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中国儿童文学60周年典藏 >

第12部分

中国儿童文学60周年典藏-第12部分

小说: 中国儿童文学60周年典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妇、老太太、小伙子、半大小小厮、小闺女,都打扮得新崭崭的来了。
  尤其闺女媳妇,个个亮出最称心的衣裳,戴上最如意的首饰,穿上绣满花朵的鞋,成群结伙地涌到秋千底下。这一天,再封建的老人也不干涉孩子们,让他们尽情地乐。而秋千架下,又不知哪年哪月哪代,也不知谁人定下来的一些笑死人的规矩,居然人人遵守,蔚然成风。比如:少敬老,老让小,小伙不同闺女吵,等等。
  那些有力气的活泼灵敏的小伙子们,又总是乐意使出年轻的活力和高超的技艺,给不会打秋千的姊妹嫂嫂,带来一些欢快的享受。
  也就是让想打又不会打的人,坐在秋千板上,他站着,使劲地蹬、跐,让二人飞上高高的蓝天。
  记得我有位满春哥,小伙儿长得标致健壮,又特别热情诚实。
  只要他一到秋千底下,立时成了最受欢迎的人,嫂子们争着让他跐秋千。他能跐平了绠,跐得惊天动地。他一眨眼像山鹰儿蹿入云空,一眨眼又像鲤鱼扎进水底。他的青布夹袄在风中荡开,露出金黄的汗衫儿和鲜红的布带。他的蓝布裤子忽啦啦响。那衔接绠绳的蜡木环儿飞快地擦动横梁竹竿,响声更是动人心弦,吓得他腿下被跐的人又笑又喊,可又满心的欢快。一到这个时候,秋千底下便掀起一片欢笑、叫好的高潮。而满春哥呢?还是威武地站在上边,眼睛里闪烁着自豪,虎势势的方脸红彤彤焕发着动人的光彩。他猛地一用力,出人意料地在空中又来一个惊险的蹽板,引起一片惊叹的欢呼。就是他,后来参加八路军上了前线,在一场血雨腥风的白刃保卫战中,他一连刺死五个法西斯敌人,最后流尽鲜血,为祖国为民族解放,捐躯在神圣的疆场上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海乡风情(2)
当人们争着享受这尽情的欢乐时,姐姐总是紧紧扯住我的手,在人群里默默跟着欢笑,跟着叫好,可从来不去争。只有当人们喊:“让这姐弟俩打一个!”她才把我抱上秋千板坐下,她踏上去,于是我们一同飞舞、游荡在阳春烟景里。记得当秋千起到空中,那缭绕在绿野上洁白的晨雾,仿佛也在我眼前飘过,那参天的嫩柳只露出梢儿,鲜红的桃花模糊了,像满地泼了胭脂,那房屋、人群好似浮游在绿色空中摇晃,真像进了虚幻缥缈的天宫仙境,每到这时候,我的脸贴在姐姐腿上禁不住咯咯地笑。姐姐以为我是害怕,其实我是陶醉了呢!姐姐便慢慢停下来让别人去打。其实她再打一会儿有多好,再打一会儿人们也不会跟她争,因为谁都知道,吊秋千的时候,姐姐可出了力呢!离清明节还有好几天,她就张罗着约上几个嫂子,在梆硬的谷场上,挖那五尺深的竖秋千架的窝儿,然后又操持着借锚缆做绠绳,找杉木杆做立柱,还特意扎一匹高粱秸马,用麻皮做马尾巴,使一根竹竿挑着,绑在高高的秋千架顶上,马的头是一个大风吱喽儿,无风也哗啦啦地转动。马脖上还挂一串小铜铃,丁零!丁零!迎着春风,随着秋千的摇动,整天清脆地响着。
  啊!每到这个时候,在桃红柳绿中间,腾空飞起一对对五彩闪耀的年轻人,飘飘如仙地在云端里欢笑,笑声里又传出快乐的歌声:
  清明三月三,
  秋千飞云端,
  先打个燕儿取水,
  后打个燕儿钻天··
  你能不感受到人间虽然有艰难和不幸,可也有快乐、多情!
