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霸事笔记-第1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我检讨能让人知道缺漏,利于改正,只要不断改正,就会更接近于成功和完美。后来,还有替别人做检讨的人,比如贾谊,就是《史记&;#8226;屈原贾生列传》中的贾生,他替秦始皇做了一篇秦国灭亡的检讨,当然秦始皇已经死了几百年了,秦始皇自己也没有看到秦国的灭亡,所以,贾谊替他做了个检讨,说的就是秦国灭亡的原因。秦国统一天下,虽然收了天下的土地,收了天下的兵器,收了天下的书籍,却没有收得天下人的心,天下人口服心不服,以至于秦国到二世就灭亡了,可以说是延续得最短暂的一个王朝。
伤感完之后,检讨完之后,就要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反智慧:倒转乾坤
措手不及
经过打探,遂国叛乱这件事情是鲁国政府所怂恿,上次郑厉公偷袭宋国,又暗自退盟已经使齐国暂时丢了河南郑州一带,刚刚建立的霸业版图缩小了五分之一。可能齐国对郑国的妥协让鲁国觉得自己也可以退盟独立,所以,就煽动遂国来小试牛刀。
管仲认为这种行为绝不能放纵,必须有个警示,不能善罢甘休,要给鲁国来个措手不及的一击,让它知道“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如果要打鲁国,没有别的帮手,最好的选择就是宋国,齐宋两国攻打鲁国有许多先例,而且宋国是最铁杆的粉丝,上次郑国偷袭宋国,齐国亲自出面摆平,两国的关系正如日中天。
齐桓公就派人秘密联系宋桓公,约会到哪见面呢?管仲建议不宜在自己的国家,既然是秘密军事行动,必然要隐蔽点,去别的国家,以防止他人窃密,就像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许多重要领导人会晤都是秘密的在其他国家举行。
那么选择哪里呢?卫国。卫国目前也算是齐国的铁杆粉丝,前几年还一起帮忙打过郑国,最主要的是位置好,鲁国的位置就在齐国和宋国之间,宋国往上走一段路就是卫国,齐国往西走一段路就是卫国,正好绕开鲁国,选定了鄄这个地方,两国也没有走什么冤枉路,等于就在鲁国头上密谋。
官方正式知会了卫国政府,借用他的地方会晤一下,在春秋来说,两国首脑会晤也是经常的事情。卫国很客气,那就用吧,通知鄄城这个地方的守将一声就可以了,让地方官知道两国已经批准在这里会晤,免得胡乱打起来。
就在秋高气爽的时节,齐桓公带着些人马如期到了鄄,和宋桓公见面。事情其实已经秘密知会宋国说要打鲁国,但是具体什么原因,怎么打,这些细节需要两个国家的首脑在一起商议。宋桓公是很感激齐桓公的,两个人可以说已经相当于亲密的战友,二话没说,一切听盟主的。然后,就部署你怎么出兵,我怎么出兵,打他个措手不及。但是,发生了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外面传报说有鲁国使臣公子结知道齐宋两国在此会晤,特来结盟,就是一起再拜一下“把子”。
啊!
当时传报鲁国有使臣前来,齐桓公和宋桓公全都惊呆了,连管仲都愣在那里。太意外了,怎么可能?难道鲁国知道他们在这里秘密商议攻打他,特意派一个使者来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哎呀!自己没有打别人个措手不及,反而被别人来了个措手不及,管仲顿时感慨自己的失策。
再细细琢磨,鲁庄公派个使臣来是什么用意呢?就为通知我们他知道我们要攻打他,来个下马威,这似乎也没有太大的必要,何况鲁庄公不是这样一个阴险老谋的人物。齐桓公问管仲:“这可怎么办呢?”
管仲说:“那么,先见见这个使臣,不管来的是捉奸的小鬼,还是地府的阎王,事情横竖都这样了,总要见的。”
公子结是很聪明的,他进来没有说:我知道你们是在这里密谋要*鲁国,因为不需要,大家都知道他知道。所以,他就装糊涂,不捅破这层纸,捅破了反倒没什么好处,只是称奉国君之命来参加会议,结盟的。
既然不捅破,那么大家就都装糊涂吧。两国元首就客客气气的,三个人一起从营帐出来去要去盟台。
管仲在旁边打量使者的随从,内心窃喜,立刻与手下人耳语,手下人就转身离开。
这边,公子结和齐桓公、宋桓公登台拜了“把子”,按理说一个诸侯的臣子是没有资格和其他国家元首结盟签约的,因为不是一个等级的官职,除非其他国家元首赏识这个臣子或者这个臣子掌握着国家的权力,否则,大家一起跪着,诸侯会感觉到自己身份变得卑微,那时候,国际官场上的等级观念比现在还严格,诸侯内心就极其不高兴,影响两国外交。但现在主要是被“捉奸”了,没有办法,人一旦心虚,就自愧地贬低自己,羞耻心一上来,也没有什么等级不等级的。
背后的故事
仪式举行完后,公子结说要回去复命,就先告辞,众人都很客气,作别。
管仲很恭敬要送公子结一程,公子结客气推辞,管仲坚持要送,于是,就送到了鲁界上。齐国和宋国的这些领导人内心都不解:我们已经那么被动了,也不需要这么殷勤,最多不打好了。
送到鲁界上,管仲很客气跟公子结说:“请向鲁庄公问好!”
