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至尊书童 >

第1部分

至尊书童-第1部分

小说: 至尊书童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章 清贫之家

  几天过去了,刘盘也已经渐渐的习惯了这古代的生活,虚弱的身体也开始逐渐恢复过来,被自己称作阿环的少女见自己也不再说胡话,很是高兴,都是每天一大早就背着篮子上山采野菜去了,家里留下刘盘一个人。

  “相公,你喝粥”环儿小手紧捏衣角小声的说道。

  刘盘端起碗喝了一口,粥依然是入口无味,便问道:“阿环,咱家是不是没有油盐了?”“嗯”阿环轻轻的应了一声,把头埋得低低的,刘盘抬头猛然见阿环的碗里却全是野菜,心头一震一下子全明白过来了。“阿环,咱家里还剩多少米?”

  “家里米还有一些”阿环小声的答道。

  “来,我们换一碗,你正是长身子的时候,多喝些粥”这个家的贫困生活给刘盘带来了很大的震撼,他突然发觉他已经不再是衣食都靠父母供养的大学生了,在另一个遥远世界的优越的生活已经离他而去,他现在面对的,是担负起面前这个家的责任,是作为一个男人的责任。

  “相公,你身子弱,你喝吧,我已经吃过了。”

  刘盘一把抢过阿环手中的碗,几口便把碗里的野菜吃完,心里越吃越是心痛,以前在大城市生活的时候,也吃到过农民挑去市场卖的野菜,可这野菜实在太难吃了:不是人吃的啊。

  阿环端着刘盘递过来的粥,眼里尽是泪水,觉得现在自己的相公,病了之后就变了,在以前他从来都不会关心自己吃什么。少女的心里思绪万千,流出了幸福的泪水。

  “现在我身体好了,可以去市集上找个工作,挣些工钱。”刘盘说道。

  “嗯”,阿环转过身去,走到床边,在床底下翻出一个裹着东西的布来,“相公,家里还剩下十文钱,拿去市集上可以换些米回来。”

  市集上,一片繁华的景象,这里是扬州城内,妓院酒楼,挑担子摆地摊的,人来人往,各种小商贩高声的叫卖着。

  “瞧一瞧,看一看啦,上好的布料,飞虎牌,绝不褪色”“这位老哥,我看你天庭饱满,红光满面,定是家有妻室之人,来买块布回家给你媳妇做衣裳吧。”

  刘阿盘遥遥头,怀里攥着阿环给他的10文钱,举目四望,不知道能买些啥,在这个不知道什么朝代的世界里,一切的一切对于他来说,都还是陌生的,今天家里的米也剩下不多了,家里还等着他用那仅有的10文钱买些米回去呢,可不能乱花了,刘阿盘心里不停的想着,在这个世界里怎么去挣钱,这是他必须考虑的事情,他首先得养活自己,和自己在这个世上的家人,开酒楼?没本钱,摆地摊卖些杂货?好像也没本钱,发明些这个时代没有的东西?好像自己又不会,自己以前在大学里面,学的也不是化学,也不是物理,像发明香皂,造大炮之类的可不会。但作为堂堂男子汉,总不能,在家做吃山空吧。唉,先去米店买几斤米再说吧。想着想着,朝一家米店走去。

  正在这时,前面不远处,一阵锣鼓声传来,一个大户门前围着许多看热闹的人,人山人海的。刘阿盘好奇,不禁也跟着人流走了过去,要看个究竟。“大叔,前面那里是做什么呢,怎么那么热闹?”“这位公子你估计是初到扬州吧,前面是刘大员外家招聘夫子和书童呢,刘员外家可是本县少有的几个大户人家之一,其名下的产业米店,布店,酒楼,可是横跨数省啊,这次名为招夫子教学,明眼的人可都明白,刘家可是准备招良胥,管理偌大的家业啊”

  只见一个衣着光鲜的的人,抱拳大声道:“本人乃刘员外家的管家,各位乡亲,本家老爷欲聘夫子书童数名,在此已贴广告数日,今日便是报名之日,我家老爷说了,但凡会吟诗作对,会教书习字,会基本算数管账,有一技之长之人都能来参加面试,面试者,需先到我身边这位管账先生这里先交5文钱,作为报名费用,面试通过者,便可成为咱刘家受人尊重的夫子,月供2两银子,每天可管一餐饭。被聘为书童的,成绩优异者,出师之后便可分配到刘家所属的各大米店,酒楼等当伙计,工作成绩优异者,还有年终奖励,今天是报名的第一天,欢迎各位踊跃报名。”

  听说月供有2两银子,下面围观的众人早已叽叽喳喳的议论开了,只听人群中有人说道:“2两银子是两百文钱,那可是几十斤大米了。”又有人说道:“刘家员外家的女儿长的可是花容月貌,扬州城内有名的才女啊,不知是多少纨绔子弟,有才学士的梦中情人呢。就是没有月供钱我也愿意”