  你能不像满春哥一样,一旦祖国需要,就为保卫这美好的家乡、可爱的生活,去赴汤蹈火,献出自己的一切吗··
  请织女
  每年的七月初七,就忙了闺女们,也忙了姐姐。
  七月初七也叫“七夕”“七巧”或“织女节”的,也许是因为天上的织女能爱上劳动青年牛郎的缘故,乡下对织女这神话人物十分喜爱。
  夏天夜间,星空万里,海风习习。人们吃过夜饭,领着孩子,到平坦的谷场上、河边松软的沙滩上,铺开柔软光滑的麦秸帘儿,仰脸望着幽蓝的高空上闪烁的繁星、迢迢横贯的天河和偶尔一溜火线飞过的坠星,心境无形中被带进无边无际的宇宙;自然而然就海阔天空闲扯起浪漫色彩浓厚的神话传说来了。而《天河配》又总是最扣动青年人的心怀,连着听几夜也不絮烦。小伙子们听了,把优美的感受只默默装进意识里,就像种子入土等待萌发的季节,也就行了;而多情的闺女们可不中,还要深一层表达对织女的敬意,于是就兴出“请织女”的游戏来。
  “请织女”也叫“请姐姐”,很隆重也很别致。姐姐总是这种游戏里的最热心的发起者。
  差不多从六月底开始,姐姐就挑选两个漂亮瓷碟儿,放上选过的麦粒、豆粒,洒上水,用洁净布片蒙住。等到麦粒豆粒鼓出皎白的幼芽时,就揭去蒙布,扣上个瓦盆,不几天就蹿起老高的一大丛芽茎。然后拿开瓦盆,慢慢地芽茎就生出水灵灵、绿蓬蓬的嫩叶儿了。
  七夕这天一大早,姐姐就帮妈妈把平日舍不得吃的头罗白面发开,用木刻磕子印成指顶大的七巧果子。果子的花样很多,有鱼儿、荷叶儿、莲蓬儿、雀儿、猫儿、蛾儿、狮狗儿、双囍儿··
  在锅里烙得雪白喷香,再串成串儿,用来敬奉织女,也给小孩子每人一串,作为节日的礼物。忙完这头子,姐姐就叫上几个姊妹,把一处宽敞的屋子打扫得草刺儿不沾;再安上两张八仙桌,山墙上挂一轴《天河配》水墨画儿。等到晚霞映现,暮色开始遮盖山村时,闺女们端着精心摆弄的粮芽儿,一溜风地来了。你会惊讶地看到,原来花样竟有这么多:像菊瓣的是麦芽,像顶着只绿蝴蝶的是豆芽,嫩红的是高粱芽,宝剑一样的是玉米芽··每人两盘,满当当摆一桌子。正是七月、八月,瓜果上市,她们还尽自家所有,拿来香梨、脆枣、秋子、花红、西瓜、甜瓜、核桃、栗子··用她们的生花妙手,再把西瓜开成鲜艳的莲花,把橘子开成金黄的*,把香瓜开成佛手,用核桃仁做小狮子狗儿,又把遥远的歌溪自己喜欢的盆花搬来,一盆连一盆摆在屋子四周。于是,瓜果的郁香、花卉的幽香、芽苗的清香,混成醉人的气息,在屋子里弥漫、回荡。
  领着“请姐姐”的头头,是用“引针”选举的,一到这个项目,姊妹们就自动躲到黑影里掏出针线赶快引,谁先引上了,谁就是头一名巧姑。巧姑不光在同伴里感到荣耀,还要带头进行下项节目呢!真叫人自豪,每年的巧姑,常常选上姐姐。于是姐姐就点上一对高高的蜡烛,烧上一路线香,霎时间屋里通明瓦亮,烛光映到画轴上,那天上的织女、云中的牛郎,飘飘摇摇真要飞下来似的。
  姐姐似乎不那么腼腆了,神情上带着少有的英气。她先请姊妹们围着桌子坐下,又领着大伙儿弯腰向小墨画儿行个礼,便欢悦地唱道:
  七月七,七月七,
  鹊桥铺到院儿里,
  俺迎姐姐下云端,
  俺给姐姐来贺喜!
