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云箫叙事 >

第1部分

云箫叙事-第1部分

小说: 云箫叙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内容简介
《云箫叙事》由《拨云》、《滚腰》、《天刀》三个故事组成。《拨云》是一个有些“残忍”的爱情故事,故事中有内心情感的细腻表白、有当代人迷茫、抑郁甚至堕落的自我剖析,浓重的无奈与伤感在字语间奔跑蹿跳哀鸣不息;《滚腰》是一个诗一般的爱情故事:漂泊求艺的岳三阳在边陲小镇勐芒拜师学艺,与师姐伊皎产生爱情。老师临终前把一个未完成的曲谱交给岳三阳,岳三阳为这个曲谱付出了艰辛,他的爱情也令人叹息;《天刀》写几个闯到滇西做“刀客”的北方汉子的故事:秦大哥命案在身,郁闷中客死他乡,留给老李一把神奇的户撒刀;刘二哥被恶病纠缠,儿子为报父恩,勇闯高黎贡山寻药,失去了一只手臂;杆子和老李一起生活在小镇里,各自有了女人,却经历了生离死别……
  

作者简介
阿闻,从报刊专栏主持到策划、编辑,在文字行周游多年,至今作品逾400万字。中篇小说《坡行西街》曾获“边疆文学奖”,长篇小说《纸门》获“新浪首届中国原创文学大赛‘最佳长篇小说奖’”。出版长篇小说“纸系列”《纸门》、《纸床》、《纸镯》和《有戏》及中短篇小说《血腥玛莉》《京城娘们》《刻录》等著作。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写在前面的话
飞机穿出了杭州的积雨云,天上很亮。空姐通报就要到昆明巫家坝机场的时候,我在发烧,身上有些冷。在飞机上往下看,绿一块红一块,想必绿的是树,红的是土,但我确实没见过这么红的土,于是就仔细看,有点激动地看,挤得靠窗的大嫂直埋怨。我看得出了汗,头脑舒服了一些。
  这城市不像杭州那般,不像京城那般,不像北方的任何城市,不像赫尔辛基或者伊斯坦布尔。红土,红土上的城乡,这是云南。
  这一幕,发生在5年前的夏天。
  四季如春,天高云淡,花潮如海,象舞雀飞……小时候这些关于云南的想像萦绕了我很多年。我带着从前的臆想终于走在了高原上。
  我听到了很多故事,并一直在写这些故事。每次写大滇的红土时,我总想起在飞机上第一次看到红土——绿色我已经熟视无睹了,斑斑红色,如血,如霞,溶在我心中的映像,一片热烈。游逛大滇的时日,听到的传说和看到的现实都一直挑动我的神经,挑得我甚至感觉得到疼痛。
  在海拔2000米的高原上向西南游走,我感觉自己像一条鳗鱼正从小溪游向深海,途中扭摆着。大理,澜沧江,怒江,高黎贡山,腾冲,盈江、瑞丽……这是“三迤”之地,民风如同一坛坛好酒,就摆在路边。我是一条醉鱼。
  从国道320线的2840公里到3695公里,约800公里的路程,蜿蜒出一弯曲线,落差近2000米,我“走”了约1500天。有处叫“拨云”的小地方,这个地名出现在霏霏细雨的路上,它给了我灵感,我在地图上标了记号,造出了一个“呈州”,并把在高原上感受到的关于婚姻关系和信任危机的故事放在了“那里”;在高黎贡山下的热海湿地,我坐在黑色的火山岩上,拿着景颇人送给我的户撒刀,听那些早年来自北方的汉人讲过去的事情,在地图上我又标上了记号,把一片甘蔗林从火山画到了大盈江,也把一些“男人的故事”画在了这片甘蔗林里;而在傣家的泼水节上,那些清泉一样的丝竹旋律中,我听到了最“乡土”的爱情故事,于是我在地图上找到大滇的最南端,画上一簇簇舞动风情的凤尾竹,把爱情的执着和坚贞都涂在了凤尾竹的青翠上……
  写了十多年故事,5年前,我开始写大滇高原上的故事。
  我在自己的“文本库”里找到这组原本命名为“幻箫云袖伴天刀”的文档,从里面选出这几个我最中意的文本,忍不住一遍遍安静地重读它们,高原的斑斓就又一次次浮现……
  想出这本书时,为书名踌躇了很久,这些荡漾心旌的故事不该与那些愤世嫉俗的词句有瓜葛,就给这些文本取个平和的书名吧,我想,就叫《云箫叙事》吧。
  2007年6月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目录
云箫叙事 之 拨云 …………………………………………………………页码
