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滇味文化 >

第7部分

滇味文化-第7部分

小说: 滇味文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八、云南第一个历史文化
  名村——郑营
  郑营村位于云南*城西10公里的宝秀镇赤瑞湖边,迄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作为省级历史文化名村,它有着“云南第一村”的美称。村子面积为2平方公里,村内居住着汉、彝、傣、哈尼等族的居民。
  郑营村在明洪武年间叫普胜村,是一个彝族聚居的村子。明洪武十四年(1381年),朱元璋命傅友德、侯兰玉、沐英等人,统率30多万大军出征云南。当时军中有一个叫郑太武的人,随军驻扎在蒙自。到了他的儿子郑从顺时,一家人从蒙自迁到了石屏,并选择山青水秀的普胜村定居。不久,人丁兴旺的郑从顺将普胜村改名为“郑营”。这时云南已经平定,镇守云南的沐英向明太祖朱元璋建议,移中原的大姓到云南居住,各族居民被迫迁往元江、西双版纳等地。于是,郑营又有武姓、陈姓、李姓等汉人迁入,郑、武、陈三大姓还在村内建起本族的宗祠,使得郑营变成多姓汉人聚居的大村落。

第三章 历史印痕(7)
过去的郑营村好像一个完整的小城,四周筑有围墙,南北开有城门并筑有坚固的炮台,东西各建有一道栅子门。现今围墙、炮台已不存在,只保留着东西走向的青石板路。现在,郑营村东西长近千米,南北宽约400米,村中保留下来的青石板路把村子分成上下两半。村内有三街九巷,它们多以姓氏和地理环境命名。其中三街为南巷后街、北巷前街、村中正街;九巷是陈家巷、张家巷、西陈家巷、马家巷、李家巷、深巷、余家巷、里沟上巷、马沟上巷。
  郑营村现有400多座四合院,保存完整的有近30幢。这些民居建筑很有特色,大多为土木结构、坐北朝南、青瓦铺顶的双层楼房四合院。民居的屋顶为硬山顶式,屋脊笔直,左右山尖向上翘起,左边的略高于右边的,取风水学中的“左青龙,右*,青龙压*”之意。村中著名的建筑有陈氏宗祠、郑氏宗祠等。
  陈氏宗祠建造于1925年,坐南朝北,占地1200多平方米,通面宽24米,总进深52米。祠门为三开间瓦顶、砖石结构牌坊,门框用砖石拱卷。匾联用青石阴刻镶嵌在砖壁上,明间门额上有长宽约1米的4块石匾,上面阴刻着“陈姓宗祠”4字。匾下有郑营人、光绪时进士、曾任黎元洪总统秘书的陈鹤亭所题的对联。次间的匾联都是云南总督唐继尧所书,匾长半米多,上面刻着楷体的“源远流长”4个字。祠门背面的明间上有光绪时进士、著名书法家陈荣昌楷书撰写的“迪光贻令”匾,两边是他写的对联一副。在次间壁上有赵港务行书所题的“继志述事”石匾,两边是赵藩写的一副对联。
  进入陈氏宗祠祠门后,沿中轴线依次分布着石桥、中殿、正殿。中殿和正殿的前面各有一个小院子,其两侧对称分布着偏殿楼阁。中殿前有一个单孔石拱桥,桥上有很多栏板和望柱,望柱头上还雕有十二生肖。中殿建在半米多高的石台上,四周建有回廊。正殿建造在1米多高的石台基上,大殿前有两座近2米高的石狮。它同样是重檐歇山顶抬梁式建筑,面阔三间,进深二间,分为上下两层楼,高大雄壮、庄严肃穆。
  陈氏宗祠东面百米处有郑氏宗祠。现存的郑氏宗祠为土木砖石单檐硬山顶两进四合院结构,始建于清光绪八年,占地700多平方米,比现存的陈氏宗祠建造还早,但规模比陈氏宗祠小,因年久失修,已略显衰败。但是,若仔细看一下建筑上的雕梁画栋、描金绘彩,特别是宗祠屋檐上繁复的雕刻、精美的图案,其造诣绝对超过了陈氏宗祠。
  在郑营村民居中,以位于村中心的陈载东的住宅最为豪华。陈宅占地约1000平方米,坐南朝北,大门以青石和砖混合砌成石墩,然后嵌上栗木门框和红椿木大门。大门的头横梁叠起,斗拱、昂枋、檐板上都有精细的雕刻和彩画的瑞兽、花草、鱼鸟等图案,门槛左右还分列着石门枕。从大门进去依次是下堂院、中堂院、上堂院。下院的左右耳房有方格梅花窗以及图案精美、雕刻细腻的屏门。中堂的楼上楼下、前前后后共有隔扇门48扇,屏门上雕刻着各种花草、吉祥物和条形格图案。上堂屋的明间可以进入耳房,左右两边还有寿字图案的圆窗,并有两根直通楼上的大圆柱。圆柱前后有吊脚柱,前吊脚柱下有镂空雕刻的木灯笼。上院楼四个角的屋檐处分别伸出三根小柱,与栏杆相连。整座陈氏民居大院十分豪华、典雅,现已成为省级重点文物单位。

