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亦农散文随笔选 >

第12部分

亦农散文随笔选-第12部分

小说: 亦农散文随笔选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清新、纯正、京腔京韵
清新、纯正、京腔京韵

  ——评小小说作家宋新华的几篇近作

  亦农

  宋新华写小小说其实有些年头了,只不过中间停了一段时间,新华也好像从小小说圈里淡出了,但也总听到朋友们说起来,那个写小小说的新华呢?言语中不无几分思念。新华的复出,也就是2004年年前年后的事,一出来就闹出很大动静,北京的许多媒体都能看到他的大作了。圈里朋友拍手说:这是咱小小说界的幸事呢!

  我因为也写小小说,所以遇到小小说就眼睛发亮,拿来细读,一则体验那种阅读的*,二来希望自己能从中吸取些写作的经验。新华的小小说就给我极深的印象,读得多了,忍不住想写几句,手边正好有新华几篇作品,不妨一一赏读。

  《魏爷》,写一个北京大爷,且是文化圈子里的,新华用笔不多,短短不足千字,却活脱脱勾画出一个形神兼具的北京大爷来。单单一句:“我这辈子非要‘触触电’,拍几部有影响的大片,在圈里圈外都叫叫响。拿它个奥斯卡,金熊奖……”就足让我们品味半晌!不知道新华写的这位爷在现实生活中有没有原型,我倒是很相信,在北京这样的“魏爷”还有很多,很感谢新华为我们小小说人物画廊里增添了这么一个典型。

  《老兵赵军》写得很感人,读罢我的眼睛也是潮潮的。新华在这里为我们塑造了一位可敬可爱的老兵形象,而这样的人物在中国不计其数,他们是平凡的人,但又是不平凡的人。他们的精神,他们的人格,可以称得上中国的“脊梁”。如果说小小说中也有浪漫主义一枝的话,这就是很不错的一个示范文本。

  《古爷》,新华的这篇小说让我一读再读,尤其最后一句话:一个编苇席的,救过全村人的命。这句话让我嚼咀又嚼咀。小小说的魅力在哪里?我认为在其真执的感情,而对感情的描写,如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呢?新华在这里我们指了一条道路,那就是越是激扬的感情,越是要平静地写、平静的表达。新华在一个完整的句子中用了一冷一热两种情绪,前面是“一个编苇席的”,这是一种素描式的,甚至是冰冷的不含任何感情因素的介绍,而“救过全村人的命”,则落笔干净利落,嘎然而止。正是这种反差极大的情态表达,最终将这篇小说的情绪冲击力充分地释放了出来!

  一个作家身上可能要具备多种因素,而一个真正负责任的作家身上则必须具备一种因素,那就是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我们在鲁迅的身上可以看到,在巴金的身上可以看到,在老舍的许多作品里也可以看到。而在新华的小小说里,我们也能读出他在轻松叙事背后的忧患来。《爱心伞》、《福兮祸兮》都是现实生活的提炼。《爱心伞》通过“我”的遭遇,反映出人心的不古。作家在夸奖 “多漂亮、结实的‘爱心伞’”同时,不能不让我们强烈地感受到他内心深处的悲凉——“营业大厅挂伞的墙上,白茫茫的一片真干净”,这其实是对人性失落的慨叹。在《福兮祸兮》中,作家用传奇的笔调为我们建构了一个发生在现实的故事,少言寡语的冯老师因为意外而得到一处房产,但这个意外之财最后又为他带来无尽的烦恼。制造烦恼的真正根源是什么呢?不是意外的奥迪车“亲吻”,而是贪污*的官员,和违背道德规范的社会弊病。反映剖析社会现实,将世象中的污垢剖开了给世人看,这是作家的职责之一,可贵的是,新华在这里并没有自己跳出来说三道四,而是轻松、幽默的笔触巧妙无情地揭露了社会不良现象。

  新华的作品总体上来说,给人一种清新纯正京腔京韵的感觉,这大概与他所生活的环境有很大关系。新华生活在北京的顺义,顺义是个很美丽的地方,山山水水和古老的民风民俗不知不觉中熏陶了新华,融化在新华的血液中,经过酝酿培育,最终借助小小说的躯壳面世,使读者有幸看到一篇篇沐浴着顺义山水风雨灵气的小小说佳作。

  生活中的新华性格开朗,为人善良,对于小小说的执着更是在圈子里被传为佳话。2004年夏,北京小小说沙龙成立,作为沙龙主要成员之一的新华积极为沙龙成长出谋划策,每次在北京市搞活动,新华就要从顺义乘两个多小时的车而来,风雨无阻。

  北京的小小说正方兴未,京味小小说代表作家之一的新华也一定会写出更多更好的作品。小小说虽小犹大,小小说照样可以出精品,出经典。在此,作为文友,我衷心祝愿新华在小小说领域里纵马驰骋,再创新高。也迫切希望看到新华兄更多更好的小小说作品。 电子书 分享网站

