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怀念吴晗 >

第25部分

怀念吴晗-第25部分

小说: 怀念吴晗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46年初,昆明*周刊社先后编印了两本小册子,一本是《“一二?九”——划时代的青年史诗》,另一本是《论“一二?一”运动》。前者是为纪念“一二?九”运动十周年出版的,闻一多题签书名,吴晗作序,林薮编著。吴晗在序中阐述了“一二?九”和“一二?一”两次学生运动的异同和意义,指出:“一二?一继承了一二?九,上溯到五四反帝反封建使命,前人的血迹替后人指了路标,纵然万分艰苦,纵然前途修远,集合全民族青年人的力量,我们必然会到达,一定会到达。”后者是吴晗作序,史刚编著(作者史刚是*云南省工委成员张子斋的化名,当时他的公开身份是《*周刊》编辑)。《论“一二?一”运动》对这次正在轰轰烈烈展开的爱国*运动的性质和斗争经验从理论上作了阐述,对运动的发展前景和斗争策略作了比较深刻的总结,诚然是出于一位富有斗争经验的人士的手笔。十分巧合的是,吴晗在《论“一二?一”运动》序中的一段话,同闻一多在《一二?一运动始末记》中的论述十分一致,他说:“一二?一运动本身就是现实的教育,牺牲了的战士,‘他们的血绝不会是白流的,别的东西可以埋没,战士的血是埋没不了的。糊涂的人看见这些血会清醒起来,怯懦的人看见这些血会勇敢起来,疲乏的人看见这些血会振作起来。’这一个月以至今后的无穷岁月,它将给予无数千万的青年,以判断辨别的智慧,是非的尺度,*和反*的标识,生长和毁灭的征候,和这一切的选择,来决定自身和子孙的命运。”当人们在回顾这段历史时,是会得出闻一多和吴晗这两位*教授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和“英雄所见略同”的感叹的。

