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杂篇二十五 则阳 译文-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则 阳
【题解】
“则阳”是篇首的人名。本篇内容仍很庞杂,全篇大体可以分成两大部分,前一部分写
了头十个小故事,用人物的对话来说明恬淡、清虚、顺任的旨趣和生活态度,同时也对滞留
人事、迷恋权势的人给予抨击。后一部分则讨论宇宙万物的基本规律,讨论宇宙的起源,讨
论对外在事物的主体认识。
前一部分大体分作九小段,至“故曰待公阅休”为第一段,写公阅休清虚恬适的生活旨
趣和处世态度。至“以十仞之台县众閒者也”为第二段,写圣人的心态和人们对于道的尊崇
与爱慕。至“无内无外”为第三段,写一个人要善于自处,善于应物。至“譬犹一吷也”为
第四段,通过巧妙的比喻指出人在世间的渺小,倡导与世无争的态度,同时讽刺和嘲弄了诸
侯国之间的争夺战争。至“其室虚矣”为第五段,通过孔子之口盛赞市南宜僚“声销”而
“志无穷”的潜身态度。至“内热溲膏是也”为第六段,指出为政“卤莽”、治民“灭裂”
的严重危害。至“于谁责而可乎”为第七段,通过柏矩游齐之所见,批评当世君主为政的虚
伪和对人民的愚弄。至“然乎”为第八段,说明人们的是非观念不是永恒的,认识也是有限
的。至“之二人何足以识之”为第九段,谴责卫灵公的荒唐无道。
后一部分写少知与大公调的对话,借大公调之口从讨论宇宙整体与万物之个体间“合
异”、“散同”的关系入手,指出各种事物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各种变化也都会向自己的反
面转化,同时还讨论了宇宙万物的产生,又最终归结为浑一的道。
前一部分可以说是杂论,内容并不深厚,后一部分涉及宇宙观和认识论上的许多问题,
也就较有价值。
【原文】
则阳游于楚(1),夷节言之于王(2),王未之见(3),夷节归。彭阳见王果曰
(4):“夫子何不谭我于王(5)?”王果曰:“我不若公阅休(6)。”
彭阳曰:“公阅休奚为者邪?”曰:“冬则擉鳖于江(7),夏则休乎山樊(8)。有过
而问者,曰:‘此予宅也。’夫夷节已不能,而况我乎!吾又不若夷节。夫夷节之为人也,
无德而有知,不自许(9),以之神其交固(10),颠冥乎富贵之地(11),非相助以德,
相助消也(12)。夫冻者假衣于春(13),暍者反冬乎冷风(14)。夫楚王之为人也,形尊
而严;其于罪也,无赦如虎;非夫佞人正德(15),其孰能桡焉(16)!
“故圣人,其穷也使家人忘其贫(17),其达也使王公忘爵禄而化卑(18)。其于物
也,与之为娱矣;其于人也,乐物之通而保己焉(19);故或不言而饮人以和(20),与人
并立而使人化。父子之宜,彼其乎归居,而一閒其所施(21)。其于人心者若是其远也。故
曰待公阅休(22)。”
【译文】
则阳周游到楚国,夷节向楚王谈到则阳,楚王没有接见他,夷节只得作罢归家。则阳见
到王果,说:“先生怎么不在楚王面前谈谈我呢?”王果说:“我不如公阅休。”
则阳问:“公阅休是干什么的人呢?”王果说:“他冬天到江河里刺鳖,夏天到山脚下
憩息。有人经过而问他,他就说:‘这就是我的住宅。’夷节尚且不能做到,何况是我呢?
我又比不上夷节。夷节的为人,缺少德行却有世俗人的智巧,不能约束自己做到清虚恬淡,
用他特有的办法巧妙地跟人交游与结识,在富有和尊显的圈子里弄得神情颠狂内心迷乱,不
是用德行去相助他人,而是使德行有所毁损。受冻的人盼着温暖的春天,中暑的人刚好相反
得求助冷风带来凉爽。楚王的为人,外表高贵而又威严;他对于有过错的人,像老虎一样不
会给予一点宽恕;不是极有才辩的人而又端正德行,谁能够使他折服!
“所以圣人,他们潜身世外能使家人忘却生活的清苦,他们身世显赫能使王公贵族忘却
爵禄而变得谦卑起来。他们对于外物,与之和谐欢娱;他们对于别人,乐于沟通、混迹人世
而又能保持自己的真性;有时候一句话不说也能用中和之道给人以满足,跟人在一块儿就能
使人受到感化。父亲和儿子都各得其宜,各自安于自己的地位,而圣人却完全是清虚无为地
对待周围所有的人。圣人的想法跟一般人的心思,相比起来差距是那么远。所以说,要使楚
王信服还得期待公阅休哩。”
【原文】
圣人达绸缪(1),周尽一体矣(2),而不知其然,性也。复命摇作而以天为师
(3),人则从而命之也(4)。忧乎知而所行恒无几时(5),其有止也若之何!
