于刚怀孕的继母安娜而言,普鲁登斯这个孩子可不太好调教,她到了伦敦以后情况也变得更糟了。她的成绩很差(默多克想做一个崇尚平等的澳大利亚人,起初没有把普鲁登斯送到私立学校,而是把她送到了伦敦的一家公立学校,结果普鲁登斯一个学期都没念完),她的行为简直无可救药,她同继母的关系也很僵,有时还会发生口舌之争。后来,默多克一家搬到了纽约。15岁的普鲁登斯进了曼哈顿著名的私立学校道尔顿中学,但是她根本没有学校里其他富家同学身上的涵养和气质,她也成了道尔顿中学为数不多的没有念大学的孩子之一。此时的默多克还不觉得女儿和自己的事业之间有什么关系,更不觉得新闻集团的未来需要依靠她。实际上,普鲁登斯在新闻集团得到的唯一一份工作也是像女孩干的事,当她回到伦敦之后,她在新闻集团的《世界新闻》杂志做过一阵研究工作。
26岁时,普鲁登斯嫁了个如意郎君克里斯平·奥迪,他后来成为伦敦收入最高的对冲基金经理,不过两人结婚一年就离婚了。因为母亲的身体不太好,普鲁登斯就回到了澳大利亚,继父弗莱迪·梅德把默多克给她的很多钱都砸在了西班牙的一家果汁公司上,但却没有什么收益,普鲁登斯的生活也经常是阴霾密布。有一次,默多克同普鲁登斯一起去看望卧病在床的帕特里夏,默多克支付了帕特里夏的医疗费,并让她搬回了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在她1998年去世之前默多克一直负担着她的生活费。
1989年,普鲁登斯在回到伦敦之后遇到了阿拉斯代尔·麦克劳德并结婚。阿拉斯代尔·麦克劳德是苏格兰裔人,不久后就去为岳父默多克工作了。普鲁登斯坚决反对丈夫去自己家族的企业工作,但是默多克在普鲁登斯不知情的情况下为阿拉斯代尔·麦克劳德提供了工作岗位。
普鲁登斯对家族的怨气和疏远感在不断加深,1999年达到了极致。《悉尼晨驱报》的头版头条以“被遗忘的女儿”作为标题发表了关于她的文章。由于对自己父亲1997年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惊世骇俗的说法“我的3个孩子”(没有提到她)依旧耿耿于怀,普鲁登斯接受了唯一一次采访。在采访中,她透露了父亲口误之后,她“和父亲吵了最厉害的一次架,我给他打电话,朝他怒吼,然后就把电话挂了。父亲感到坐立不安,给我送来了我这辈子见过的最大一束花,那束花比沙发还要大,还送来了两盆柑橘树赔礼道歉”。
这篇采访文章就在拉克伦和澳大利亚名模莎拉·奥黑尔结婚当天见报。但是,普鲁登斯自己当天并没有看报就来到了堪培拉郊外的卡文农场(默多克于20世纪60年代买下的占地4万英亩的农场)参加婚礼,发觉每个人的表情都很紧张却又不明白是为什么。
普鲁登斯对父亲说,那都是“你的错”,觉得一切都和父亲的离婚有关。
“跟我没关,是你的错!”默多克反驳道。
“你在悉尼的酒店里金屋藏娇,让邓文迪等着你,还要搞得安娜恨你,怎么不是你的错?”普鲁登斯继续攻击。
对峙的家族(9)
“你难道没看报纸头版吗?你搞得大家心里都不畅快。”默多克批评道。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普鲁登斯是让默多克觉得相处最自然的孩子,也是最不惧怕他的孩子。在澳大利亚的新闻集团内部,人们评价说普鲁登斯不是把默多克当父亲看待,而是把他当做丈夫看待,对他恨铁不成钢,非要教给他一些做人的道理才行。
父亲有时候会把她的名字误喊成妹妹的名字,这让普鲁登斯感到很不舒服。
当邓文迪嫁到默多克家时,普鲁登斯是唯一支持默多克的家族成员(不过,普鲁登斯也跟一位澳大利亚纪录片制作人说父亲是一个“下流老头”)。安娜在和默多克协商离婚协议时,想要确保默多克的新欢和新生的孩子不会染指新闻集团的股权,也特意把普鲁登斯在家族信托里的地位降了一档。
伊丽莎白
