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群读史记 之秦始皇-第10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后,秦始皇自称〃真人〃。
秦始皇的〃一人〃思想极为浓厚,为此,他兼并六国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垄断〃朕〃字为皇帝的专称。但是,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秦始皇突然改变自称,他下令说:〃吾慕真人,自谓〃真人〃,不称〃朕〃。〃从自称〃朕〃到废〃朕〃称〃真人〃,不过九年时间,秦始皇的自称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这是为什么呢?
原来是卢生的一番话……卢生的〃真人〃说,使秦始皇自觉主动地更改了称呼。
◇。◇欢◇迎访◇问◇
第41节:生死茫茫(4)
卢生的〃真人〃说怎么能让秦始皇相信了呢?秦始皇可不是白痴,也不是弱智。兼并六国,统一天下,横扫六合,秦始皇基本未犯什么过错,他可是个有勇有谋的人。那么,卢生靠什么忽悠了秦始皇呢?
卢生给秦始皇讲了三点:
第一,〃真人〃就是仙人。卢生诡称,真人入水不沾水,入火不感到灼热,还能凌云驾雾,和天地一样万古长存(真人者,入水不濡,入火不〔ruò,弱〕,陵云气,与天地久长)。
第二,求仙遇阻事出有因。秦始皇求仙多年未有成果,原因是〃物有害之者〃,有人妨碍秦始皇见到〃真人〃,所以才会屡求不灵。
第三,人主必须辟恶鬼才能见到〃真人〃。天地间有〃真人〃,也有恶鬼,〃恶鬼辟,真人至〃。所以,人主的一切行动都要保密,包括人主住在哪儿,都绝对不能让其他人臣知道。一旦被人臣知道,就会惊走了〃真人〃(人主所居而人臣知之,则害于神)。只有秦始皇做到居无定所,居无人知,才可能得到长生仙药(愿上所居宫毋令人知,然后不死之药殆可得也)。
秦始皇兼并六国之后,平生欲望没有得到满足的、唯一没实现的就是长生了。在求长生的强烈欲望中,秦始皇早就被各种神仙的说法与诱惑冲昏了头脑,听了卢生的话,立即下了三道命令:
一是改〃朕〃为〃真人〃。二是京城宫殿一律相连,秦始皇这道命令涉及〃咸阳之旁二百里内宫观二百七十〃座,这近三百座宫殿全部用空中通道(复道、甬道)相互连接。这样,秦始皇就可以避开地面,从空中游走在二百七十座宫殿中,随意住宿而不为大臣所知。三是胆敢泄露秦始皇住所者一律处死(行所幸,有言其处者,罪死)。
为了见到〃真人〃,为了得到长生不老之药,秦始皇真是不惜一切代价。结果是一连串出了三件事:
第一件事发生在秦始皇下达上述三条命令后不久。秦始皇在一座行宫的高处远远看到丞相李斯的庞大车队,心里很不满意,随口嘟囔了几句。有一位宦官把秦始皇不满的话悄悄告诉了李斯,李斯得知之后,立即大幅度减少了随从。不久,秦始皇又从行宫的高处看到李斯的车队,但已经不是盛大豪华,而是轻车简从。秦始皇立即悟到是自己身边的人泄露了上次说的话(始皇怒曰:此中人泄吾语)。他立即审讯那天自己身边的全体随侍宦官,但是,透露这一消息的宦官害怕,不敢承认。没有泄露消息的宦官,自然也不认账。于是,秦始皇下令把那天随从的宦官全部处死。从此,宫中无人再敢泄露秦始皇说的片言只字,秦始皇的行踪真正做到了百官不知。
看看秦始皇处理泄密案的果断残酷,可知秦始皇对卢生的话是多么信从。谁能这么深刻地影响到秦始皇?只有方士!因为方士能找到秦始皇心中极其想要的长生不老仙药。否则,谁敢这么耳提面命地教导秦始皇?
