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滇味文化 >

第50部分

滇味文化-第50部分

小说: 滇味文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形式。
  十七、白族挑花刺绣
  勤劳智慧的云南白族妇女,自幼学习刺绣,工艺精湛。她们精心挑花的头巾、手帕、扎染,多为蓝底白花,不仅装饰、包头,挂于前胸,还是定婚礼物。挑花是白族妇女的独特工艺,主要流行于大理白族聚居区,她们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花鸟、山水、人物为题材,“图”从手出,精工细缝出裹背、头巾、桌布、挎包、帘布、帏帐、虎头鞋、猫头鞋、鱼尾帽等,上面的挑花刺绣栩栩如生,无不表现出白族妇女的精湛技艺。白族的挑花手法多样,主要有单面挑、双面挑、素色挑、彩色丝线挑等。
  白族挑花刺绣常用的图案有龙、凤、石榴、菊、蝴蝶、牡丹、金鱼、佛手、桃、梅、竹、狮、虎、锦鸡等动植物图形。在刺绣之前先绘好图样,或用剪纸作底,然后用各色彩线进行刺绣。在绣软物时,要用花绷作圈架,绣硬件绣品时,可把绣品直接放在手上进行。绣花手巾原是白族女子的佩饰物,是平日里自己用的,所以上面一般不刺绣表述爱意的图。绣花鞋垫大多以双花、双果为题,绣成抽象的几何图案,如果姑娘给小伙子赠送了这类绣花手巾或者鞋垫,就表明她有倾慕之意。

第二章 特色手工艺品(10)
白族妇女在衣服、窗帘、桌布、挎包、鞋子等用品上,常喜欢刺绣一些民间喜闻乐见的花鸟、山水、人物图案。白族妇女的围腰下摆两角,一般都很对称地缀绣着蝴蝶和山茶,或者蝴蝶和梅花。白族比较崇拜蝴蝶,认为它是母亲的化身,据说在蝴蝶多的年份,就会出现瓜甜果香、谷米满仓的丰收年景。白族人还把蝴蝶看做是多产子的象征,女性把蝴蝶花纹绣在衣上,也有期望儿孙满堂、家庭和顺等美好心愿。在白族女性服饰的花纹刺绣中,贯穿着很多有关爱情和婚姻的内容,比如她们的衣服和围腰上,通常会绣着对花、双桃、双鱼、燕子、鸳鸯、并蒂莲、连理藤等图形,表示她们对纯真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十八、大 理 草 帽
  精美的草帽
  大理草帽编制是大理白族群众的一项传统手工艺,据传在南诏时期,太和城附近就出现过草帽街。据史料记载:明朝初期在永昌地(大理)设习艺所,教民习山东草编之法。通过这句话,可以看出在明朝初期,大理地区就已经出现了草编技艺。
  大理的白族人,尤其是青年男女在串亲访友、下地干活、赶街赴会时,都喜欢随身携带金黄色的草帽。这种草帽轻便实用,既能遮阳挡雨,又是姑娘和小伙子传情的信物。走在大理的集市,随处都能看到出售草帽的摊档,而且草帽的花样款式很多,有藏帽、太阳帽、青年帽、礼帽、茶花帽、旅游帽等。每个草帽儿都编织精致、纹样精美,称得上是完美的工艺品。
  在白族村寨里,几乎人人都会编织草帽,当地有谚语称:要看姑娘手儿巧不巧,就看草帽编得好不好。编织草帽的程序比较多,妇女们先在打麦场上选择好色泽金黄的麦杆,然后去掉麦皮,理好剪齐就可以编织麦杆辫了。在当地,人们经常会看到一些妇女在庭院屋里、田间地头、村社路边、闲谈纳凉时,肘夹麦杆,手指不停地编织麦辫。不一会,一根根麦杆就在她们手中变成了长长的麦辫。然后,她们把编好的麦辫经漂白处理,使其变得色泽明亮,质地柔软,光滑平整。最后,她们根据不同的规格,将麦辫缝制成各种款式的草帽。
  过去人们在编缝草帽时,全部依靠手工制作,所以产量有限,花色品种单调。现在,白族人发挥传统工艺的优势,并引进现代工艺制作技术,充分利用闲遐时间编草帽辫,还设计出新的草帽品种,如知音帽、英式礼帽、绣花帽等。由于大理草帽具有传统古朴之美,而且花色品种多,工艺精细,价格便宜,所以销路一直很好。许多来云南旅游的外国人,都喜欢选购大理草帽作为旅游纪念品。
  十九、中甸藏族木碗
  中甸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是迪庆藏族自治州首府,很多人称它为香格里拉。凡到中甸县旅游的人,几乎都要买一套当地特产的木碗带回去作为纪念品。中甸木碗是当地藏族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用具之一,同时也是一种具有民族特色的实用性工艺品。
  中甸的藏族人长期从事畜牧业,生产劳动的流动性很大,不便使用容易破碎的陶瓷碗,也使用不起又贵又重的金属碗。自从轻巧实用、价廉物美的木碗出现后,受到藏族同胞的普遍喜爱,很快便流行开来。
  中甸藏族木碗一般都是选用当地生长的桦树等树种的木疙瘩雕琢制成的。制作时,必须经过选料、晾干、做毛坯、水煮、修整成型、上漆等很多道工序。制做好的木碗,一般是两个大碗、一个小碗组成一套,两个大碗合在一起就可以形成一个扁圆的“木球”,而这个小碗则可以装在里面。
  中甸藏族木碗做工十分精巧,质地坚硬,碗面打磨得十分光滑,并可见清晰的木质纹路,经久使用也不会出现变形或破裂,因此受到当地藏族人和其他各族人民的普遍喜爱,旅游者见到它更是爱不释手,争相购买。
  

