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大清真相 >

第18部分

大清真相-第18部分

小说: 大清真相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想到的是,这竟然得罪了小皇帝。
  怎么?俺才刚上路,前方还不知啥情景,正需要你们这些重臣扶一把,带一下,何况太皇太后不也说了不许退吗?可你苏克萨哈却偏偏在这个时候提出来要去为先帝守陵,莫非有意和俺唱对台戏,不满俺亲政不成?来呀,著议政王大臣会议具奏,口气相当不高兴、不客气。鳌拜于是与遏必隆等会商,罗列出苏克萨哈二十四条罪状,连其子孙兄弟无论到岁数还是未到岁数的,全部干掉!
  据《圣祖实录》这样的大清官方史书记载,苏克萨哈是鳌拜密谋杀害的,康熙起初不同意,后因架不住鳌拜在朝堂之上大呼小叫,整整一天的折腾,才被迫同意的。一般牵涉康大帝的是非问题,这样的书能有几句真话?很难说得清。
  从杀害苏克萨哈的时间程序上看,就有很大蹊跷。康熙七月七日举行亲政大典,十三日苏克萨哈上疏乞退守先帝陵,当日,小皇帝即派侍卫米斯翰前往责问(不是鳌拜派的),十五日决定逮捕,十七日公布罪状,随后便是被迫同意对一个当朝重臣全家下毒手。这个被迫,于情于理都讲不通。
  再说了,除了官方刀笔吏三番五次讲之外,没有任何具体事件可以证明鳌拜在已经专权的情况下,刚亲政的小皇帝不同意,他鳌拜敢明目张胆地搞出这么大的动作来吗?还有太皇太后,怎么一句话也没有?她的聪明才智,她的无上之尊都到哪儿去了?实在有很多让人不理解的地方。四辅臣时代的历史,真是一个充满疑问的历史。不过有一点还是可以讲清楚的,那就是,鳌拜绝不是冲着康熙来的,不仅这一次,四辅臣的八年,都没有一个真正的事件可以证明他曾经与小皇帝对着干过。这才是真相!
  

擒住鳌拜为哪般(1)
不过,康熙亲政后的前两年,鳌拜之权肯定要比以前大很多,倒是事实。索尼逝去,苏克萨哈被干掉,遏必隆即使不是同盟者(杀苏时是),也不是相抗的对手,鳌拜已成实际上的首席辅臣。高处不胜寒,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位置,可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的。如果上面那一个还是喜欢惟我独尊的话,稍有闪失,人头落地都是小事,满门抄斩也非稀罕事了。
  偏偏鳌拜又不是一个谨小慎微的人,政治上也是刚猛有余、谋略不足。苏克萨哈事件,特别是其中两旗圈地的事,他之所以从两黄旗的角度看,不能说不对,兴许皇帝也是支持的,毕竟皇家的最嫡系遭受了不公平待遇,但太猛了一点,也过狠了一点。另有一个费扬古事件,也是被他搞得人头落地的。鳌拜与出身正白旗的内大臣费扬古(可能还有黄白旗相争的因素)素有积怨,便寻机将人家父子全干了,还把籍没的财产全赐给了自己的亲弟弟都统穆里玛。权争流血杀人,史上皆如此也,也不必专苛责于鳌拜一人,但他此做派,也确实够烈的。
  鳌拜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史上对他歪曲太多,已很难看清真相,是否就是蛮横粗暴,好勇斗狠,乃至飞扬跋扈呢?还真不好说。大清前期满洲贵族中基本都是万刀丛中滚过来的,非独他鳌拜一人,似也不能仅从打过多少仗来判断他的性格,*的狠辣当然也不能与蛮横粗暴画等号,不过多少还是能从这些事件中,看出他应是一个刚猛凶悍,且不达目的不罢休的人。
  应该还是性格问题,让他在与圣上相处时,不是一个乖巧温顺的人。加上自己的声望和年龄,面对一个小毛孩,虽是皇上,多少还是有一点不把他放在眼里的;又兼实际首辅之位,有国之重任心系在肩之责,一来二去,与康熙的矛盾自然就出来了。
  康大帝在这方面可不像他的老爸,即便多尔衮逝世,也未能完全摆脱勋旧重臣的羁绊。康熙不会,性格决定命运,只有高高在上、乾纲独断才符合他的秉性。不要说权臣,就是像魏征这样的,擒鳌拜后的五十多年里出现过吗?NO!他的手下从此只有奴才!决策时的表现更是如此,几年后盲目独断引发三藩之乱,便是很好的例证(见《大帝卷?三藩篇》)。鳌拜的命运已然注定,除非他自己激流勇退,否则被干倒是迟早的事,可他没有,也许以他的思维,这一层根本就没有想到过。
  康熙已经暗中准备拿下他了,很多记载绘声绘色地讲了这一点,极为高超,也极富戏剧性。康大帝年少便露伟帝王之才具,面对掌控帝国的权臣种种谋叛迹象,泰然自若,纹丝不乱,暗中周密部署,巧妙安排,来了一场智斗。
  他精心挑选出一批年轻力壮的侍卫,都是满洲贵族子弟(其他人也没资格当)出身,天天相聚玩满人的摔跤游戏布库。据说既强健了体魄,做好了准备,又让对手感到皇帝的不学无术,只知贪玩,受到麻痹,放松了警惕,以至经常在宫中进出,却不再有丝毫的戒心。
  就这样,到了康熙八年(1669)的五月十六日,时机终于成熟啦,待鳌拜进宫时,康熙一个眼神,众侍卫们一拥而上,迅速擒住了他,来个五花大绑,关入监狱,他的一帮亲信随后也全被拿下,还有与他穿一条裤子的遏必隆。
  照官方记载,鳌拜都想谋反了,还不是万恶滔天,理应处死,但其认罪态度较好,皇上亲审他时,又打了感情牌,突然揭开衣服,露出带有累累伤痕的身体,这是为大清事业多少次拼杀疆场留下的呀,有些还是当年救皇上祖父皇太极时的历史见证。充满仁爱的康大帝萌生怜悯之心,放了他一马,由死刑改为终身监禁,最后死在狱中。据说是他死党的九人可没那么好运了,全被处死,遏必隆倒是很幸运,保住了性命,很快又以公爵的身份宿卫内廷。