书画家李长翰
零八年秋,与北京作家宋新华、诗人许福元、书画家李长翰等三五知已游承德避暑山庄。长翰兄不善言词,常昂首挺胸阔步前行,把我等远远甩在后边。看到我们拉后了,他便站住,等我们赶上,他再昂首挺阔步前行,又把我们远远甩在身后……

  是晚,承德著名作家李树伟先生携夫人设宴相待,与诗人罗士洪、韩闽山等*文友共聚,相谈甚欢。长翰颇善饮,茶碗大小酒杯,一饮而尽,有豪侠气。宴毕,众人相携回宾馆,始有幸见长翰写书作画——

  一张五六平米大桌,摆了墨砚,铺了宣纸。长翰脱去外衣,高挽衣袖,竹笔悬腕,行若太极,动静开合,刚柔快慢,上下左右,顺逆缠绕,忽隐忽现,虚虚实实,绵绵不断。一只狼毫恰似成了他身体的一部分,一动而无不动,显时气势充沛,隐时烟消云散,以意带力,劲断意连,而后再轻轻启动,挥洒自如。一意一念,一举一动,随心所欲,都在自我控制之中。或狂风聚雨,或如歌慢板。一张白纸,顷刻间龙飞凤舞,气象万千。

  长翰兄身形俊朗,潇洒自若;其字亦丰瘦适宜,自然天成。所谓艺术熏陶人,大的如此,人练书法,书法亦练人。墨香浸泡久了,书家也就有了独特气质,举手投足,眉眼神态,仿佛沾染数千年中国书画韵气,言语行走,也似乎在大地上书写。茫茫人海,你只一眼便可认出他的与众不同。

  关于书法与绘画,我是外行。以槛外人观之,不以技法论长短,只凭直觉判优劣。看长翰写字绘画,是一种享受。观之神清气爽,品之余味无穷。事隔三月回眸冥想,仍不能不慨叹艺术魅力无穷啊!

  长翰姓李,字砚清,号馗风堂主、跋石山人。出生于钟馗故里,为天下第一石古城垓下——皖灵壁人氏。擅花鸟,人物,兼作书法、篆刻,求索诗、书、画、印之精妙,画成诗随书法、篆刻,相得益彰。长翰虽与我同年,然其在墨画艺术上的造诣,却令我望尘莫及。早有业内大家评曰:具有颇高学术、审美和收藏价值,其书画作品亦广受海内外人士青睐和收藏。

  承德之行,与长翰兄一见如故。长翰兄赠我“惊魂”二字,概因我写悬疑惊悚小说之故,其诚祝之心益于笔端。我视为珍宝,每有远方友人来,便以其书示人,竖大拇指赞不绝口者多矣。我习文,长翰兄演练书法与绘画,古来文艺多相通,而古来文人亦多相怜,他日若得机缘,一叠醋花生,两瓶二锅头,邀三五知己,酒酣耳热之际,铺开笔墨,长翰兄作画,我弄小文,一鼓一瑟,众友歌和,也是天下一件妙事!

  愿长翰兄多悟书画真谛,技艺大精进,与粟并提,与白石老人比肩,流传万千载。

  亦农

  2009年4月26于 北京 

  2009年4月28日二稿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亦农访谈:我的恐怖小说创作生涯
问:亦农老师,你好,非常荣幸能邀请到您。首先祝贺你的长篇恐怖小说《石佛镇》顺利出版发行并大卖。

  答:主持人好,各位朋友新年好。谢谢你的祝福。

  问:据我了解,你的恐怖小说在网上非常受欢迎,在许多文学网站的点击率都非常高,新浪、天涯、幻剑都曾多次隆重推荐过你的作品。你的博客点击率接近百万。网上你的粉丝都自称亦迷。

  答:谢谢,你好像比我还了解得清楚,不胜荣幸。据我所知,自称亦迷的有两类,一类是易中天先生的粉丝,一类喜欢我的恐怖小说的。不能把易先生的粉丝划归我的阵营,那样易先生会很生气,后果会很严重。

  问:在座的很多朋友也是你的铁杆粉丝,他们中有人看过你所有写的恐怖小说。但也有一些朋友,以及电视机前的一些不经常上网的朋友,还不太熟悉您和您的作品,能否在这里再做个自我简介?

  答:亦农,七十年代初生人,原籍河南南阳,现在主要从事恐怖小说写作。如今已写了《石佛镇》、《空谷幽魂》、《艳鬼惊情》、《北戴河》、《灵异少女》系列等五六部长篇恐怖小说,《石佛镇》2008年1月1日由新星出版社出版,欢迎朋友们到书店或网上去买我的新书。支持正版,打击盗版。

  问:现在亦农的名字,可以说已经成为一个恐怖小说的品牌。我事前做过一个调查,一些出版商说,有了亦农的名字,就是一部恐怖小说畅销的保证。因此网上也有流传说,你雇有枪手,以亦农的名字写恐怖小说,有这回事儿吗?