第三章 独特民居(1)
云南文化在各各民族融合共生的过程中,不断进步、创新,创造出了具有浓郁民族风情的人文环境,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建筑风格。其中,风格各异、特色明显的古建筑不但是云南人民与自然斗争的产物,更是一部“活”着的云南文化发展史。
  一、珍贵的民族建筑文化遗产
  云南是一个少数民族大省,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生活着26个兄弟民族。明代以前,生活在云南境内的主要是少数民族,明代以后,政府进行了大规模的移民和屯田,汉族成为云南的主要民族,并出现了各个民族相互杂居的局面。在不断的历史发展中,各族人民共同开发了云南,并形成了具有浓郁特色的民族风情和多姿多彩的人文环境,民族建筑文化就是其中一枝引人瞩目的奇葩。
  彝族民居
  以前,因为云南地形复杂、交通落后,一些地方与外界的交往比较少,也正是这个原因,很多老式的民族建筑才被保留下来。今天,很多人在看过云南形式多样、异彩纷呈的老建筑后,感叹它们就是一部“活”着的建筑发展史。在这些老建筑中,最常见的为合院式民居,它们是汉族民居,或者是受汉族影响的彝族、白族、纳西族民居,大多是三合院或四合院。有的纵横组成多重院,有的组成纵向或横向的两重院、三重院,有的合院式民居,四面两层内廊连通,这种形式被称为“走马转角楼”。
  在昆明通海地区,汉族和彝族普遍采用“一颗印”式民居类型,这种建筑适宜在山地或平地,单幢或成排地修建。它们的正房上覆有筒板瓦,双坡顶比较高,厢房门廊屋顶短坡向外,长坡向内,形成内聚形象,因为外墙上只开很少的一些小窗,使整个体形方整如同印章一样,所以才被称为“一颗印”。比较有特色的,还有白族和纳西族的“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等建筑形式。居住于湿热地区的傣、佤、景颇、基诺、哈尼、布朗、拉祜、僳傈等族,所建房屋大多都是干栏式民居。这种民居是人住上面,在底下一层圈养牲畜。在这些建筑中,人们均以楼上火塘为中心,席地坐卧。这种民居就地取材,使用竹木建造,具有通风、防潮、散热、防虫、防水患、方便生活的特点。
  居住在云南高寒山区的普米族,居住的是两层的“木楞房”,楼上储放杂物,楼下住人。整个建筑不施一点油漆,木材纹理自然,建筑风格古拙、敦厚,具有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居住在云南干热地区的彝族,他们喜欢住“土掌房”,生活在干冷地区的藏族喜欢居住“土库房”,这些房屋大多就地取材,建造的成本很低,而且具有冬暖夏凉的特点,有的屋顶还可以晒粮食。
  云南各个民族的建筑,充分展示了各族人民在建筑艺术方面的智慧,一些古老建筑已经成为弥足珍贵的民族建筑文化遗产。
  二、喜洲民居建筑
  喜洲位于大理古城以北16公里,是滇西、大理一带的著名乡镇。喜洲的历史很悠久,是南诏的大厘城故址,也叫史城,在唐朝前期,邓赕诏曾占据此地,这里一度成为邓赕诏的政治、经济中心。唐玄宗时期,南诏首领皮逻阁统一六诏,在大厘城建造了行宫。现在喜洲虽已找不到当年的那些遗迹,只留下了白王城这个地名,但是喜洲古老的民居却很有特色,吸引不少人前来观看。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三章 独特民居(2)
喜洲民居建筑通常设立有东西轴线,围绕轴线安排房屋,重院按横向的南北轴线安排布局。民居的大门多放在东北角上,主房坐东朝西或坐西朝东,与厢房、对厅或照壁形成封闭式院落。在布局上,以“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封闭式庭院为典型格局,其次是一坊一廊、独成一院、一进数院的庭院格局。“三坊一照壁”由一间主房和两间厢房,加上照壁所围成的封闭式院落。“四合五天井”由主房、对厅及厢房,围成一个四合院,在大院外四角的瓦房,还形成四个小的院,这样就形成了大小不一五个天井。一坊一廊是由一坊和带廊的瓦房组成的小院。那些一进两院至一进五院的,都是一些大的住宅院落。
  喜洲民居特别重视照壁和门楼的建筑。照壁起到分隔建筑空间,具有增强空间层次和挡风的效果,是当地很多民居中的必要建筑。主房的两厢山墙,由一高两低的挑檐飞角青盖顶的墙体组成,上面有庚殿式瓦面,四角出檐上翘,檐口和墙上还装饰有泥塑、彩画、书法等。照壁正中以石灰粉刷,书写四言题字,或嵌大理石屏;四周镶勾出一些简单图案,中间多画有水墨或粉彩绘画。喜洲民居门楼的基本造型有“一滴水”、“三滴水”两种。“一滴水”其实就是普通的坡屋面式;“三滴水”有精致的斗拱,双层上翘,门座上用青石精雕出图案,气势宏伟壮观。
  喜洲民居的门窗多用剑川木雕,以及大理石、彩绘和水墨画装饰。主房堂屋的格子门多使用红椿、楸木、云杉等上好的木材,然后用透雕或圆雕装饰,雕有金鸡宝贵、麒麟呈祥等吉祥图案。室内的墙面多用白灰粉抹,局部画有清新典雅的水墨山水画。山墙一般也饰为白色,山尖呈三角形,上面画有云纹、如意纹、莲花、菱花纹等图案。喜洲民居整体建筑艺术吸收了西方和江南民宅的特点,形成了独特的建筑风格。
  喜洲民居号称有八十八院之多,其中的严氏和董氏等家大院,已经成为云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三、云龙县诺邓村
  云龙县诺邓村是唐代南诏时期遗留下来的滇西北地区年代最古老的村邑,被誉为“千年白族村”,村内现保留着很多明清民居建筑,以及古盐井、盐局、盐课提举司衙门旧址和寺庙等历史文化景观。
  在云龙县的果郎乡,诺邓河和澜沧江支流沘比江在这里交汇,形成了一个“S”型的大湾子。在这个大湾附近就是著名的诺邓村。早在秦汉时期,云龙境内就有较多盐井,其中最早开采的是诺邓井。明朝时期,政府在云南设立了“云南四提举司”,其中专管盐税的“五井盐课提举司”就设在诺邓。盐业经济的发展,促进了诺邓村的发展。在南诏时期,诺邓的盐业已经具有一定的规模,四方商贾云集于此。
  诺邓村被群山环抱,村子除了东面山麓的龙王庙后有一块平坦的小型台地之外,大多建筑都建在山坡上。北山坡上的民居很集中,前家的后门就可以通往后家的大院,这样就形成了楼院重接、台梯相连的密集建筑群落。村中的所有道路用清一色的石板铺成,纵横交错分布在山坡上。这里的民居由于依山而建,构思变化奇巧,风格多样。民居建筑式样,基本是“三坊一照壁”、“四合一天井”、“四合五天井”等。
  诺邓的民居建筑都很讲究精美的工艺,门窗、木梁、柱、檐上都雕刻着精细美观的图案;山墙和院墙上也绘有很多精美的图案。每户人家的正房、厢房或照壁的装饰和布置,都各具特色,很少出现雷同的现象。正房堂屋的风格,都着重于体现庄重、古朴、典雅的风格。很多家庭里,还保留着明清时代的家具和古董。据统计:诺邓村一共有90多处明清古建筑院落;28处清以前和清代的寺庙、祠堂、牌坊、门道等古建筑,其中年代最早的是元代建筑的万寿宫,它至今还基本保存完整,部分木梁构造与地面砖石依然保持原样。此外,村里还有60多处民国时期的建筑。

