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声色之余 >

第24部分

声色之余-第24部分

小说: 声色之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性骚扰”等社会问题,更深层次的则是折射出内心孤独的现代人渴望群体认同来确立自身定位的需求。达到这一目的,只有依靠媒体。
  其实,“家庭暴力”或“性骚扰”自古以来动物世界皆有之。就人类社会而言,近年来妇联、工会、法院等场合也屡见不鲜、应接不暇。但从来没有像这两部电视剧的推出所产生的声势大,这就是电视传媒的力量。但传媒取代不了妇联,按小资们的话说,传媒只是“为同道中人提供了一个相互取暖、互发牢骚的平台”,这是社会问题剧火爆的原因,同时也是其社会局限性的表现。
  传媒学家称“现代传媒是一个发现、传播、推广,进而发明时尚的发展过程”,这与人们从传统的被动盲从心理向现代主动趋同心理的转化过程相辅相生,所以当一个只敢在心中默默喊“不”的阿Q发现社会中有如此之多的人都在喊“不”,趋同心理促使“同去同去”成了时尚。由此说来,想要拍一部火爆的电视剧只要抓住这一点就齐活了,说得体面一点就是艺术要见证并揭示人们的现实生活及真实情感,就这么简单。
  抛开艺术与生活的关系这个纠缠不清的老话题,单就影视剧艺术创作多费点儿口舌。想拍一部受欢迎又赚钱的影视剧,有些编导总是在秦王斗荆轲或清宫剪辫子上嗡嗡打转,拍完之后,还要防着善于指瑕挑错的书虫蹦出来说“不”而担惊受怕,这又何苦呢?
  社会问题剧的出现并火爆,对于社会问题或影视剧艺术创作而言,都是一件好事。当然,还应注意现代人矫枉过正的毛病。以暴力反对“家庭暴力”,或以性骚扰回敬“性骚扰”的事,有人是干得出来的。所以,在此也只好无奈提醒,哪位编导如果手急眼快,还是赶紧抢拍《就跟陌生人说话》或《男人不再沉默》为上。2001…6…17
   txt小说上传分享

方言不是万能的
方言不是万能的,但没有方言却是万万不能的。这个句式原是用来说钱与生活的关系,现在换成方言,并用在影视剧创作上则再恰当不过。
  好的影视剧,最本质的一点是贴近生活。生活中的人来自天南地北,五湖四海,口音及思维方式的不同才会令艺术人物个性鲜明,形象各异。
  很多编导深谙此道。例如东北话,赵本山的喜剧小品及电视剧《刘老根》均受益于方言。反面的例子则如近来热播的电视剧《警察局长Ⅱ》,虽然累死你也没法从地图上找到剧中故事的发生地,但剧中的生活场景,分明就是东北。更何况,剧中不少人还操着一口地道的东北话,然而问题也出在这口音上。剧中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平民百姓及反面角色说的是原装东北话,相对应的正面角色及社会上流人士,则均吐着纯正的普通话。最为可气的是,混入正面阵营的反面角色居然也说普通话!按东北话来说:“这扯不扯,咋还整出口音歧视来了呢?!”
  方言歧视,可能并不是《警察局长Ⅱ》的编导有意为之,但这种现象在艺术中却普遍存在。例如相声中就没少用方言来贬损落后分子和官僚主义。但如果以为只有操着特定口音的人才会如此,进而在生活中对号入座,则会误人不浅。再如电视中的主持人或时尚人士,不是一口语法混乱的港台腔,就是满嘴散装英语(英文汉语毫无逻辑混着用),电视台都允许这么干,为什么广大中小学生就不能也如法炮制应付考试?不知道是考试太教条,还是电视台欠调教!
  由此看来,文艺作品及视听传媒中的方言,在现实生活是有潜移默化作用的,忌讳滥用。当然,如果将文艺作品中的方言一棍子打死也是不合适的。例如多年前推行普通话,也适时出现了几部革命历史题材影视剧,里面的领袖伟人也改说普通话,虽然这下子官兵在普通话面前人人平等了,但观众却不买帐,因为缺少了方言的力量,人物形象在老百姓心中又立不住了。看来没有方言是万万不能的。
  方言是语言之花,是文化最鲜活的部分。艺术作品用方言入菜,就要在保存营养及色香味两方面下功夫,最简单的就是凉拌,在哪山唱哪山的歌。还是拿赵本山的小品或英达的情景喜剧来说,如果你非让他改说普通话,不是不可以,但那还叫喜剧吗?2003…9…16
  。 最好的txt下载网

