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识宝 >

第35部分

识宝-第35部分

小说: 识宝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前朝砖瓦特别工整,储水多日不渗,特别适合制作砚台,由此瓦砚的制作一时风靡起来,一些不法的商人也看准机会,采用古瓦以假乱真。这也造成了瓦砚的良莠不齐,每当瓦砚出现必如临大敌。

    “大家请上眼,这是一方铜雀台瓦砚,至于具体出处我不便透露。”赵钩子将托盘上红布一抛,将铜雀台瓦砚露了出来。

    这方瓦砚为长方覆瓦形,瓦面中部作成一个葫芦形的墨池,面上还有密密麻麻的砚铭,可惜离得太远看不太清楚。不过通过慧目观察,似乎这瓦片属于秦代的瓦片与铜雀台瓦片相去甚远。

    “器灵,这是怎么回事?”刘胜眉头皱地高高的,只好求助于照妖镜器灵这一万年老妖精。

    “嘿嘿,小子你有福了,这确实不是一方铜雀台瓦砚,而是一件阿房宫瓦砚。”照妖镜器灵嘿嘿一笑,居然给出了这么一个答案。

    “原来是这么回事啊。”刘胜不由得有些兴趣缺缺,再也没有了刚才的热情。

    诚然阿房宫的名气要比铜雀台的名气大得多,但不是名气大制作出来的瓦砚就好,更何况没有历史资料记载的,自唐宋以来传下的有名气的瓦砚哪一个不是魏汉宫殿的瓦片制作的,阿房宫又如何?

    “既然你小子身在宝山不识宝,我老人家也懒得给你解释,记得那面山字纹铜镜就好了,没事别打扰我休息,我得好好睡上一觉了,啊欠。”说着照妖镜器灵在刘胜的识海内伸了个懒腰,眼睛微合假寐起来。

    “别啊,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您老人家别话说半截,弄得不上不下的多别扭啊。”刘胜闻言知道另有隐情,急忙追问道。

    “真想知道?”照妖镜器灵看着刘胜的样子,忍不住抖了起来。

    “想知道。”刘胜也不管照妖镜器灵拿捏架子,自己赶紧放下身段细心请教,了解一下不为人知的秘辛。

    “嗯,好吧,看在你小子虚心请教,也看在山字纹铜镜的面子上,我老人家就勉为其难的告诉你吧。”照妖镜器灵看着刘胜虚心求教地样子,不由得点了点头。

    “那你知道世人为什么爱用前朝的砖瓦作为砚台吧;为什么铜雀台瓦砚用独占鳖头?”照妖镜器灵没有正面回答,反问道。

    “知道。”刘胜不知照妖镜器灵所指为何,还是老老实的说道。

    其实,瓦砚的出现是带有极其浓重的平民色彩,自古‘穷文富武’,天下千千万万的学子,穷困者占大多数,端砚、歙砚之流,又是极其奢侈的文玩,一向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是士大夫的把玩的专利,而众多的贫苦学子为了诗书礼仪不得不将目标瞄向城砖、瓦片这种廉价的物品研磨学习,向着拥有端砚、歙砚的目标挺进。

    只是城砖,瓦片制作的时候极其不稳定,很容易渗水,制作的砚台也容易发干,这也迫使那些读书人不得不寻找更好的瓦片,于是乎古代的宫殿瓦片进入了人们的视野,成了读书人的常伴之物。

    深埋地下的瓦片由于充分的受到水汽的润泽,很容易发墨,又不容易变干,制作出来的瓦砚特有的古朴沧桑的气息,一时间进入了士大夫们的视野,成了他们书案前爱物,其身价更是倍增,尤其是铜雀台瓦砚,制作的时候掺入了铜屑、铁屑,质地更加的致密,耐磨,身价陡增何止百倍。

    “呵呵,其实吧,阿房宫砚台之所以不为世人所知,不只是因为它和铜雀台瓦片制作的时候一样掺入了其他东西,很大程度上还是因为项羽···”照妖镜器灵娓娓而道,说出了先秦时代不为人知的秘辛。

    原来项羽入主关中之后很想成为与秦始皇一样的万世帝君,其亚父范增也相当的支持,怎奈项羽手下的大将、谋士多为江东子弟,适应不了关中的气候,加之思乡心切,多次劝诫项羽返回江东,这时候虞姬也因水土不服换上重病,项羽无奈只好搬兵回师。

    面对始皇偌大的基业,项羽如何能白白的拱手让人,遂命人拆毁宫殿,焚烧阿房宫,而阿房宫内有一座小亭,名曰:望香亭。

    望香亭据说是因黄金为柱,蓝田玉为瓦,沉香奇楠作梁搭建而成,尽夺天下奇巧,秦始皇经常与众多嫔妃流连于此,享受鱼水之欢。

    也正因为如此项羽更是不能放过,遂命人拆毁,返回江东重新搭建,可惜的是这座望香亭内拥有自毁系统,工匠们稍一触碰便如多米诺骨牌一般,整座亭子尽数损毁,气得项羽一怒之下斩杀工匠500多人,最后不得不将残片返回江东。