擒住鳌拜为哪般(2)
有意思的是,鳌拜,这个历史上从此被定性为十恶不赦的乱臣贼子,又在康熙五十二年,早已一命归天时,运道再次转过来,被追赐了名号,由子孙世袭,跟*也差不多了。有点搞不懂,是康大帝仁义为怀?也不完全能讲得通。历朝历代对想起义的人,一般可没那么心慈手软过,难道其中掩藏着什么大秘密?没有新的证据出来,谁也不能乱说啊,但疑问还是抹不去的,不仅如此,还有太多太多。
  就说鳌拜被擒,真如真相记载的那样,党羽遍朝堂、又掌控军队的虎视眈眈的大权臣,就被看似高明实则儿戏的方式拿下了?事后还没有一丝动静,他的人呢?史上权臣被干倒的不少,能有这么轻松的,恐怕没有吧?康熙又创造了一个记录,问题是可信度有多少?有的记载里还说,康熙为确保大事成功,派亲信控制了京师的卫戍权,就更加可笑了,既然军队你想控制就控制了,还谈什么人家专权呢?
  其实以上所用布库方式,就连极尽捧康之能事的《圣祖实录》,几千里之外干的事,甚至包括其中的细节,只要是好的,都能将它安到康大帝头上,怎么就这一次,小小年纪便能制、编、导、演齐把抓的一场漂亮大戏,却被疏忽,只记载了短短十三字的一句话呢?“命议政王等拏问辅臣公鳌拜等”,这里面有布库少年的事吗?好像明明说的是议政王等拿问吧?想来上面那种充满戏剧性的版本,能有多少真实性了。《清史稿》,民国时一帮大清的遗老遗少在那缅怀大清盛世时写的东西,对这一点所述,不知依据的是什么,难道是一些私人的笔记杂谈?这方面的书有清一代倒是很多。
  当然,怎么拿下的并不重要,关键是对擒鳌拜一事的定性问题。反正看来看去,也没看到鳌拜有什么专权甚至谋反的证据,倒是看到康熙亲政才两年,便杀了一帮大臣,比鳌拜辅政八年都多。当然人家康大帝是平定谋反,而鳌拜则是擅权滥杀。历史上杀人的事就是这样,也是要分三六九等的,高等的便不叫杀人了。好比萨达姆那叫杀人,美国人打伊拉克造成民众大量伤亡就不是了。
  说白了,鳌拜有啥子问题嘛,哪想过和你皇帝较个劲,甚至篡个党夺个权,分明是你自己无上的权力欲在作祟,一旦长大了,你的惟我独尊、专断固执的个性尽现,岂能再容忍有一点权力外泄?鳌拜不是不忠,而是分割了你的权力,对你产生了制衡,这还得了,拿下算了。问题就是这么简单。
  不妨再看一看,从此以后,康熙身边就再未出现过一个能对皇权稍有一点点制衡的人物,都是奴才了,大清完全进入了中国历史上惟一的最高度集权的帝王专制时代,直到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起义后,局势才有所改观。其间,众里寻它千百度,不要想再找到一点点哪怕所 谓的*的影子,而这在汉唐宋明都是能看到的。
  [三藩篇]
   。。