闻立树 狮吼虎啸永志于心(5)
1946年3月17日,昆明市学生联合会为“一二?一”四烈士举行庄严盛大的群众公葬仪式,昆明大中学校学生、工人店员和各界群众三万余人参加*和路间设祭。在长达六小时行程中,闻一多、吴晗等*教授走在*队伍的前列。下午五时,*队伍返回西南联大新校舍东北角的四烈士墓园,举行悲壮的安葬典礼。在夕阳西下的薄暮微晖中,当主祭人西南联大训导长查良钊教授致悼词后,闻一多、吴晗相继发表沉痛讲话。闻一多说:“今天这四位青年朋友就在这里安息了,但是我们的路还遥远得很。一个*的新中国离我们还远得很……今天我们在死者的面前许下诺言,我们今后的方向是*,我们要惩凶,关麟征、李宗黄,他们跑到天涯,我们追到天涯,这一代追不了,下一代继续追,血的债是要血来偿还的。”吴晗说:“四烈士的墓地已经成了*的圣地”,“现在,四烈士墓上有‘*种子’四个字(指石碑上用蓝纸白粉书写待刻的四个大字——笔者),我觉得这个种子应该迅速发芽成长,这个地方应该改为‘*圣地’。”“我们要踏着四烈士的血迹前进,直到把反动势力完全消灭。”“将来*的、幸福的新中国来临的时候,我们永远不要忘记在西南的国土上,也有一块‘*圣地’!”
  笔者当年是西南联大附属小学五年级学生。当天,断续观看了三万人的*路祭,傍晚又赶到“一二?一”四烈士墓园现场,观看公葬典礼。在63年后的今天,回忆起当年的悲壮情景,历历在目;两位长者大吕黄钟般的沉痛话语,言犹在耳。
  六
  1946年7月11—15日,五天之内,国民党特务在昆明一手制造震惊中外的李闻惨案。11日夜间,暗杀了中国*同盟中央执行委员李公朴。当时,已到上海的吴晗阅报闻耗,在愤怒的痛哭中写了《哭公朴》、《死,不是结束,而是开始!》。7月15日傍晚,中国*同盟中央执行委员、民盟云南省支部常务委员闻一多及其长子闻立鹤,在昆明西仓坡宿舍门前遭国民党特务阻击,闻一多身中数枪,当即气绝殒命;闻立鹤为保护父亲,重伤垂危。17日,吴晗痛悉噩耗,至为激愤悲痛。他说:“在今晨看到报上消息的时候,目瞪口呆,欲哭无泪,昏沉了大半天,才能哭出声来。”“我在哭,在憎恨,在厌恶。”(《哭一多》)
  从这时起,吴晗与闻一多之间,忧患与共、并肩作战的同志关系,转为弘扬英烈精神,继续完成未竟事业的斗争。他在数日之内,连续写了五篇怒斥*,鞭挞邪恶,痛悼亡友的檄文:《哭一多父子》、《哭一多》、《哭亡友闻一多先生》、《闻一多先生之死》、《闻一多先生传》;另外,在《论法统》和《论暗杀政治》等文章中,都以李闻惨案作为重要论据,抨击国民党政府实行法西斯残暴统治,呼吁实行*,改革政治。1947年3月,吴晗为《闻一多的道路》作序。7月,他写的《一多先生周年祭》和《闻一多的“手工业”》,编入《闻一多先生死难周年纪念特刊》。11月,吴晗又为《闻一多全集》写了跋文。1951年5月,吴晗为编入中学语文课本的《哭一多》所写的说明性短文,分别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发表。
  1960年9月28日,毛泽东将新出版的《毛泽东选集》第四卷题签“吴晗同志审阅毛泽东九月廿八日”赠送吴晗。不久,吴晗写了《关于朱自清不领美国“救济粮”》和《拍案而起的闻一多》,分别于11月20日和12月1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发表。在这两篇文章中,吴晗适应时代变迁和形势发展的需要,把对朱自清、闻一多的认识和评价,提到了反对美帝国主义的新阶段。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闻立树 狮吼虎啸永志于心(6)
吴晗的上述14篇文章,内容涉及闻一多的生平、成就、思想、品格和作风等诸多方面,立论精到,内容真实,情感充沛,文笔传神,为人们认识、理解和研究闻一多提供了一组不可替代的珍贵实录。吴晗作为一位成果卓著、特色鲜明的历史学家,在其一生的治学生涯中,着力于对历史人物的研究评述,其中用力最勤奋、立论最深刻、论述最周详的是两个人:古人朱元璋,今人闻一多。他一生四写《朱元璋传》,十多次撰文评述闻一多,已成为一段现代学林佳话。
  七
  在大量的回忆和评论文章中,吴晗是率先和全面地把闻一多一生概括为“诗人”、“学者”、“*斗士”并公诸于报端的论断者。
  1946年7月17日,吴晗在《哭亡友闻一多先生》中悲愤地指出:“是诗人,是学者,是*斗士的闻一多先生被法西斯暴徒有计划的预谋的狙击殒命了,”“日子是李公朴先生被暗杀以后的第五天,时间是下午五时卅分,光天化日之下。”“诗人”、“学者”、“*斗士”这一精湛深邃的论断,并非吴晗一时即兴的豪言壮语,而是他同闻一多三载朝夕相处,共忧患、同苦乐的岁月中形成的切身体会,是在亲密无间的战斗情谊中逐步深化的认识,更是在不断流淌着悲愤痛恨的泪水中对亡友一生的终极概括。此后,吴晗又多次对闻一多的“诗人”、“学者”和“*斗士”这三重人格,作出具体贴切的论析说明,诸如:
  “父亲是忠臣,忠于人民,忠于国家;儿子是孝子,孝于人民,孝于忠臣的父亲。父忠子孝,表现了民族的正气。”(《哭一多父子》)
  “一多先生的一生是一首美丽的而又壮烈的诗。”“一多先生的一生永远在追求真理,也永远在否定自己。到晚年他找到了,大喝一声,在这里了!锲而不舍,竟以身殉。这真理就是*。走到真理的路只有一条,生活在人民中,为人民服务。”(《闻一多先生传》)
  “一多先生的道路是曲折的,青年时代是新月派新诗人,中年时代是旧经典的研究学者,晚年成为青年所爱戴,昂头作狮子吼的*战士。……他一生在追求美,不止是形式上的美,而是精神上的美,真和善。他痛恨虚伪,勇于接受批评,有真性情,有血气,有骨骼,敢写,敢说,不做好不放手。早年搞新诗是为了美,中年弄文学也是为了美,晚年努力于*运动也是为了美。追求的方式是有变化的,目标却从来没有变。没有*也就没有美,只有*才是至美的显现。”(《闻一多的道路?序》)
  “一多的拍案而起,有两个教员,一个正面教员是中国共产党,一个反面教员是国民党反动派。就时间说,反面教员在前,正面教员在后。……在国民党反动派的反面教育和党的正面教育之下,一多便毅然决然参加了人民*斗争的行列。”(《拍案而起的闻一多》)
  总之,只有像吴晗这样对闻一多有着具体认识和深刻理解的长者,才能够对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和卓越的科学文化战士闻一多曲折光辉的一生,作出如此深刻精湛和全面到位的评价。
  八
  1947年7月,清华大学学生自治会为纪念导师闻一多先生殉难一周年,由清华周刊社组织编印了《闻一多先生死难周年纪念特刊》。这本由潘光旦题签书名的纪念特刊,虽然篇幅只有49页,但其内容丰富,战斗性强。诗文作者阵容强大,包括吴晗、朱自清、楚图南、黄裳、郭沫若、吴征镒、李文宜、周谷城、千家驹、周新民、张奚若、闻家驷、闻立鹤等闻一多生前的战友、同事、学生和亲属。纪念特刊是

