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个东莞-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楔子
昨夜与朋友饮河南仰韶酒,醉至次日上午。想来无事,难得周末,上网遍览,得附近茶山镇有南社古村,于是就与中午搭车去看看。所乘公共汽车74路,从汽车东站竟直达目的地。
当然,南社出名是因为古建筑保存的好,其次是村里有很多的祠堂。南社因祠堂而出名,一者多,二着建筑风格卓尔不群,三者祠堂功能丰富,读书、议事、节庆活动,均与祠堂有关。南社村人多姓谢,自南宋末年起,凡有进士四人、举人五人,学习的氛围浓厚,成果显著,被称之为“进士村”。去之前,我知道的就这么多。
一 不平凡的历史
下了车,一眼便是围墙,“南社明清古文化村”,走进“城门”,是一出公园,主要包含着“中国历史文化名村”的石碑。想来别无它意。走进村落,看到的就是水塘,小桥一座,桥的内侧是一棵大大的榕树(歪歪扭扭的,不是人力所折,可能是吧……),水塘两边是密密麻麻的旧房子,因为靠着水岸,几乎全部都是祠堂,各有名目,我却没记住几个。但雨越下越大,我只好找地方买雨伞先。
再往里走,水池变成小沟,过了一、两百米,又变成一个池塘,不过水质就没有前面的正主好了,但旁边的高台岸上,却有几株成排的大树,甚是茂盛。
有几间祠堂另做展览用途,有邮票展、书画艺术展览,还有南社村村史展。邮票全部是蝴蝶,书画俱出自当地艺术家之手,和广州收藏的借鉴影印版,而村史展览是最丰富的。
追本溯源的传统在这里还是得到了体现,俨然炎黄子孙。在谢氏大宗祠里,我所看到的确实与“炎黄”有关——
姜子牙是炎帝的后裔,谢氏又是姜的后裔,好象是说什么封为诸侯国,便是国名谢为姓,一直传了下来。南阳谢希良之子谢尚仁从河南一直迁徙,躲进浙江还是不行,元兵在更南的地方逼死了南宋后主,于是又继续南迁,直到今天的东莞茶山。大概是长途迁徙的精神长存,南社村渐渐变成了谢家庄,历八百年,族人8000余人,确实顽强。
在村史馆看族谱,姓氏辈分有的清晰,有的模糊,除姓外,名有一字的,两字的,辈分显示有在第二字的,也有在第三字的。我仅抄了一份,显示家族血缘谱系——
谢希良——谢尚仁——士昌——南(二)——贤(三)——伊俊——祖(三)——松(二)——靖、立尤——文(二)——彦(二)——功(二)——经(?)——文(二)——学(二)——宗(二)。
除了“文”字辈体现了“五代一辈分”外,我一时也看不出什么规律。
除了追本溯源,还有拉关系的嫌疑,谢氏名人在历史有几个:
谢安(320~385),东晋政治家,字安石。淝水之战,名垂千古。
谢玄(公元343至388年),字幼度,谢安之侄。
谢灵运(385~433)南朝宋诗人。谢玄之孙。
还好,就扯了这几个人的关系。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二 细微处的南社
走进一个个祠堂,其实给人的感觉是小气的。我五一期间去了汕头的陈觉簧故居(当地人称呼陈祠故居),一己之力,安得广厦万千,那里就很大气。而在南社,看到的是一种集体的力量,血缘家族的集合力。虽然如此,村落依然保持着原色原貌,因为原色,所以重复,有几间祠堂在内容方面有很大的重复;而且依然坚持血缘支系,各立祖宗(有九祖的,有十一祖的,等等);还有几个专门类的祠堂,百岁翁祠、百岁坊、谢遇奇家庙等。
进了西门,面对水塘,左边在修修补补,几个人在忙,祠堂里的展示、陈列有新有旧。在水塘两边,还能看到为数不少的旗杆石(又称功名石),第一次才了解到其中典故,惭愧。
功名石,也叫旗杆石。封建社会科举取士时期,科举考试中了进士或者举人后,家族便会为其挂起一根长约20米、碗口粗的旗杆,旗杆上部悬挂着旗帜,旗杆底部由旗杆石固定。旗杆石上详细记载考取功名者之姓名、时间及科目,以示表扬。
如此解说,不难理解,但却没有顾及到。
在科举仕途上,谢家人能文能武,也有中过武举人的。我还在奇怪,怎么武侠小说里面怎么没几个谢氏高人呢?我就记得“金毛狮王”谢逊,嘿嘿。
南社以祠堂载体的明清建筑出名,但,来这里游玩的客人,有几个会真正注意到这些老房子的建筑风格呢?当时看旧房子,没怎么注意到,回来以后再上网看看,竟有许多的风格特点。如果不是特别的向往,我是不会第二次去浏览的。
出了水池祠堂,我在右边的民居里转悠。这边的巷道比之水塘边的又窄了一些,有的几乎不能双行。很多的老树、小树,挂满的龙眼、黄皮无人去摘。不经意转过一个角落,会看到一大片的残砖碎瓦,令人难过。因是阴雨天,很多人家都是聚众打麻将、玩扑克,过来一个游人,十个有六个回头望,不知是好奇还是无聊。
