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经济学:35岁以前要活学活用的62个经济学通识 >

第20部分

经济学:35岁以前要活学活用的62个经济学通识-第2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于单位变动成本不断降低,所以一旦大幅度提高产量,产品卖得越多,赚的钱就越多。比如,一本书就很容易复制,微软的软件在发送的时候,复制成本是非常低的。所以,在这种产业状况的背景下,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迅速提高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只有市场占有率提高了,才有可能让更多的人去了解和购买你的产品。
  随着互联网的开放,信息的透明度变得越来越高,获取也更便捷。例如你要了解某种东西的价格和性能,以前需要到实体店咨询才能知道,而现在,你只需动动你的手指,足不出户就能获得最新的消息了。 txt小说上传分享

规模效应——先做实,再做强(2)
规模优势导致竞争优势,市场竞争的博弈结果是强者越强,弱者越弱。在信息时代的市场竞争中,面对新进入的竞争对手,企业的博弈策略可以将产品价格降到接近于零!因为一个接近于零但大于零的单价与无穷大的信息产量相乘,收益仍然是无穷大,所以规模大的企业不担心降价,甚至可以采取免费(如微软浏览器的免费捆绑)策略。
  市场竞争和博弈的最终结果就是现有企业将欲进入市场者赶出市场。这样无疑会使成功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直到最后形成类似“垄断”的大企业。而这也正是马太效应得以实现的重要原因之一。
  自2008年10月1日起,中国网通从股市上退出。当10月6日开盘后,人们注意到,中国网通真的已经摘牌了。中国联通兼并中国网通之后,规模扩大了,其通讯范围也随之扩大了,覆盖率较先前更广。如此一来,联通的效益增加了,实力更强了。生产规模的扩大之所以能使企业销售利润得到提高,原因归纳起来有以下几点:第一,很多大的机器设备具有不可分割性,只有在较大的生产规模下才能得到使用,所以,扩大规模有利于企业引进先进技术,提高生产效率。第二,规模扩大到一定程度后,有利于细化企业内部分工,使企业的生产专业性增强。第三,扩大企业规模,有利于高端人才的培养和引进,同时企业在生产要素的购买和产品的销售方面也会拥有更多优势。据统计,当风险来临时,企业的“死亡率”与企业的规模成反比,大可以在长期的“不景气”阶段靠收缩规模而生存下来,而小企业则没有这样的收缩余地。
  规模增大固然能带来经济效益的提高,但规模效应和企业承担风险的能力有关。如果盲目扩大规模可能会造成“规模负效应”也叫“规模不经济”。
  比如某大型钢铁企业收购了比其规模小实力弱的另一家钢铁企业,由于企业文化难以融合,内部管理机制不能落实到位等等,该规模的扩大不但无法带来原计划的盈利,甚至对企业发展构成了严重的阻碍。这样的规模扩大就产生了“规模不经济”。
  另外,如果一家风险承担能力有限的小企业,规模扩大却无法抵御与之相对应的风险,则破产在即。
  中国的企业规模与国际水平相比偏小,或者香港的企业规模与日本的平均水平相比偏小,但这并非意味着企业效率一定偏低。企业的规模在更大程度上与企业所能承担的风险的规模成正比。
  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企业要认清自己所处的位置,明确自身的风险承受力,使企业规模与自身发展相适应,切不可盲目扩大规模。只有达到规模平衡,企业才能稳步发展,并逐渐壮大。需要了解的是扩大规模并非企业发展的唯一途径,高新技术的应用,同样能增强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依靠科技进步,不断开发适销对路、能够满足市场需求的优质新产品,也是企业发展的关键所在。除此之外,企业管理者还须认识到要扩大企业的规模效应,首先必须不断巩固自身实力,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能力。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经济改革发展的浪潮中处于不败之地。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要留意不同的声音(1)