  答:呵呵,我还没有红到那种“烂紫”的程度吧?!在这里以我的人格声明,那肯定是谣传。

  问:亦农老师,我和观众朋友都很感兴趣,你为什么会专注于写恐怖小说?

  答:一是,这类小说当前有一定的市场,能帮我赚到钱;二是,我对这类小说创作比较有兴趣,它相对于反映现实生活的小说创作起来容易一些,比如更容易制造恐怖惊悚曲折的情节,更容易吸引人,只要你的想像足够新奇、刺激,出人意料,就会有读者喜欢。

  问:你如何看待文学与人生和社会的关系?在生活中文学所应担负担的责任是什么?

  答:这个问题对于我来讲,不好回答。你应该去问那些文学青年,或者拿着国家工资的专职作家们。他们可能比较有发言权。我现在很少考虑这个问题。

  问:为什么会这么说?难道你不是作家吗?

  答:也许有别人会这么称呼我。但在我心目中,我的创作只不过是一门谋生的手艺。我就是一位码字匠。街旁卖烤红薯的是一种职业,撑勺的大师傅是一种职业,而写作也不过是一种职业罢了。烤红薯的会尽力把红薯烤得外焦里嫩,撑勺的大师会尽力把菜炒得色香味俱全。写作的时候,我总在考虑,如何写更恐怖、更刺激。或者说让读者看后觉得很好玩,很过瘾。我则会尽力把故事编得好看。我最爱听读者说,亦农的恐怖小说晚上不敢看,只能白天看。此外,我不喜欢动不动就把一些诸如承担社会进步责任之类夸大之词加在作家的头上。作家也是普通人,首先也要为生计奔波。

  问:写作对你来说意味着什么?

  答:意味着生存,意味着养家糊口。卖出书稿,我才有买菜的钱,才能供女儿上学,才能吃肉、吃豆腐。当然,我希望通过卖天价书稿,来实现在北京买房子、买车的梦想。我如今是一个自由职业者,除了写作卖书之外,我没有任何收入,当然也没有灰色收入。而除了码字外,我别无所长。如果不码字卖书,我连吃饭的钱都没有。只能去喝西北风了。

  问:你如何看待文学的作用?

  答:这个问题你好像又问错人了。对我而言,写作就是写出好看的书,有更多的读者喜欢我杜撰的故事,愿意掏钱买我的书。使我的读者在阅读时,进入一个忘我的境界,忘掉现实生活中的烦恼或种种不如意,随着我的故事去感受恐惧、惊悚、爱情、友谊等各种情感体验等。请问,你觉得去和一个连肚子都填不饱的人去谈交响乐,有意义吗?

  
  问:能否谈一谈你的创作经历?你在专职写恐怖小说之前好像写了很多年的小小说和诗歌?

  答:我上大学时写过诗,模仿的是席莫容的诗。那时候流行过一阵子汪国真的诗,可惜他的诗我只看上过一首,现在连名字都忘了。大学毕业后,开始写小小说,觉得小小说能迅速反现社会现实中的某些弊端。我写了近二十年小小说。

  问:现在还写诗与小小说吗?

  答:基本不写了。

  问:为什么?据我掌握的材料,你的小小说非常有影响,许多作品都拿过全国大奖,像《棋杀》、《狼的爱情》等已经成为小小说中的经典作品,被各种选本选用,被戏剧学院用做角本,有的还被翻译到国外。

  答:谢谢你这么了解我。原因很简单,写小小说挣不到钱;写诗更赚不到钱。我首先是一个人,我父亲是一个普通工人,过去我家属于贫下中农,所以我得靠自己赚钱养家糊口。如果一天到晚净写小小说与诗,饭钱从哪里来?相关部门是不会给我发一分钱工资的。作家分为圈养作家与野生作家。我很认同这个观点。我是野生的,属于自生自灭那一种,没有人管你的死活。所以我只能靠自己,要活得坚韧!不怕风吹雨打。有时候我觉得自己像草原上的一匹狼,很瘦了,肚子也是扁的。我得奔波自己找食儿。

  
  问:你现在专职写恐怖小说?

  答:是。

  问:专职写作有多久了?现在进展如何?

  答:大约从2006年*月份开始。截止到现在,已写了长篇恐怖小说五六部,《石佛镇》约50万字;《空谷幽魂》约60万字;《艳鬼惊情》22万字;《北戴河》12万字;《灵异少女》系列16万字,还有一部中篇恐怖小说集,约二十多万字。总计不到200万字。

  问: 算来不到一年半时间,你就写出这么多。真是快枪手。

  答:你别夸我,我这个速度对于职业写家来讲,并不十分出众。只能算中等偏上吧。

  问:你平均每天要写多少字?你每天除了写作还做什么?能否讲一讲你的创作生活?

  答:当然和你们上班族有些不太一样。我有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每天接送女儿上下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