换一种眼光去看海
电视剧《海滩》热播同时,意料之中的是,又伴随着大批量褒贬不一的“观后感”出炉。长久以来,我们这种就事论事,由着性子图一时之快的病态文艺评论已成风气。如果以往我们对那种没有批评,甚至不谈文艺的文艺评论嗤之以鼻,那么如今这种有了自我观点,也跟作品沾边的论调可算一个进步,但这一步的方向显然又迈错了。急于跳出来表白“过分自我”的观点,或不紧不慢挪出来“自以为是”地展示只有抒情没有叙事的评论,这两种做法现在最常见,不信,你可稍加留心一下近期有关《海滩》的观众评论,便会一见分晓。如果说这些评论压根它就不叫评论,这恐怕会伤了许多“评论家”脆弱且易碎的心。但伤了他们的心,总比看着他们丧心病狂地伤了文艺创作及文艺评论的心要强得多。
  何为文艺评论?如果你有这样的疑问,证明你还有救,发展好了兴许还真能成为评论家,否则还真就够戗了。就事论事肯定不是评论。如果不能从被评论对象身上找出一个看点,通过自己的评判还不能升华或者说滋生出一个服己又服众的观点,那么你这文章的价值便会比骂街还低。还真别瞧不起路口骂街或饭后牢骚,有时人家真的很艺术,也富含哲理,比有些评论的自狂或三孙子相就是强。
  还是以《海滩》为例,说好或开骂的言论见过一些,说实在的,这些论述随便换成别的电视剧也行,而且很多评论家就是这么干的。一篇文章能应付百部剧,一张大嘴就敢吃八方。接着让我们仔细看看他们所说的“好与坏”,无外乎“哎呀妈呀,拍得太真实了。”或者“哇噻,跟那《黑客帝国》很像啊!”反过来他们也会说:“我靠,拍的太假。比人家那《黑客帝国》或日韩偶像剧差老了去了”。除了这些,再别无下文,有也是车轱辘话。
  有时觉得,一群不懂评论的人在写评论,这远比一群不懂艺术的人搞艺术要可怕得多。评论如果不能指导、修正艺术创作,却相反扰乱视听乱发神经,艺术创作还能有指望吗?
  真实与否或与他人作品类比,就艺术创作而言并不是最重要的,谁能说得清《西游记》或《指环王》哪个更真实或哪个更好?《海滩》也是一样,其情节与日韩偶像剧相比,到底是存在艺术上的差距,还是所反映的社会面貌及人文心态有本质的不同?
  艺术从来就不存在高下,其高下是由受众的生存状态及心态决定的。如果让《海滩》来唯日韩偶像剧马首是瞻,或是让他与主旋律看齐,这样的观众其出发点就是错的。其透露出的,无非是农业文明对于现代城市文化的羡慕或求之不得而心生忌妒,这一点在我们的艺术创作中也常见,《海滩》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如果我们只看到《海滩》这类国产剧的表象,不找出其背后的诸多原因,说到底是没有评论话语权的。个人认为,《海滩》有其好的一面,好就好在这是我们城市文化初级阶段的一种艺术“产物”,做为试金石,反过来能使观众真伪自清。来到这个《海滩》,还是让我们换一种眼光去看海吧。2003…7…13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终于喝到“甲醇”啦

  从那一年的电视剧《十六岁的花季》到如今正播放的电视剧《走过花季》,还是握遥控器的当年的那双手,还是看电视的当年的那个人,晃忽间我却有了想去洗手间吐一下的念头。年龄大了就是不胜酒力,没喝都想吐!
  说实话,看着走过花季的一群人,如今一把年纪还在荧屏上玩甲醇(假纯),换谁看都得吐。这可是工业酒精,一般都是造假酒时才舍得用,比食用酒精(乙醇)历害多了。 
  今天,我们好喝一口昨天剩的酒,这就叫杯旧,这就是商机,很多黔驴技穷的影视剧编导都深谙此道。前两年不痛不痒的知青题材影视剧热播及歌手朴树那首无因伤感并苍白伪饰的《白桦林》热唱都是此类。这种热,往往还是一个假像,实则是某一小撮人的趣味。除了闹饥荒时的窝头咸菜能老少咸宜,一般时候只能称之为忆苦思甜凑热闹。
  说来说去,似乎我与“纯”有仇,其实不然,我是“拍苍蝇不打者虎屁股”,真招人烦的是“甲醇”。《走过花季》的中年人或许个别还保有真纯,但为什么看在我的眼中往往成了“甲醇”,有人说“那是因为你就甲醇!”没错,生活里太多的事早就告诉我这一点,每每交际场合,一帮老男老女跳交谊舞、喝交杯酒、合唱《夫妻双双把家还》并互吃豆付,个顶个都像“15岁的花骨朵”,我这走过花季的老古板不能溶入其中,却在旁边说风凉话,不是“甲醇”又是什么。基于这一点,看《走过花季》时我的肠胃总是怪怪的。 
  “甲醇”害人呐!近年来社会上商品造假成风,某地区一直从外地购进甲醇勾兑假名酒,发了财却没出事。然而某天,全民高喊打假时这个地区出产的“名酒”却不合时宜地喝死了人。后来一查方知问题出在甲醇身上,因畏惧“打假”的呼声,甲醇产地也终于破天荒的生产了一批真甲醇,用它勾兑白酒,不喝死人才怪!这是一个“甲醇”的笑话,看《走过花季》时,我怀疑我终于也喝到名酒了。2002…11…23
  