  管家旁边是两个记账的伙计,摆着两张桌子,来报名的人早已经排成了长蛇队,还有许多,不屑于排队的,三五成群,大冷天手摇折扇,摇头晃脑。刘盘站在一颗大树底下,衣着朴素,一身的穷酸像,倒也没人注意他。

  “杨兄”一个才子对旁边的人道。

  “啊呀,马兄”

  “朱兄和候兄都来了啊”

  “真是难得一见啊,不想在此能遇到各位才子,不虚此行,不虚此行啊”被称作杨兄的手拿折扇抱拳道。几个才子聚拢起来相互拍起了马屁。

  “今日,冬高气爽,风和日丽,如此良辰美景,不如我们来做几首接龙诗诗如何?”被叫做马兄的才子提议到。

  “好,好提议”众才子纷纷附和

  “那马某在此先献丑了,”被称作马兄的打开折扇,晃着头,缓缓吟道:“刘家庄外长蛇阵”

  “十里八乡聘夫子”杨才子接道。

  “长蛇摆尾尽农夫”被称作朱兄的才子,为自己所做的诗句甚为得意,拿着扇子在胸前扇了几扇。

  “额。。额。。农夫农夫没文化”候才子连额了两声,脸红的厉害终于想出了对句,长舒了一口气

  “哈哈,好诗,好诗,应景佳作啊”

第二章 面试
刘盘听着这些才子的诗作差点没把肚子笑疼了,强忍着没笑出声来。但那位被称为朱兄的才子还是发现了他的不对劲。

  “哼”朱才子白了刘盘一眼,见刘盘衣着寒酸,心里立即生出几分鄙视。

  “兄弟这里叨扰了,敢问这位兄台贵姓?”朱才子拱手对刘盘道。

  “在下姓刘,单名一个盘字”刘盘双手抱拳算是还礼。

  “原来是刘兄啊,失敬失敬,刘兄可有功名在身?”

  “尚未考取功名”

  几个才子见刘盘竟然连秀才僮生都不是,心里对他更加鄙视。靠,书都没读过就想来应聘夫子,只怕连个书童的职位都捞不到。

  “不知刘兄是否也有雅兴与我等一同吟诗作赋,切磋切磋呢?”朱才子有意想让刘盘出丑,摇着才子扇说道。

  “在下才疏学浅,就怕胸中所学入不得各位法眼”

  “呵呵,无妨无妨”

  “在下提议;不如我们来对几个对联如何”朱才子打量着刘盘微笑道。

  “如此甚好;那就由朱兄先出招”马才子附和道,一脸的有恃无恐。

  “那在下在此就献丑了”朱才子摇起折扇,整了整衣衫大声吟道:“真真假假,草场大了什么牛都有,牛气冲天。”对联一出,大家都朝刘盘望去。

  这对子意思再明显不过,真真假假,那说明这意思所指可以是牛,也可以指的是刘,摆明了这对子是要给姓刘的人出出丑。

  光句子对上可就给白骂了,还得骂回去才行,众才子都以为刘盘这文盲要挂,肯定是答不出的,均等着看好戏。

  “敢问这位仁兄贵姓?”刘盘问道,心中冷笑不已,跟老子比对联,你这不是找死么。

  “在下姓朱”

  “那刘某在此便献丑了,忘各位多多指教”刘盘向前走了两步,朗声对道:“假假真真,兽栏多了什么猪都养,猪味扑鼻”

  朱:“。。。。。。。”

  “好对,好对”众才子纷纷赞道,有几个已经开始捧腹大笑不已。

  “刘兄大才,在下姓马,也有一上联出给大家对对,马才子也摇起才子扇,摇头晃脑的出对道:“快马一鞭,大丈夫入朝堂,保家卫国。”说完斜了刘盘一眼,操刚才给你走狗屎运遇到猪才子,这次老子姓马,你还能对出我就不信了。

  此上联一出,众才子纷纷叫好,所谓“快马”;有隐喻自己是千里马之意,而且整句都是积极出世建功立业的态度,加上他自己本身又是姓马,自卖自夸之意跃然纸上。马才子对自己所出的对联也是甚为得意。环顾四野,见猪牛羊等众才子各个眉头紧锁,低头做沉思状,心中更是爽快。

  刘盘心道:这姓马的肚里倒是还有几两墨水,可我又何惧,拱手答道:“牛车一驾,老农夫进村寨,扶贫帮困。”

  “妙,实在是妙;好一个俯首甘为孺子牛,对得好。”朱杨候等才子纷纷称赞,对面前这位似乎上辈子都姓牛的老农民,不禁刮目相看。心中不禁想:想不到这刘姓在对对联的时候还有这么多好处。“今日,时辰已晚,现在排队报名的人已经不多,不如我们先去报名,改日再另行切磋如何?”刘盘实在提不起兴趣跟这些才子混在一起,抱拳道。

  “是极,是极,改日再来领教刘兄大才”马才子也收起了才子扇,说道。

  “刘员外家的儿子傻里傻气的,今日招夫子,摆明了就是招女婿嘛”这种说法在人群里很是流行,早几天十里八乡的才学之士便赶了过来。

  这一天,真可以说是扬州城内的五好青年都赶来了,不管是肚里有点墨水的没墨水的都争着要报名。

  “朱老三5文,马二5文,张贵5文。。。”账房先生一边收钱一边记着报名人的名字,刘盘心想,自己不正好没事做吗,何不也去弄个夫子当当,先混口饭吃再说,凭借自己多出几千年的见识与眼光,当个古代学生的老师总该没问题吧。便也上去交了5文钱的报名费。

  “姓名”记账的伙计见刘盘穿得像劳改犯,摆着架子问道。

  “刘盘”

  “家住何处?”

