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量子佛学 >

第2部分

量子佛学-第2部分

小说: 量子佛学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佛经中,关于病眼见空华和妄见第二月的比喻出现的次数很多,因此需要解释一下。

    所谓病眼见空华,就比如说,有一个人眼睛患了眼蒙病,看到虚空中升起了种种影像,他所看到的幻相与虚空无关,与眼睛无关,根本上是眼蒙病导致的。同样道理,对由于眼睛看到天空中出现第二个月亮的幻影,也与月亮无关,与眼睛无关,根本上是眼睛患了眼蒙病导致的。佛祖用这两个比喻要表达的意思是:山河大地、四大色身、妄想心都有如是〃病眼见空华、虚空显二月〃一样。■米■花■书■库■ ;www。7mihua。com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

    半夜起来贼咬狗,捡个狗来打石头;从来不说颠倒话,阳沟踏在脚里头。

    既然成佛如此简单,那么千千万万学佛的人难道就认识不到呢?难道不颠倒就这么难吗?下面引用明代四大高僧之一的憨山大师在《担板汉歌并引》中的一段话来说明原因:

    〃径山法窟,自大慧中兴临济之道,相续慧命,代不乏人。近来禅门寥落绝响,久矣。顷一时参究之士,坐满山中,至有一念瞥地,当体现前,得大自在者。惜乎!坐在洁白地上,不肯放舍,以为奇特,不知反成法碍也。教中名为所知障。所以古德云:直饶做到寒潭皎月,静夜钟声,随叩击以无亏,触波澜而不散,犹是生死岸头事。所谓荆棘丛中下脚易,月明帘下转身难,名抱守竿头,静沉死水,尚不许坐住,况有未到瞥地,偶得电光三昧,便以为得,弄识神影子者乎。此参禅者得少为足,古今之通病也。〃

    借用上文中〃荆棘丛中下脚易,月明帘下转身难〃来说明众生不颠倒之难。(以下内容太过犀利,暂不理解者,可略过)一般世人学佛和入佛门是很简单的,因为有八万四千种法门作为接引之路。然而,要想证悟到实相门,就必须要舍弃当初学习到的八万四千方便法门中的法相内容。例如,天人、阿修罗、地狱天堂、菩萨罗汉,以及四禅八定中描述的种种神奇境界和种种所谓神通的现象,因为这些内容都是暂立方便之说!然而所有人学佛的缘起,都是从这些方便门入进来的。因此学佛很简单,但要悟道却是极难的事情。用个比喻说,难就难在,当盘子脏了,可以用清水洗;当衣服脏了,可以用清水洗;可是当清水脏了,我们拿什么来〃洗水〃呢?清楚地说,方便法门度尽一切众生离苦得乐,门门皆度门门人,其功德无量!然而,要想真正证悟实相,就需要清楚地认识到,方便法门中所述法相皆是暂立的假说方便。

    为什么人们还是会执著在法相上呢?

    原因是:人们一开始都是由法相步入佛门的,正所谓荆棘丛中下脚易,所以,人们用来评判佛学中相关内容正确与否的评判标准就是方便法门中所述的法相内容,正所谓〃自己的刀削不到自己的把〃,一个人极难用原有的认识否定自己,所以是〃月明帘下转身难〃的!当然,能够削到自己把的人,自古以来皆是极为灵通的上上根的大智者。

    那么追问一句,如何洗水呢?答案:只能换水。换什么水呢?换专门讲解实相佛经的〃水〃。例如,《心经》《金刚经》《圆觉经》《楞严经》。只有依第一义空的经典去修证佛学才能最终证悟到实相。否则,纵经尘劫,终不能得。
第6节:佛学核心精义
    因此,通过以上三段经文,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佛与众生的区别不是神性上的,而是认识上的(认识分理悟和证悟)。凡是认为身体与妄想心是实有的,就是众生。凡是认识到身体与妄想心也只是另一个真心生起的幻相,就是佛。

    因此,佛被称为觉悟的〃人〃,而不是觉悟的〃神〃。所以,佛学讲人人皆具佛性,人人皆是佛,指的是人人皆可认识到一切皆是幻相!

    两千五百年前,佛祖在菩提树下悟道时(图1…2)说的第一话是:〃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执著妄想而不能证得。〃简单解释说:众生之所以不能证得大智慧,是因为错误地认为妄身为实有,妄想心为实有。因此众生不断地在追问到底我是谁,到底是有我的呢,还是无我的,以及生前死后到底会去哪里的〃幻相中〃的问题。实际上是,外在山河大地、妄身妄心皆是幻相,而又怎么能够在幻相中追问是否有个永恒的我或者没有永恒的我呢?