  唱完这段,就开始正式接歌了。她伸手一指那盘黄色鲜艳的香梨,又唱道:
  我请姐姐先尝梨,
  姐姐教我会织机。
  叽的嘎哒机声脆,
  布样时新线儿密,
  先扯七尺敬爹妈,60
  再量五尺给弟弟。
  她唱一句,众姊妹跟着重一句,像是合唱,下一位姐姐赶紧换一样瓜果接唱,于是一人联一段,就成了生活气息浓厚的歌谣。
  直到把桌子上的瓜桃栗枣全数完,姊妹们才真的吃着瓜果,天南海北地海聊。“三个闺女一台戏”,几十个姊妹在一起,更不得了,叽叽呱呱比小伙子们闹得还凶,似乎忘了平日的操劳,忘了缺吃少穿的艰难。
  回家的路上,姐姐弯腰轻声问我:
  “快活吗?”
  我仰脸儿朝她笑着,心里确实是欢喜的,而且深深地感激她带我来享受这快乐;幼小的心灵里,感到生活多么可爱,家乡多么可爱,我仿佛被泡在醇酒里,温柔和美好使得我全身喜滋滋、轻松松的,十分舒坦。直到后来,姐姐出了阁,我也投入整天迎着炮火前进的革命队伍,这甜蜜、美好的感受,还时常涌上心头,又转化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使我特别仇恨那些破坏美好生活的坏人·
   txt小说上传分享

春·夏·秋·冬
望安
  春
  我的小绵羊,刚刚剪完毛。瞧它一脱大衣,就乐得咩咩叫。
  “来,小绵羊,我领你吃青草。”
  看到好久不见的青草,小绵羊馋得不住地吃,美得直撒欢儿。
  小绵羊吃青草,我在河边坐。
  河边,一排垂柳。绿莹莹的柳枝上,小鸟正开音乐会。垂柳的枝头伸进解冻的小河,跟小河握手。
  河对面,一片绿油油的麦苗铺到天边,阳光下,风儿像童话里的仙女,用温柔的手,抚摸着麦苗。
  咦,什么时候飘下了小雨?像绿丝线,从地上牵起麦苗,麦苗长啦!高啦!60
  “咩——咩!”小绵羊又高兴地叫,一定是挂满雨珠的小草更鲜嫩了。
  雨,湿了我的头发,湿了小绵羊的毛,可我们舍不得回去,我们慢慢地走,见那星星点点的花骨朵儿全开啦!路旁的花丛,
  像天边飘来的彩霞。啊,小花正吸着小雨呢!我想,这雨一定是甜的,便忍不住仰起头,用舌尖去接那绿色的雨滴。小绵羊却抢先尝到了甜味,它叫着:
  “咩——咩!”
  好像说:
  “蜜——蜜!”
  夏
  太阳像一个大火球。
  柳叶打着卷儿,小花低着头,湖水冒着热气,小鱼该不会煮熟吧!啊,别急别急!蜻蜓飞来了,飞得很低很低,在湖面转圈,它报告:好消息,就要下雨,就要下雨。
  风来了,云黑了,打闪了,雷公公跑来啦!哗!哗!哗!哗!
  大雨快活地下。
  下了一阵儿,风去了,云散了,闪停了,雷公公回家了。
  天边挂起晚霞。
  柳叶、小花滴着水珠,像刚洗完澡。多干净,多精神。
  你闻,连空气都是香的。
  湖里,小鱼摆着尾巴游得多高兴,小青蛙蹦上岸开始赛歌:
  咕呱!咕呱!
  湖边,有人乘凉,有人散步,桥上来了一队小朋友。
  湖水像面镜子:照着天,照着桥,照着那过桥的小朋友。啊,像一群小鸟飞过雨后的彩虹。
  秋
  老师教我画画,还教我涂上美丽的颜色。
  星期天,我在家铺开画纸,我要画一张顶好的画送给老师。
  画什么呢?我想啊想。忽然,窗外飘来桂花香,我望去,啊,眼前是一幅多美的画!