    据照妖镜器灵所说,这方阿房宫瓦砚正是用望香亭的瓦片精雕细琢而成,不过材质并不是什么蓝田玉,而是秦始皇命人取烂柯山、龙尾山与洮河之石,精心研磨成粉,在混以金、银、玉、玛瑙等碎屑,用精心洗练的澄泥、五色紫砂加以调和最终制成那么有限的瓦片,可惜大多数都损毁在项羽的疯狂之中。

    后来南唐后主李煜偶然间得到一块阿房宫瓦片不由得视若珍宝,命能工巧匠将瓦片雕琢成瓦砚仅供自己把玩,秘不示人,即使小周后也无缘得见,只有他的亲密大臣巨然和尚曾有幸把玩过,并惊为天人,最后城破国亡之后这方传奇的瓦砚也消失在了人们的视线之中,看到的只有一方铜雀台瓦砚。

    “真是爱江山更爱美人啊。”听完照妖镜器灵的秘辛,刘胜不由得感慨道。

    ······

    “老三你发什么愣啊,那铜雀台瓦砚你要不?”苏乐捅了捅刘胜,指着展台说道。

    “呃···”刘胜看着展台不由得有些失神。

    “怎么啦,老二。”刘胜不由得问道。

    “你啊,你,你不是对那方瓦砚很感兴趣吗,怎么不上去看看啊?”

    苏乐不由得又好气又笑,真不知道刚才是谁听到铜雀台瓦砚的时候,那股**裸地占有欲简直是可以烧破九天啊,居然还在关键时刻失神了。

    “看,怎么不看?”刘胜装着大义凛然的样子走了上去。

    “赵先生,呃···”正在台上拍卖的赵钩子抬头见到刘胜直直地走了上来,不由得愣了。

    “刘少,您这是?”赵钩子狐疑地问道。

    “啊,哦,我就是想再看看,刚才走神儿了,你不介意吧。”刘胜有些尴尬,不由得挠了挠头。

    “没事,没事,您请便。”

    赵钩子皱了皱眉头,见下面的人并没有露出一点儿不耐的情绪,索性答应了下来,反正又不是什么正规的拍卖行,没有那么多的讲究。

    “谢谢。”

    刘胜闻言连忙道一声谢,赶紧拿起来作鉴定,毕竟现在已经开始拍卖,再上来看东西,就已经不符合规矩了,赵钩子能让自己上来,完全是看在苏乐的面子上。

    “刚才赵先生出价一万五千块,不知道有没有高过这个价的?”因为已经开始出价,赵钩子没有等待刘胜的念头,继续着刚才的报价。

    “一万六。”姚老举了举手。

    “一万七。”

    “一万八。”

    “两万。”

    随着竞价的人数增多,本来对赵钩子的拍品没有兴趣的斯密斯老头直接加了两万,杀入了缠斗的队伍中。

    “两万,斯密斯先生出两万,还有没有比他更高的?”赵钩子感觉自己当说客比较有天赋,这不又开始蛊惑起人心来。

    “两万二。”刘胜连头都不抬,就报了一个价。

    “两万二,刘少出两万二,还有没有比这个更高的?”赵钩子兴奋地说道。

    “两万三。”

    “两万五。”刘胜直接以高出对方2000块的价格将竞争对手压得死死的,不给一点儿翻身的机会。

    “两万六。”

    “两万八。”

    “两万九。”

    “三万一。”刘胜现在对这方瓦砚极其感兴趣,每次叫价都是志在必得。

    ······

    ps:小花求打赏,评价票,收藏,推荐太惨淡了,朋友们请支持一下吧,小花成若明天推荐收藏能增长一百以上绝对爆发两更,当然了有打赏,评价票的小花会动力更足。
第六十一章 青花折枝水果纹梅瓶
    “呃···”木屋内的人都有些懵了,真是搞不明白,难道真的是铜雀台瓦砚?所有人都暗自摇了摇头,自北宋以来铜雀台瓦砚早就成了一件稀世珍宝,近几十年更是成了一个美好的传说,根本没有听说过谁有铜雀台瓦砚,也许有,不过被收藏者掩藏起来,秘不示人,只在小范围内流传。

    至于这方瓦砚,确实和典籍中记载的铜雀台瓦砚有那么**分相似,而且也是一方难得老瓦砚,但相较于真正的铜雀台瓦砚还是有相当大的距离的。

    “三万七。”

    刘胜不为所动,依旧我行我素的加着价码,似乎不将这方瓦砚收到手誓不罢休一样。

    “算了,我不跟你争了。”赵胖子摆了摆手,懒洋洋地说道,肥腻的大手还不忘在怀中女孩儿的玉体上游走。

    赵胖子以开采煤矿起家,给人的印象就是一个十足的暴发户,他为了摆脱这种尴尬,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对古玩大肆收购。买这方瓦砚就是为了装饰他的办公室,提升自己的品味,至于收藏还是其他神马的,都是浮云。

