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春秋霸事笔记 >

第13部分

春秋霸事笔记-第13部分

小说: 春秋霸事笔记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盟会预定日期前的几天,鲁庄公带着曹沫,坐着四马大车,轱辘轱辘地到了指定地点柯。其实早就出来了,只是走得比较慢,一个是人的心情的关系,另一个是坐车比骑马要慢得多,但参加这样的会议又非得坐车,体现身份,再一个坐在车里安全性高,骑马的话,很容易就被刺杀。

  到柯的时候,离举行盟会也没有几天,但一般来说,没有到预定日期,是不会登台会盟的。鲁庄公先来见过齐桓公,双方都很沉默,什么话也没有多说,也许就说了那么几句“桓公好!我们来了,真是不好意思”,握个手之类的。管仲从旁边观察他们:曹沫直盯着齐桓公,阴沉着脸,眼神不怀好意,武将不大能掩饰心理,鲁庄公则显得很尴尬,胆怯,倒是正常的心理表现。

  其实,曹沫要劫盟杀齐桓公这是事实,但当时的确谁也不知道,如果鲁庄公知道他要杀齐桓公,也不会带他来,那等于把自己的身家性命给送进去,曹沫再勇猛,杀完齐桓公后也杀不出齐国几万人的军队。《公羊传》中有记载曹沫在参加会议之前跟鲁庄公的对话:“庄公将会乎桓,曹子进曰:‘君之意何如?’庄公曰:‘寡人之生,则不若死矣!’曹子曰:‘然则君请当其君,臣请当其臣。’庄公曰:‘诺!’”鲁庄公的意思是希望我别在盟会上受辱就可以了,曹沫卖了一个关子说你做你的国君样子,我自有办法不让你受辱。当然,他的办法就是刺杀齐桓公。

  忠臣的警告

  鲁庄公君臣见过齐桓公之后,就回去扎营,等待盟会举行的那天。

  齐桓公看着鲁庄公胆怯的背影,哈哈大笑说:“你看他害怕成这样!”

  面对齐桓公的得意忘形,管仲立刻就警告:“主公!我看他们君臣此次来别有目的,不善!”

  齐桓公摆摆手说:“仲父,多虑了。”人都在我们地盘上了,能有什么事情啊!

  管仲也没有多说什么,毕竟没有任何证据,只能说是自己的一种直觉,但愿直觉是错的。不过,任何事情都要安排周密,这几天他一直派人留意鲁庄公那边的动静,包括偷听谈话,依旧没有什么发现。

  2600多年后的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在“珍珠港事件”发生之前,中国情报部门曾经截获日本要偷袭珍珠港的消息,并且多次通知和告诫美国政府,但美国政府认为自己和日本政府关系还算友好,日本政府不可能那么做,天真地判断了国际形势,最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日本鬼子炸平了美国人的珍珠港,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悲惨的一天,美国政府后悔莫及,最后在日本放了两个原子弹报仇。

  话说回来,就在盟会举行前的一天,齐桓公突然下令把盟台上的兵士撤下来,管仲就坐不住了,他立刻跑去询问为什么要这么做,齐桓公的回答是怕自己的这个晚辈鲁庄公害怕,撤下兵士以表示自己的诚意和友好,这些也都是上次北杏盟会管仲教他的,效果很好,齐桓公见管仲对他这个举动那么紧张的样子很奇怪。

  “主公,依我看,鲁庄公君臣有所企图,特别是那个曹沫,您曾经打败过他,还令他受伤,他怎么会愿意来参加这种会议?”

  齐桓公看管仲有点坚持,不好意思回绝,只好说:“让寡人思量一下。”但最终还是把兵士撤下来了。

  齐桓公又犯毛病不听他的警告,兵一撤,管仲就感到忐忑不安,在第二天登台会盟之前,临时做了个限制:“只许一君一臣上台,而且不准携带武器。”以防止不测,并且特意安排大司行僖朋监督搜身工作,和现在的国际会议一样的程序,只是没有高科技的仪器。

  但万万想不到的是:曹沫曹大将军铁了心,誓要劫盟杀齐桓公为鲁国做出贡献,以雪前耻。这种精神是可贵的,而且是无法抗拒的,他的坚定最终使僖朋没有能够搜他的身,阻止他,而让曹沫跟着鲁庄公登上了盟台。

遭逢著名的“匪徒”曹沫
狭路相逢勇者胜

  瑟瑟的寒风吹着高高的盟台上那面绣着“方伯”的大旗,原野一片肃然和枯黄,管仲看着鲁国君臣二人走上了盟台,心情凝重。这个时候,大司行从底下跑过来跟他说没有搜曹沫的身,他的心“咯噔”一下,连忙跑向齐桓公,但为时已晚,曹沫已经抓住了齐桓公的手,掏出了一把亮堂堂的匕首,震惊四座,就连鲁庄公也吓得双腿发软——他原本也想过带一把匕首,不过他带匕首是为了在关键时刻免受屈辱自尽用的。

  “曹沫!你要干什么!”管仲大喊一声,为了吸引曹沫的注意力,自己挺身挡在了齐桓公的前面,也就是等于这把匕首就在他胸前,随时可能一刀刺进去。此刻,管仲别无选择,在理想和生命之间选择了理想,他死了,他的理想还会在齐桓公身上延续,还会有人去做,但是齐桓公死了,他将百年孤独!