拐了几条小巷,来到关帝庙,门口一老人,颤颤微微斜坐着,走了进去,却是两进两耳房,眼前神龛,座下功德箱,提醒来人要发疏财心。在进门口的右边神位,有个对联很有意思——
公公公十分公道
婆婆婆一片婆心
再走进主神位的右边,看到诸般神仙,其中一神握有卷书,上面却是简体字“学业进步”,看了未免倒味,于是也不细找周仓的神位在何方就走了出来。门口的老人还在,我动了动嘴唇,但还是忍住没有说。算了吧。
三 被遗忘的角落
东莞很多人都不知道有这个地方,有一次,在城区前往寮步的路上,我看到一个旅游的导示牌,这才注意这个地方(名称而已)的。如果周末不闲,我可能也不会来,更别说距离太远的因素了。
出了村子,我慢慢走向田野。细细的思绪不时被高空的飞机和村边的火车打断。火车在这边应该叫电轨车,全部是电动牵引的,只有噪音污染,算是好的了。
雨已经停了,泥泞的路上深一步浅一步前行。放眼望去,古老的南社村已经被现代化的工业、商业完全包围。而在我身边的田头,仍有俯身忙碌的身影,一对四十岁左右的夫妻,扒拉着大脚在路上慢慢走着,空洞的表情让我想起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人。正在幻想赛珍珠笔下《大地》里的王龙,忽然耳边的火车又开过去一趟,我竟一下子断了这个悲凉的念头。
南社出名在于对旧的保持,对教育的重视,体现在无数的祠堂建筑上。我想,除了祭祀、教育、议事等用途,自然也有炫耀的意思和流传的意思。
这个被都市遗忘的角落,可能会因为城镇化进程而淹没得只剩下象征意义,或者,越来越出名了,成为了为观光、旅游服务的地方。无论哪种,都令人感叹不已,何尝这个小小的南社,就是整个华夏大地,不都是这样的吗?
虽然在南社只呆了三个小时,但我还要走了。
我走了,南社。
‘2007年7月4日。 最好的txt下载网
起子
7月8日,星期天,香港回归十周年之一个星期后。
东莞石排,晴空万里止片云,天热异常。
去之前,在网络浏览了石排这个地方,古迹比较多,挑来选去,最终还是确定了石排塘尾这个明清古村落。塘尾历经六百多年,民居古祠、围门炮楼依然保存完整。以占围墙为界,占村落总面积近四万平方米,现存268座古民居、21座祠堂、19座书室、10眼古井、28座炮楼。古村依自然山势依坡而建,村前三口鱼塘一大两小,分别代表蟹壳与两只蟹钳,村中两口古井则代表两只蟹眼。
在我眼中,既可以理解为蟹神蟹仙的崇敬,也可能是虾兵蟹将的无力,旧村落如何,看看就可以知道其中三四了。
虽有踏青访古的悠然,但路途初行,一路错折来回,实在闹了个窝火。从汽车东站坐车到石碣镇政府,不料过头,差一点去了袁崇焕纪念馆,没办法,打回头的摩托车,来到大路上,再一看,去桥头、樟木头、石排的一大堆,于是随便坐了一辆镇巴,便杀向目的地。进了石排,还是如此,折腾半天,下了摩托车,走着走着,忽然看见几棵大大的榕树,靠右边便是半掩的围墙,两个小时的疲劳却也一下子减去了五、六分。 。 想看书来
一 游走之余
进门入口便是一座两层炮楼,木锑破烂不堪,再有几百只脚,怕是要断了。嘎吱声中上了二楼,狭小的空间里却是武帝君神位,塑像正对着窗户,掉头外望,面对的是下坡的路和一小溜的水塘。
不过两分钟时光,出了“炮楼”,走了两步,看见一口井,两为中年妇女摇轱吊水,旁边散放着几只塑料桶,看样子不过装了一只有余,吊水的桶也是自己带过来的。井旁有水沟,十字相交,顺着横沟望过去,是一片长方的空地,夹在围墙和屋宇之间。主要的景致留着转一圈出来重点欣赏吧!于是脚步向右迈出,简单的,墙上粉笔一个箭头,托着“参观路线”字样,这样就走进了巷道。
拐进右边,几步间已经瞧见破损的围墙,几棵荔枝填补了眼界的缺口。平整的砖墙青中带褐,砌纹清晰,刻字乱画的几乎没有。里面几户房子不时传来妇斥子笑女辩护的声音,却也是有人住的所在了。过了几栋房子,慢慢觉得这个围墙之中的建筑极有规矩,道路宽且直,阡陌纵横,犹如棋局,前后几同样,左右不区分,眼观五路,觉得走哪一边,所见大致相同。但想想围墙椭圆而铸造,还是沿着右手边继续前进吧。
右手一路走完,再直往左去,眼前开朗了很多,笔直的道路起伏平缓,贯通东西,两旁的铁将军形状各异,还能看到旧朝所用的“┻”形锁孔,或者是大门居中位置靠右下半截的中位,还能看到一个通宝之锁,门檐上的吊头花雕下面是依次变薄渐长的几叠横木。我留心数了叠数,有的三叠,有的五叠,最多的则是八叠加一溜的片瓦,想来也是“九门即龙门”的心思了。但要在门上找几个字却是非常难,在围着走的当儿看到两处,一处是“渭川公家塾”,一处是精美雕饰的小篆,问了旁边的中年人和屋里走出来的女子,俱不识得,瞪大眼睛看了半天,终于看出是“福气东来”的笔画了。惭愧!