※虹※桥※书※吧※BOOK。
第42节:生死茫茫(5)
第二件事发生在秦始皇三十六年(前211),这一年是秦始皇下世的前一年。秦始皇屡屡寻求仙药未果,心中闷闷不乐。于是,他指令朝中〃博士〃创作了一首《仙真人诗》,并且在他巡行天下的时候,到处演唱这首歌(始皇不乐,使博士为《仙真人诗》,及行游天下,传令乐人歌弦之)。虽然因为文献记载的缺失,我们今天已经不知道这首《仙真人诗》的唱词,但是,光看这首歌的歌名就可以知道这一定是一首表达求仙愿望的歌曲。
第三件事发生在秦始皇三十一年(前216)十二月。这一年秦始皇突然改〃腊曰嘉平〃。〃腊〃,是古代十二月的祭日。裴骃的《史记集解》引了一个故事:
太原真人茅盈《内纪》曰:始皇三十一年九月庚子,盈曾祖父蒙乃于华山之中,乘云驾龙,白日升天。先是其邑谣歌曰:神仙得者茅初成,驾龙上升入泰清。时下玄洲戏赤城,继世而往在我盈,帝若学之腊嘉平。始皇闻谣歌而问其故,父老具对此仙人之谣歌,劝帝求长生之术。于是,始皇欣然,乃有寻仙之志,因改腊曰嘉平。
有一个叫茅盈的〃真人〃说,他的曾祖父于始皇三十一年九月〃乘云驾龙,白日升天〃。在他曾祖父升天之前,当地就流传着一首关于求仙成功的歌谣。秦始皇听了之后,非常兴奋,立即改〃腊〃为〃嘉平〃。
《史记集解》的这个故事是否真实尚有问题,但是,秦始皇这一年改〃腊〃为〃嘉平〃确是真有其事。秦始皇改〃腊〃这一称呼为〃嘉平〃就是为了求得仙人。可见,秦始皇对〃真人〃的态度极其虔诚。
秦始皇改〃朕〃为〃真人〃是在秦始皇三十五年,不过,秦始皇三十一年他已经对〃真人〃心向往之了。上述的三道命令三件事,说明了什么?说明秦始皇对卢生所说的〃真人〃痴迷到至死不悟。
求仙未成半生疑 执迷不悟难放弃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最后一次出巡。他来到齐地,带了数千童男童女出海寻找仙药的徐福突然来见他。徐福已经走了九年,杳无消息,这九年之中徐福始终没有找到所谓的长生不老之药,因为这世界上本来就没有这种药,他当然找不到。他花了秦始皇这么多钱,用了这么长时间,怎么向秦始皇交差呢?
徐福是一位洞悉秦始皇求仙心切的方士,他对秦始皇说,蓬莱山上的仙药已经找到了,但是,海上有一种大鱼,每每添乱,所以上不了山,也弄不到仙药。希望能派一些神箭手给我,再遇到大鱼捣乱,我可以用连发的弩箭射杀它们,这样就可能得到仙药了。
秦始皇能够相信走了九年的徐福的话吗?
我认为秦始皇对徐福的话半信半疑。理由是什么呢?
←虹←桥书←吧←。
第43节:生死茫茫(6)
第一,秦始皇对徐福不予惩罚。
《史记·秦始皇本纪》没有明确记载秦始皇是否听信徐福的话,但是,听了徐福的汇报之后,秦始皇没有处罚徐福。花了那么多钱,最后一无结果,竟然还不受惩罚,秦始皇是那么好糊弄的人?
第二,秦始皇亲自率人捕杀大鱼。
接见徐福的当晚,秦始皇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和海神开战,那些海神就像人一样。秦始皇醒了之后,特意找了个会解梦的人询问,一位博士告诉他,海神不能见到,但是海神往往驱使大鱼、蛟龙做先导。如今皇上对神的祭祀非常周到,这样的恶神,必须立即除掉。只要除掉了恶神,善神就可以露面了。
于是,秦始皇下令准备捕杀大鱼的用具,他自己还亲自操作连弩,准备射杀大鱼。秦始皇一路北上,也没有见到大鱼。到了之罘,看见一条大鱼,秦始皇亲自射杀了这条大鱼。
第三,秦始皇公开责难徐福。
秦始皇在〃坑术士〃事件中对徐福之事讲过一句非常重要的话:〃徐巿等费以巨万计,终不得药,徒奸利相告日闻〃(《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秦始皇在决定处死诸生之时,表达了对徐福的不满。但是,在秦始皇处死的诸生之中并没有徐福。
徐福的下场如何,《史记·秦始皇本纪》没有记载。但是,《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的记载和《秦始皇本纪》不同,该传说,徐福没有找到仙药,回来向秦始皇报告,自己见到海神了。海神问他,你是西土皇帝的使者吗?他回答,是的。海神问徐福,你有什么要求?徐福说,我想求延年益寿的仙药。海神说,你们秦王的礼物菲薄,仙药只能看不能拿走。我随同海神到了蓬莱山,看到用灵芝修成的宫殿,光艳照天。徐福问海神,我需要带什么礼物献给您?海神说,献上良家的男童和女童以及懂得各种技艺的百工,就可以得到仙药了。秦始皇非常高兴,立即派遣三千童男童女和各种工匠,还准备了五谷的种子,再派徐福入海。途中,徐福找到一片辽阔肥沃的土地,便带领众人留在那里,自立为王,不再回朝(秦皇帝大说,遣振男女三千人,资之五谷种,种百工而行。徐福得平原广泽,止,王,不来……《史记·淮南衡山列传》)。
《史记·秦始皇本纪》与《史记·淮南衡山列传》的记载不同,但是,两篇传记有一点相同之处,就是秦始皇至死都不忘寻找长生不老的仙药。
徐福二次出海,一去不归。有关徐福二次出海到了哪里,成为中外交通史上的一大疑团。其中,有三大问题最为关键:一是徐福为何二次出海?二是徐福从哪里出海?三是徐福到了哪里?
