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滇味文化 >

第3部分

滇味文化-第3部分

小说: 滇味文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元朝年间的。
  金墩乡火葬墓的外观各不相同,有的还有碑座。上面立碑幢的多为富人墓,所用骨灰罐大多很精致;穷人墓没有石碑,墓上立一块石头作标记,骨灰罐为陶罐、土罐。
  金墩乡火葬墓群出土的文物具有很重要的考古价值,因为器物中有大量中、梵文同时存在的现象,还有十二生肖形象与文字对应,并且有白族自创的文字,这些对研究中梵文字和白族历史文化有很高的价值。在出土文物中,还有大理国的火罐,当时使用的贝币、刀形币等珍贵文物,这对研究大理国的历史经状况均很有帮助。
  三、石林等地古长城遗址
  20世纪末,我国考古专家经过复杂的考古研究,终于确认被石林当地群众称为“长城埂”的古遗址乃是我国南方的一条古长城。此埂宽约3米,高约3米,起自云南曲靖,在天生关村入石林县境,经北小村、水塘铺东、戈衣黑等地而南入弥勒县,最终到达泸西,全长300余里,全部用自然石和土筑成。

第二章 史前遗迹(2)
在古书资料中,石林古长城被称为“鞑子城”。“鞑子城”为彝语,“鞑”意为“埂”,“子”意为“界”,“城”泛指夯土或垒石的墙,因此“鞑子城”就是界墙的意思。明代万历年间的《云南通志》写道:“鞑子城在州东三十里,夷语底伯卢。其城起自曲靖,抵于广西(今泸西),绵延三百里。昔酋长兄弟筑此,以分地界。”
  这条被用来分地界的石林长城,修筑时间大概要追溯到9世纪左右。大约在两晋隋唐时期,滇东居住着大姓爨氏,他们是南中望族,于东汉末年来到云南,到晋代时势力逐渐强大。爨氏在鼎盛时期管辖的地区延绵2000余里,称雄一方。后来,爨部又分东爨乌蛮与西爨白蛮。乌蛮居住于昭通、泸西、弥勒、建水、会泽、嵩明、元江等林谷地带,白蛮居住于曲靖、澄江、滇池、宜良等地。到了隋代,由于爨氏不上贡赋,杨坚便派史万岁前往*,爨氏割据一方的局面从此宣告结束,但爨部的势力依然很大。唐朝年间,玄宗李隆基指使剑南节度使挑起云南部族的斗争。后来,姚州都督李宓派两爨大鬼主爨崇道,杀掉南宁州都督爨归王和安宁城首领爨日进。这时,统一滇西大理的南诏首领阁罗凤在爨归王妻子阿姹的求救下,攻杀爨崇道及其兵马,从而迅速控制了滇东地区。
  在此后的40余年里,乌蛮逐渐发展,产生了乌蛮七大部落。他们也逐渐迁入生存条件较好的西爨故地。南诏在与唐朝的争斗中,政权得到巩固,势力更为强大,疆域范围东接贵州,西抵伊洛瓦底江,南达西双版纳,北接大渡河,东南接越南边界,西部与吐蕃接壤。
  南诏王朝末期,政治*,经济崩溃,权臣当道。公元897年,郑买嗣杀死南诏王隆舜。公元902年,他又杀死隆舜的儿子舜化员及南诏王室近千人,自立为王,号称“大长和国”。公元927年,剑川节度杨干贞杀掉郑隆亶,立赵善政为王,国号为“大天兴国”,此后他又自立为王,号称“大义宁国”。此时,乌蛮已发展成拥有白鹿部、夜苴部、华竹部、洪农碌劝部、纳垢部等三十七部的大势力,史称“东爨乌蛮三十七部”。公元937年,通海节度使段思平在三十七部的帮助下,占领大理,建立了大理国。段思平执政后,兑现起义前的承诺,实行减税免徭役的政策,分封给段氏和大臣很多领地,对支持自己起义的滇东三十七部首领也都加以分封。普摩部、落温部、落蒙部、弥鹿部的酋长都是夷人氏族部落酋长,他们得到段氏所封的领地后,就商量在新分封的部落领土之间建造一种分界的标志,于是开始修筑最初的“鞑子城”。
  大理中后期,段氏政权逐渐变得*,加强了对三十七部落的控制并在其领土内建东都鄯阐(今昆明),还设置东川、阿阳、秀山、石城四郡,从而激化了双方的矛盾。公元1094—1096年,大理国内乱,大臣高氏专权,把自己的子孙封于八府四郡,并多次掠夺和侵吞三十七部土地,威胁到了滇东三十七部的生存。公元1100年,阿庐部落中的强大族系师宗、弥勒等部联合三十七部,在盘江流域建立了部落联盟王国——自杞国。自杞国建立后,发生了多次反抗大理国强占各部落土地的战争。公元1147年,自杞国攻破东都鄯阐,杀死高明清。在全盛时,自杞国的疆域北至曲靖,南至红河,西达昆明,东抵广西红水河。为了有效地抗击外来侵略,自杞国在西部的险要处建了很多石堡、战墙、战垒、烽火台,为三百里古长城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二章 史前遗迹(3)
公元1026年,成吉思汗统一了大漠南北,随后又用20年时间扫灭了我国北方和中欧、西亚等很多国家,其中包括金国。后来,成吉思汗想谋取中原,便向谋臣郭宝玉询问计策。郭说中原的军力和国势很大,不可忽视。于是,成吉思汗及其子孙采用迂回夹击战略:先拿下西南,用南蛮强悍士兵攻打南宋。公元1244年,蒙古10万大兵进攻大理,南宋出兵与大理共同抵抗,两年后蒙古军返回。蒙古骑兵的侵伐使自杞国的统帅们意识到与蒙古之间的战争必将发生,便制定防御战略,并根据蒙古骑兵善于长驱驰骋、快速奔袭的特点,修筑长城作为战略防御。于是,乌蛮人把一座座与大理国对垒的古堡、战墙、战垒、烽火台等全面加固,并全线联贯起来,形成了三百里的滇东古长城。这段长城在后来抵抗元军的战争中发挥了巨大作用,使得元军十万铁骑覆灭于此。
  四、南丝绸古道
  丝绸之路常指古代从西安通过甘肃、新疆进入中亚,过中东,远达欧洲的丝绸贸易路线。其实,除了这条丝绸之路之外,还有水上丝绸之路和南方丝绸之路。
  古道遗风
  南方丝绸之路源于蜀中,大约在战国初期就已初具雏形,是一条民间的国际通商大道,也是我国西南地区最古老的对外贸易的陆路交通要道,对古代中国与南亚、西亚及西欧各国的沟通具有重大意义。
  南方丝绸之路自张骞出使西域前就已存在,并承担着发展中外经济文化的重任。公元前122年,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他先后到达中亚各国。张骞回国后,在向汉武帝的上书中说,自己在大夏国(今阿富汗北部)见到了从身毒(今印度)贩运而来的邛竹杖和蜀布。由此可见,当时的身毒与蜀地间早已有道路可通,而且他们之间还有贸易往来。汉武帝知道这件事后,马上派人打通“西南夷”。汉朝官员来到西南少数民族控制的地段后,先进行谈判,谈判不成便用武力征服。公元前69年,汉朝终于打通了从四川成都经凉山州到云南再转进缅甸与印度的通道,南方丝绸之路全线形成。
  据对南方丝绸之路的综合考察,发现这条路有东、西两道:东线以成都为起点,顺岷江南下,经眉山、乐山至宜宾,南至曲靖市,途经昭通地区的盐津、鲁甸、大关等县,因道宽五尺,史书上称“五尺道”。公元793年,背叛唐朝40多年的南诏王派使者请求归唐。第二年,朝廷派御使中丞袁滋赴云南册封异牟寻为南诏归义王,这时去云南走的就是五尺道。后来,人们在五尺道的基础上,把道路延伸至昆明、楚雄、大理,且在普棚驿与西线灵关道交汇。
  西线灵关道由成都经邛崃、雅安、荥经,翻越大相岭至*,渡大渡河,穿清溪管直抵西昌,然后从西昌沿安宁河南下,经德昌、米易、会理进入攀枝花市南部,再翻越川颠交界的方山入云南永仁,经大姚直达洱海边的大理。东西两线在大理交汇后,经过博南古道和云南的保山、德宏到达缅甸、印度、阿富汗等海外诸国;或经保山、腾冲至缅甸、印度等地。
  五、宝山石头城
  宝山石头城位于云南丽江市北部、金沙江虎跳峡附近,距丽江古城约100多公里。这里有一块约半平方公里的巨大石头,它三面都是悬崖峭壁,只有一面石坡斜入金沙江,宝山城就筑在这块大石头上。