第三章 独特民居(3)
现在诺邓村中有盐井龙王庙、黄氏题名坊、旧“五井提举司”衙门等古建筑。在村后的北山有黄家祠堂,飞檐斗拱的“腾蛟、起凤”木牌坊。从此往上走,是诺邓村的玉皇阁建筑群,这里古木参天,楼榭殿阁参差,三层阁楼式建筑——玉皇阁高耸在山间。玉皇阁大殿高约17米,建在几米高的石阶上,大殿的前院种有翠竹和很多花木。大殿的前方建有弥勒殿,后方建有静室,右有武庙、文庙。在村子的东山上,建造有两井院式建筑——香山寺和古岭寺,北面山里有观音寺等建筑,西南面的古道上有两道古牌坊。
  诺邓村的古代建筑没有进行过任何开发和建设,大多都保持着原有的特征,因此成为滇西北地区保存最好的古村。在2002年1月,诺邓村被云南省人民政府命名为“云南省历史文化名村”。
  四、丽江古城民居
  古朴的丽江古城
  丽江古城的民居建筑一般都是两层的木结构楼房,但是也有少数是三层楼房,它们都是穿斗式构架,垒土石墙,屋顶上覆瓦,外面设有走廊。根据房屋的构架和外廊的形式,基本上可分为明楼、平房、雨步厦、蛮楼、骑度楼、闷楼、雨面厦七类。其建筑布局形式有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前后院、一进两院、两坊拐角、四合院、多进套院、多院组合等类型,在这些布局中以三坊一照壁和四合五天井最为常见,也最为经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