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陈果夫与陈立夫:国民党兄弟教父 >

第6部分

陈果夫与陈立夫:国民党兄弟教父-第6部分

小说: 陈果夫与陈立夫:国民党兄弟教父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久,二叔陈其美前往东北大连筹设奉天革命党机关,离开上海,但他在经济上给予陈立夫全力资助,为他在上海安心读书解除了后顾之忧。
  此时,陈果夫也因百无聊赖,便与三叔陈其采还有杨普竹等人,一起拜刚从国外回来的经济学家薛仙舟为师,学习德文。
  每天早晨7点钟,便在上海阿瑞里王亮畴先生的家中听薛仙舟讲课,遇到星期天,陈立夫也来到这里,跟着他们学习两句德文。
  上完课后,陈果夫与陈立夫便拉着三叔陈其采一起去逛街,或到豫园去游玩。
  这段时间,兄弟俩第一次有较多的时间呆在一起。
  他们学习、玩耍、交谈,过从甚密,这使兄弟之间更加亲密,一时间,他们经济上有陈其美的支持,在上海这个大都市里生活得无忧无虑,真可谓“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可是好景不长。
  就在陈立夫到上海上学后的第三年,即1916年5月18日,陈其美被袁世凯派人暗杀,二陈在上海失去了强大的经济后盾,陷入十分窘迫的境地。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他乡求学(5)
无奈,陈果夫只好回浙江。
  陈立夫也想辍学,他的学业正处于关键时刻,如果丢下,将前功尽弃。
  因此,三叔陈其采坚决不允许他回家,并答应今后的生活费用一概由他负责。
  因陈其采此时已进入上海金融机构,负担一个人的生活与学费还是有能力的。
  这样,陈立夫便留下来继续完成他的学习任务。
  只是,经济上不如原来宽裕,再加陈果夫也不在上海,平添了许多孤独,但却可以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中去。
  南洋学校对学生有严格的奖惩制度,学生必须全学期的成绩分数总平均85分以上,而且全勤,没有一次缺课请假,方可拿走学校颁发的奖状。
  陈立夫在校4年,8个学期,平均都在95分以上,数学成绩好几次满分,但由于有一次为参加哥哥陈果夫的婚礼,请了两小时假,只拿了7个学期的奖状。
  4年的中学学习很快过去,陈立夫家中经济情况愈见艰苦,父亲陈其业的生意陷于低迷,明确表示没有能力供他继续升学。
  三叔陈其采自己有子女3人,另外因二叔陈其美遭袁世凯枪杀,还得负责二婶家的生活,也希望陈立夫能立刻就业,分担家计,他到处托人,在京沪铁路局找到一个随车检票的工作。
  但陈立夫求学心切,根本不想就业,他考虑到家庭确实困难,便报考了天津北洋大学,因这里每学期只收学费10块大洋,并免费提供课本和实验设备。
  但由于是名校,报考学生很多,当年在上海只录45名,而报名学生达六七百人。
  陈立夫没跟家里讲,便偷偷报了名,并偷偷参加了考试。
  终于到了发榜的时候,陈立夫怀着紧张而焦急的心情来到榜前,只敢从榜尾看起,一个一个往上看,但总不见自己的名字,内心已经开始失望,直到最后几个名字,终于看到了“陈立夫”三个字,他竟然考了第五名。
  此时,他才敢把消息告诉家里人,父亲来信严厉责备了陈立夫,说他不经许可,自作主张,并说无钱供他读书。
  三叔默不作声,因他知道陈立夫成绩好,应该深造,但自己又无力资助。
  只有哥哥陈果夫最为高兴,因自己没有机会再学习,真诚希望弟弟能上大学,并给了10元钱,鼓励他好好读书,专心求学。
  为了筹措学费和去天津的盘资,陈立夫返回湖州,他的二婶母、四姨母及其他一些至亲都分别或多或少给了一些钱,但不能解决根本问题。
  正当陈立夫苦恼万分的时候,父亲叫了他去,拿出25块大洋,交给陈立夫,十分恳切地说:“这些钱是我多年的积蓄,也是我尽可能给你的学费,从今以后,一切就要靠你自己了。”接过父亲的钱,听了父亲的话,陈立夫泫然泪下,一方面感激父亲的爱子之情,另一方面也考虑今后要节省,克服困难,完成学业。
  1917年8月底,陈立夫坐上了一艘上海驶往天津的海轮,站在三等舱的甲板上,望着海天一色的远方,他心中虽有一丝天涯孤旅的愁怅,但更多的则是心想事成的惬意,以及对未来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
   电子书 分享网站