差点丢了那江山
且说康熙亲政后,少年英发,雄心勃勃,一心想干一番大事业。这不,他的矛头首先指向了三藩(本四藩,孔有德死后变成三藩),那些跟随大清征服中原、战绩彪炳封疆裂土的汉人们——云贵的吴三桂、广东的尚可喜、福建的耿精忠(耿仲明孙子)。
  他们绝不是一群有大出息的人,更不是民族主义者,原本就安于现状,非常享受那种富贵荣华尽在手的藩王生活。要不然顺康之交,康熙小小年纪,他们又是*南方抗清大胜、意气风发的时候,乘势干他一场岂不更易成功?
  狡兔死,走狗烹,历来颠扑不破的道理,何况他们还是汉人。康熙一心想撤掉三藩,永除后患,换个角度想,也是情理中的事。
  关键是怎么撤的问题。拼死拼活换来的利益,又有强劲的武力保障,岂能拱手就让你拿了去?这时就要看当朝,特别是最高领袖的手腕如何了。
  遗憾的是,咱们的千年一帝表现得可不怎么样啊,甚至说是愚蠢都不为过。前前后后性格的乖张固执、决断的草率轻浮、为人的意气用事,颇有当年崇祯(见《亡国卷》)的“风采”,也几乎遭遇与崇祯同样的命运。
  要不是吴三桂太“厚道”了,大礼送了一大包,康熙差一点就把祖宗三代浴血沙场拼下的中原大好江山又给丢了去。唉,不得不再啰嗦一句,好命之人啊。
  惟一不同的是中国历史上高度皇权专制下出来的什么帝王实录,极尽掩饰吹捧之能事,后人们又无聊渲染,结果同类的人,却强弱反差千万里。
  不多评说了,还是让咱们来看看康熙实际上是咋做的吧。
   。 想看书来

先把三藩逐个看(1)
要说康大帝一生中的真正对手,道一个人出来,也许有看官们会吃惊不解,他就是吴三桂!
  怎么讲?不论准噶尔的噶尔丹叔侄、台湾的郑经,还是俄罗斯的托尔布津(雅克萨之战俄军头目)之流,皆未对康熙手上的大清帝国产生过真正的威胁,充其量只能算是骚扰或隐 患,只是程度大小不同罢了。就算噶尔丹厉害些,不也是每战即溃?
  可他吴三桂就不一样啦。以他领衔发动(不是挑起)的三藩之乱,才是在康熙六十一年帝王生涯中遭遇过的惟一差点致命的打击,大清不见得会亡,但逃回关外老巢辽东的可能还是存在的。
  真可谓世事难料!想当初,若不是后来成为三藩的吴三桂们,赤胆忠心拼死拼活帮着打江山,大清哪能在二十年间(1644—1664)就消灭了大顺、大西和南明,掌控了华夏?现如今倒好,又成了不共戴天的死对头了。
  说到吴三桂,不再多讲两句还真不行。要说康熙是那千年一帝,实难苟同,可是说他老吴千古一诡人,绝对信哉。试问五千年华夏青史留名的主儿,有谁比他的人生更诡谲奇特?
  出身于明末关外将门豪族的吴三桂(见《摄政卷》),人生第一阶段凭借豪门背景,更靠自己英武不凡,功立疆场,少年得志,三十刚出头便成为大明镇守辽东之参天树,平西伯、总兵官是也,不由得不让人赞叹啊!
  如果吴三桂的人生自此戛然而止,绝对会以明清交替之际一个大英雄的形象留名青史,为后人景仰。乍一看,他也是这么做的,对大明的赤胆忠心更是无话可说。后来李自成由西安“百万雄师”过黄河东进北京,崇祯号令天下勤王时,除了一个唐通先应召很快投降外,只有他吴三桂带着所有兵马与民众,从抗清最前沿宁远撤回,走在了勤王的路上。
  但物换星移,世事变迁,个人居其间,又是何等微不足道,几人能真正掌控自己的命运?此时的吴三桂,本可以由辽东一跃而为整个大明的参天树,却因崇祯的一再失误,特别是耽搁了他勤王的时间,结果使两百七十六年的大明帝国,在吴三桂还没赶回来之前,便在李自成的撞击下,失去了它的北方之柱(南方还在)。
  从事后追剿李自成的表现看,吴三桂的关宁铁骑绝对可以成为崇祯倚重的一支狂悍劲旅。可叹可惜呀,他吴三桂的人生却在此时发生了根本性的转折,进入了瞬间即逝的第二个阶段。
  崇祯十七年(1644)初,华夏那场山河倒转、天崩地裂巨变的前传,崇祯亡了,李自成胜了,大明倒了,大顺立了,吴三桂的问题也来了,下一步怎么办?自己还不具备独立一方的实力,要么降顺要么投清,没有第三条路可走。
  虽然都是投降,性质截然不同也。此时的吴三桂还是一个具有民族血性的汉子,投降昔日“流寇”虽非心甘情愿,但他还是毅然选择了大顺,把山海关上交后,踏上了朝拜新主李自成之路。
  哪曾想,中途又横生枝节。大顺犯下的严重失误(见《摄政卷》),让本就不甘的吴三桂“怒从心头起,恶向胆边生”,掉转头又降大清了!从此进入了人生的第三个阶段,给他带来一生功名富贵巅峰的一阶,也是把他钉在历史耻辱柱上的一段。
  真是有意思,降清后的吴三桂立马换了一副嘴脸,简直判若两人,过去的民族大义、道德准则,瞬间都没了,全力跟着清军征讨起了李自成。当时还有理由解释一二,可南明政权成立后积极联系笼络他,又是赐封蓟国公,又是送银子送粮食的,他不仅不回头是岸,随后一二十年,竟还死心塌地做那大清的平西王,竭尽全力剿杀南明,其凶、狠、坚、硬,皆令人叹服也。唉,原来一个人是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