关于徐福为何出海,有寻求仙药说,也有躲避秦难说。其中,避难说是一新说。该说认为,徐福是有识之士,他是躲避海外消极反暴政的代表。他对秦始皇的暴政不满,对现实也有深刻的认识。他表面上热衷于求仙,实际上是在寻找一个躲避秦始皇暴政的世外桃源。徐福知道自己不可能找到不死之药,也不可能长期靠欺骗秦始皇来生存,一旦被秦始皇发现,肯定是死路一条。于是,他利用秦始皇渴望求仙的心理,精心策划了这次大规模的海外移民。徐福的精心准备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人员,二是物资。徐福精心挑选的是三千童男童女,是未来繁衍人口所必需的,而且也符合寻找仙药的要求,不至于引起秦始皇的怀疑。徐福更是精心策划物资准备,他要的是船队、百工、谷种,这样既能渡海,又能落地生存。
BOOK。▲虹桥▲书吧▲
第44节:生死茫茫(7)
唐人汪遵有一首《东海》诗:
漾舟雪浪映花颜,徐福携将竟不还。
同作危时避秦客,此行何似武陵滩。
该诗前两句写徐福入海求仙,一去不返。后两句借用陶渊明《桃花源记》中时人避难至桃花源,暗指徐福也是避秦难之人。其中〃武陵〃被后人认为是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在湖南武陵。全诗表达的即是徐福因避秦难而入海的主题。
徐福是从哪里出海的呢?
如今,北到秦皇岛,南至连云港、琅琊、赣榆等地,都有关于徐福出海的传说。对此,历史学家作出了一个令人信服的合理解释,即从公元前219年开始,徐福就率船队出海,因为始终找不到传说中的蓬莱仙境,徐福就尝试在不同地方下海,这也是沿海许多地方都有徐福传说的原因。
徐福最终到了哪里是最为引人注目的话题。其中,徐福到达日本说成为一大热点。此说认为日本人都是徐福的后裔。日本人有两种,一种是土生土长的原居民,一种是徐福带过去的人。据记载,日本现在一些地方还有徐福庙,所以有些人就认为徐福后来抵达了日本。
关于徐福的研究很多,有关徐福的话题不是我们讲解秦始皇的重点,在这里点到为止。
秦始皇知道自己要死亡吗?应当知道。
秦始皇从来不是一个愚蠢的人,但是徐福却是一个绝顶聪明的人,他骗得了这位精明过人的千古一帝,而且让他一次又一次心甘情愿地受骗。可以说,在这场骗局中,徐福是最大的赢家,他不但成为一代航海家,他的东渡也成为中国航海史上的一次壮举。而秦始皇却望眼欲穿地等待徐福,一直到去世。那么秦始皇难道不知道人生必死吗?他是怎么看待死亡的呢?
他知道。理由是:
第一,大建陵墓。秦始皇从继位之始即开始大规模营造陵寝,动用劳力最多时达七十万之巨。如果他不知道自己必死,何必如此兴师动众建造陵墓?
第二,废除谥法。如果知道自己可以万寿无疆,绝对不必废除谥法了,因为不死之帝何言谥法?谥法是对前世君王的评议,不死即不必评议。
第三,强词解释。听到〃今年祖龙死〃的预言,秦始皇对〃祖龙〃一词做了新的解释:〃祖龙者,人之先也。〃即说〃祖龙〃是人的先人。如果深知自己不死,何必力避死亡。
第四,大求仙药。秦始皇大求仙药、力求长生在中国皇帝中是出了大名的。如果知道不死,绝对不必如此求仙。
第五,先人下世。自己的曾祖父、祖父、父亲一个个去世,才有了自己的即位。如果君王可以不死,哪里有自己的君位。
可见,不可一世、为所欲为的秦始皇也深深懂得死亡对每一个人而言都是不可避免的。这个世界上穷人与富人从来就没有过公平,只有死亡对穷人和富人是公平的。既然秦始皇知道有生必有死,那么他在死亡面前还能表现得非常洒脱吗?
秦始皇大规模寻仙求药之时,并没有放弃骊山陵墓的修建。从秦始皇十三岁登基后不久,骊山陵墓即开始修建,直至秦始皇死后才基本告成。秦陵的豪奢极其惊人。秦始皇醉心于服药成仙,但是,他也预留了自己的归宿。在生死之间,他依违不定,不知所往。人生注定是短暂的,求仙长生是不可能的。人生最大的成功是死而无憾,而不是追求长生。
秦始皇称皇帝不久即开始千方百计地寻求长生,这成了他当皇帝之后一个不懈的追求。当然,秦始皇尚未糊涂到只求长生不问国事的程度,他在追求长生之时还在治理着这个空前庞大的帝国。在治理这个庞大帝国之时,有两件事让秦始皇留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