每个人都有小学选班干部的经历,小学、中学直到大学这十几年的教育当中,恐怕都经历投票、唱票,最后得票最多者当选。这就是“少数服从多数”这一原则的体现。往大了说,美国的总统选举也是如此。长期以来,一个集体如果遇到一时无法决定的事情,便实行民主集中,投票决定。这种决策方式尊重了大家的意见,体现了大多数人的利益,并且在大多数人的脑海中几乎形成了思维定式,已经成了一个真理。
  然而,在企业管理中,有时却会遇到一些特殊的情况,会发现“投票决定”并不适用。比如,五个年轻人合伙投资开了一家鲜花礼品店,各自的投资金额也大体相当。那么,他们对礼品店是如何管理的呢?由于他们当中没有“大股东”,按照股份比例决定话语权是不可能的。那么,在做出某项决策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举手来表决,可不可以呢?表面看来,这种方法是可行的,因为不会出现支持方和反对方人数相等的局面,最多也就是三比二。然而,这几个股东的实际做法却并非如此,恰恰相反,他们采取的是:“所有决策,只要有一人反对,便不能通过。”原来,在这时实行的是“多数服从少数”的原则—我们应该承认,他们为什么在企业管理中,“少数服从多数”原则有时会被搁置呢?仍以上边的鲜花店为例。作为企业,管理者的决策将直接影响企业的发展,如果此时采用投票办法,少数服从多数,将很可能使企业陷入巨大的风险。企业运作,关键是每一个环节都能顺利完成,这样才能达到最终的目的。试想,假设在其中至少有一个投资人不同意的情况下执行决策,这个反对者就成了鲜花店最危险的环节。不难想象,一个认为决策不可能成功的人,一个投反对票的人,在执行时的干劲、结果将会怎样。
  “少数服从多数”、“投票决定”的结果,并不能令所有人都满意(至少还有反对者存在),这一现象很早就为经济学家们所关注。1972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美国人肯尼思·阿罗将这一研究应用到社会更广阔的范围,提出了著名的“阿罗不可能性定理”。它的基本内容是:如果众多的社会成员有着不同的偏向,同时又要在多种方案之间作出选择,那么仅仅依靠民主制度,将不会得到让所有人都满意的结果。以下这个事例就形象地说明了这个问题。
  我们都知道我国推行义务教育,它具有法律强制性,有效地保护了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在美国,政府也同样规定,本国公民必须完成高中的义务教育,否则即视为违法。然而,美国的一个少数民族—阿密绪人却成了这一法规的反对者。原来,阿密绪人的宗教规定:本族人一旦超过了15周岁,就不能受教育,只能务农劳动。由此,发生了大批警察强制阿密绪少年人学接受教育的暴力冲突事件。阿密绪人上告法院,要求维护自己的“不受教育权”。
  阿密绪人作为美国公民的“少数”,挑战的是这个国家的法律。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依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判断,他们绝无胜诉的可能,因为法律体现的是“绝大多数美国人的意志”。然而,在经历了长达十年的诉讼后,1972年美国大法官做出了一个著名的判决:保护阿密绪人的“不受教育权”。判决认为,所谓全体人民的利益是不存在的,不能压倒少数人的宗教自由,阿密绪人选择的教育方式并没有损害社会。没有任何理由能够认定今天的多数就是“正确”的,而有着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的阿密绪人就是“错误”的。这场旷日持久的诉讼在最终选择了“多数服从少数”的方式,但却充分体现出这样一种精神:“尊重多数,同时保护少数,不要求少数绝对地服从多数。”这就鲜明地表现出一种“多数”与“少数”并重的现代民主原则。 电子书 分享网站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要留意不同的声音(2)
实际上,有着中国“犹太人”之称的温州人,以及频出商业巨子的潮汕人在管理过程中,“多数服从少数”的哲学得到了非常普遍和坚决的执行。当然,这里的“少数”是指洞悉市场、有着远见卓识的少数。
  然而,在企业决策中也会出现“多数”和“少数”都是智者的情况。这时应该如何决断呢?首先,必须关注反对意见,对其进行充分的分析判断;其次,如果条件允许,要适当延迟决策,只要决策层中有人持反对意见,就暂缓实施,进一步论证。在许多时候,如果拿不出让所有决策者都满意的计划,就宁愿停止实施,等到时机成熟时再来决定方案,这也不失“少数服从多数”是一种智慧。而有时,“多数服从少数”更是一种智慧。既重视“多数”,又重视“少数”,在两者之间寻找到一种平衡,这是现代企业管理的一大艺术。任何时候,要提高决策制定和方案实施的效率,都应尽可能让所有参与者“一致同意”,留意不同的声音,而不只是维护少数人的利益。