第二章 史前遗迹(4)
古朴的街巷
  据史书记载:宝山石头城建于元朝年间,也就是13世纪末,当时是丽江路宣抚司所辖七州之一的宝山州治所。石头城北面的陡峭岩峰被纳西人称为“刺伯太子关”,据说是为纪念忽必烈率领蒙古军队过此险关而命名的——公元1252年,成吉思汗派忽必烈攻打大理国。忽必烈率元军翻越康藏高原,兵分三路进军丽江。他自己率中路军,经永宁直抵金沙江,隔江与石头城相望。当时,纳西族首领麦良归附蒙古军,亲赴石头城金沙江边的刺伯渡口,援引蒙古军革囊渡筏。蒙古军队进入宝山,经过一座陡峭险要的岩峰,麦良便将此岩峰命名为“刺伯太子关”。
  宝山石头城是一个天生岩石城,整座城建在一块独立的岩石上。居民在岩石的四周加筑有五尺高的石墙,以便更好地保护石城。石头城很小,但布局很严谨,街巷设置为三横五纵,整座城街路畅达、巷道通幽。房屋的地基是从石头上开凿出来的,阶石、柱石、房檐石也是从大石中剥离而成。房内石床、石枕、石桌、石凳、石槽、石灶、石穴、石缸,都是就地用石头雕凿而来的。
  石头城里的居*要从事农业生产,他们将家园建在巨石上,巨石之外开垦土地,垒造梯田,兴建水利,种植水稻、小麦、玉米等,这样就形成了层层梯田环绕着的石城。每当5月麦熟和10月稻黄的季节,金黄麦浪或稻浪映衬下的石头城是最美的。
  1996年2月3日,丽江境内发生了强度达7级的强烈地震,石头城下的大石头被震裂了一条长200多米、宽40多厘米的大裂缝。居住在城中的人担心石头掉到江里去,可没过多久,裂缝竟又神奇地自然合拢了。
  六、盐津豆沙乡僰人悬棺
  悬棺葬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古代丧葬形式,即在江河沿岸选择一处壁立千仞的悬崖,利用打桩,或在悬崖上人工凿洞,或利用天然洞穴等方式,将死者连同装他的尸棺高高地悬挂(置)于悬崖半腰的适当位置。其源于原始宗教的一种习俗,最早出现在福建和广东,后来扩展到长江流域及其他10多个省区,但主要存在于福建武夷山地区和四川与云南交界的地方。位于云南昭通地区的金沙江、白水江、关河流域,堪称我国悬棺分布最为集中的地区。比如威信县的瓦石、石洞,永善县地黄华,盐津县的豆沙乡、底坪、棺木岩、灵官岩等,包括岩墩、岩龛、岩桩、岩洞、岩沟等各种悬棺葬形式,学者将此地称为悬棺博物馆。从史籍记载来看,云南悬棺与僰人有关。从春秋战国时期到后来的秦汉王朝,僰人就生活在以宜宾为中心,南到云南的区域。
  神秘的悬棺
  在历史上,秦朝开“五尺道”、汉修南夷道、唐开凿石门道,都是选择盐津县豆沙关作为入滇的门户。这里峭壁林立,悬棺就存放在高达四五百米的绝壁半腰上。云南僰人悬棺安放的方法有四种:一种是木桩式,就是在悬岩上凿出方型桩孔,插入木桩,然后把棺材放在上面;另一种是凿龛式,就是人工在岩壁上开凿出长方形的横龛,将棺木横置于其中;还有一种是利用岩壁上的天然缝穴或溶洞,把棺材放在里面;最后一种是架壑式,主要是用天然岩洞或岩石的缝隙,把棺材放在上面,棺材的另一头架于陡壁的木桩上。
  明朝万历元年(公元1573年),僰人领袖哈大王在云南兴文一带发动起义,朝廷派四川巡抚和总兵调集14万大军剿平了川南和滇东北的僰人部落,僰人就此灭亡。由于僰人消亡,如今的悬棺葬竟成了难解之谜。 。 想看书来