闻立树 狮吼虎啸永志于心(7)
继1946年9月编印的《人民英烈——李公朴闻一多先生遇刺纪实》之后,
  纪念闻一多殉难和弘扬闻一多精神的又一阶段性成果。吴晗在他撰写的《一多先生周年祭》中,指出:“这一年,尽管是最黑暗,最残酷,最痛苦的一年,但是,曾经受过你的教育的,曾经听过你的讲话的,曾经读过你的著作的,曾经为你的泪你的血所感发所启示的青年人,中年人,老年人,不论性别,不论职业,都起来说话了,起来行动了,起来斗争了。”“现在,你的声音,你的文字,是我们的鼓手,是我们的旗帜了。”“电光在闪耀,雷声在轰隆,新历史的一页在用血书写了。”这些话真是字字力重千钧,句句振聋发聩。
  在编辑这本纪念特刊的过程中,吴晗起到了他人难以完成的作用。纪念特刊编辑者吴方(原名吴锡光,当年清华大学社会学系学生、清华大学学生自治会学艺部部长兼《清华周刊》总编辑)回忆:“1947年夏,闻一多逝世一周年的时候,由我主持编了一本闻一多逝世周年纪念集,又是请他(指吴晗——笔者)出面给全国著名的*人士写信约稿,很快这些人就把稿子寄来。这本书很快编印出来了,在闻一多逝世周年纪念大会时发到大家手上。”(《浮生十记》,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4月第2版)因此,从这个角度说,这本纪念特刊的出版,是吴晗集纳各界友人的深情思念,奉献给亡友闻一多的一束圣洁清香的白花。
  闻一多殉难后,1946年下半年,闻一多遗稿陆续由昆明运抵北平。11月,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聘请朱自清(召集人)、雷海宗、潘光旦、吴晗、浦江清、许维遹、余冠英,组成整理闻一多先生遗著委员会,负责整理编辑工作。由朱自清组织清华大学中文系同事,用一年多的时间对汇集的文稿进行整理编辑。1948年8月,郭沫若、朱自清、吴晗、叶圣陶列名编者,精装四册八集的《闻一多全集》由上海开明书店出版。《闻一多全集》的出版,是继《鲁迅全集》之后,我国革命文化战士逝世后编辑出版的第二部全集,有着重要的政治意义和厚重的学术价值。
  吴晗作为整理闻一多先生遗著委员会成员之一,在遗稿的蒐集汇总方面作了许多组织和联系工作,全集的整理稿是经他之手从北平寄给时在上海的郭沫若审校的。吴晗在《闻一多全集?跋》中对这部全集的编辑成书过程作了扼要说明,对手稿的征集整理作了认真负责的介绍,对全集编辑者朱自清、郭沫若、叶圣陶和开明书店的几位资深编辑付出的心血予以充分肯定,对翦伯赞、沈钧儒(衡山)先生的热情关注致以谢忱。这一切,体现了吴晗待人细心周到和处事认真负责的一贯作风。更重要的是吴晗在跋中写道:“这本集子,说出了闻一多先生一生的思想历程,他的严谨的治学精神,强烈的正义感和对*的笃信,对广大人民的热爱。”“一多是永远不会回到书房了,他这个人却长留在历史上,他这部书却留在每一个书房中。”
  九
  吴晗对闻一多一生走过的曲折道路、学术成就、人格操守和精神风貌所做的多方面、多角度和多层次的写实和描述,生动传神,入木三分,给人们留下了不易忘怀的印象和启示。下面的几段文字勾画出吴晗对闻一多精神风貌的亲切回忆。

闻立树 狮吼虎啸永志于心(8)
“我和一多认识,从朋友而同志,不过两三年。”(《哭一多》)
  “此后的三年中,我和你分享着忧患,贫困,紧张,忙乱,痛苦的日子。”(《哭一多父子》)
  “天真,任性,诚恳,勇敢,无所恐惧,爱人民甚于爱他自己,这些特征,结合成为为*奋斗,为*献身的名诗人,名学者,名教授,青年导师闻一多先生。”(《闻一多先生传》)
  “我记得你洪亮的声音,激昂的神情,飘拂的长髯,炯炯的目光。……像一头愤怒的狮子。”(《哭一多父子》)
  “飘拂的长髯,炯炯的眸子,破烂的长袍,带着一根白藤手杖,出现在每一个*中,每一次*中。”“激昂的情调,生动紧凑的讲词,使每一个听讲人,增加了信心,增加了勇气。”(《闻一多先生传》)
  “一部好胡子配上发光的眼睛,在演讲,在谈话紧张的时候,分外觉得话有分量,尤其是眼睛,简直像照妖镜,使有亏心事的人,对他不敢正视。”“去年旅行路南游石林,含着破烟斗,穿一件大棉袍,布鞋,扎脚裤,坐在大石头上歇脚的时候,学生给他拍了一张照,神情极好,欢喜得很,放大了一张,装到玻璃框里,到他家的人,都欣赏照片里的胡子。”(《哭一多》)
  “你喜欢喝茶,我为你预备一点好茶叶,三天两晚在我的小书房中边喝边谈,有时到深夜。你也喜欢喝咖啡,要加多糖,还有,菜要口味重一点。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