  利益与效益并重—管理中的经济学第八章
  帕累托最优—利己而不损人的理想状态喜欢扑克游戏(比如拖拉机)的人都知道,打好牌需要两方面的因素:一个是对战略战术的理解,与对家的配合,这属于打牌的技巧;一个是手上所掌握牌的好坏,这属于打牌的运气。实际上,只要拿起了一手牌,就意味着自己掌握了一系列的资源。要在游戏中体验到胜利的滋味,就要学会控牌技术,如坐庄时的扣牌,对主牌、副牌的出牌次序的判断,对每张牌的使用等。对于游戏者而言,要努力以最好的效率发挥自己所掌握的资源。在这里,关键是效率。
  在《西游记》中,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和尚师徒四人一起去西天取经,那里被称作西方极乐世界,是一方“净土”之中的“净土”,一切众生都心向往之,希望在那个大同世界里得到解脱。在那里,社会公平公正,人人都得到圆满。《西游记》对西方世界的描述正是突出表达了这样一个观点:众生平等。
  在经济学里,也早就有人研究类似的“理想”社会了。但是,与神话不同之处在于,经济学家是非常务实的,他们明白社会资源的有限性,因此,更为注重在资源使用时的公平与效率。在衡量优劣时将“效率”与35岁以前要活学活用的62个经济学通识“公平”结合起来,便产生了“帕累托最优”这样一个概念。
  帕累托最优是指资源分配的一种状态,在不使任何人的境况变坏的情况下,不可能再使某些人的处境变好的状态。帕累托最优只是各种理想态标准中的“最低标准”。也就是说,一种状态如果尚未达到帕累托最优,那么它一定不是最理想的,因为还存在改进的余地,可以在不损害任何人的前提下使某一些人的福利得到提高。但是,一种达到了帕累托最优的状态也并不一定真的很理想。通俗地讲,帕累托最优是指一个人已经处于这样一种极限状态:除非损害别人,否则就不能让自己变得更好。由此可以看出,帕累托最优是公平与效率的“理想王国”。这个概念是以意大利经济学家维弗雷多·帕累托的名字命名的,现在,帕累托最优已经成为评价经济制度和政治方针优劣的重要标准。
  与“帕累托最优”相适应的,是“帕累托改进”。它是指在没有使任何人处境变坏的前提下,使得至少一个人的处境能变得更好。要注意,“帕累托最优”指的是一种状态,“帕累托改进”指的是一种变化。

阿罗不可能性定理——要留意不同的声音(3)
试举一例。球迷们去体育场观看一场精彩的足球比赛,球场能坐50000人。假如在比赛开场前,坐到了49000人,那么,体育场在此时还没有处在“帕累托最优”的状态,因为如果一再进入1000名球迷,他们也可以看到比赛,即“他们的处境会变得更好”,这个增加球迷的过程就是“帕累托改进”。但是如果已经坐满了50000人,如果再进入1000名甚至更多的球迷,这些新增加的球迷可能会因为看到球赛而使“自己的处境变好”,但对于那原有的50000名观众来说,处境却会变差,原因很简单,超过规定人数,安全性就受到损害了。
  同样的情况也适用于长途汽车。在没有满员的情况下,可以再上乘客,以达到“帕累托最优”,但是满员后再超载,全体乘客的安全就会受利益与效益并重—管理中的经济学第八章
  到影响。
  上面提到,“帕累托改进”的特点是自己变好,同时又不使他人变差。正是由于“帕累托改进”没有损害到他人的利益,其行为所遇到的阻力往往很小。以我国的改革开放初期为例,其政策大多都是帕累托改进,比如“分田到户”和“联产承包责任制”,它们的特点是广大农民获得了切实的好处,而其他行业也没有受到什么损失,所以推行起来阻力不大。但是如果不是帕累托改进的话,即在使一部分人变好的同时,肯定会使另一部分人变差,阻力就会增大。
  如果一个经济制度不是帕累托最优,那么就应该进行帕累托改进。一家企业如果能够做到在不损害对手的情况下为自己争得利益,即可认为在进行帕累托改进。如果是两家帕累托改进的企业进行交易,往往就意味着双赢局面的实现。
  在经济学上,“帕累托最优”无疑是一颗闪烁着迷人光泽的宝石。它包含着自由平等的精神、公平公正的道德诉求以及对优劣进行评价的效率标准。在这种状态下,每个人均不会为了自己的利益而损及他人,最终将实现社会的充分富裕。由此看来,帕累托最优确实令人神往。
  一般来说,达到帕累托最优时,会同时满足以下三个条件:
  (1)交换最优:即使再交易,个人也不能从中得到更大的利益。此时对任意两个消费者来说,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是相同的,且两个消费者的效用同时得到最大化。(2)生产最优:这个经济体必须在自己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此时对任意两个生产不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