  “扬州城内”

  “可曾读过私塾?”

  “未曾读过私塾”

  ";我说这位仁兄,你连书都没读过,跑来瞎掺和什么”

  “嗯,我钱多了没地方花”

  “拿着吧,你的编号是110,明天早上准时点来。”伙计递了个牌子过来。

  那管家见报名的人也报得差不多了,剩下的都是一些看热闹的农夫之类,便大声到:“各位学子辛苦了,今日报名便到此为止。明日便是面试之日,签于报名的人甚多,还望大家能够早些到来。

  人群三三两两的渐渐散开,

  刘盘独自一人走在街上,落日的余晖斜照在这片对自己来说尚属于陌生的世界,天边的晚霞,清晰的空气,繁华的扬州城内,有赶着牛不停吆喝着准备回家的牧童,有挑着担子走村串户的小贩,也有站在妓院门口放肆的拉着嫖客的*,有卖肉的屠户,有卖米的店铺,还有热闹的戏院酒楼,一切的一切都是如此的真实。家,刘盘最庆幸的是在这个世上,还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家,想到家里等着自己的阿环,不禁伸手摸了摸怀里仅剩的5个铜板。

  刘盘走到一家米店门口,“掌柜的,你们店里的米卖多少钱一斤?”“本店卖的是上好的白米,3文钱一斤,”

  “5文钱两斤卖不卖?”

  “客官,您这不是为难我嘛,我们店的米价是总舵主他老人家亲自订下的价格,雷打不动啊。”

  “那就给我称5文钱的米吧,称的多少是多少。”

  “好嘞”

  沿着来时走过的羊肠小道,走了几里路便到了属于自己的家,所住之处也算得上是一个村落了,河边几个村妇正在用棒子狠劲的锤子着衣服。

  “呦,这不是阿盘赶集市回来了嘛”一个洗衣服的妇女对刘盘打招呼道。

  “大婶好,”

  “买了些啥呢”

  “呵呵,没啥,就买了些白米”

  “你家阿环上山砍柴去了,不知道现在回来了没有。唉,还真是个好闺女,阿盘啊,不是你大婶说你,你们家的那几块地你就收回来自己种吧,人勤快点总饿不着肚子,可怜你家阿环省吃捡用的,还要做些苦活挣些小钱来补贴家用,你一个大男人的靠一个女人家养活你好意思么你;前段时间你生病你家阿环还从咱家借了20文钱呢”

  ";惭愧了;实在惭愧,以后一定痛改前非。”

  刘盘见自己家里冒着炊烟,阿环正在门口吃力举着笨重的柴刀在门口劈着柴,一根两根。。。。在她的脚下已经劈好了一小搂的干柴。阿环举起袖子,擦了擦额头上溢出的细小的汗珠

  “相公,你回来啦”

  “以后劈柴的活我来干。”刘盘心疼的说道。

  “嗯,那,相公来劈柴,我去做饭。”阿环说着,调皮的一笑转身进屋去了。

  刘盘拿起刀看了看,这个时代柴刀与后世的柴刀有很大的不同,刀尖成弯钩状的,好避免劈柴的时候刀口砍到石头上,不过这把刀早给人家小女孩砍得到处是口子了,刀锋不利,刀口已钝,看样子得去找块磨石来磨一下才行。

  “阿环,我们家的那几块地现在归谁种着呢?”刘盘对着正在熬着粥的阿环说道。

  “租给本村的赵叔家种着呢”

  “等明年,咱把地收回来,自己种吧。”

  “嗯,改明日,我和赵叔去说说”

  “你冷不?”

  “冷死了”

  第二天,一大早刘盘便来到了刘员外家大院的门口,门口早已挤满了等待面试的人。

  正式的面试也已经开始,每次被叫到名字的人不是激动异常,就是紧张欲死。

  “110号进场,110到了没有?”一个伙计跑出来喊到

  “到了,到了”刘盘拿着号码牌挤上去,伙计看了他一眼,验过了他的110牌照说道:“进去吧”

  到了内屋,一个考官拿着旱烟斗正在吞云吐雾,旁边桌子上几个才子农夫正眉头紧锁,汗流浃背握着毛笔艰难的在纸上爬行,

  “诗经会写不?在这纸上默写几句看看”考官走过来递给刘盘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