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卡奴 >

第10部分

卡奴-第10部分

小说: 卡奴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欠债还钱天经地义,即使是银行的钱也是如此,但是我们要明白“以债养债”只能撑着你过一时,而不可能是一世。“以卡养卡”“以债养债”最终是要用自己的现金全额还款的,国外曾出现持卡人在刷爆多张信用卡后破产的例子。但中国目前还没个人破产的相关法律,一旦出现信用卡刷爆,连每期最低还款额也不能支付的情况,就意味着个人信用的破产,银行会视此类情况为恶意透支,对相关当事人银行会列入黑名单,限制其申办按揭贷款,或降低其最高贷款年限。对于所欠款项,银行也会通过法律途径进行追讨。
  过度透支信用卡既会增加手续费和利息支出等持卡人的财务成本,也会形成寅吃卯粮的不良消费习惯,使自己的经济陷入困境。年轻人经济刚刚独立,首先要养成良好的理财习惯,过一种财务上有节制的生活。具体来说,就是增加收入,控制支出,注意投资和保险,谨慎负债。不要把信用卡用到没有信用,改变了使用信用卡的初衷,这样最终会导致自己成为卡的奴隶。

卡奴是怎么刷成的(4)
我们应该清楚信用卡基本的功能是用来消费的,是一种辅助的支付结算工具,切不可将属于债务范畴的信用额度当作收入来使用。我们通常比较鼓励刷卡消费,但并不鼓励用信用卡透支取现。因为和信用卡刷卡消费相比,信用卡透支取现由于没有免息期,所以成本要高得多。信用卡取现容易让人陷入“拆东墙补西墙”,“以债养债”的恶性循环中。如果循环往复地处于消费、还款、支付利息的状态。一时消费的快感会被接踵而至的还款账单冲淡,甚至出现焦虑影响健康。
  ●    发卡门槛低、卡奴的催化剂
  在一些发卡行人员手里,信用卡几乎成了一种免费的商品,时时诱惑着顾客上钩。有位银行卡专家分析,“卡奴”的大量出现,银行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为了提高业绩,银行发行信用卡毫无门槛可言,有的银行打出广告“只要会呼吸就能办卡”;有的银行利用已经陷入债务困境的持卡人,诱导他们以卡养卡、以债养债;多数银行还压低一般信用卡、现金卡的最低应缴还款比例,只要每月还款2%至5%即可,也就是说每月最低只需缴200元,就可以透支1万元,使持卡人放松心理警惕,取得了不符合他们负担能力的支出。这样低门槛大量发卡的结果,造成“卡奴”短期内急剧增加。
  在台湾,仅发卡金融机构就有51家。在大陆虽然少见像台湾一样的“卡奴”,但借贷消费已经成为时尚,许多人以超前消费为时尚,以观念更新为自豪,以致成为新生的“负翁”,这是不争的事实。超过自身还款能力大举借贷,可最终被高负债压得喘不过气来的事,屡见不鲜。
  前文讲到过,银行为了扩大发卡面,采取种种手段和渠道推销信用卡,信用卡在中国已经和手机、电脑一样,越来越普及。这是潮流更是趋势。办理信用卡的程序出奇简单,客户只要提供本人身份证复印件即可,数量不定。从目前国内银行卡产业的发展趋势来看,信用卡发展即将进入一个爆发增长阶段。但是,很多消费者都是被信用卡办理的附加条件所吸引,在“先消费后还款”的巨大诱惑下,大量消费者纷纷落水。
  北京、上海、广州等大中城市,随处可见办理信用卡的代销点。方式简便的只要一张身份证,填写几张表格就行。在北京的一些电器商城留意到,有银行工作人员在商城门口摆摊设点代办“信用卡”。
  在上海市中心的地铁站里,几家银行依旧各自占领一块地盘,销售人员天天在卖力地推销信用卡,这种“免费的午餐”往往会吸引不少人的目光。
  上海的高校,一直是银行信用卡中心的必争之地,发卡大战硝烟不止,几家都竖起了各自的广告牌或横幅。他们不断宣传办信用卡、用信用卡给持卡人带来的“好处”,并且采取多种刺激手段来吸引申请和使用,却几乎很少提及用卡所需要注意的问题所在,更不会触及持卡过度消费的危害性。虽然银行通过申请协议将信用卡的使用说明向持卡人尽到了“告知”义务,但是那些晦涩的文字、绕口的说明,不要说是对于一般申请人来说难读懂,大部分银行员工对于信用卡的了解和使用说明也是一知半解。
  而要扩大发行面,势必要降低办卡的门槛,不仅仅在发卡时银行采取模糊态度,他们在信用卡使用条款上也给予很多的优惠。使持卡人放松心理警惕,取得了不符合他们负担能力的支出。其实低门槛进入,势必也降低了服务标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卡奴是怎么刷成的(5)
比如:在透支额度上,虽然监管部门5万元上限的底线没有取消,但在实际操作中,已被很多商业银行通过各种方式突破。很多银行都提出了“5万+n”的授信承诺。民生银行推出的白金卡最高可透支300万元。最为“贵族化”的中银长城国际白金卡,其授信额度高达10万美元,远远超过5万元人民币的上限。信用额度的大幅提高必定会助长人们的透支消费。就像有些人说的,不用低三下四的借钱,不用白不用。
  信用卡发行方不遗余力的抓住了人们的消费心理,于是不间断的促销资料及时而准确地飘落到人们的眼前。换代周期短的消费品,如手机、笔记本电脑、名牌服饰不断地刺激人们的眼球,经不起诱惑的人向“卡奴”靠近了一步。信用卡刷卡消费的积分回馈又一次刺激这群已经“沦陷”的公民。完了,他们又掀起高透支额的浪潮。一颗又一颗香喷喷的诱饵,导致一些无自控能力的人群最终沦落成了“卡奴”。