生而美者,人与之鑑(6),不告则不知其美于人也。若知之,若不知之,若闻之,若
不闻之,其可喜也终无已;人之好之亦无已,性也。圣人之爱人也,人与之名,不告则不知
其爱人也。若知之,若不知之,若闻之,若不闻之,其爱人也终无已,人之安之亦无已,性
也。
旧国旧都(7),望之畅然(8);虽使丘陵草木之缗(9),入之者十九(10),犹之
畅然。况见见闻闻者也(11),以十仞之台县众閒者也(12)!
【译文】
圣人通达于人世间的各种纷扰和纠葛,周遍而又透彻地了解万物混同一体的状态,却并
不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这是出于自然的本性。为回返真性而又有所动作也总是把师法自然
作为榜样,人们随后方才称呼他为圣人。忧心于智巧与谋虑因而行动常常不宜持久,时而有
所中止又将能怎样样呢!
生来就漂亮的人,是因为别人给他作了一面镜子,如果不通过比较他也不会知道自己比
别人漂亮。好像知道,又好像不知道,好像听见了,又好像没有听见,他内心的喜悦就不会
有所终止,人们对他的好感也不会有所中止,这就是出于自然的本性。圣人抚爱众人,是因
为人们给予了他相应的名字,如果人们不这样称誉他圣人也不知道自己怜爱他人。好像知
道,又好像不知道,好像听见了,又好像没有听见,他给予人们的爱就不会有所终止,人们
安于这样的抚爱也不会有所终止,这就是出于自然的本性。
祖国与家乡,一看到她就分外喜悦;即使是丘陵草木使她显得面目不清,甚至掩没了十
之八九,心里还是十分欣喜。更何况亲身见闻到她的真面目、真情况,就像是数丈高台高悬
于众人的面前让人崇敬、仰慕啊!
【原文】
冉相氏得其环中以随成(1),与物无终无始,无几无时。日与物化者,一不化者也
(2),阖尝舍之(3)!夫师天而不得师天(4),与物皆殉(5),其以为事也若之何?夫
圣人未始有天,未始有人,未始有始,未始有物,与也偕行而不替(6),所行之备而不洫
(7),其合之也若之何?汤得其司御门尹登恒为之傅之(8),从师而不囿(9);得其随
成,为之司其名(10);之名嬴法(11),得其两见(12)。仲尼之尽虑(13),为之傅
之。容成氏曰(14):“除日无岁,无内无外(15)。”
【译文】
冉相氏体察了道的精髓因而能听任外物自然发展,跟外物接触相处没有终始,也显不出
时日。天天随外物而变化,而其凝寂虚空的心境却一点也不会改变,何尝舍弃过大道的精
髓!有心去效法自然却得不到效法自然的结果,跟外物一道相追逐,对于所修的事业又能够
怎么样呢?圣人心目中从不曾有过天,从不曾有过人,从不曾有过开始,从不曾有过外物,
跟随世道一块儿发展变化而没有废止,有所行动也是那么完备因而不会受到败坏,他与外物
的契合与融恰又将是怎么样的呢!商汤启用他的司御门尹登恒做他的师傅,而他随从师傅学
习却从不拘泥于所学;能够随顺而成,为此而察其名迹;对待这样的名迹又无心寻其常法,
因而君臣、师徒能各得其所、各安其分。仲尼最后弃绝了谋虑,因此对自然才有所辅助。容
成氏说:“摒除了日就不会累积成年,忘掉了自己就能忘掉周围的事物。”
【原文】
魏莹与田侯牟约(1),田侯牟背之。魏莹怒,将使人刺之。犀首闻而耻之曰(2):
“君为万乘之君也(3),而以匹夫从仇(4)!衍请受甲二十万(5),为君攻之,虏其人
民,系其牛马,使其君内热发于背。然后拔其国(6)。忌也出走(7),然后抶其背
(8),折其脊。”
季子闻而耻之曰(9):“筑十仞之城,城者既十仞矣,则又坏之,此胥靡之所苦也
(10)。今兵不起七年矣,此王之基也。衍乱人,不可听也。”
华子闻而丑之曰(11):“善言伐齐者,乱人也;善言勿伐者,亦乱人也;谓伐之与不
伐乱人也者,又乱人也。”君曰:“然则若何?”曰:“君求其道而已矣!”