一路漫步,不时瞧见三三两两的人拿着专业单反相机,簇拥着一个妙龄女郎,却是拍摄艺术照了。如此颜面,对于古老的村落来说,是减色还是增辉呢?
不好说。
但模特确实好看,片刻间就不见人了。我的小巷还得继续探询,这时,差不多已经绕外围走了一圈,又回到先前进门的空地了。
二 梅庵公祠
此处已经不算城墙了,城外一片大大的水塘,一段衔接两头的砖墙分隔开来。围墙里面的正对着是大宗祠,可惜铁将军看门,入不得内,扒着门缝也没看出什么东东来,宗祠的却也有四、五个旗杆石,果然是中举登科的见证,却已经看不清辉煌的字样了。
再前行几步,祠堂的右边是梅庵公祠,倒是门大开敞着。进得门来,右边有个简介,主人叫什么“李二雪”,而且此处是举行康王诞的地方,至于康王是谁,依我的脑力,一时也想不到何方仙化圣人。
里面倒是有一些对联,除去歌功颂德的,还有几对别致的文字,于是抄了两首。就两首——
花树舞低杨柳月
几筵香送芰荷风
再:
五色柳云团玉宇
三宵浓露湛冰盘
两幅对联的动词运用很微妙,而且上下,一意两借,非常传神。
如“低”字,本来一个副字,动作化以后,给人无限想象。
夜深未沉时,微风乍起,轻轻徐来,搔得杨柳依依,眼前槐树枝叶乱颤,班驳树影不时透进皎洁月色,皓月当空,却也躲不过槐柳的一遮一掩。梅庵公祠里,薰香随风飘远,在晚风中慢慢吹向半墙外的荷糖,连菡萏都要绵了,软软的立在水面,迎风而舞。散步、晚行的人于此情此景中,又是怎样一幅感受呢?
大概也要走进来拜拜女子李二雪了。
这位李家二姑娘为什么抛却红尘、独守佛灯呢?
如此联想,大概能找到很多个版本的说法——为情困,为逝迫,或者是逃避,或者是另一种博爱吧。
还是别想那么多了。
“五色柳云”,相必也是晚上了,面对丰盛的香火,将近凌晨时分,看着浓露重盘,李姑娘大概在心里得到了某种满足了。
于今看来,她耐得了寂寞,用一次次的行动换来了此时的尊敬,已经做到了一个女人所能达到的极致,我们这些游人、甚至她的家人族亲还能说什么了。
三 比较:修不到的科举仕途
在将塘尾和南社做比较时,我觉得有几个地方是值得提起的——
第一个就是房屋建造者的意图。这里就不提建筑风格,这方面大有专家在,况且我又不是很懂。
经历了时间的腐蚀和战乱的破坏,两个古迹建筑受损的程度大相径庭。南社已经破乱不堪,而且遭受破坏的地方没有人去修复。游人走进南社,看到那些老房子,感觉一开始用的就是土木之类的材料,经不起岁月的沧桑;而在塘尾,走进城墙里面,大部分的建筑主要结构、墙面由青砖、花岗岩筑成,不怕风雨,不惧地震,经历若干年,依然牢固异常。走在塘尾古墟的巷道中,有时用手敲打墙面,噔然有声,表面光滑,说明材料是石制的,而不仅仅是石灰泥加砖瓦的砌法。
难道建造者不知道好材料的牢固性和持久性吗?当然不是了。对建筑功能的不同看法造成了两种不同的结果,一个是抵御外敌、保卫自己的意图,一个是教书育人、考取功名的冀望。
南社的创造者和继进的几代人大面积建造祠堂,一是希望自己永远接受子子孙孙的祭拜,二是大规模的造屋,希望后代发奋图强,不断发扬光大,自然,土木结构当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