江汉从戎(1)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并迅速取得胜利。
  武昌起义在全国范围内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它推动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迅猛发展,革命的浪潮激荡全国,反动的清王朝面临灭亡。
  陈果夫为武昌起义的胜利而欢呼雀跃,但又不知如何响应。
  这时他二叔陈其美从上海来到南京,准备在南京发动起义,带动东南各省,以响应武汉的革命。
  陈其美将自己的意图告诉了陈果夫,陈果夫也深受鼓舞,表示愿随陈其美一起行动。
  于是,陈果夫首先将南京陆军第四中学的同盟会员联络起来,大约有三四十人左右,由陈其美统一指挥。
  他们“每晚在操场中开会,筹划在南京起义之事”。
  为了便于领导,他们成立了陆军第四中学同盟会分部,并积极进行起义前的各种准备工作。
  但不久,他们的行动为满清官吏所发现,清军对四中加强了防范,并采取了一些行动,如将原储藏在这里的子弹运走,枪械也锁了起来,将与革命党人有联系的第九镇军队也陆续调往城外。
  而此时,陈其美又回上海去了,陈果夫一时束手无策,只好和另外两名同学赶往上海请示办法。
  但不巧陈其美刚离开上海到杭州去了,陈果夫只好找到黄兴、宋教仁等人,向他们汇报南京的情况。
  黄兴等人认为,既然清军已加强防范,南京革命可以暂时推迟。
  现在面临的主要任务是如何支援武汉革命,发动起义是支援的一个方面,还可以直接动员大批同盟会员到武汉去参军参战,保卫武汉。
  一席话激起陈果夫满腔热情,他认为黄兴说的有道理。
  当时,清政府正调动大军围攻武汉,首义之城危在旦夕,“我革命策源地有动摇的趋势,如果我们能支持武汉这个据点,可以待各省响应,能多支持一天,形势就会好转一天。
  若是武汉根据地失了,各处就很难响应”。
  想到这些,他立即决定不回南京,转赴武汉。
  青年陈果夫“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一腔热血,赶到武汉。
  此时武汉已是三镇烽火,满城硝烟。
  袁世凯派冯国璋出动全军,向汉口进攻,革命军奋力抵抗,伤亡甚多,退守大智门,汉口岌岌可危。
  陈果夫在民军军务部找到了部长孙武。
  孙武向他们介绍了武汉的战事,说汉口战事不利,汉阳前一天也发生兵变,情况也很危急,他表示欢迎大家支援武汉的战争。
  陈果夫急于参战,请求安排具体工作。
  孙武说:“现在汉口可能不保,而且一时难以恢复,而汉阳必须守住,你们愿意去汉阳吗?”陈果夫回答:“我们为赴难而来,任何危险的地方都可以去。”孙武十分赞赏陈果夫的勇气,即给他发了护照,命他到汉阳去报到。
  汉阳的情况十分不妙,原守在这里的民军听说汉口即将失守,军心骚动,几乎都哗变而散。
  陈果夫报到后,被分到炮兵排当了一名士兵。
  本来,按他陆军中学的程度,可以当一名下级军官,但陈果夫并不计较这些,他倒愿意先从士兵当起。
  炮兵排长姓邱,也是从南京来的,他对陈果夫很是信任,常常带着他到长江边巡逻,有时,到龟山上让他试炮。
  陈果夫原来在学校就学过放炮,但一直没有派上用场,这一次能够直接为革命服务,他心里觉得十分自豪。
  当兵的生活是艰苦的,特别是晚上睡觉,几乎就是受罪。
  没有铺盖,大家都穿着衣服,挤在一起,随地躺一下。
  有时遇到紧急情况,还得在战地上睡觉。
  每当这时,陈果夫总是睡不着觉。
  他望着遥远的夜空,听着江边传来稀疏的枪声,头脑里构制着一篇篇有趣小说,心想,将来反满成功,一定做个小说家,但又认为这太浪漫,自己的学识太少,怎能写出传颂千古的小说呢?陈果夫的思想能够适应这艰苦的环境,可他瘦弱的身体却难以适应。
  本来,他的肺病刚刚有所好转,吐血已愈。
  但来武汉后,白天紧张的工作,晚上又睡不好觉,极少休息,渐渐身体支持不住了。
  有一天晚上,他与部队一起运子弹到黑山,回来时,摇铁道上用的手摇车,十分吃力,但他还是坚持摇,忽然觉得天旋地转,倒在地上便不省人事,长达10余小时才醒过来。
  他醒来后,二话没说,即投入工作,同伴们见他身体如此虚弱,都劝他回去休息,但他不肯,与大家一起,坚持下来,使其他士兵深受感动。
  10月28日,冯国璋率清军向汉口发起总攻击,民军英勇拒敌,广大市民也积极参战,他们自动给民军探消息、送粮食、送军火,汉口商人也“出应箪壶,供给粮秣,所需款项,皆系解囊自助”。
  军民同仇敌忾,奋力战斗,打破敌人数次进攻。
  但由于军事指挥上的失利,汉口终于失守。
  汉口失守后,汉阳便成了战争的前沿阵地,汉阳军民曾经几次组织反攻,均没成功,自己反受损失。
  这时,清军也摸清了汉阳军事实力,即向汉阳发动强大攻势。
  民军英勇御敌,战斗十分激烈。
   。。