  “结盟”变成了“劫盟”,音同义大不同。

  此刻的局面很尴尬,三个人对峙地凝固在那里,曹沫内心在犹豫,管仲突然冒出来让他有点措手不及,他的匕首隔了一个人对着齐桓公。曹沫心里在考虑是否要一刀先解决了面前这个障碍物,也就是一刀刺进管仲的心口,管仲倒下,匕首依然可以刺向齐桓公。

  “曹沫!”管仲看出了曹沫的心思,大声喊叫打乱他瞬间的思绪,这一切都在极短的时间。管仲盯着曹沫的眼神说:“你只有一刀,一刀刺向我管仲!众人就会一拥而上制服你。”

  他这是在提醒齐桓公和冲上来营救的众人,管仲一死足以救齐国,这就是他的选择,生为齐国社稷。

  仲父!背后的齐桓公内心感动,他没有听管仲的话,管仲此刻依然不离不弃地第一时间来救他,这种情谊已经不是第一次,都怪自己。齐桓公强烈地感受到管仲的那股热情,他不能失去他,于是,齐桓公用企求的目光望着尚在犹豫的曹沫问:“你想要什么?”

  齐桓公这么一说,管仲观察到曹沫的眼神微微闪烁了一下,猜测到了对方心有所动,但又似乎还在发愣犹豫,于是,接过齐桓公的问题,继续试探说:“曹将军,你是不是有什么要求?”

  眼前的曹沫原本也不知道接下去该怎么做,刺杀已经没有希望,听到这么一问,他心说:反正也杀不了,不如要回战败被侵略去的土地,这样也算雪耻。所以,曹沫后来说的那段话并不是因为被君臣的表演所感动,只是事情没有按计划实现,才妥协,否则,他早就杀掉齐桓公了。

  《公羊传》中记载了这段对话:“管子进曰:‘君何求乎?’曹子曰:‘城坏压竟,君不图与?’管子曰:‘然则君将何求?’曹子曰:‘愿请汶阳之田。’管子顾曰:‘君许诺!’桓公曰:‘诺!’”

  齐桓公答应偿还战败所侵略去的土地之后,曹沫才把匕首扔掉,面不改色地坐回到位子上。管仲松了口气,如果曹沫刚才硬要刺他一刀,再杀齐桓公,同归于尽,齐桓公逃脱的胜算也不大。这真是一个铁铮铮的汉子,管仲心里感叹,又骂:王八蛋。

  信义

  曹沫的确是个很独特的汉子,司马迁曾经在《史记》中把曹沫标榜为刺客的始祖,“天下第一刺客”。刺客和匪徒最大的区别是什么?刺客挟持或刺杀人质后,没有说首先考虑自己的安全,匪徒一般会说让开条道,保证自己的安全后,勒索的勒索,杀的杀。曹沫挟持人质后,没有走,稳如泰山地坐着,陪已经吓坏了的鲁庄公完成盟会的仪式,坦然若素!

  旁边有人心说:你这个兔崽子,勒索我之后居然还不跑,好了,现在我先宰了你。

  管仲目视众人,摇头,他知道任何一个人要是发火动手,都只会把事情越搞越糟,弄僵了局面,可能就会引发齐鲁两国连绵不断的战争,影响霸业,称霸不是侵略战争。

  “仲父!难道我们就这样放他们走?做个缩头乌龟,窝囊!”众人疑惑地问管仲。

  “信义为先,用一块土地换信义是值得的,这是成就霸业需要的东西。”

  齐桓公内心其实是很恼怒的,因为先前遇到一个曹刿害他惨败,现在又遇到个曹沫害他丢尽脸面,难道姓曹的就是他的克星?所以,有些史书上说齐桓公很发火,要杀曹沫,这其实也是有理的。但作为一个怀有抱负的霸主,当初都能接受自己的仇人,此刻,也一样能胸怀广阔,他叹了一口气说:“哎!匹夫约言,尚不失信,况君乎!”

  后来,史书上大多评价齐桓公的守信,但我觉得,如果那刻没有曹沫的以信义相待,他相信齐桓公能信守诺言,坦然地坐下,而是像匪徒一样逃跑,可能就不会有这样一个美谈佳话。

  “曹沫劫盟”事件震惊了当时的政坛,但是,与以往事件不同的是,这次事件没有死一个人,也没有引发战争,而且事件受害者齐桓公居然以博大的胸怀放了这个歹徒,并信守诺言,偿还了大片的土地,信义至此,让人惊叹。

  这么一个事件迅速被传言开了,多加了炒作,很快收到了许多“粉丝”的来信。这些听说劫持齐桓公还能分到“鱼”吃的“粉丝”,一些是想来分点“鱼”,另一些是怕自己成了“鸡”,被宰了当“鱼”肉分。。 最好的txt下载网