青衣还是青皮
“青衣是京剧中的一个行当,在电视剧《青衣》中,是徐帆演的那挣扎在凡尘中的戏子筱燕秋及抓耳挠腮朝思暮念却总成不了仙的嫦娥。”挺着十二分的耐心,苦捱到不知所云的20集电视剧终于播完,为了给自己这段白白虚耗的一段不算宝贵的时光一个说得过去的交待,我只好替该剧的编导揣度、杜撰了一下《青衣》的中心思想。否则,我就只能承认自己欣赏水平低,并被这部腻腻歪歪的戏弄糊涂了。
  当然我是真有点晕了,虽有明晃晃的中心思想指引,还是搞不懂筱燕秋是个啥样的人。不过这也没什么奇怪的,就连剧中她那倒了八辈子霉跟她厮混了半辈子的苦命丈夫“面瓜”都没弄明白她,置身事外的广大观众又不是插足的第三者,谁晓得筱燕秋这个半疯是咋整的?都怪比筱燕秋玩得还狠十倍的编导,到了都不给观众一个令人信服的答案。所以,与其说她是一个人戏不分境界高深的青衣,我倒觉得筱燕秋是个“青皮”:无一是处又一无所有且浑不吝并茫然做作的精神病!往这个主语前面加什么出人意料的修饰词都不过分。 
  上面这通牢骚并非刻薄,因为这部电视剧《青衣》分明通篇传递着这样一个道理——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这肯定不是编导所要表达的真实意图,但话又说回来了,编导有真实意图吗?如果有的话,也是没说清楚或是拍摄失控!
  之所以会这么关注《青衣》,原因是之前对这个故事多少有点了解,同时编导也是《激情燃烧的岁月》的班底,外加上徐帆、傅彪、潘虹、夏力薪出演所引起的媒体热炒。正所谓期望越高失望越大,无非就是几个“嫦娥”为能成功“奔月”明争暗斗并与命运轮回抗争的故事,本来极短的篇幅内便能说清的事,硬是拖拉成了20集。为了达到这个目的,编导可谓硬着头皮并不惜混乱风格来苦撑剧情。纵观20集的戏,除了筱燕秋生孩子时,“面瓜”傅彪及“面瓜妈”李明启的“二人转”算是该剧惟一的亮点外,其他剧集,时常让人感觉这是部“灵异惊悚纯情偶像剧”,例如“柳如云”潘虹总是幽灵般、适时地出现在筱燕秋刚要恢复正常的生活中,接下来,两人便找个没人的地方大摆pose,不是思想者就是收租院的造型。同时,还要说一大通着了魔似的没头没尾没完没了没着没落的对白。细细听来,欲吐难忍的感觉,仿佛是多年前看那部伪纯情力作《情爱画廊》附体。更为可怕的是,筱燕秋受了柳老师传染,有事没事就抱着自己的爱徒春来大玩“同性恋”,吓得人家小姑娘只好见个男人就投怀送抱以示自己的清白,您说这叫什么事儿啊!
  当然,客观而论,这部戏还算近来少有的好看之作,好看的原因便是对生活细节的再现与描摹。但《青衣》的最大失误,就是筱燕秋这个人物久缺可爱之处,加之她们剧团里的老少人等一个赛一个地表演做作,画蛇添足又总是添不对位置。归根到底责任在编导,所以谁是青皮,不言而喻!2003…4…6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拿小崔说事
看过几期崔永元的新节目《小崔说事》后,渐渐地开始替他担心:他是否真的有能力和勇气将如此人文的节目坚持下去?因为,他面临的是一个有知识没文化,有风情没人情,有真实没真诚,有姿态没状态,有风度没温度,有酒瓶没水平的时代,拿别人说事相对容易,但想要说点自己想说的事却绝对自讨苦吃。
  不知道除我之外,还有谁如此欣喜于这档电视节目。同时,除了人文色彩,喜欢的原因又会有是什么。
  相反,不喜欢的人却大有人在,且原因多为“节目无主题,看了半天也分不出个段落大意和中心思想。”;“八杆子打不着的人和事便凑到一堆,信马由疆,思维跳跃”。另外还有“相对于原来的《实话实说》,话题不敏感,嘉宾嘴不尖牙不利,打斗不激烈,既不见血也不见唾液,看着没劲。”这话如果是出自古罗马角斗场看台上的凯撒大帝之口倒有情可原,但这却实实在在地出自咱的电视观众之口。
  盛名之下的崔永元改玩《小崔说事》,勇气可嘉,同时也显见着对困难估计不足。意识到传统的沦丧及人文精神的缺失是这个尴尬时代的根本症结,《小崔说事》的着眼点对头,但做法却有点不对路,因为时下的主流观众对节目的叙事方式是陌生的,同时也是不适应的。
  《小崔说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