    “三万七,刚才刘少出了三万七,有没有比这个价高的,如果没有,那么这方铜雀台瓦砚可就属于刘少的了。”赵钩子看着赵胖子偃旗息鼓的样子,不由得有些失望,于是出言鼓动道。

    “好,三万七,这方铜雀台瓦砚属于刘少了。”赵钩子看着苏乐凌厉地眼神,不禁缩了缩脖子,突然意识到自己办了件蠢事,忙不迭地宣布竞拍的结果。

    “嘿嘿,刘少这是您的瓦砚,请您收好。”赵钩子尴尬地笑了笑,屁颠屁颠地将铜雀台瓦砚亲自包好恭恭敬敬地放在刘胜的客桌上,用眼睛的余光瞄了瞄坐在一边的苏乐。

    “还不快点儿把下一件藏品拿出来,在这杵着干什么啊。”苏乐眼睛一瞪,不怒自威,没好气地对赵钩子说。

    “是、是、是。”赵钩子如蒙大赦,慌忙地朝着展台跑去。

    ······

    “老三,你又捡漏了吧。”苏乐歪着身子凑过来,压低声音,玩味地说道。

    “捡漏,哪里捡漏啦,这方瓦砚在外面大概就是这个价格,可能还略微偏低,简直就是赔本的生意啊。”刘胜露出一丝苦笑,摊了摊手,懊恼地说道。

    “得了吧,刘胜,就你肚子里边那点儿坏主意,我还不清楚。”苏乐鄙夷地说道,三四年的时间刘胜什么性子早就了解的清清楚楚。

    “呃,赵钩子上新物件儿了。”刘胜好悬没被一口气憋死,郁闷的指着展台上的赵钩子说道。

    “诸位这是一件明永乐的青花折枝水果纹梅瓶,请上眼。”赵钩子有些激动地说道,这是他近年来收集到的最好的物件儿,即使是放在大型博物馆内也是一件了不起的重器,甚至是镇馆之宝。

    “轰···”现场顿时被引爆了,谁都没想到在地下黑市中居然能有这样的重器,远远地望去,所有的人在心中几乎可以断定这是一件大开门的永乐青花,如果能近距离的把玩一下,也许可信度还能上升几个百分点。

    如果不是了解赵钩子的为人,还以为这位华东地区的地下黑市扛把子要准备金盆洗手不干了,以后在地下黑市再也不会出现他的身影呢。

    这件永乐青花梅瓶口部较小,口沿圆润饱满,短颈,肩部比例和谐,丰盈饱满。通体是由进口青料‘苏麻离青’料,点染而成,由于含铁量比较大,眼色呈浓郁欲滴的翠绿色。肩部绘有变形莲瓣纹,纹内绘朵花,瓶身绘制的折枝水果,大小各三枝,有凌霄花,枇杷,葡萄,荔枝,樱桃,近足处绘有上仰蕉叶纹一周,素底无釉。

    “大家可以上台欣赏了,请。”赵钩子一挥手,自己站到了旁边将最佳位置让给后来人。

    “oh,mygod;天啊,这就是上帝的杰作。”赵钩子话刚一落音,史密斯先生就冲了上去,敏捷的几乎格格不入,眼睛里闪烁着耀眼的痴迷。

    刘胜对于史密斯痴迷神色早就见鬼不怪了,对于西方人来说,对于瓷器有着自己的见解,早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后,瓷器、丝绸,茶叶源源不断地被运往西方,身受当地人们的热烈。从此瓷器,丝绸,茶叶成了奢侈品,但也不妨碍别人对它的喜爱。

    “嗯?”

    刘胜看着梅瓶周身形成的无数的密密麻麻的冰裂纹,底足书有‘大明永乐年制’六字隶书款,边沿布满了火石红,釉子细腻、肥厚,匀净,莹润,表面没有橘皮纹,完全符合永乐青花的基本特征。

    “底价一百万,请大家竞拍。”
第六十二章 补天术
    “其实这件永乐青花梅瓶也不算是赝品,它和故宫博物院的那件永乐青花梅瓶乃是珠联璧合的一对。”刘胜恼怒地横了一眼苏乐,整理了整理思路,然后慢悠悠地说道。

    “既然是一对,怎么又是赝品呢,小伙子。”姚老忽然眼前一亮,想到了什么,又看看史密斯手上的梅瓶,有些怅然若失。

    “姚老,不知您听没听过补天术?”刘胜见姚老出声询问,不禁苦笑,没想到自己出名,居然是在地下黑市里。

    “补天术,你是说补天术?”姚老仿佛活见了鬼一样,不可置信的看着刘胜,没想到他小小年纪居然知道补天术。

    补天术相传是女娲娘娘补天之后,害怕将来有一天天空再次破裂,于是将补天神术流落人间,希望有人能承担起补天之责。其实这补天术其实是在古代流传下来的一种神奇的技艺,能将破损的瓷器修补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