下一个目标:宋国
外交

  管仲这几天不断地接待一些小国家的来使,并不是因为快过年的缘故,而是那些胆小的小国诸侯们听到了风声,齐国解决了鲁国之后,会立刻有行动,那么下一个目标会是谁呢?他们想千万不要是自己,可是,坐着等就像等着抽签,很有可能就会被抽到,还不如自己送上门去。要么等着挨打,要么就做“粉丝”,一般人当然会选择做“粉丝”,于是,就赶紧疯狂地赶到齐桓公那里奉承。

  前些日子,从山东定陶县那边来了一些“粉丝”,近几天,又从河南南部和北部的位置赶来另一些“粉丝”,分别是曹国和卫国,谢罪请盟,都强烈要求加入齐国阵营,还有一些丁点的小国挤都挤不进来,但是也有些大国无动于衷,抨击齐国做法。

  中原大国中,鲁国是第一个搞定的,在“柯”盟会上已经妥协,不管是心服还是口服,暂且搁在一边,反正是服了。那么,接下去呢?卫国在宋国北部,担心第二个目标会是他,或许齐国又来一招“杀鸡给猴看”,把他当成“鸡”杀给旁边的宋国看,他不做“鸡”,就赶紧去做了“粉丝”。都是诸如此类的想法,那么再放眼中原,还有哪些国家动都不动容呢?河南商丘一带的宋国,郑州一带的郑国,都是实力强的大国,难啃的骨头。

  最近,管仲又得到一个消息说:郑国投靠到南方强大蛮夷楚国的阵营里头,这个楚国有湖南和湖北那么大的国土面积,自立为王,又以武力在不断向外扩张,是管仲霸业最大的心腹之患。现在,郑国跑去了他那边,让人真是头疼。那么郑国为什么要投靠蛮夷去呢?上文我们有说到过,几十年来,鲁郑是同一个军事阵营,长期和齐宋这个军事阵营对立抗衡着,现在鲁国突然向齐国妥协,他变得孤立无援,又痛恨齐国,为什么痛恨齐国呢?后文再说,于是,就跑到了楚国那里去,只求打仗的时候能有这么一个蛮夷做帮手。

  而宋国政府那边的态度强硬,宋桓公自北杏盟会逃回来,就一直认为齐桓公妄自尊大,不自量力,居然凭一国之力要去*那么些大国。但当听鲁庄公在柯会盟齐桓公,签了那份以齐桓公为盟主的缔约,就等同于向齐国政府投降,感到惊讶。同时,宋国政府上下有所骚乱,因为齐国政府原本第一个目标就是宋国,是管仲一说才先解决鲁国,现在鲁国解决了,那么,下一个目标极有可能是他们。国内局势不安,原本消停了一些时间的异己势力和南宫长万的余党又开始乘机传播谣言和制造混乱。

  *宋国

  鲁国问题解决了,下一个目标当然是宋国。其实,宋国的问题不大,宋桓公原来是参加盟会的,只是不相信齐国的实力逃跑了,而且齐宋是多年来的同盟战友,只是这个宋桓公脾气比较硬,要不然他怎么有胆量在别人的地盘上逃盟呢?管仲在思索对策,但不管什么对策,首先是要武力压迫,否则,光玩虚的,人家不痛不痒未必肯听。

  我们说过周王朝里爵分五等:公、侯、伯、子、男。管仲现在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单独的一个特例,因为自己的外交政策是举着“尊王攘夷”,维护周王朝的统治秩序的旗帜。但是,宋桓公的爵位是第一等:公,齐桓公的爵位是第二等:侯,那么按照周王朝的规矩和礼制,下级官员是没有权力去*上级官员的,当然如果去闹事另当别论。所以,齐桓公作为下等爵是不好去向上等爵*问罪,就像县官不可能去问罪知府,只有向更上一级的报告,请他们处置。那么,宋桓公的上级就是周王室,齐桓公是受周王室的旨意召开这么一个盟会,也就是说在名义上他这个盟主是周王室编制下的。

  如果不按照周王室的规矩,个人对个人,那么,宋国也就没有什么罪名和过错可言,只是没有给齐桓公面子的私人恩怨。现在管仲利用的是一个“理”字,号召天下,责问宋庄公不尊王命私自逃盟的罪名,所以,就必须有一个请示上上级的手续,按规矩下级不能去*上级,这是一个复杂而强大的逻辑。管仲并不是在任何事情上都“不拘小节”,他的细致完全用在大义上面,就像他在做小贩的时候,并不是不知道缺斤短两的技巧,他不是笨商人。

  管仲在接待完那些“粉丝”之后,给他们一些礼品,让他们回去带兵来相助,这些政治的“粉丝”也是不好当的,“偶像”去哪打仗有时候就要跟着,就像当今的英国总习惯跟着自己的偶像美国,美英攻打伊拉克就是一个例子。管仲倒没有要求这些“粉丝”所有的都必须来,他也知道有些国家嘴巴上说愿意,心里极其不乐意,不乐意就打不好仗,就只叫了陈、曹两个国家。

  忙完这些都已经开春了,地面的冰冻在日照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