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秦武卒 >

第52部分

秦武卒-第52部分

小说: 秦武卒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半个月后的上午,嬴政坐在大殿上,有些漫不经心地听着大臣们商讨事情。他不时开个玩笑,讽刺一下某个臣属,不似从前那样整日黑着脸,使得周围的气氛都很紧张。北击匈奴一役胜利之后,嬴政终于松了一口气,认为这个危机度过之后,秦国恐怕不会再有大的战乱,应集中精力对待国内的事务。
  今天,大臣们也没说什么重要的事情,况且,在嬴政眼睛里,现在也没什么事情可算得上重要的事情了。 。 想看书来

第十六章 刀尖上的帝国(3)
嬴政不耐烦地又听了几件事情,打断了奏报,突然向御史大夫问起了卢生、侯生的事情。
  皇帝突然问到这个案子,倒是引起了文武百官们的兴趣。大约三年前,皇帝命卢生与侯生为他炼长生不老药。这两个人炼了很久也炼不出来。而恰在此时,为皇帝寻仙人的徐福带走了几千童男童女和大量金银财宝,出东海一去不返,惹得皇帝大怒。两个人见形势不妙,便偷偷逃走了。最要紧的是,两人在逃走之前还骂了皇帝,说他过于贪权,秦国在他的统治之下,一定没什么好下场。这下,皇帝的震怒可想而知,命令御史府抓住两人,并严惩与此案有关的人。这个案子如果只关系卢生与侯生倒也没什么,它偏偏牵涉了一百多个对皇帝有些微词的儒生,要知道,他们在齐地是很有影响的。
  御史大夫答道:卢生、侯生一案涉及方士、术士、儒生四百多人,他们有的协同卢、侯二生欺骗陛下,有的出言不逊,诽谤秦国与陛下,按秦律,均是死罪,理应凌迟处死。只是卢生、侯生还未捉到。
  皇帝听后道:不要等他们两个了,此事必须向天下人有个交代,否则,借妖道诽谤朕与秦国者必将愈加肆无忌惮。另外,此四百人说到底都是书生,大庭广众之下,血淋淋地处死他们,让人看了,还以为秦国朝廷只会屠杀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呢。改为坑杀吧,事后诏告天下。
  扶苏听后心中不免着急,便站出来,道:此案中还牵涉近百名儒生,他们与卢生、侯生不同,并无欺骗陛下之心。中原一带的儒生都奉孔子为先师,陛下此举一出,必将失去他们的拥护。
  嬴政听后,半晌不语。心中暗想:扶苏虽然有些仁慈,却还有政治头脑。自己与众多敌人争锋了一辈子,各种险恶血腥看得太多,到了晚年有些累了。心中会闪过一种念头,扶苏治理秦国也未必就像自己担忧的那样,会乱成一团。嬴政有时会奇怪,儿子扶苏怎么一点都不像我呢?他看着扶苏,不禁心生爱怜。不过,嬴政又摇了摇头,心想:与其把世道看得过于太平,不如险恶一些看事情。扶苏这样心慈手软的性子是绝对不行的,否则,连赵高之流他都驾驭不了。
  大殿里十分寂静,大家有点紧张地等待着皇帝发表看法,说到底,扶苏公子说的也并非没有道理。
  嬴政用鼻子哼了一声,眼中带着一丝笑意,轻蔑地说道:你的想法太幼稚,不值得一驳,就不要再说下去了。我看,扶苏你近来越加白胖了,大概是在宫中待得久了,心中无事的缘故吧?这样好了,明天你就到上郡去,作为那里的秦军之监军,看看蒙恬、王离那些人都在干什么,过过他们辛苦的生活,了解一下修筑长城的秦军士卒们心里都在想些什么。
  大殿里又寂静了很久,嬴政打了个哈欠,故意大声问赵高:中车府令,英彩儿最近想要踢羽毛毽子,你找好会踢毽子的宫女了吗?