江汉从戎(2)
此时,陈果夫受命守卫设在汉阳兵工厂的民军司令部,他与其他士兵日夜坚守岗位,不敢懈怠半分。
  一天,清军所派的奸细在民军司令部附近放火放枪,以策应清军大部队的进攻。
  司令部人员以为敌军已攻进汉阳城内,有的急到军中亲自指挥,有的去组织救火,还有个别的竟临阵逃避。
  司令部主持工作的几位头面人物一下子全走光了,只剩下陈果夫与四五个卫兵守着空空的司令部大厅。
  有的士兵见此情况,也要离开,他们认为守着一个空房,不如直接投入战斗。
  但陈果夫坚持不离开。
  他认为司令部指挥官虽然走光了,如果卫兵在这儿,还可以唱唱空城计,如果卫兵都走了,那人们一定会以为司令部完蛋了,军心将会大乱。
  于是,他让几个卫兵守在门口,自己选了一支最好的枪,带足了子弹,坚守在大厅里,演出了一场“空城计”。
  不一会,民军及当地市民将放火放枪的奸细抓获,一个个送到司令部。
  他们以为陈果夫是司令部指挥人员,便交给他处理,陈果夫只好假戏真做。
  但司令部只有几名卫兵,他一人又不好审问,审问了也不好擅作主张处置,因此,他便装着严厉的样子说,今天时间已晚,明天审理,便要卫兵将这些奸细分别关在大厅旁的房间里。
  几小时后,清军攻势退下,火也被扑灭,司令部的人陆续回来。
  民军负责人听了陈果夫的报告后,对他在紧急情况下的机智与勇敢行为进行了表扬。
  后来陈果夫想起这件事来,还真有些后怕。
  他说:“幸而那些奸细没有知道我们虚实,否则我们虽扣着门,而窗子是洞开的,又没有将他们缚住,或者我们胆怯了些,就不会得到这样顺利的处置了。”陈果夫与革命军坚守汉阳一个星期后,当战局进入关键时刻,黄兴来到了武汉,任战时总司令,民军士气大振。
  黄兴来汉后,遇到陈果夫,他见陈只当了一名士兵,觉得委屈了他,便把他转到汉阳府中的军政科办事。
  军政科的任务主要是招募、训练新军,为保卫汉阳输送武装力量。
  陈果夫到任后,经常到民众中宣传,强调保卫汉阳的重要性,动员群众参军参战,于是一些市民和郊县的农民都前来参军,很快便组织起了一支近千人的防城营和巡城营。
  陈果夫每天对这支部队进行训练。
  他将在陆小和陆中所学的军事知识都教给战士,训练十分严格。
  短短的时间,这一千人的队伍便掌握了初步军事知识,能够应付战争需要了。
  陈果夫的出色工作,令科长刮目相看,也对他十分信任。
  科长常常有事到武昌,整个科的大小事情都托陈果夫代理。
  11月23日,清军向汉阳猛扑,民军扼守的米粮山、锅底山、扁担山先后失守。
  清军突破三眼桥防线,夺取汤家山,并与乙支队会合,进攻十里铺,汉阳形势十分危急,军政府各机关人员也纷纷上前线杀敌。
  陈果夫将在汉阳的原南京陆军中学的学生集中起来,组成一支100多人的队伍,也拉上前线,配合大军战斗。
  陈果夫与陆中同学作战勇敢,奋力杀敌,一些同学先后牺牲,鲜血洒在了江城。
  26日,十里铺一线终被清军攻破。
  27日,民军总司令部所在地汉阳兵工厂也被清军占领,梅子山、龟山相继丢失,民军的精华已丧亡殆尽。
  在此情况下,只好退至武昌,汉阳终于为清军所占领。
  黄兴悲痛地说:“汉阳失守,吾何颜见人,惟一死耳!”想以死殉职,后在同志的力劝下退至武昌。
  黄兴撤退至武昌后,连夜召开军政紧急会议,认为武汉已连失汉口、汉阳两镇,武昌已成孤城,现在应顺流而下进攻南京,建立东南革命基地,到时再收复武汉。
  黎元洪赞同黄兴意见,但多数革命党人都表示反对。
  共进会领导人张振武当即拔刀而起,厉声说:“敢言放弃武昌者斩!”全体掌声如雷,一致决议守武昌。
  黄兴见大家不赞成他的意见,开完会后即乘轮离汉东下。
  陈果夫认为黄兴的主张不无道理,在武汉战事紧张的情况下,光复南京是挽救武汉危局、支持武汉首义的正确决策,可以起到围魏救赵的作用,因此在谭人凤的支持下,也离汉东下。
  当他望着饱受战火洗礼的武汉时,那焦土余烟、断垣残壁似乎格外使他留恋。
  武汉是他离开学校走上社会、参加革命的第一站,那历历晴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