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哲理和孔子论语-第1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含德之厚,比于赤子。毒虫不螫'1',猛兽不据'2',攫鸟不搏'3'。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朘作'4', 精之至也。终日号而不嗄'5',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6',心使气曰强。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不道早已。'7'
【注】
'1' 螫(shì):毒虫或毒蛇咬或刺。 '2' 据:占有。 '3' 攫(jué):抓取。 '4' 牡:雄性的;朘zuī:男性生殖器。 '5' 嗄(shà):嗓音嘶哑。 '6' 益:增加。 '7' “物壮则老……不道早已。”重复出现于第三十章。
第五十六章 智者不言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兑,闭其门,)'1'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注】
'1'“塞其兑,闭其门” 衍文,详见第五十二章。
第五十七章 以正治国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1',奇物滋起;法令滋彰'2',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注】
'1' 伎(jì):伎俩,通“技”。 '2' 彰:明显。
第五十八章 祸福相伴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1',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注】
'1' 刿(guì):刺伤。
第五十九章 积德治国
治人事天,莫若啬。夫为啬,是谓早服。早服谓之重积德。重积德则无不克。无不克则莫知其极。莫知其极,可以有国。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1',长生久视之道。
【注】
'1' 柢(dǐ):树木的根。
第六十章 莫来伤人
治大国若烹小鲜。以道莅天下'1',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伤人。非其神不伤人,圣人亦不伤人。夫两不相伤,故德交归焉。
【注】
'1' 莅(lì):到。
第六十一章 大国外交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第六十二章 修身行道
道者万物之奥。善人之宝,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美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弃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虽有拱璧以先驷马,不如坐进此道。古之所以贵此道者何?不曰:求以得,有罪以免邪?故为天下贵。
第六十三章 圣人犹难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细。是以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是以圣人犹难之,'1'故终无难矣。
【注】
'1'“是以圣人犹难之。”重复出现于第七十三章。
第六十四章 圣人求道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谋;其脆易泮,其微易散。为之于未有,治之于未乱。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者败之,执者失之。是以圣人无为,故无败;无执,故无失。)'1'民之从事,常于几成而败之。慎终如始,则无败事。是以圣人欲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不学,复众人之所过。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
【注】
'1'“为者败之……无持故无失。”衍文,详见第二十九章。
第六十五章 国家公仆
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知此两者亦稽式'1'。常知稽式,是谓玄德。玄德深矣、远矣,与物反矣,然后乃至大顺。
【注】
'1' 稽(qǐ):稽首、跪拜。
第六十六章 百谷之王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1'
【注】
'1'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重复出现于第二十二章。
第六十七章 我有三宝
天下皆谓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细也夫!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慈故能勇;俭故能广;不敢为天下先,故能成器长。今舍慈且勇,舍俭且广,舍后且先,死矣。夫慈,以战则胜,以守则固。天将救之,以慈卫之。
第六十八章 将帅武德
善为士者,不武。善战者,不怒。善胜敌者,不与。善用人者,为之下。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第六十九章 用兵之道
用兵有言:吾不敢为主,而为客;不敢进寸,而退尺。是谓行无行,攘无臂,扔无敌,执无兵。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若,哀者胜矣。
第七十章 圣人怀玉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无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而怀玉。
第七十一章 有病可知
知不知,尚矣;不知知,病也。圣人不病,以其病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
第七十二章 圣人知爱
民不畏威,则大威至。无狎其所居'1',无厌其所生。夫唯不厌,是以不厌。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
【注】
'1' 狎(xiá):亲近而态度不庄重。
第七十三章 天网恢恢
勇于敢则杀,勇于不敢则活。此两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恶,孰知其故?是以圣人犹难之。'1'天之道,不争而善胜,不言而善应,不召而自来,繟然而善谋'2'。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注】
'1' “是以圣人犹难之。”重复出现于第六十三章。 '2' 繟(chǎn):舒缓、坦然。
第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若使民常畏死,而为奇者,吾得执而杀之,孰敢?常有司杀者杀。夫代司杀者杀,是谓代大匠斫'1'。夫代大匠斫者,希有不伤其手矣。
【注】
'1' 斫(zhuó):用刀、斧砍。
第七十五章 无以生为
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饥。民之难治,以其上之有为,是以难治。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是以轻死。夫唯无以生为者,是贤于贵生。
第七十六章 柔弱居上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灭,木强则折。强大处下,柔弱处上。
第七十七章 天人之道
天之道,其犹张弓欤'1'?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注】
'1' 欤(yú):语气助词,表示疑问、感叹。
第七十八章 正言若反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弱之胜强,柔之胜刚。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受国之垢'1',是谓社稷主;受国不祥,是为天下王。正言若反。
【注】
'1' 垢(gòu):污秽。
第七十九章 圣人执德
和大怨,必有余怨,安可以为善?是以圣人执左契'1',而不责于人。有德司契,无德司彻'2'。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注】
'1' 契:凭证,左契:借据的存根。 '2' 彻:周朝的田税制度。
第八十章 天下大同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1';使民重死而不远徙'2'。虽有舟舆'3',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4'。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注】
'1' 什(shí):多种的;伯:第三等爵位。 '2' 徙(xǐ):迁移。 '3' 舆(yú):车。 '4' 陈:显示。
第八十一章 感叹人生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圣人不积,既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人之道,'1'为而不争。
【注】
'1' 后世有些传本“人之道”前面加“圣”字。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论语(上卷)
学而篇第一
子曰'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2'?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3',不亦君子乎?”
【注】
'1' 子:古代对有学问、有道德的男子的尊称,这里指孔子。 '2' 说(yuè):同“悦”,喜悦。 '3' 愠(yùn):怨恨,恼怒。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1',而好犯上者,鲜矣'2';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3'。”
【注】
'1' 弟(tì):同“悌”, 敬爱兄长。 '2' 鲜(xiǎn):非常少。 '3' 与:同“欤”,语气词。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子曰:“道千乘之国'1',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注】
'1' 乘(shèng):古代四马一车为一乘。
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
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如己者,过则勿惮改'1'。”
【注】
'1' 惮(dàn):畏惧。
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0
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1
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
2
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
3
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
4
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
5
子贡曰:“贫而无谄'1',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2'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注】
'1' 谄(chǎn):奉承。 '2' “如切如磋……”出自《诗经·卫风·;淇奥》。
6
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为政篇第二
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1',曰:思无邪'2'。”
【注】
'1' 蔽(bì):概括。 '2' 思无邪:出自《诗经·鲁颂·駉》。
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1'。”
【注】
'1' 逾(yú):越过。
孟懿子问孝'1'。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注】
'1' 孟懿(yì)子:姓孟孙,名何忌,懿是谥(shì)号,鲁国的大夫。
孟武伯问孝'1'。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注】
'1' 孟武伯:孟懿子的儿子,“武”是谥号。
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1',曾是以为孝乎?”
【注】
'1' 馔(zhuàn):吃喝。
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
0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1'?”
【注】
'1' 廋(sōu):隐藏。
1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2
子曰:“君子不器。”
3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4
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