    再用个比喻来说,比如,你在做梦,在梦境中的〃假我〃问:〃我是何时入梦的?我什么时候会醒来?到底是有一个永恒的我呢?还是有一个断灭的我?到底有没有灵魂?我死了以后会去哪里呢?〃因为是你在做梦,所以在梦境中的〃你〃问的这些问题是没有答案的。因为那个是〃梦境〃——幻有,所以在梦境中的假我并没有一个灵魂,梦境中的假我也无法感知到自己是何时入梦的,又在何时会醒来等问题。同样道理,我们所经历的时间、空间、万物以及生死,都只是另一场〃梦境〃。因此,幻相中并没有〃有我无我〃,以及生前死后会去哪里等问题。

    那么,成为佛有什么用?或者说,认识到包括外在山河大地、色身、妄心都是幻相又有什么用呢?下面,看一下佛学的核心精义就明白了。

    二、佛学核心精义

    首先,佛学内容包括三藏(经、律、论),以及两千多年以来古代高僧大德对三藏内容的注解和发挥。如果把现存的佛学典籍汇总起来,相信你用一生时间,也难阅其十分之一。那么在浩若烟海的佛典中,又该如何去了解佛学核心精义呢?实际上,方法是简单的,即无论佛典有多么繁杂,都总摄入六百卷的《大般若经》中。而《金刚经》又是六百卷《大般若经》经义的压缩和总结。进一步,如果把《金刚经》再进行精炼,就精简出了一部260字的《心经》。因此,只要了解《心经》的精义,就明白佛学的核心精义了。那么《心经》的精义是什么呢?下面先看《心经》全文:

    〃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挂碍,无挂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从以上整段经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其核心精义只有一句话:〃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就是说,佛学内容无论多么浩瀚和繁复,其核心要义只有一个:让世人〃度一切苦厄〃,方法是〃照见五蕴皆空〃。

    什么是五蕴皆空?

    五蕴是指〃色受想行识〃。〃色〃指物质世界,〃受想行识〃是指精神世界。因此,〃照见五蕴皆空〃的意思就是认识到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都是空相(幻有)。因此,如果能够〃照见五蕴皆空〃,也就照见一切皆空了。例如,〃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集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
第7节:为什么照见五蕴皆空能度一切苦厄
    就是说,两千五百年前,释迦牟尼佛祖创建佛学的唯一目的,也是佛学的核心精义只有一个:让世间众生解脱一切苦!方法就是照见五蕴皆空。为什么照见五蕴皆空就能度一切苦厄呢?

    三、为什么照见五蕴皆空能度一切苦厄

    首先,照见五蕴皆空也就是证悟到了宇宙生命实相了。用另一句话来说就是,宇宙生命的实相或者说真相是〃五蕴皆空〃。五蕴皆空的意思是一切皆是心生幻相。因此,佛经在表达实相是什么时,用到了〃实相无相〃和〃是实相者,即是非相〃。无相非相的意思就是:一切皆是幻相。那么,为什么认识到一切皆是幻相会让人离苦得乐呢?或者说,为什么会解脱一切苦呢?这一点是非常的奥妙和不可思议的。下面用一个比喻来说明。

    正如《金刚经》末尾说〃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一样,当你真正见到了一切皆是幻相,就认识到了人生就如梦幻一般。例如,在梦境中你会感受到有一个〃我〃,还有其他许多人,而且还会有清风树叶、河流山川、星星月亮、星系星云,如此等等。当然醒来后你会十分清楚地知道,梦境中所显现出的我是〃假我〃,显现出的他人也是〃假他人〃,众生皆是〃假众生〃,所经历的时间、空间、山河大地、星系星云、都是假象。在梦境当中,我们也无法找出一个永恒存在的真我、真他人、真山河大地、真星系星云和真的生死。

    就是说,躺在床上的〃你〃就是梦境的〃本心〃。梦境中物质性的〃身〃以及由六根缘影和合出的〃心〃,都是假象。因此,梦境中的山河大地、色身妄想皆是躺在床上的〃你〃生起的幻相。

    同样道理,对于我们现在感知到的世界也是如此情况。世界上所有发生的事情都是由那个做梦者所〃显〃。就像是把躺在床上的〃你〃称为〃真我〃一样,我们把做出此人生梦境者称为〃真心〃。当然,如同禅宗二祖当年回答达摩时说的〃觅心了不可得〃一样,在梦境中是无法找到〃做梦者〃的。因为做梦者不在梦境中,反而是梦境在做梦者中。