第三章 历史印痕(8)
在郑营村的民居里,人们还能轻易看到不少诗词、警句、对联,如“我本山中人,在说山中话,三月卖松风,人间恐无价”;“性静情逸,心动神疲”;“满腔心事凭谁说,只向花前诉一声”等。在这里,古老的民居和村民和谐相处,共同展示出深厚的历史文化气息。
  九、石鼓镇
  石鼓镇一角
  石鼓镇位于云南丽江西侧,距丽江古城50公里。长江从青海发源后,由滇西北进入云南,并在到达石鼓镇之前,与怒江、澜沧江一起形成了“三江并流”的自然胜境。在丽江县石鼓镇,长江从原来的由北往南前进,掉头折向东北,突然来了一个大转弯。它没有继续向南流,而是逆转奔入了中原,由此形成壮观的“长江第一湾”。
  石鼓镇背负青山,面临金沙江,坐落在一片开阔的坡地上,民房多顺坡势而建,一条小街穿行其间。石鼓镇旁有一条冲江河,在它与金沙江的汇合处有一座木板铁索桥,桥的西头立有一座形似鼓的青石碑,石鼓镇因此得名。唐代时,石鼓镇属于南诏铁桥节度使的属地。元朝初年,忽必烈兵分三路攻大理国,西路大军从西藏入滇,曾在此与大理军队激战,并从这里渡江一举攻下了罗波城(罗波是纳西族语,意为石鼓)。石鼓镇还是云南与西藏之间的要冲,金沙江到此后,由于江面变宽、水势平缓,很容易摆渡过江,所以这里历代都是兵家必争之地。明朝时,丽江土司在政府的支持下曾从此出兵与吐蕃交战60多次,并于嘉靖四十年(1516年)进军吐蕃时取得大胜。
  1936年4月,贺龙、任弼时率红二方面军长征路过云南时,也从石鼓镇横渡金沙江,并成功渡江,实现了北上抗日和战略转移的目标。后来,丽江县人民政府在凤凰山顶上建立了红军渡江纪念碑,碑前有一尊雕塑,是一位红军与一位老艄公深情道别的场景。整个纪念碑由台基、碑座、碑身、碑额四部分组成,碑座呈方形,碑通高81米,南面阴刻“中国工农红军第二方面军长征渡江纪念碑”的字样。
  石鼓镇上还有一座古代的小亭,里面竖着一个石鼓,鼓面上刻有很多铭文,记载了当年丽江土司向北进军吐蕃并得胜凯旋的功绩。在这个近一人多高的鼓面上,有一道仔细分辨后能看得见的弥合裂缝。据说它有神奇的功效,当这个缝自动闭合时,就预示着国运昌盛。1963年,郭沫若先生曾来到这里,对此神奇之事惊叹不已,还专门留下了墨宝。后来人们就把它作为亭廊上的对联:“民心得失演古今兴亡史,石鼓合开占天下治乱情。”
  石鼓镇曾经是内地到西藏茶马古道上的一座重镇,集市贸易由来已久,相当繁荣,至今依然人气旺盛。而且,石鼓镇历史悠久,从这里走出了很多文化名人,如清末创办第一所学堂的周晖先生,曾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云南分会副主席、擅长中国画的周霖先生等。
  十、兰津古渡与霁虹桥
  兰津古渡位于永昌古道上的天险处,今保山市罗岷山和大理永平县博南山之间的澜沧江上,自古以来就以“悬崖奇渡”而闻名天下。澜沧江是云南省内的四大河流之一,发源于青海的唐古拉山。进入云南后,澜沧江在横断山脉的山谷里奔流,两岸高山耸立、河道狭窄、险滩众多、水流湍急,给交通带来了极大不便。居住在两岸的人为了能方便交往,在江上开辟了兰津古渡。据史籍记载:早在公元前4世纪,人们就开辟出了兰津渡,并利用竹筏来往。两汉时期,人们以篾绳为桥,建成了交通工具——溜索。诸葛亮平定南中时,为了便于军队通行,在这里建造了木桥。到了唐代,这里已经出现很多木桥。 。。