第二章 史前遗迹(5)
七、晋宁石寨山古墓群
  石寨山古墓群位于云南省晋宁县,是战国至两汉时期滇王及其家族臣仆的墓地,也是石寨山最早发掘的具有代表性的古墓群落。
  1955—1960年,国家先后4次在晋宁石寨山古墓群进行大规模考古发掘,共发掘了50多座西汉时期的墓葬,出土器物4000多件。在发掘六号墓时,于墓室里发现了一个金质的“滇王之印”。这个金印上阴刻着“滇王之印”四个篆字,印面边长24厘米,总重90克,印上有蛇钮印把。这条蛇昂起头,蛇身盘曲,背上还有鳞纹,铸造十分精美。这一重大发现证明了古代滇王国是真实存在的,同时证实了司马迁《史记·西南夷列传》中记载的“庄跤王滇”,及汉武帝赐给王印的真实性。
  1996年,国家对其进行了第五次发掘,清理出战国至汉代的古墓30多座,出土文物近1000件,包括青铜器、玉器、玛瑙、金器、银器、铁器等。其中的青铜器铸造精良,纹饰图案精美,具有浓厚的地方民族特色。尤其是在一件表现祭祀的铜贮贝器上,还铸造了大约130个人物形象。此外,这里出土的骑士猎鹿纹、押送战俘纹、双人盘舞纹、猛虎扑鹿纹、二虎搏猪纹等透雕铜扣饰,人物形象生动,情节惊险逼真,反映出云南工匠非凡的艺术才能和古滇国的社会发展水平。
  由于石寨山古墓群出土了云南地区青铜文化的典型器具,所以被世界考古学界称为“石寨山文化”。
  八、昆明李家山古滇国
  青铜文化遗址
  李家山位于江川县城东北16公里处的山上,此山高约百米,山顶地势平坦,山上有大量古代墓葬群。
  1972年,云南省博物馆和江川县文化馆组成考古队,前往李家山古墓群进行了为期2个月的发掘,共发掘墓葬27座,出土了包括“牛虎铜案”在内的青铜器共计1300余件。经认真考证确认,此墓葬群是春秋战国时代至东汉初期的古滇国墓群。
  1991年5月,村民在李家山探矿时发现了新的墓葬。随后,在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带领下,省市县三级文物工作者对李家山古墓群进行了第二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85座,出土了铜、铁、金、玉等文物2000多件。在这次出土的文物中,有大量器物是云南青铜文化遗址中的首次发现。后来,其中部分文物参加了全国文物精华展,在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