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魔幻玄幻电子书 > 绝世书仙 >

第13部分

绝世书仙-第13部分

小说: 绝世书仙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着人首喊,顿时数千人一起山喊,声震着上空,这让叶青哭笑不得,自己又不是皇帝,还没有这样的谢恩,不过这些流民又懂得什么?

    回到领主府的叶青再次召集人手开了个会,商议流民的安置问题。

    “我们手中目前还有多少粮食,能够多少人食用多长时间?”

    人才刚到齐,叶青就迫不及待地问出了自己关心的问题,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到哪都是行得通的。

    “大人,我们手中的粮食还有很多,最近几年领地一直在储存粮食,再加上刚刚才结束秋收,领主府手中的粮食应该足够五万人一年的口粮。”

    “也就是说我们还可以接受二到三万的流民”听到手中还有这么多的粮食,叶青也有底了。

    “是的,大人,而且如果到时候不够,民间还有一部分粮食储存着的。不过……”说到这,范文迟疑了一下。

    “大人,我们东江镇本来就小,现在涌入了数千人,已经基本接近饱和了,不知道后面来的人该如何安排?”

    “我们领地还可以扩建吗?”叶青问道。

    “可以是可以,不过这需要大量的人力和财力,我们没有能力一边扩建城池一边救济流民。”

    “这个好办,刚才我看了一下流民之中还是有大量的青壮的,我们领地不可以一直免费救济他们,正好可以用粮食雇佣他们来给我们修建城池。”

    “大人英明,这样不但解决了扩建城池的人力问题,抽调青壮流民修城也减少了流民闹事的机会,一举数得啊!”

    “不过,大人,即使城池扩建完成也是需要一段时间的,但是流民源源不断的涌来,天气越来越冷了,我们必须在短时间内把他们安置的地方找好,不然会有人被冻死的。”

    “我们可以这样,城外不是又一大片空地吗,在扩建城池之前先在城外修建一座临时营地,用来接收流民,以后施粥地点也放在城外,这样既不会扰乱城内治安,也可以妥善地对流民进行安置。”

    “大人英明!!”

    ……

    经过一个下午的讨论,总算是拿出了一个较为完善的流民安置计划,不过叶青总感觉有什么事情忘记了一样。

    “你们帮我想想还有没有遗漏的地方,我总感觉有什么地方忘记了。”

    “大人,你想的已经很全面了,即使有遗漏,我们也可以在发现问题的时候即使弥补。”

    “好吧,今天就到这,你们都下去休息吧,李信你的守备队最近要辛苦一下,保持领地上的治安不乱。”

    “是,大人!”

    说着,众人开始走出了领主府。

    “我到底是忘了什么事情呢?”

    不过一直想到睡觉的时候,叶青也没有发现自己到底是忘了什么事情。

 ;。。。 ; ;
第十九章 瘟疫
    人多力量大,不过几天的时间,一座能够容纳数万人的临时营地重要建成,所有的流民都以家庭为单位住进了临时的家。

    城池的扩建也已经开始动工,一起看似都已经走上了正轨。

    “少爷,不好了,流民中出现了大面积生病的现象,已经有老弱出现死亡了。“一大早,福伯就告诉了叶青一个坏消息。

    “具体什么情况,有医师去看过了吗?“

    “已经有医师去看了还没有结果,……”

    福伯话还没有说完,叶青就急匆匆地朝着流民营地跑去。

    叶青现在已经想起前几天到底是忘了什么事情了,那就是瘟疫,自古有战乱流民就会有瘟疫的产生。

    瘟疫这东西自己是没见过,可是听得可多了。。就说自己在地球经历的某次大型传染病来说,国家控制得当,反应快速,应对及时。还没死几个人呢,那都闹得人心惶惶,有些单位歇业,行人出入量减小,造成了巨大损失。

    在这个缺医少药的时代,瘟疫一起,死个十万八万的就跟玩一样,由不得叶青不心急啊。

    东江镇有很多居民时常会进山采药,所有多少人对于草药都很熟悉,有点小病一般都是自己进山采药自己治疗,很少会找医师,因此整个东江镇也就只有一个医馆和一个老医师吴宝德。