  赵高犹豫了一下,小声答道:已经找好了,九个人,可以小小地比赛一场了。
  嬴政又带着笑意,问道:听说那几个女孩子长得很美,你有没有留下一个两个呀?
  大殿里散开大臣们的窃窃笑声。赵高镇静地回答道:臣不敢。
  嬴政见气氛缓和了一些,才心满意足地说:今晚是中秋节,大家早些回去。朕平时对大家苛刻了一些,让你们受累了,回去之后,好好享受一番天伦之乐吧! 。 想看书来

第十六章 刀尖上的帝国(4)
出了宫,扶苏直奔敦礼所在的牢房。扶苏看见敦礼面朝外,靠边坐着,神情安定,身形端正,似是在想着什么。而他的身后关着一些同案犯,则没有他的这份从容,精神恍惚,身体颓唐地蜷缩在墙角里,有的竟在小声抽泣。
  扶苏不语,隔着粗大的木柱,蹲在敦礼眼前。
  敦礼对扶苏微微一笑,道:感谢公子来看我。然后又似是开玩笑地轻蔑向后看了一眼,对扶苏说:瞧瞧他们的样子,还给别人求仙人、炼仙丹呢,自求多福吧!
  扶苏叹了口气,道:先生为何如此耿直?您为什么要承认呢?有些事情是只能在心里头想,却不能说出来的。
  敦礼笑了笑,摇了摇头,道:公子不必难过了。凡事得有个决断,我是不能说谎的。老子所说,执其白、守其黑,这样固然稳妥,但有时太稳妥了,也就成了纵容,这事,我是做不来的。
  敦礼又道:这几天在牢中,我好好想了一些问题,再不想大概就来不及了。说出来给你听听,也算我最后送你的一点东西。
  他说道:秦国有秦国的大道理,天下百姓有他们的小道理,把两个道理都讲好,秦国的强盛才是真正的强盛。但是,现在皇帝只讲大道理,不讲小道理,如果有一天秦国亡国,大概就是亡在了这个小道理上。
  扶苏想了想,点点头,并没有因为敦礼说得直言不讳而有什么不快。
  敦礼仿佛一下子轻松了不少,道:好了,不说这个了。这回,我要死了吧?扶苏望着他,沉重地点点头。
  敦礼苦笑了一下,说:我一把老骨头,死了倒不要紧,只是博士馆里的那几卷《归藏》、《连山》来之不易,如果失传,真是万古长恨。扶苏公子,你快快回去吧,找人将那几卷竹简抄刻下来,也让我死得安心一些。
  扶苏缓缓起身道:我这就去,您放心走吧。说罢,向大牢外面走去,在转弯处,扶苏回头望了一眼。敦礼依然端坐在昏暗的角落里,安详地等待着最后的时刻。
  扶苏来到博士馆时,发现敦礼的屋子已经空了。他找来一名文官,得知,因为敦礼抄刻的竹简乃是民间流传,并非博士馆中所有,早该烧掉,他私刻这些竹简已是违律。现在被廷尉府没收,大概已经处理掉了。
  扶苏呆立了一会儿,不知要不要把这个消息告诉将死的敦礼。
  当夜,包括敦礼在内的四百多名方士、术士、儒生被坑杀于咸阳以东渭水河畔的一个山谷里。
  这日,王离正在九原郡西北两百里以外的山沟里视察长城修筑情况。中午吃过饭,王离睡不着,信步走出大营,沿着田间小路向远处走。
  路的尽头是一个小村庄,静静的,连狗叫声都没有。小路的周围是碧绿的田野,正午的阳光把空气晒得很热,让人浑身暖洋洋的,甚至有些昏昏欲睡的感觉。
  小村子大概有几百户人家,所有的房子都用黄泥垒成,屋子不高,顶上铺着稻草,与黄土小街道连成一体,仿佛到处都是黄土灰尘。一阵风吹过,便有尘土从房墙上、街道上、屋顶上吹落下来,飘进鼻孔、眼睛和嘴巴里。