第三章 历史印痕(9)
元代的贞元年间(1153—1156年),先不花西征时又用巨木造桥,并题名为“霁虹”,后称霁虹桥。后来桥被毁坏,人们又以舟进行摆渡。到了明洪武二十年(1395年),人们在江的两岸铸了两根铁柱,用来牵引舟渡,但水急时常发生翻船事件。明弘治十四年(1462年),江顶寺僧人了然集资建了一座铁索桥,建造时先以木头为柱,再用粗大的铁索横接两岸,然后在其上固定木板。不久,人们为了安全,又把木柱改为铁桩,并在桥上建廊。此后,霁虹桥又经过多次维修。清代时,康熙曾亲自为此桥题写了“虹飞彼岸”,所以现在东岸还建有“御书楼”。
  现存的霁虹桥总长115米,横跨江面的距离约60米,桥宽约4米。桥身由18根铁索组成,其中承重的底层铁链为16根,用作扶手的铁链为两根,而且每边都用了30根高15米的铁条把扶链与底链相连,形成一个巨大的栏杆状。底部每隔6米就有一道铁夹板,用来锁住16根底链。在固定好的底链上还依次铺着4米宽的厚木板,被铁丝固定在铁链上。桥石礅是用条石在两边的山崖上筑成的半圆形,铁链则穿墩而出,并被牢牢地铆死在崖缝中。桥台上还建有桥楼,是供守桥人食宿的地方。20世纪80年代,这里发生了一次罕见的洪水和山体滑坡,大水冲坏了江边的桥头堡和18根铁索,现在霁虹桥只剩下两边的古桥墩。
  渡口和古桥两侧的高山中还有著名的博南古道遗迹,桥西的古道大多盘山环绕,所以有“梯云路”之称。距离霁虹桥200多米开外有当年的碉堡残垣,前行不远则有一个名为“紧三步”的石券洞,古时称“飞石口”。由于上面山陡石头多,遇到恶劣的天气岩石会落下来伤人,每到这时人们就可以进洞躲避。“紧三步”前数十米处有一峭壁,名为“普陀崖”,上面布满了前人题刻的诗、联、题词,这就是著名的霁虹桥摩崖石刻。这里最早的石刻刻于明代中期,晚一点的也刻于民国后期,现存30多幅,少部分因自然剥蚀等原因已有损伤,但可辨认的还有近30幅。这些题刻从内容上看,一类是称颂长虹卧波的。如:明代成化年间所刻的“西南第一桥”、督学使吴鹏写的“沧水飞虹”、清康熙年间的“霁虹桥”等。第二类是赞美古渡天堑的。如:明嘉靖年间的“壁立万仞”、“兰津渡”、“金齿咽喉”等;清康熙年间的“天南锁钥”、“沧水飞虹”;乾隆年间的“悬崖奇渡”、“要塞天成”。最后一类是称颂劳动人民聪明才智的诗联。在这些诗联中,文采、书法俱佳的首推明代永昌(今保山)人张含的《兰津渡》,诗云:“山形宛抱哀牢国,千崖万壑生松风。石路其从汉诸葛,铁柱或传唐鄂公。桥通赤霄俯碧马,江含紫烟浮白龙。渔梁鹊架得有此,绝顶咫尺樊桐公。”这首诗用楷书题于壁上,形式为横幅,每个字约有10厘米见方。在这首诗中,诗人深情地称颂了霁虹桥的历史和宏伟气势,表达了他对前人开辟渡口建桥之功的凭吊。此外,还有明代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春,监察御史王大任题写的对联:“怪石倒悬侵地隘,长江诘曲盘山多。”这个对联对仗工整、比喻贴切,生动地写出了兰津古渡的地形特点。这些题刻中所刻的大字很多,有的近2米高,气势雄浑壮丽。这些石刻作品中隶、草、楷书各体均有,既成为历史、文学、书法的宝贵资料,也为山川增添了光彩,增强了游人的逸兴雅趣。