    现在吴宝德很忙,带着他的两个小徒弟不停地在流民营地流民穿梭,忙着对那些忽而寒颤,忽而高烧的新兵进行诊疗。

    “吴医师,有没有我的这些弟兄如何?“

    问话的是李信,今天接到部下报告说守备队负责守卫流民营地的士兵有很大一部分病了,就马不停蹄地赶到了这里。

    “李大人,你的部下和其他流民的病患症状一样,都是时冷时热,出汗。发冷时,骤感畏寒,迅觉背部、全身发冷口·唇,指甲发绀,颜面苍白,全身肌肉关节酸痛。进而全身发抖,牙齿打颤,那边几个人盖几床被子尚且呼冷不止。”“冷之后,便是发热。发冷越显著,则愈发高热。有的辗转不安,呻呤不止;有的谵妄,撮空,甚至抽搐或不省人事;有的剧烈头痛顽固呕吐。患者面赤气促;结膜充血;皮灼热而干燥;脉洪而速;尿短而色深。多诉说心悸,口渴,欲冷饮。”“高热后,颜面手心微汗,随后遍及全身,大汗淋漓,衣服湿透,约一个时辰体温降低,病患感觉舒适,但十分困倦,常安然入睡。一觉醒来,精神轻快,欲思饮食。这些症状,你的部下们都有,而且很是严重,这便是典型的瘟疫!”

    “先生!您能够确认是瘟疫?!”李信吓得张口结舌,开玩笑,疟疾,是什么病?能够让整个小城一夜之间全部感染的瘟疫,得病的人,就算是命大挺过去了,也是废人一个了。

    最重要的是这些士兵最近都是与其他士兵接触过的,按照瘟疫的传染性来看,所有守备队的士兵都危险了。

    “不错,这是瘟疫。“这时,叶青赶到了流民营地。

    “大人,您这万金之躯,如何到这污秽之地来了?!这还使得?!护卫!你们这群混账小子!大人要来这里,你们也不拦着点!”

    “行了,先不说废话,你给我说说今天情况。“

    “大人,这队士兵是最近今天在流民营地执勤的士兵,负责看守营地的一共五百守备队士兵,目前已经有五十人有了症状,都是今天才出现的。“

    “流民呢,他们有多少人染病了?“

    “大人,流民太多,还没有来得及统计。不过至少有两成人染病了。“

    “那不就是说至少上千人了?“

    “是的,大人,而且已经出现死人了。“李信叹了口气到

    “那现在流民的情绪如何?“

    “刚开始的时候,大部分人都认为是饿出来的症状,就没有在意,直到今天出生死人才引起怀疑,不过到还算安稳,没有什么动乱。”

    “不过,大人,最近流民都在参加城池扩建,也不知道有没有把瘟疫传进城里?“

    “你马上带领守备队把已经感染了的人进行隔离,城池暂停扩建,同时把守住各个要点,不要让人乱跑,从现在开始,领地戒严,没有我的命令一个苍蝇都不能飞出领地。“

    “是,大人。”

    “吴医师,有什么治疗的手段吗?”

    “老夫才疏学浅,无能为力。”吴宝德摇了头,表示爱莫能助。

    “少爷,你可以向文先生请教一下,他见多识广,应该知道控制瘟疫的方法。”福伯看出了叶青一时也没有办法,就给他出了个主意。

    “对啊,我现在就去找文老。”

    学堂内,叶青在文老专门的办公室内找到了他,并告诉了他关于瘟疫的事情。

    “瘟疫啊,早年我游历的时候也遇到过,在大燕皇朝的时候,有一个大城发生了瘟疫,发病速度很快,一个晚上的时间就超过上万人感染了。”

    “不过发现及时,朝廷派来了一个医官,带来了一部医道灵书,在医到灵书的治聊下,半天时间不到,瘟疫就被彻底消灭,而且无一人死亡。”

    “其实,在各国都是有着专门用于医疗的灵书的,只要发现及时,朝廷就可以及时救治,所以他们都是不太担心瘟疫的,除了医师各国很少专门针对瘟疫进行研究。”

    “真正害怕瘟疫的就是想东江镇这样的领地,位置偏僻,国家也管不到这种里,这种地方也缺少医疗类灵书,每次发生瘟疫都会牺牲大量的人类。”

    “你也知道混乱丘陵在巅峰时期有着数千万的人类,可是如今只剩下不到千万,除了战死的大部分人就是死在瘟疫的手中,这些年来也有不少医师针对瘟疫进行了研究,不过都没有什么效果,目前除了用灵书治疗,就只有采取隔离任其自生自灭的笨办法了。

    “可是我们现在到哪去找医疗类的灵书啊,难道就没有药物可以对瘟疫进行控制?”叶青失落地问道。

    “没有了,以前人族一直拥有大量的治疗类灵书,故忽略了对于药物的研究,除非立即有个拿着灵书的举人以上书生出现,不然还是乘早把染病的人隔离,不然整个东江镇的人都将会死绝的。“

