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身群落-第7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思想的交流,致使他们性格变异,或轻或重产生心理疾病。虽然单身者的心理问题,在其他已婚者身上也会表现出来,如过度的*求、恋物癖、异性恐惧征、忧郁征等,但是一旦这些疾病发生在单身者身上,由于他们缺乏亲人的照顾和安慰,常常会使这些疾病的表现得比一般人严重,而这些疾病在中国常常又不会被视为疾病,这些单身者常常面临得不到治疗的危险,他们意识不到自己得病了,不会主动治疗,同时也没朋友提醒他们去治疗。所以,关于单身者性格怪诞的传说也就多了起来。不排斥某些单身者确实有心理问题,根据我们的观察,许多年龄较大的单身者的确存在着一定程度的心理障碍,例如多疑、孤僻、忧郁等。
生理:人类的动物性机能需要性活动进行调节,医学论证,适当的性生活对促进人体健康平衡,调节人体内分泌有益处。没有性活动的单身生活可以造成人体内分泌失调,而内分泌失调是很多生理性疾病和心因性疾病的重要病源。例如,更年期单身女性因为内分泌的障碍会出现心悸、气促、头晕、全身无力、精神状况极差、脾气特别暴躁等病状,虽然婚内妇女也会出现同样的问题,但是单身女性患病反应比较强烈,自我控制能力差,自愈缓慢,大多需要就医治疗,这和婚内妇女绝大多数有可能自行痊愈形成鲜明对照。
心理:长期禁欲,抑制了人的正常需求,给人造成心理上的极大伤害。抑制和发泄,是人生命本能正常活动的两种形式。其中任何一种形式都不可能取代另外一种形式,它们之间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纵欲过度对人的身体健康和心理健康造成危害;反之,禁欲过度,除了引起生理性疾患外,也会引起严重的心理性疾病,例如,情绪低落、沮丧、易怒、猜疑、烦躁、神经衰弱、对客观事件承受力低、与周围的环境很难相容等,严重者甚至可能出现心理畸形。南京1997年所发生的碎尸案疑为单身男性所为。
环境和社会的影响:中国式的清教徒式禁欲主义氛围中,人们发泄*的渠道是非常狭窄稳定的,从某种角度来说城市类似一座巨大的修道院,每一个人表面上都以纯洁内心、严格禁欲为正统,但是每一个人都在暗中窥测别人的私生活,并以这种变态的窥测为自己*望发泄的第二渠道。在这种环境成长起来的人,会形成一种集体式的禁欲人格,不仅自己禁欲,还要求别人禁欲,进而将窥测别人的隐私、监督别人禁欲当成自己责无旁贷的义务,这是一种变相的性*人格,极端的好奇感和极端的厌恶感混杂在一起,从而形成心理变态。特别是单身的个体,在强大的社会舆论的压力之下,几乎没有发泄*望的机会,更容易导致这方面的问题。这样的事例可以在文学作品中找到,例如,巴尔扎克的《都尔的本堂神父》中狠毒妒忌的老处女,张爱玲的《金锁记》里数十年守寡的曹七巧,狄更斯的《孤星血泪》中那个一辈子都穿着白色婚纱的老太太“新娘”,仔细分析她们性格变态的原因,单身生活难脱其咎。现实中发生的事件,其惊心动魄之处往往过于文学作品,2002年初的台湾璩美凤“春宫”光碟案就是这种变态窥测狂的一次张狂表演,涉案主犯是受害者相交多年的挚友,一个心理变态的单身女人。
除了禁欲之外,社会主流对单身者的生活状况的蔑视也直接地影响到单身者的心理。他们中的一些人一直希望和别人一样走进婚姻,但是由于各种世俗或者人为的原因没能如愿。不能和社会主流融合使他们的自信心极大受挫,如果在这个时候他们受到社会的歧视,这样有可能加重他们的心理负担。例如,他们之中有的人谈性色变,但是又不断地追逐女人;有的人禁欲过度,结果产生对异性的恐惧。上例中的单身女人仇视父亲,就是由于长时间自我封闭对异性产生的心理性的厌恶,以致将对男人的仇视转嫁到父亲身上。
所有这些心理的、生理的、环境的因素综合在一起,常常造成单身者畸形行为和畸形心理。但是这些因素都不是绝对的,一个人的性格形成除了环境的因素之外还有个人的因素,也就是个人对外部环境的承受能力。
至于如何提高单身者的承受能力?我们认为:一、社会对他们的存在和生活应当表示宽容和理解,刚才我们已经反复地强调过了。二、单身者自己也应该学习如何进行自我心理的调整和自我心理的完善。