伊丽莎白在普鲁登斯10岁时出生,她出生后,默多克对女孩的看法彻底改变了。一方面是因为伊丽莎白出生的那个年代文化观念变化很大;另一方面是因为伊丽莎白是在纽约长大的,在当时纽约的精英社会,人们非常关注成功、业绩、竞争优势、孩子和父母所拥有的人脉资源。
伊丽莎白进入了著名的布里尔利女子中学,在班上的同学中,父亲是亿万富豪的远不只伊丽莎白一人,比她更加出名的家族继承人也大有人在。
布里尔利女子中学崇尚培养竞争意识,你不仅要在学习上、社交上竞争,还要为日后在社会上给自己赢得一席之地而竞争。
默多克开始用自己从前接受的教育方法来培养伊丽莎白。当伊丽莎白上初三时,默多克就把她送到了吉隆文法学校,这是默多克的父母送他去而他恨得要死的母校。伊丽莎白在那里过得也不自在,没过一年就灰溜溜地跑了回来。
伊丽莎白不服管束,在学校里曾因偷喝酒而被留校察看。伊丽莎白和管教甚严的母亲争吵很多,默多克尽管出差很多,在家长和子女的关系上倒是经常“唱红脸”。
默多克实际上并不知道女儿到底是怎样规划自己的人生的,他也小心翼翼地不去打探。
默多克的朋友议员伍德罗·怀特的女儿佩多内娜·怀特回忆说,一次夏天度假,佩多内娜和伊丽莎白骑着黄蜂牌摩托车和一个意大利男人一起飙车,后来又在一家罗马酒吧交谈甚欢。
伊丽莎白从布里尔利女子中学毕业后去了纽约著名私立大学瓦萨学院,大四那年她爱上了埃尔金·科维斯·皮埃宁姆,他是加纳政治家卡瓦姆·皮埃宁姆的儿子。伊丽莎白毕业之后,默多克把女儿派到了新闻集团的澳大利亚分部工作,丝毫没有过多地考虑远距离恋爱可能会拆散这对恋人。不过,伊丽莎白还是想回到美国。1993年9月,她和埃尔金·科维斯·皮埃宁姆在洛杉矶举行了一场盛大的天主教式婚礼。埃尔金·科维斯·皮埃宁姆后来去了默多克的福克斯电视台工作。
不过,伊丽莎白还是显得有些躁动,她说服自己父亲来帮助她创业。默多克提议说投资电视台是个好点子。1994年2月,伊丽莎白在生下第一个孩子科尼莉亚几周后,通过父亲的介绍,她从澳大利亚联邦银行贷款,用3 500万美元买下了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两家电视台。伊丽莎白赢得了“管理巫婆”的口碑,把公司上下折腾个遍,她解雇了很多老员工,大幅削减运营成本。一年半以后,她和埃尔金·科维斯·皮埃宁姆又转手把电视台卖了,从中赚了1 200万美元。。 最好的txt下载网
对峙的家族(10)
伊丽莎白想去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念书,但是父亲默多克说跟着他学,能比念什么过时的MBA学位可以学到更多东西。伊丽莎白说:“我给爸爸打电话,跟他说:‘我被斯坦福大学录取了,我想去那儿念书。’爸爸说:‘你是不是疯了?不要去!我来教你,保准比斯坦福大学的那些人教得更好。这一点你是知道的,过来给我干吧!’”伊丽莎白1996年加入位于伦敦的英国天空电视台,直接向首席执行官萨姆·奇泽姆汇报。可是,过不了多久,伊丽莎白又怀了第二个孩子。同时,她也成了伦敦媒体界的一个大腕。与此同时,埃尔金·科维斯·皮埃宁姆和自己的兄弟尼古拉斯·皮埃宁姆一起经营着爱德华合伙公司,他们创立了一份针对加勒比黑人中高端消费群体的周刊,并且拿下了伦敦一年一度的加勒比黑人美发和选美大赛的赞助权。埃尔金·科维斯·皮埃宁姆还想设立一个面向黑人观众的电视台。
在英国天空电视台,伊丽莎白甚至在公开场合同首席执行官萨姆·奇泽姆发生过争执,而奇泽姆也毫不客气地把伊丽莎白称为“实习生经理”。面对这种两难的处境,默多克选择了支持自己的女儿而舍弃了首席执行官,萨姆·奇泽姆于1997年辞职。伊丽莎白无法和萨姆·奇泽姆和睦相处,而且又怀上了第二个孩子安娜,关于她在伦敦私生活的负面报道也屡屡见诸报端,这些都让默多克大为恼火,他最后没有任命伊丽莎白担任英国天空电视台的首席执行官。默多克对《卫报》的记者马修·豪斯曼表示:伊丽莎白“有些事得自己摆平,她得想明白自己到底想要几个孩子,到底想要住在哪”,他又谈论起自己的孩子,“到目前为止,大家的共识是大儿子拉克伦会继位,他是几个平等竞争孩子中的老大,但是他们首先都需要证明自己的能力”。