公子结点头,就快马加鞭地进入鲁国地界,管仲一直望着他的身影消失,才转身,似乎很有礼貌。
管仲内心无比喜悦,回到营帐见齐桓公和宋桓公愁眉苦脸的,反而放声大笑说:“我们又得一助。”
又得一助?他们都纳闷,机密泄露了,怎么还是好事。
管仲就解释刚才他为什么要送公子结?这里面到底是怎么回事?
其实,公子结并不是鲁庄公派来搅局的,而是鲁庄公想交好河南淮阳一带的陈国,派公子结做媒人从卫国护送新娘到陈国,经过鄄这个地方的时候,看见了齐宋两国在这里会晤,一打听得知是要*鲁国,鲁国不知情必然没有防备,于是,才急中生智称是鲁庄公派来结盟的。本来,公子结自己是换了迎亲衣服的,但是手下人有的没有衣服换,被管仲看出破绽,派人去察看,果然新娘的车队还停在不远处,就知道这个“使臣”是个冒牌货。
那么,管仲为什么要护送公子结到鲁界上而不杀人灭口呢?一是公子结大概已经派出快马去报信,另一个是管仲想让公子结亲自回去报信,这是管仲急中生智冒出来的一个反败为胜的计策。如果公子结亲自回去报信,那么护送新娘的车队就没有人指挥,停留在这里,势必耽搁陈国国君的婚事,陈国国君肯定恼火,火一煽就烧向鲁国。所以,管仲亲眼看着他回鲁国去,他也必然以国家大事为重,急匆匆而去。然后管仲写封信,说明鲁国使臣把新娘扔在半道,幸得被齐国捡到,陈国国君必然暴跳如雷,要找鲁国算账,这不是得一助吗?
妙啊!
如果你此刻在场,也会被这急中生智所惊叹,只有饱读经书,满腹经纶的人才会迅速想出这种计策。
《左传》庄公十九年经记载:“秋,公子结媵陈人之妇于鄄,遂及齐侯、宋公盟”。“媵”大意是护送女人出嫁。后世史学家评论:本来公子结此举可以说是保卫祖国的机智行为,值得大加赞赏,可是,不巧把新娘撇下了,以致于倒转乾坤,一不小心反而害了鲁国。
直接攻打
同年冬天,齐宋两国取消了秘密偷袭鲁国的原计划,联合陈国从西面直接攻打鲁国,名义是鲁国在两次盟会上都无视王命,派一个小小的使者来。哪两次呢?就是前文在“幽”的九国盟会,还有就是公子结急中生智与齐宋结盟,反落得轻视的罪名。实质上是鲁国暗地唆使遂国杀害齐国兵士的事情,齐鲁两国政府心里都是明白的。
鲁庄公说:没有办法,那我道歉吧。
齐桓公摆摆手说:其实也没什么,本来是自家亲戚,以后别这样了。(这是潜台词)
齐国和鲁国关系就是亲戚,都是亲戚本来也不好狠心下手打的,只是鲁国这个亲戚不听话,现在听话,就马上言归于好,没有说真想闹翻了的,齐国还需要鲁国这个亲戚帮忙维护周边政局的稳定。
《左传》中记载:“冬,齐人、宋人、陈人伐我西鄙”。只打到了鲁国西边的边邑。
原本想把齐襄公的女儿哀姜嫁给鲁庄公的事情就因此暂时没法谈,齐鲁两国的关系现在处在很僵化的地步,这对于管仲的霸业来说是很不好的现象。所以,他不得不停下手头的一切计划,专心处理好与鲁国的关系。从地域上面看,鲁国就是齐国霸业的一个门户,连接着西面的整块版图,而且,齐宋的铁杆同盟也能首尾相接。
西面发生的事情
五大夫作乱
正在管仲密谋伐鲁的时候,在西面,已经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事件,这正是郑国上卿叔詹之前预料到的。洛阳城里,当时周惠王的叔叔子颓和受到周王剥夺心生怨恨的五位大夫谋反,攻打周惠王的王宫,没有成功,逃到了苏子(也是谋反指使者)的老窝:温。温这个地方待不住,就和苏子一起逃到了最近的卫国。
子颓曾许诺给卫国丰厚的条件,怂恿卫国国君卫惠公帮助他推翻现在的周惠王,而卫惠公恰巧和周惠王有过节。什么过节呢?