  王离发现,不远处房脚下,靠坐着一个衣衫褴褛的中年人。他的下半身晒在阳光里,显得很舒服,头仰靠在土墙上,张着嘴巴睡着了,一丝口水从嘴角流下来。他的身前摆着一只竹篮,里面放着一些谷物,外面撒落着谷物的硬壳。看来,这个人的工作很是轻闲,只要把杂在谷物中的硬壳挑出来便行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十六章 刀尖上的帝国(5)
王离很羡慕这人的悠闲,便走到近处。但仔细一看,不免有些吃惊。这人没有双腿,膝盖以下空荡荡的,裤管缝了起来。他的一只手已经截掉,手腕光秃秃的,搭在竹篮子边缘上,另一只手是好的,粗糙的手中还握着几颗谷物。
  王离蹲下,细细将那人打量一番,见他虽然衣着破烂,形容懒散,但发髻却扎得一丝不乱。王离断定,此人是一名退役的秦军士卒。
  王离轻轻摇了摇那人的胳膊,那人慌忙睁开眼,四处望了望,又猛地吸了一下流出来的口水,用袖子擦了擦嘴。王离此时只穿着普通百姓衣着,但秦军士卒对发髻十分敏感,只要同是行伍出身,便很容易辨认出对方的身份。
  那人认真看了看王离,眼睛有了些许变化,却没说什么。王离问:你住在这里吗?那人点点头。
  王离又道:我是附近修长城的秦军士卒,口渴了,想讨碗水喝。那人刚才还有些拘谨,明白了王离的来意,扭头向屋子里喝了一声,道:小桃,取碗水来,有客人口渴了。
  屋子里没人应,仿佛里面根本没有人。那人扭过头,脸上带着无可奈何的笑意,对王离说:这小丫头不听话。王离也笑了笑,道:小姑娘都是这个样子。说完了,自己也奇怪,怎么脱口就说出了这样的话。
  两人聊了一会儿,王离知道那人叫李牧羊,土生土长的本村人。又过了片刻,李牧羊扭过头,大声喝道:小桃,快取碗水来,有客人口渴了。屋子里依旧没有声音,静悄悄的。
  李牧羊也不恼,似乎对这种情况习以为常。稍过了一会儿,他装出生气的声音,吼道:小桃,你想等到客人渴死了,你才拿出水来是不是?你再不出来,我可要给你一顿好揍!好吧,你就死在屋子里算了,下回王家的小黑子来,我不让他进门了。
  听到这句话,王离心头不禁一震。
  过了会儿,屋子里有了动静,一个穿红上衣的小女孩,捧着碗水快步走出来,脸蛋压得低低的,一片绯红,瞪了一眼李牧羊,撅着小嘴,道:讨厌,爹。她走到王离跟前,将水碗摔在他手中,无意中看了王离一眼。
  王离却呆住了,那一刻,仿佛一下子回到了少年的时光,一个活脱脱的小樱桃又回到自己身边。他吃惊地端详着这个小女孩,而小女孩也有些惊慌地张了张嘴,连忙低下头,松开手,回屋子去了。
  王离似是不经意地扫了一眼小女孩的背影,心里却恋恋不舍,他反复地问自己,她就是小樱桃吗?她就是吗?为什么李牧羊提到那个王家的小黑子?为什么会是在九原郡?为什么这里的土房子、黄土地都与记忆中的一模一样?一股对遥远的记忆可望而不可即的痛楚袭上心头。
  王离愣了片刻,突然明白,从前的记忆无论如何不能重现了,它已经被岁月埋在最下面,永远不可能再见天日。
  王离压住痛楚而又失望的心情,问道:老兄从前在秦军服过役吧?出乎王离的意料,李牧羊顿了顿,道:我从未在秦军中当过兵。王离打量了李牧羊一眼,重新看了他的发髻,心里知道他在隐瞒,却不明白为什么。
  王离不再问下去,而是打量着李牧羊的腿,像是在问,如果不是服过役,这腿又是怎么回事?