关于这后一个问题我们有这么几点仅供参考的建议:一、事业心;二、淡泊心;三、牺牲精神;四、开放的意识,适当满足自己的欲望;五、加强身心修养。
在社会开放的大环境里,一个单身者需要与之斗争的并不是社会,而是单身者自己,是自己那种不能忍受孤单和寂寞的心态,那种数十年如一日的枯燥单调的单身生活,数十年如一日的孤独一人的处境,必须建立良好的健康的心态来应付这一切。在这样的情况下,加强自身的修养显得尤其重要,不是为别人而是为了自己。作为一个单身者首先应该有强烈的事业心,在工作和事业中克服孤独的感觉,从中寻求自我认同感。其次要关爱自然、关爱人类、关心环保、热爱动物、支持社会公益事业,参加各种文体活动,广泛交友,结交异性伙伴,等等,以此避免自我身心的封闭。
准则和规范(1)
随着单身者对自身身份以及生活方式的逐渐自我认同,他们的活动逐渐地由地下到公开,他们的身份逐渐地从保密到张扬,渐渐地他们完成了社会性的群集,第三章我们已经研究了这种群集的有形形式——单身俱乐部,这一章我们要研究的是单身者群集的无形方面——单身文化。英国作家乔纳森在谈到单身群体之所以出现社会性群集时说:“由于朋友之间的感情疏远了,所以离婚者就致力于重建一个暂时性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尝试性的人数众多的社会集团,创立一种现在开始接近确定的亚文化。”本章我们将从文化学视阈着手,研究单身亚文化的各个方面。我们感兴趣的是这一股亚文化的思想潮流,它的来龙去脉,它的中外影响,它和主流文化的互动等特征。
我们生活在一个有秩序、有规则的世界。自由——从来都是有限度的,地球上的一切都处于这种秩序和规则的框架之内。没有规则和秩序的事物是无法延续自己的存在的,最多只能是昙花一现。城市单身群落也是如此。
恺撒的归恺撒,上帝的归上帝。人类生活的规则有的是官方定的,有的是民间定的。所谓约定俗成,就是指来自民间由民众认可而普遍实行的规范和准则。真正打破一切,超然物外的人是没有的,超然物外是道家思想的一个幻象而已。单身者也不例外,只是作为一种亚文化圈,它所遵循的准则和规范大多来自民间社会的约定俗成,也即单身社会的默契,而不是来自官方和法律。
一、友谊和责任
迄今为止,中国尚没有保护单身者权益的组织出现,中国单身群体还没有形成明确的有组织的群体意识以及文化认同意识,他们之间结合得非常松散,而且目的方向千差万别,只有30%坚定不移的独身主义者,有60%的单身者无时无刻地不是在为建立一个家庭或者是重新建立一个家庭而竭尽全力,还有10%的单身者因为客观条件的限制而不可能进入婚姻。他们的目的和方向如此不一致,以至于被各种营利性的单身俱乐部牵制着、左右着,表现出互相之间的不信任、不认同。也就是说,中国的单身者亚文化只是一个朦胧的雏形的概念,尚不是一个已经完全成形的文化概念。
任何一个群体都有它自身的与生俱来的欠缺,单身者之间联系的松散性、疑虑性,甚至欺骗性也暴露了这个群体的弱点。这一点上他们不能和同性恋群体(如果不把它看成是单身者的群体的一部分)相比,同性恋者相互之间比较团结,非常明确自己必须争取的权益——即希望主流社会能够公开肯定他们的性取向和性活动,因为他们处于不公开的活动状况之中,社会处境更为压抑,所以同性恋者之间能够因为目的一致而组织成为一个较为隐秘的社会群体。但是单身群体就不同,自20世纪80年代离婚潮开始,中国单身者群体逐渐壮大,社会地位也逐渐变得优越,常常受到有关社会团体的关心和爱护,社会活动完全公开化,压力从这方面说已经减小,这使他们更看重个体自身的利益而不大注重整体生存境遇的改善。一个没有稳固群体观念的社会群体,也就没有统一的群体意识。相近的思想和行为意识,并不是单身者亚文化群体必然形成的条件。
不过,单身者之间情感的建立依然是有基础的,这个基础就是相互之间长期交往产生的友谊或者是利益关系。有人排除利益,认为利益使人相互争斗,其实这是个误区,在利益一致的前提下的共同奋斗之中有可能产生情感。单身群体,从表面上看来应该是有情感基础的,因为他们共同面对的强大的主流社会集团。主流社会里,单身群体的亚文化是遭受排斥的,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单身者和一个已婚者发生感情纠葛,绝大多数情况下主流社会的舆论会倾向于保护已婚者家庭,而将那个单身者视为“第三者”,而不管这之中真正的感情上的“第三者”是谁。但是,在我们的调查中,我们也发现,尽管单身者之间在单身俱乐部相处的过程中也表现出各种各样的不信任、不认同,在遇到类似问题时,他们对调查者的回答常常又很一致,他们大多是站在那个单身者的立场上说话的。换而言之,他们互相之间存在着一种情感上的不自觉的战壕意识、和主流社会抵抗的意识、帮助和自己有同样命运的单身者的意识,这是单身者亚文化形成的重要基础。 。。