伊丽莎白后来开始和著名精神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的曾孙马修·弗洛伊德开始合作,马修·弗洛伊德在伦敦是一个口碑并不太好的公关事务主管,他俩合作的目的是想改善她在媒体界的形象。后来,他们之间的私情也被媒体曝光了。
因为对弟弟拉克伦在新闻集团内地位快速上升心存芥蒂,再加上母亲和父亲离婚时她是站在母亲一边的,而且她怀上了马修·弗洛伊德的孩子,她于2000年5月从英国天空电视台辞职了,宣称要创立一家独立制片公司。
街头小报对伊丽莎白和马修·弗洛伊德的恋情以及同埃尔金婚姻破裂的故事津津乐道。当伊丽莎白和弗洛伊德于2000年11月出生的孩子夏洛特3个月大时,弗洛伊德还曾经短暂抛弃过母女俩。尽管伊丽莎白的父母极力反对,她还是于2001年8月同马修·弗洛伊德在英国的乡村庄园里举行了婚礼。
尽管伊丽莎白曾公开表态,只想安静地当她的独立制片企业亮点公司的投资人,想要花更多的时间来陪孩子,但当她的父亲正在考虑要买下《华尔街日报》时,她的亮点公司已经发展成为英国最大的独立制片公司。
在默多克正式开价收购《华尔街日报》的两个月前,伊丽莎白生下一个男孩萨默森·默多克·弗洛伊德。
拉克伦
拉克伦是默多克的长子,颇得父亲的欢心,其中一个原因或许是因为拉克伦性格平和、亲切、有韧性、容易相处而且不喜欢算计。也正是因为如此,很多崇拜默多克的人觉得拉克伦不够“默多克”。有意思的是,正是因为这种性格,让拉克伦看起来更像个澳大利亚人,澳大利亚后来也成了他回归的故乡。 。 想看书来
对峙的家族(11)
2005年拉克伦从新闻集团突然离职之后,和太太莎拉没用几个月的时间就在悉尼定居了下来,而且很快就成了当地的名人。他在澳大利亚的知名度就像威廉王子在英国的知名度一样。莎拉是默多克慈善基金会的负责人,2007年的一个上午还在勃兰特海滩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时装秀,拉克伦和太太莎拉完全成了海滩上的男女主角。澳大利亚让拉克伦有一种家的感觉。
拉克伦1971年出生于伦敦,在纽约长大。他完全过着一种上流社会、美国东北部开明派富豪的生活,接受的也是美国最精英的教育。拉克伦先是去了曼哈顿道尔顿中学和三一中学,接着去了马萨诸塞州安德沃的菲利普高中,后来就读于普林斯顿大学。
从普林斯顿大学毕业之后,拉克伦在新闻集团的悉尼总部担任了几个月的实习经理,1994年8月总部宣布他将出任布里斯班昆士兰报业公司(《信使邮报》的母公司)的总经理。大家可能还记得,前文中交代过这是基思·默多克去世后,先驱与时代周刊报业集团想要让默多克的母亲出让的报纸。22岁的默多克接手了《阿德莱德新闻报》,无独有偶,拉克伦也在这个年纪担任了高管职务(同样,在劲敌帕克家族里,比拉克伦年长4岁的杰米·帕克也从父亲手里接过了重担)。3年之后,英俊的外表、手臂上的文身图案、骑摩托车的洒脱以及名人身份使他成为澳大利亚人的偶像,3年之后他被提升为新闻集团澳大利亚分部的一把手。
1997年,默多克把3个孩子都叫到了纽约,默多克告诉他们自己对继承权的问题已经考虑清楚了,最后拉克伦会接手新闻集团。
1999年,拉克伦和莎拉·奥黑尔结婚了,默多克的几个孩子结婚都很早。莎拉·奥黑尔是澳大利亚最著名的内衣品牌邦德的签约模特,她不仅穿着邦德牌的内衣,而且骨子里也是这一品牌所标榜的性格。他们的婚礼在卡文农场举行,当天普鲁登斯和默多克当众大吵,这也成了当年澳大利亚各家报纸热衷的头版新闻。在安娜的要求下,婚礼没有邀请邓文迪参加,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