  这种无序竞争、抢客户“圈地” “蚕食”行为在城市的很多个角落上演。2007年底,我国信用卡发行达到9亿张,如今依然有快速上涨的趋势。“信用卡大战”趋于激烈,部分银行的信用卡“滥发”趋势逐渐显现。有的信用卡申请材料可以轻易造假,使得银行审核被架空,这无疑潜藏着很高的风险。在许多卡中,至少超过半数的银行卡成了“睡眠卡”。有消费者认为,“睡眠卡”的大量存在,银行该负起责任。根据信用卡领用合约,过期的卡只要不注销,就被视作客户认同继续使用。这使得“睡眠卡”的数量不断膨胀,而银行在确保卡片能扣费的前提下对此置之不理。如今怎样合理地办理使用信用卡已经成为了摆在每个“卡民”面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无间道》中有一句台词:“出来混,迟早都要还。”在使用信用卡的问题上;其实也是如此。你从信用卡上透支的漏洞无论大小你终归迟早要还。面对物质生活,信用卡的流行放大了欲望、填补了金钱有限的缺憾。如果没有克己的勇气,与人以方便的信用卡则会滑落到另一种境遇。
  仔细盘点信用卡,其实这几年来民间消费能力并未随着信用卡的增加提升很高,那么许多信用卡与现金卡出借大量现金又用来做什么?银行方面能发现,他们不是都从事商品消费,而是有相当一部分用来养卡借贷还债、再借贷再还债,在以债养债的情形下,不少人成为了卡奴。
  陷入卡奴的境地,对持卡者和银行来说都是一种不愿意发生的悲哀。这也似乎是银行无法避免的矛盾,一方面要广开渠道,一方面又要承受卡奴无法偿还债务的后果,结果,银行的业务越来越复杂,却又无法解决这种矛盾。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卡奴易感人群(1)
第三章 从卡主到卡奴
  第三节 卡奴易感人群
  曾经有人这样戏语:“想要一个人堕落吗?就让他多办几张信用卡。”这或许是一种调侃,但是却也隐喻着现实中一种无奈的悲情。
  ● 白领潇洒沦为潮流卡奴
  在时尚、前卫面前,白领是弄潮儿的健将。白领不富裕却也远离贫穷。在物质享受日益品位化的今天,他们不仅举手投足间不愿意有半点庸俗,而且在对消费品更新换代并向奢侈化的升级方面,表现的神速与狂热,更是令人瞠目结舌。但毕竟时尚和潮流的力量太大,白领在这些面前颇有“心有余而力不足”之势。白领的消费价值取向已经不再停留在必需的水平上,而是追求比必需更为抽象却又更加具体的层次上,面子与享乐观。对于死撑面子的他们,信用卡恍若从天而降的“救命稻草”。
  白领是中国最先进入刷卡消费时代的人群,也是主导人群。全国白领中有八成人拥有信用卡,约有四成白领成为信用卡“卡奴”。信用卡已经成为大多白领钱包中不可缺少的“名片”。说的用的想的都是信用卡。西西办公室里,一到午间休息时,他们谈的最多的话题就是卡卡,什么哪家银行发行了新功能的卡片,哪家的信用卡积分达到多少能换取什么礼物,谁谁又办了新卡,诸如此类。白领们每天乐此不疲地交流谈论,信用卡几乎和化妆品、发型、衣饰一样,成了白领们最乐意谈论的话题。
  很多人劳碌一生只能买套房子,于是成了“房奴”;很多人为了阔气,贷款了轿车,于是成了“车奴”;现在很多人为了买时尚的手机、电脑等消费品,喜欢刷卡消费的白领们发完工资便直接转帐到信用卡进行分期还款了,能够生活用的钱已经所剩无几,更别说存款了。拥有信用卡,使用信用卡消费并没有什么不妥,但是信用卡持有者背上了一个千百年来,任何人和民族都不愿意承受的“奴”字,问题就出来了。
  其实,拥有信用卡的也不只是白领,社会上的各种人士,如金领、个体商人等。但是,他们成为卡奴的可能性不大,因为他们对信用卡没有依附性,他们的收入水平没有必要把信用卡作为即时的支付源。他们忙于工作与应酬,对于时尚等东西也不会太过关注与追赶,最多也就是去银行按揭房贷和车贷,而这些信用卡完全不能代替。从当前的物价指数与所谓的白领收入水平分析,一般白领本身的收入确实无法触及,向信用卡“借钱”就成了最不为人知的方法。
  白领沦落为“卡奴”的原因可能不只这些,但有四成白领沦为了“卡奴”已经是事实。在生活节奏快速的今天,我们不能以静态的眼光去看待动态发展的事情,今天是四成,也许到明年就上升到六成。沦为“卡奴”和有沦为趋势的白领们该清醒了,与其每个月还款时叫苦连天,不如趁早摆正对信用卡的认识态度,合理地运用,因为没有人愿意成为“奴隶”。没人愿意,并不代表不会有人成为卡奴,在我们身边经常有白领不自觉的沦为卡奴。
  姜姜就是典型的一个。姜姜是一家报社社会经济栏目的记者,单身的她现在可说是名副其实的白领。从象牙塔里出来的她面对着一个五彩斑斓的新世界。刚参加工作那会儿,穿着T恤牛仔裤出入金碧辉煌的大集团,特觉寒碜,上班起初的工资全用在包装上。有一次,她和同事逛超市,姜姜因为口袋里现金不多,不敢朝贵重的柜台奔,只敢挑一些中低档的物品。而她的同事可不管这些,最后,他们去收银台付款,姜姜从皮夹里拿出一叠钞票,一张张数给银台,收银员像防疫站检疫员又一张张数着验证着真伪。而姜姜的同事则拿出一张薄薄的卡片放在收银台上,然后是刷卡、输密码、签字,那种优雅那份潇洒,姜姜觉得帅呆啦。她突然觉得自己数钱的样子太俗了,那些“粪土”很掉价,在一瞬间,姜姜爱上了这种卡片。她从商场一出来就去了银行,办了一张卡。