准则和规范(2)
人与人之间总是有情感的,只不过是深与浅的不同。在单身群体里有几种相交至深的情感,这情感不是来源于男女之间的*,而是来源于男人和女人之间或者是男人和男人之间、女人和女人之间的友谊。这种情况发生在以性的意识为交往基础的单身群体中,情感不是因为性而是因为友谊。这本身很能说明问题。
参加单身俱乐部活动的单身个体,很快就会组合一个个小型群体,来抵抗大型活动因为忽略个体而造成的形单影只感。单身者就是为了排除孤独而来,一个人躲在家里孤独是可以承受的,而身处群体性场合的孤独,那就让人很难承受了,所以单身俱乐部里的单身个体基本上都有着自己的小圈子,三五个一起,有一个相对独立的阵地。这个小型群体里相互之间非常平等和团结,是一个利益和友谊相交融的小团体。
前几章提到过的小林就是这样结交了一批女朋友,每次来单身沙龙必定三五成群,几个单身女人在一起,热闹得像一台戏。坐在桌子旁边,即使没有男人也不觉得无趣。我们的调查对象小张,第三章我们曾经也提到过她,48岁,离过两次婚,准备独身,她说她交往了一群年龄比她轻的女伴,全部是离婚女人。单身者小王(见第三章),也有一群朋友,其中有几个是文化圈里的单身男人,他们聚在一起首先是因为先前就是朋友,都成为单身者之后去单身沙龙活动还可以谈谈文化圈内的话题,彼此觉得文化程度、思想意识相似,可以互相介绍异性朋友或者一起议论四周的芸芸众生。
单身者,他们之所以经常在一起,是因为可以一起玩,一起聊天,一起相互倾诉单身的情感孤独。她们一起上单身俱乐部,出现在哪儿总是没人敢轻视。这些单身者比较重视小团体组织,因为他们一般觉得自己比已婚者弱小,所以必须互相支撑。
这就是所谓大圈子里的小圈子。小圈子里单身者之间的感情一般比较深厚,只要不发生利益冲突,这里所说的利益冲突就是性,如果不发生男女之间的三角或者多角的恋爱关系(在同一个小圈子里面),小圈子的友谊是比较牢固的。他们经常是一人有难,众人帮忙,彼此之间的认同感很强。
单身俱乐部里单身者很容易结交同性的或者异性的朋友,人与人之间的熟识非常迅速——这完全得益于单身俱乐部的交友性质,人与人之间比较开放,容易亲近。而且,单身者之间很容易成为朋友,因为这样的友谊没有家庭和另外的家庭成员的从中干扰,没有家务琐事的牵累,生活状况的孤独和寂寞把人和人拉在了一起,所以这种纯友谊的感情可以保持很久。
记者小冰和证券公司的小敏就是这样认识的,她们经常在一间咖啡屋一待就是一个下午,小冰在那儿写稿,小敏在那儿读小说。这样过了几个星期,有一天小敏偶尔抬头,恰巧小冰也抬头,无意之中两人的视线交流到了一处。两个女孩子有很多共同点,都喜欢时装、喜欢逛街、喜欢吃汉堡、喜欢喝咖啡。于是她们成为了朋友,一起有很多可谈的话题。在这间咖啡屋里她们又认识了医生小良和他的朋友小方。他们四人聚成了一个小群体,经常约在一块玩。约会的地点就不仅仅在咖啡馆,还有公园、游乐场、酒吧、饭馆,或者干脆是大排档。最近小冰和小敏合买了一个两室一厅,搬到一起住了。但是,她们不是同性恋者,只是想在这种居住关系之中体验同性间的友谊。在这种居住关系之中,她们觉得比较自由,不像和父亲、母亲住在一起,老是要听老人的唠叨,生活习惯还要相互妥协。 。 想看书来
准则和规范(3)
单身群落的整体性、组织性、忠诚性目前在中国社会尚不太明显,虽然他们经常有规律地聚会,相互之间见了面会彬彬有礼,有互相认同感。但并不像其他的社会团体,有思想、有言论、有形式、有组织,例如,“保护动物者协会”、“女权运动组织”、“反种族歧视组织”、“禁烟行动组织”、“酷儿组织”等。比较来说,单身群体规模大、人数多,但情感淡、联络松散。当然除了我们在上面叙述了各种类型的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