《史记》中记载得比较清楚:“惠公四年,左右公子怨惠公之谗杀前太子■而代立,乃作乱,攻惠公,立太子■之弟黔牟为君,惠公奔齐。卫君黔牟立八年,齐襄公率诸侯奉王命共伐卫,纳卫惠公,诛左右公子。卫君黔牟奔于周,惠公复立。惠公立三年出亡,亡八年复入,与前通年凡十三年矣。二十五年,惠公怨周之容舍黔牟,与燕伐周”。
意思是说公元前696年的事情,卫惠公即位四年,左、右公子怨恨卫惠公用谗言谋害太子■(《左传》称急)而夺得宝座,于是,谋反作乱,围攻卫惠公,拥立太子■的弟弟黔牟为国君,卫惠公跑到齐国。卫国国君黔牟即位八年,齐襄公率领诸侯带着王命*卫国,帮助卫惠公复国,杀掉了造反的左右公子。卫国国君黔牟跑到了周王室那里(注:黔牟是周惠王的女婿),卫惠公复国。卫惠公做了三年的国君,被赶出去流亡了八年才回来,前后按通年计算已经卫惠公十三年了。二十五年,卫惠公怨恨周王室包庇自己的女婿,那个夺他位子的黔牟,于是和燕国一起攻打周王室。
公元前675年,秋,子颓和卫惠公又去怂恿燕国(南燕国),卫国和燕国的关系是相当好的。那时候,特别是那些靠近蛮横民族的诸侯国也养成了有肉就吃的习性,何况是周王室这么一块大肥肉,而且彼此也没有什么道义,燕国当然要吃了。后来,秦国也是这样的习性有肉就吃,残忍地吞并了六国。
管仲正在攻打鲁国的时候,卫国和燕国的军队打进了洛阳城,也没有知会过齐国这个盟主,可见,齐国这个盟主的地位还是很虚的。你有肉吃的时候,他过来吃,他有肉吃的时候,也不管肉是不是可以吃,一个人就吃了。
后来,齐桓公对这件事情耿耿于怀,公然去攻打齐国拥立的王室,虽然是王室内部的纷争,但也轮不到他们去插手。齐桓公问管仲:“这个事情,我们怎么办?”
管仲摇摇头说:“鞭长莫及,眼前的事情都没有处理好,远处的就暂时随他吧,况且此刻也不宜出兵远征,否则,休养生息安民的效果将前功尽弃。”
“罢了,暂且放下。”齐桓公叹了口气,他恨不得一口吃成个胖子,把中原所有的事情都管辖过来,做真正威严的盟主、霸主。但是,这口不顺畅的气后来还是出了。
眼看这块肉,管仲其实也是谗的,想吃一口,但是苦于没有时间和良好的对策,当初又把西面的政局允诺给了叔詹,也只好暂时搁浅,先处理鲁国的事情。
《左传》庄公十九年传中记载了该事件:“秋,五大夫奉子颓以伐王,不克,出奔温。苏子奉子颓以奔卫。卫师、燕师伐周。冬,立子颓”。卫国和燕国的军队成功地打下了洛阳,拥立了周惠王的叔叔子颓为周王,周惠王则在洛阳被攻打下来之前跑掉了。
反攻洛阳
周惠王一跑出来,就被郑厉公接去了,郑国也正好紧挨着洛阳的东边。叔詹时刻留心着洛阳方面的事情,这件事关系到他在郑国地位的升迁,洛阳一发生事情,他就立刻向郑厉公汇报并商讨出对策,并保证齐国不会插手。他当然能保证了,有与管仲的协议在先,这样他一个人就包揽了这项业务,这项业务做下来,他就大功一件,郑厉公必然更加重用和信任他。
把周惠王一接到手,郑厉公就马上准备出兵攻打洛阳。洛阳现在给卫国和燕国占了,他们肯定狠狠地搜刮了一番,郑厉公怕他们把周王室国库里的那些财宝都弄没了,自己就吃不到什么“肉”,都是“骨头”。他想一个人独吞面前的这块肉,就在周惠王逃出来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发兵攻打洛阳。
在对阵中,郑国的军事实力似乎相差卫燕两国一点,一直攻不下洛阳,最后,只是擒住了燕国的元首燕仲父。等于他这一仗打亏了,什么利益也没有捞到,就抓了一个人,幸好是元首,能换些钱财,否则真的是全额亏损。郑厉公很沮丧地把周惠王重新带回去,暂时不打了,把周惠王先扔到破屋子里,前几天他是看得见价值,现在输了,就很悬了,值钱的东西变得有可能不值钱了,情绪当然大落,对周惠王的待遇自然就降下一大截,郑厉公就是这么一个势利小人。
《左传》有记载:“夏,郑伯遂以王归,王处于栎”。把周惠王扔在了他流亡长达17年的地方:栎。好像是让周惠王体会一下自己当年流亡的辛酸,教导周惠王。
没有攻下洛阳,郑厉公很郁闷,兴致大减,回去之后,忐忑不安,生了心病,心里想着这块“肥肉”,差一点就勾到了,就一点,差一点,怎么办呢?怎么才能勾到呢?
叔詹在一边心说这个老狐狸也真贪心,有肉就想着自己,就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