惠子闻之而见戴晋人(12)。戴晋人曰:“有所谓蜗者,君知之乎?”曰:“然。”有
国于蜗之左角者,曰触氏,有国于蜗之右角者,曰蛮氏。时相与争地而战,伏尸数万,逐北
旬有五日而后反(13)。”君曰:“噫!其虚言与?”曰:“臣请为君实之。君以意在四方
上下有穷乎(14)?”君曰:“无穷。”曰:“知游心于无穷,而反在通达之国(15),若
存若亡乎(16)?”君曰:“然。”曰:“通达之中有魏,于魏中有梁(17),于梁中有
王。王与蛮氏,有辩乎(18)?”君曰:“无辩。”客出而君惝然若有亡也(19)。
客出,惠子见。君曰:“客,大人也(20),圣人不足以当之。”惠子曰:“夫吹管也
(21),犹有嗃也(22);吹剑首者(23),吷而已矣(24)。尧舜,人之所誉也;道尧舜
于戴晋人之前,譬犹一吷也。”
【译文】
魏惠王与齐威王订立盟约,而齐威王违背了盟约。魏王大怒,打算派人刺杀齐威王,将
军公孙衍知道后认为可耻,说:“您是大国的国君,却用普通百姓的手段去报仇!我愿统带
二十万部队,替你攻打齐国,俘获齐国的百姓,牵走他们的牛马,使齐国的国君心急如焚热
毒发于背心。然后我就攻占齐国的土地。齐国的大将田忌望风逃跑,于是我再鞭打他的背,
折断他的脊骨。”
季子知道后又认为公孙衍的做法可耻,说:“建筑七八丈高的城墙,筑城已经七八丈高
了,接着又把它毁掉,这是役使之人所苦的事。如今战争不起已经七年了,这是你王业的基
础。公孙衍实在是挑起祸乱的人,不可听从他的主张。”
华子知道以后又鄙夷公孙衍和季子的做法,说:“极力主张讨伐齐国的人,是拨弄祸乱
的人;极力劝说不要讨伐齐国的人,也是拨弄祸乱的人;评说讨伐齐国还是不讨伐齐国为拨
弄祸乱之人的人,他本身就是拨弄祸乱的人。”魏王说:“既然如此,那将怎么办呢?”华
子说:“你还是求助于清虚淡漠、物我兼忘的大道罢!”
惠子知道了,引见戴晋人。戴晋人对魏王说:“有叫蜗牛的小动物,国君知道吗?”魏
王说:“知道。”戴晋人说:“有个国家在蜗牛的左角,名字叫触氏,有个国家在蜗牛的右
角,名字叫蛮氏,正相互为争夺土地而打仗,倒下的尸体数也数不清,追赶打败的一方花去
整整十五天方才撤兵而回。”魏王说:“咦,那都是虚妄的言论吧?”戴晋人说:“让我为
你证实这些话。你认为四方与上下有尽头吗?”魏王说“没有止境。”戴晋人说:“知道使
自己的思想在无穷的境域里遨游,却又返身于人迹所至的狭小的生活范围,这狭小的生活范
围处在无穷的境域里恐怕就像是若存若失一样吧?”魏王说:“是的。”戴晋人又说:“在
这人迹所至的狭小范围内有一个魏国,在魏国中有一个大梁城,在大梁城里有你魏王。大王
与那蛮氏相比,有区别吗?”魏王回答说:“没有。”戴晋人辞别而去,魏王心中不畅怅然
若有所失。
戴晋人离开后惠子见魏惠王,魏王说:“戴晋人,真是个了不起的人,圣人不足以和他
相提并论。”惠子说:“吹起竹管,就会有嘟嘟的响声;吹着剑首的环孔,只会有丝丝的声
音罢了。尧与舜,都是人们所赞誉的圣人;在戴晋人面前称赞尧与舜,就好比那微弱的丝丝
之声罢了。”
【原文】
孔子之楚(1),舍于蚁丘之浆(2)。其邻有夫妻臣妄登极者(3),子路曰:“是稯
稯何为者邪(4)?”仲尼曰:“是圣人仆也。是自埋于民,自藏于畔(5)。其声销
(6),其志无穷,其口虽言,其心未尝言,方且与世违而心不屑与之俱。是陆沈者也
(7),是其市南宜僚邪(8)?”
子路请往召之。孔子曰:“已矣!彼知丘之著于己也(9),知丘之适楚也,以丘为必
使楚王之召己也,彼且以丘为佞人也(10)。夫若然者,其于佞人也羞闻其言,而况亲见其
身乎!而何以为存(11)?”子路往视之,其室虚矣。
【译文】
孔子到楚国去,寄宿在蚁丘的卖浆人家。卖浆人家的邻居夫妻奴仆全都登上了屋顶观看
孔子的车骑,子路说:“这么多人聚集在一起是干什么呢?”孔子说:“这些人都是圣人的
仆从。这个圣哲之人把自己隐藏在百姓之中,藏身于田园生活里。他的声音从世上消失了,
他的志向却是伟大的,他嘴里虽然在说着话,心理却好像不曾说过什么,处处与世俗相违背
而且心理总不屑与世俗为伍。这是隐遁于世俗中的隐士,这个人恐怕就是楚国的市南宜僚
吧?”
子路请求前去召见他。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