    就是说,在我们此刻正在感知着的这个世界的〃梦境〃中,因为一切都是幻相——包括色身妄想、万事万物、时间空间,因此〃人生梦境〃发生的一切事件都是跨越任何时间和任何空间而得以呈现出的〃因果〃:即,一切皆是空,而空不是指没有,也不是指有,而是指〃幻有〃。幻有的意思是,正所谓〃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一切皆是因心而有,因心而灭的。所以,如果一个人能够证悟到这个世界是幻有的,也就认识到一切皆是心生的因果,因此也就解脱了一切苦!

    那么,为什么会解脱一切苦呢?

    因为一切苦皆是由自己的贪欲引发出的因果和面对预期自己死亡时产生出的恐惧所生。如果一个人证悟到一切皆是幻相,这个人就会顺应因果报应去行善,去发大菩提心和发大慈悲心。因为他明确地知道,一切都是由本心显现出的因果。所以,他也就不会作恶和贪求幻相中的一切事情,能够超然物外,悠游人生,同时也就彻底解脱了对死的恐惧——正如《圆觉经》中佛祖说,〃始知众生本来成佛,生死涅槃犹如昨梦〃,进而积极快乐地生活在这个如梦如幻的世界中。这时在证悟者心中,梦境就是仙境,就是极乐世界!

    总之,实相无相,即是五蕴皆空。能够照见五蕴皆空就能除一切苦,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译为无上正等正觉)。照见五蕴皆空就是〃般若波罗蜜多〃。〃般若〃译为智慧,〃波罗蜜多〃译为到达彼岸。整句话的意思是,如果能照见五蕴皆空,就到达解脱一切苦的彼岸了。因此,能够照见五蕴皆空(认识到实相),即解脱一切苦!

    以上内容是证悟实相就能解脱一切苦的根本原因。那么如何才能认识到实相呢?

    四、如何认识到实相

    实相是一切皆是幻相。认识到幻相的方法可以从以下两种角度进行。
第8节:
    第一种认识角度:四大分解,则无六根;无有六根,则无妄心。

    下面通过《圆觉经》中佛祖所述的方法认识。

    《圆觉经》:〃恒作是念:我今此身四大和合,所谓发、毛、爪、齿、皮、肉、筋、骨、髓、脑、垢、色,皆归于地;唾、涕、脓、血、津、液、涎、沫、痰、泪、精、气、大小便利,皆归于水;暖气归火;动转归风,四大各离,今者妄身当在何处?即知此身毕竟无体,和合为相,实同幻化,四缘假合,妄有六根。六根四大中外合成,妄有缘气于中积聚,似有缘相,假名为心。善男子,此虚妄心,若无六尘则不能有,四大分解,无尘可得,于中缘尘,各归散灭,毕竟无有缘心可见。善男子,彼之众生,幻身灭故,幻心亦灭;幻心灭故,幻尘亦灭;幻尘灭故,幻灭亦灭;幻灭灭故,非幻不灭。〃

    简释上文:由四大(地水火风)组成的我的身体,最终都会回归到地水火风之中。正所谓尘归尘、土归土。当四大都归于其所来处时,那么〃我〃又在哪里呢?因为有了四大的和合才生出能够感知外在世界的六根(眼耳鼻舌身意),因为六根与四大相互和合感应,所以才出现了一个虚妄的〃心〃。因此,当四大归入其所来处时,由四大组成的六根也就随之散灭。当六根散灭后,又从哪里去找出个由六根组成的〃心〃呢?因此,由六根和合而生成的妄想心即是幻相的。既然妄想心是幻相,那么由此六根感知到的一切山河大地,以及色身妄想都是虚妄的。反过来说,正因为一切皆是虚妄的,因此才存在一个非虚妄的〃非幻不灭〃的东西,否则的话,虚妄又相对于谁而有呢?因此〃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以上第一种认识到一切皆是幻相的角度,是从〃四大分解则无六根,无有六根则无妄心,既无妄心则无外在世界〃,以及也不存在一个〃一切皆灭〃的角度去认识到一切皆是幻相的——所谓本来无一物。

    第二种认识角度:见到如来本心,即见一切皆是幻相。

    如果能够认识到存在一个创造出一切山河大地的〃本心〃,也就认识到了一切皆为幻相!就是说,如果认识到有一个真,就认识到其他一切非真即〃幻〃!那么如何见到本心呢?实际上,整部《楞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