  廖玉的猜疑与敏感,使叶正然的生活及心理都时刻压抑,他们担负无奈,彼此不堪对方之沉重,终于在误会中终结了婚姻;叶正然一直倾心的许芳苑嫁了樊小刚,可樊小刚却得上了绝症;十七岁的少女司耘先是凭自我感觉爱上了一个有妇之夫,后来又爱上叶正然,无果的结局使她几乎堕落;评书艺人袭老先生和他的评书,始终贯穿在这个现代故事中,他像是在心灵路口拿着指示牌的先哲,让日子的旋律跟着他口中的传奇唱唱和和……
  这是个有些“残忍”的故事,发生在高原城乡。故事中有内心情感的细腻表白、有当代人迷茫、抑郁甚至堕落的自我剖析,浓重的无奈与伤感在字语间奔跑蹿跳哀鸣不息。那种共鸣和被敲打、被剖析的疼痛,不可回避。
  云箫叙事 之 滚腰 …………………………………………………………页码
  漂泊求艺的岳三阳有极好的音乐天赋,他来到边陲小镇勐芒拜师学艺,与同门师姐伊皎产生爱情。老师临终前把一个未完成的曲谱交给岳三阳,希望他能完成这个作品。岳三阳为这个曲谱付出了艰辛,他的爱情也开始阴错阳差……
  伊皎被毁容,进而婚变,无奈她也远走他乡寻找岳三阳,欲求得岳三阳原谅。两人化解前嫌,结为夫妻。他们终于完成了老师的曲谱并演绎成歌舞,一炮而红……
  这是诗一般的爱情故事,处处流露着浓郁的边城风情。
  云箫叙事 之 天刀 …………………………………………………………页码
  几个北方汉子被生活所迫闯到滇西做了“刀客”。秦大哥命案在身,郁闷中客死他乡,留给老李一把神奇的户撒刀;刘二哥被恶病纠缠,儿子为报父恩,勇闯高黎贡山寻药,失去了一只手臂;杆子和老李一起生活在小镇里,各自有了女人,却经历了生离死别……
  在故事断断续续的时候,如果您闭上眼睛,想一下滇西一望无际的甘蔗林,想一下凤尾竹摇动的肢体,想一下云雾缭绕的高黎贡山,再想一下,有一把沾血气的户撒刀……阳刚与阴柔,交合冲击出的“撼动”,便萦绕在故事之外了。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云箫叙事之拨云 第一章(1)
那天在书馆,他在台下,裘老先生在台上,台上台下由一盏香炉三柱香隔开,香烟好像织起了一层幕布。在叶正然看来,那香烟隔得很温柔,但确实如同屏障,这台上台下,就和教堂里忏悔间的帘外和帘内一样。
  2005年,叶正然三十四岁。夏天的拨云山下,叶正然在书馆里捡到一件衣服,口袋里有个证件,他在证件上得知了失主信息,就在书馆的小黑板上写了“司耘找二号客栈109房间叶正然拿衣服”,当晚便认识了司耘。司耘,十七岁,呈州一中高中生。叶正然看着证件上显示的出生日期,心里直感叹,唉,十七岁,再加十七岁,等于三十四岁。我十七岁那时干吗呢?
  小姑娘并不十分礼貌,当天半夜找到叶正然拿了衣服说了声“谢了”转身就走。叶正然笑笑,看着司耘的背影说,常来玩啊。
  书馆离二号客栈仅仅二百米。拨云山下被开发的面积不大,仅限于山的东南方。开发区域的外围是一片甘蔗林和几个相对原始的村子。拨云山其他方向多半是森林,还有一部分是原始森林。外地游客要来拨云山并不便捷,要从昆明沿云贵高原向西北盘山而下,在高速公路一处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下车,直接上土道向东走。高速公路在拨云山路口附近没设护栏,这段时间路口处已经出现了马匹或摩托车,生意人会善意地告诉游人:摩托车需要十分钟;马匹需要四十分钟;步行,一个小时。
  这地段属于呈州市,却也是呈州的边缘。开发商说,要把公路修起来,第一需要拨云山成为呈州政府认定的旅游景点,第二需要大量的资金。
  说书人说,等吧,写《水泊梁山》的人死了,一百单八将的故事却留下来了。
  2005年,拨云山最出名的最有特色的东西是书馆,连省城昆明人也知道。说书人裘老先生年过七旬,是云南评书的正宗传人。他不管游客是哪里人,不管别人听得懂听不懂,都坚持用云南方言说书。外省的游客开始听得一知半解,却也被云南方言和裘老先生的神采带入境界,熏陶出三分醉意。裘老先生针对游客的现实现状,说的并不是系列故事,他每天讲得都是段子,有很多是互不相连,基本能保持一个月不重样。他把最经典的评书段子不断说给游客,不求连贯,只求精彩。
  拨云山什么时候能真正开发成完善的旅游基地,有待时日。裘老先生说,办奥运会还得需要五、六年才能建成那些场馆,很多事情需要等的。这拨云山穷乡僻壤,虽然和奥运场馆相比百牛一毛,不成比例,但目前纯粹是私营老板在投资开发,开发商有钱,五、六年把它办起来也说不定,要是政府给点支持,说建起来也就能建起来了。