卡奴易感人群(2)
她采访的对象很大一部分是成功的企业家和社会名流。由于职业关系使得她越来越见多识广,自然的也迷恋上他们那种富裕的生活。为了追赶潮流的脚步,她每月近5000元的薪水根本不够,吃饭、房租、交通等等费用去了一大半,好在她已经学会使用信用卡,可以超前消费,在她的包里有各式各样的卡,其中光是信用卡就有7张。姜姜的这些信用卡都有不同的用途:有专门用来日常消费的,有出去旅游消费用的,有用来购买类似笔记本电脑等“大件”的,还有用来分期付款买家具的等等。她穿名牌衣服,用名牌化妆品,出入一些高档娱乐场所,当她享受这些时,总是潇洒的刷刷卡。但是,这样的日子好景并不长,由于过度刷卡,她的工资承受不住,欠下一屁股债。每月有5000多元的收入,算是不低,但是依然够不上她“不自觉”的刷卡记录。
  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虽然收入一般,但是名牌衣服、高档化妆品、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高档家具一样不少,这些都极大满足了她的虚荣心。有时遇上突如其来的人情礼物等开支,工资不能全额偿还信用卡账单了,于是,姜姜自然而然地用上了信用卡的“循环信用”。其结果就是,她每月需要支付的利息就要500多元,有时候超过1000元。“刷卡时神采飞扬,还账时灰头土脸。”姜姜经常这样自嘲。
  适度的负债能够有效地提高投资效率,充分享受生活的乐趣,提高家庭生活质量,但过度负债不仅利息将会成为负担,而且也是个人走向破产的“祸首”。对于消费者和个人投资者来说,要使自己不成为“负翁”一族,一方面,要避免超出个人支付能力的过度消费,因为过度消费虽说不能直接导致破产,但却是破产的祸根。过度消费是难以积累丰厚的个人资产的,一旦自己在经济上出现风吹草动,就有可能陷入破产的泥潭;另一方面,对于个人投资者来说,风险与收益是投资的双生子,在收获投资收益时,也不要忘了风险是与之时刻相伴的,尤其是要注意投资项目的安全性和流动性。
  大杨在同事朋友眼中绝对是一个善良正直、大方讲义气的好青年。但是他怎么也想不通仅仅因为一次出差,他就变成一个没有信誉的“小痞子”。其实,想想发生在他身上的事,不能仅仅说是因为他的出差造成他的信誉不好。
  大杨是信用卡的忠实崇拜者,在他的包里有时没有一张钞票,但是却有一踏踏的卡片,信用卡当然是少不了的,刷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