  我先画桂花,把那金灿灿的桂花画了很多很多,想让老师也闻到桂花的香味。
  我再画草坪,发现草坪不像夏天那么碧绿,草尖仿佛染上了透明的金黄,那草坪边的一行小白杨,绿叶中变出几片金黄的叶子,随风舞动着,像飞来了金翅鸟。
  我又画通往果园的大路。阳光下,远处一片果林闪着多少明亮的星星,那是苹果熟啦。别说我画的苹果太多太多,今年的果园就是这样。
  窗外的风景画完了,我刚要放下画笔,见通往果园的大路空空的,像少点什么。啊!想起来了,我们几个小伙伴要到果园去,要把掉下来的大苹果拾到篮子里,交给果树队。想到这儿,我连忙在大路上画了几个提篮的小伙伴。
  明天,我要把这张秋天的画送给老师,还要请她猜猜:那些小伙伴里哪个是我?
  冬
  亮晶晶的小雪花满天开放,洁白的小花飘啊飘啊!
  小雪花给云杉穿上雪白的大衣,云杉暖暖的;小雪花给麦苗盖上雪白的被子,麦苗暖暖的。
  淘气的北风吹着口哨来啦,想吹落雪大衣,想吹跑雪被子。
  北风去吹雪大衣,却吹响了一串悦耳的铃声。咦,是小雪花把铃铛挂在云杉上了?哦,不,不,是云杉的雪大衣结了一层冰花,风儿一吹,丁零、丁零··
  北风去吹雪被子,却滑了一大跤,一滑滑到天边边,北风回头一看:
  “嗬,好大的雪被子,我可吹不动!”
  雪被下,小麦苗正在做快乐的梦:
  梦见春天,它们穿着小绿裙,在蓝天下跳集体舞;梦见秋天,它们结满金黄的麦穗,在阳光下唱丰收歌。
  

歌溪
吴然
  这是一条爱唱歌的溪流,村里的人们叫它“歌溪”。
  歌溪的水多么清、多么凉啊!它从很远的山涧里流出来,它的两岸,是浓密的树林。
  有一段,它的水是银亮的,闪着光,从长满苔藓的山崖上跳下来,溅起一蓬一蓬亮晶晶的水花。它在那里积了很深的水潭。
  歌溪的这一段像一个调皮的、不懂事的孩子,它的歌声有点粗野。
  顺着一条光滑的石板,潭里的水急速地向下流淌。石板上披覆着长长的青苔,像鲜绿的丝线,又像姐姐的长发。歌溪的这一段像一个活泼的孩子,它的歌充满了欢乐。
  慢慢地,歌溪变得文静起来。它静静地流着,流着。啊!它的水变得绿莹莹的了,是那掩映着歌溪的团团绿树化的吧?歌溪的歌声变得非常美妙。那一路的绿树林里,有无数的鸟儿在合唱。
  散文卷 遥远的歌溪
  金翅鸟、杜鹃鸟、画眉鸟,这些有名的鸟中歌手,自然是最活跃的。
  无数的鸟的叫声在鸣啭,这里“咕咕”,那里“喳喳”,一片喜歌!
  就是嗓音很粗的大山雀、白头翁,也少不了要表演一番低音独唱,把“咕嘟噜,咕嘟噜”的叫声,拖得老长老长的。找工雀、布谷鸟的歌声,有时会盖过许多鸟儿的合唱。不过,谁也不会说它们骄傲。
  更快乐的日子,是在夏天。歌溪这时涨水了,可还是那么清!
  它打着漩儿,在水面上泛起一圈一圈浮雕一般的花纹。*衣服,大声笑着、叫着,我们跳进水里去了,水花溅得老高!本来就活蹦乱跳的歌溪,响起一片打水声、笑声、喷鼻子声,以及故意的乱喊乱叫声,整个歌溪越发欢腾了。
  我们比赛着游到对面,爬到一片被太阳晒得发烫的大石板上,平躺着、翻扑着身子,让太阳猛晒!晒够了,或一个跟着一个,或争先恐后地直向水里跳。扑通,扑通,歌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