  叶正然来到拨云山整两天,他和裘老先生成了忘年交。他把自己来拨云山的缘由全盘托出,就像身心疲惫的人找到了教堂里的神甫,急不可待地交出心中的郁闷。那天在书馆,他在台下,裘老先生在台上,台上台下由一盏香炉三柱香隔开,香烟好像织起了一层幕布。在叶正然看来,那香烟隔得很温柔,但确实如同屏障,这台上台下,就和教堂里忏悔间的帘外和帘内一样。
  那天阴雨,书馆里没有别的听众,只有叶正然和裘老先生。老人照样拍响了醒木,“啪”的一声,震得叶正然心神不定。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话说民国初叶,天不太平地不安生,大滇高原雷滚风动。三江之上云雾之下一片混沌。这一年从入夏到末秋,淫雨霏霏无有间歇。山下江水泛滥,百姓纷纷前往高处躲避山洪。滇西地势舒缓处一座高山下一时间聚集了千余逃难者。此山有名,方圆百里百姓也实属无奈才聚集此地。拨云山,这是民间相传了几十年的土匪老巢。
  这一天又有几十人来到拨云山下安营扎寨。领头的后生望着山下密密麻麻临时搭建的草棚,欲带领众人向山上再挪一挪,被一老者拦住劝告:不可再上了,山上下来了人给划了个界限,可看见上面那两块竖起来的石头?那是上面的人给出的界限,越了界限,人家就开枪射弩了。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云箫叙事之拨云 第一章(2)
后生早就听说拨云山上的装备,传说山上机关重重,灰瓶爆子滚木雷石到处安设,当年大清派兵剿匪,连半个山都没上去,半个人也没见着,就被山上的武装整得死伤无数。莫非这是真的?有道是听人劝吃饱饭,后生也不强行,招手示意跟他一同来的同乡就地安置。
  开场这一段,裘老先生声情并茂眉飞色舞,把故事用云南话说得韵味十足。叶正然坐在第一排,看得清老人的一举一动。他记得进书馆时看了门口的“今日书目”,有《三国》和《封神》,并没有这“拨云山”。
  叶正然已经猜出这故事的主人公必定是那个后生,却没心思追根问底。他自己编过很多故事,掌握编故事的所有手段。只是,他不再想去编故事,他写累了,厌倦了作家的称号。这一刻他想,我如果从此告别城市来到这样的地方生活,是不是也能像裘老先生一样给人讲故事。叶正然觉得,这是个不错的营生,虽然这雨天只有一个听众,虽然明天说不准有大雨暴雨,这里没了听众,都不算什么。
  裘老先生指着外面的电闪雷鸣,融景融意,直说得叶正然听到了雨声。
  正晌午时,拨云山上雷声滚滚,随着雷声,雨也大了起来。山上已经有几处流下泥水,并伴有流沙碎石。刚来的后生刚刚要在离山最近的地方安置,听见背后有人呼喊,连忙往山上望去。拨云山山高坡陡,山体直插云霄,不愧这“拨云”一称,只见悬崖狰狞,树少石多,云雾飘飘摇摇就要压到了山脚,山风无向,把云雾吹得打转,那些带着沙石的流水就从云雾中倾泻下来,越来越急。后生不看则已,这一看可吃惊不小!这时云层里又有几个闪电响雷,闪电和雷声几乎同时出现,咋个说?那叫个近!不好,快躲!说时迟那时快,后生快步如飞冲向他带来的那伙人,一把抢过一个妇人怀中的娃娃,大喊“快跑快跑!”
  这时山上已经有了声音,那声音极其恐怖,加上天上的雷声风声,这半里方圆像是被魔鬼罩住一般。靠近山根的大概有六、七户人家,老老少少,一片混乱,哪里赶得上逃命!只听得一声轰鸣,一大块山体被雨水泡开,裂开的土石干燥,一时间被暴雨激起了一片红雾,山风席卷,山洪倾天……
  众人死伤无数暂且不表,单说那后生。
  这后生二十出头,身高五尺挂零,细腰乍背,方脸宽额,生来一付浓眉大眼,身板十分健壮。他从妇人怀里抢过孩子,招呼大家撤离,却怎么也来不及了。他只感觉身后一声轰响,山摇地动,混浆浆的泥土在他后背上猛撞了一下,他身子被推得踉踉跄跄,一步不慎滑倒在地,那怀中的娃娃吓得哇哇哭叫,后生双肘擎地护住娃娃——这一重创非同小可,耳边轰鸣如雷,后生也听得到双肘碎裂的声音,喀嚓一声,疼得他几乎昏死过去……
  雷远雨稀,泥浆中颤巍巍爬起众多死里逃生的老百姓。这时只听得一声枪响,“啪”——拨云山左右并没有另外的山头,这声枪响却好像带着回音,由下向上,枪子儿像钻天猴一样尖叫着就飞了出去!那叫一个响亮!众百姓回头往山上看去,只见一少人马急匆匆冲下山来,领头的身披蓑衣头戴斗笠,手中一支长枪枪管硝烟未尽。这可是土匪的山头,莫非土匪趁火打劫乘人之危?紧接着“啪啪”又是两声枪响,山下百姓又开始四散奔逃,来不及逃跑的站在原地,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