  李牧羊也注意到了王离的眼神,他望了望王离的眼睛,目光一闪,避开王离的视线,道:我这双腿和手是被牛车轧断的,在干农活的时候。

第十六章 刀尖上的帝国(6)
王离盯着李牧羊的眼睛,以不容置疑的语气说:你当过兵,除了秦军士卒,平常百姓会如此注重发髻的样式吗?
  李牧羊低下头,胸膛一起一伏,慢慢抽泣起来。他低声说:是的,我打过仗,那一仗后,我就成了这个样子。
  王离道:能为皇帝而战,为秦国而死,总是件光荣的事情,每个秦军士卒都以曾经为秦军士卒而感到自豪,你为什么要隐瞒呢?
  李牧羊苦笑了一下,没有回答这个问题。他说:我最开始在九原郡入伍成为秦军士卒,训练一年后,随李信将军进击楚国。不想,被楚国大将项燕打得大败。就是那次战役,我被楚国人砍断了两只脚,一只手,侥幸逃回秦国。由于那次战役失败了,我没有得到爵位。
  李牧羊接着道:对于皇帝,对于李将军来说,击楚之役失败,也许只意味着一次决策上的失误,他们还可以打下一仗,只要重新胜利,就能夺回失去的光荣。可是那一仗对于我来说,却意味着两条腿,一只手,意味着我的余生只能坐在房檐下面捡谷粒了。你想想,如果我的两条腿是被牛车轧断的,那是天灾,我也没什么好说的。但我是作为一名勇敢的秦军士卒拼死力杀敌了呀,为什么还有这样的结果呢?这是为什么呀?
  王离的嘴唇痛苦地抖了一下,道:从前我总能对别人说点什么,今天我却什么也说不出。但同为秦军士卒,我是以你为荣的。
  王离说完,心里却想了很多。如果有一天,历史被改写,由齐国人写,由赵国人写,由楚国人写,那么,秦军士卒还会以他们曾有过的历史为荣耀吗?秦国士卒浴血奋战的历史难道不是与李牧羊一样,被后人所遗忘吗?他们的鲜血,他们的惨叫,他们的怒吼,他们的欢呼,他们所付出的一切的一切,除了被后人嘲笑,还会有别的下场吗?
  王离沉默着。李牧羊道:不管怎么样,你是这么多年来,惟一能够理解我的人。来,到我家里坐坐,尝尝我老婆用红薯酿的酒。说罢,李牧羊用秃手腕挽起竹篮,一只手撑地,向屋子里慢慢爬去。王离本想帮他拿着竹篮,但看到他坚定而且习以为常的样子,知道帮他反倒会让他感到羞辱。
  黄泥垒成的小屋子很昏暗,只有几缕阳光从小窗户和门中射进来,格外醒目,如同支支利剑,在光线中可以看到飘荡着的尘土。在一缕光线里,有张稻草铺成的床,一个老太婆偎靠在上面,双眼灰白,大概是瞎了,直勾勾地望着屋顶。她的嘴张得大大的,流着口水。那个小女孩坐在床的另一角,不知摆弄什么东西,不时跑到老太婆跟前,擦掉她流出的口水。
  李牧羊叹了口气,道:这是我老娘。我成了这个样子后,我的两个儿子,一个战死,一个成了刑徒,在南方修驰道,老太太把眼睛哭坏了,精神也越来越不好,这几年有些糊涂,除了吃饭,什么也记不得了。
  李牧羊指了指床铺,说:坐吧,先休息一会儿,等小桃她妈回来,做一两个小菜,咱们喝上几杯。说罢,对小女孩说: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