第三章 历史印痕(10)
十一、蒙自租界旧址
  蒙自法国租界旧址位于蒙自县城中心地段,是清末旧中国那段屈辱历史的见证,在中国近代史上闻名遐迩。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法国开始以武力侵占越南,企图以此为基地,并利用红河作为入侵我国西南的通道。光绪九年至十一年(1883—1885年),中法战争爆发,战争在越南北部及中国东南沿海展开,中国名将冯子材在中法战争的越南之战中,率众将士大败法军。可是,昏庸腐朽的清政府竟然以此作为与法国谈和的条件,并屈从于法国的威胁,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即《中法新约》。
  光绪十三年(1887年),清政府又和法国大使恭思当订立《中法续议商务专条》。这个条约允许法国用蒙自东门外南湖畔及东村的土地做商埠,还可以在此享有设领事馆、海关、银行、商行和监狱等特权。很快,法国就在蒙自建立了海关和领事署,随后德、意、日、美也在这里设领事。几年的时间里,外国就在此设立了30多家洋行、银行、铁路、监狱、学校、教堂、妓院等。根据《中法续议商务专条》中的规定:法国在设蒙自海关后,就可以征收进出口关税。后来,他们还在蛮耗、马白关设分关,并在蒙自西门外及河口设立了检查的关卡。宣统元年(1909年)又增设碧色寨分关,一年后开设云南府分关,后来改称为昆明关。海关设税务司主管关务,这些人都由外籍人员控制。从蒙自法国海关开通至日本轰炸蒙自的50多年时间里,每天有五六千驮货物进出。当时外国物品充斥蒙自市场,蒙自原有的民族小工业全部被迫倒闭。
  现在保存下来的蒙自海关、税务司署、歌胪士洋行、法人花园、法国领事馆、监狱等,都是当年帝国主义入侵我国的铁证。蒙自海关、税务司署位于蒙自城的武庙街,最早是一座名为听风楼的民宅。听风楼和院落民居是典型的四合院式园林,听风楼居于院落东侧,是一个单檐硬山顶样式的三层楼房,长19米,进深9米,高约9米,面阔三间。
  后来,蒙自的法国海关和领事馆等迁到了昆明。1938年,西南联合大学文法学院曾迁到蒙自,这里被用做西南联大文法学院女生宿舍。1939年,日本侵略者轰炸蒙自,其屋顶被炸毁,后来就拆去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