    “为什么需要举人文位,如果我现写一部灵书出来不可以吗?“

    “呵呵,这个不说你对于医道有没有研究,就是你写成了灵书,你本身童生的文位,文气稀少,根本不足以催动灵书用来治疗。“

    文老说的不错,虽说童生也拥有文气了,不过童生的文气基本是无法离体的,更不用说是注入灵书中激活灵书了。

    “领主大人还是尽快隔离人群吧,尽量减少损失……。“

    “不,我已经想的办法了,谢谢文老解惑。“

    不等文老答话,叶青就自己走出了学堂,回领主府带上笔墨纸砚后直接向流氓营地走去。

    “李信,所有染病的人都集中起来了吗?“

    “已经集中在一座营地里面了,不知道大人是否找到了治疗的方法?“

    “当然,你把所有人都集中在一个空地上,我现在就为他们进行治疗。“

    “太好了,我马上就去。“说完就高兴地去集中病患去了。

    不一会所有人都开始围绕着叶青集中起来,不过大部分人由于染病太深,是被抬着出来的,空地上哀嚎之声此起彼伏,叶青只能尽量控制住自己的心神,不去管周围的场景。

    福伯早就为叶青摆放好了桌椅,铺好了笔墨纸砚。由于新收的书童巧儿正在为自己父亲守孝,还没有正式入职,所以只好由福伯操作。

    叶青收回了所有思绪,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眼前的灵纸上面,并开始提笔书写道:

    “《瘟疫论》!“

    “自叙”

    “属性: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其传有九,此治疫紧要关节。”

    ……

    叶青脑海中关于瘟疫的医学著作有很多,如《黄帝内经》、《伤寒论》、《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外台秘要》等著名医著中都有防治传染病的经验的记载,但这些记载都不系统。

    《温疫论》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清代一些著名医家如戴北山、杨栗山、刘松峰、叶天士、吴鞠通等,都或多或少地在《温疫论》的基础上有所发挥,有所创造。

    我国历代医家在与传染病斗争的实践中创造了温病学说。温病学说,渊源于《内经》,孕育于《伤寒论》,产生于金元,成熟于明清。在温病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温疫论》作为我国第一部治疗传染病的专著的贡献是很大的。

    所以叶青选择了这样一部著作来对抗这场瘟疫。

    《瘟疫论》全书共2卷,补遗1卷,四万字。上卷载论文50篇,阐述瘟疫之病因、病机、证候、治疗,并从多方面论述温疫与伤寒的不同。下卷载文36篇,着重论述温疫的兼证,有数篇论述温疫名实和疫疬证治。

 ;。。。 ; ;
第二十章 医书
    “原病

    属性:病疫之由,昔以为非其时有其气,春应温而反大寒,夏应热而反大凉,秋应凉而反大热,冬应因风雨阴晴,稍为损益,假令秋热必多晴,春寒因多雨,较之亦天地之常事,未必多疫也。

    ……“

    《伤寒论》上卷第一篇为《原病》,主要介绍了瘟疫的应用,字数较多,约有一千五百多字,即使以叶青目前的书写速度也用了近半个时辰。

    不过效果也是显著的,叶青的自叙才写完,就已经出现了一阶灵书的征兆,同时文海中的赤色文气开始迅速朝着橙色转化。

    当开始写第一篇的时候,文气已经全部转化为橙色,同时一道肉眼可见的灵气光柱照到了叶青的身上,开始改造着他的身体。

    不过这些都是叶青自身的变化,他书写的动作并没有因此而停下来。

    外界。

    但叶青提笔开始写书之后,所有人都不自觉地屏住呼吸,即使有些病人实在忍不住痛苦,也只是小声地呻吟着,生怕自己一出声就会打扰了领主大人。

    所有人都已经知道了自己所患的病是瘟疫,也都早就了解到了瘟疫的可怕之处,领主大人已经是他们最后的希望了,虽然他们也不知道叶青现在做什么,但也知道是在为他们的病在努力。

    跟在叶青身旁的福伯、李信以及因为好奇而跟来的文老都不太相信叶青能够写出一部医书来。

    灵书有多么难出现已经不需要介绍了,尤其是叶青的年龄又不大,先前虽然已经写出了两部灵书,不过都不是太复杂的东西。

    但是医书是专业性很强的东西,他的诞生难度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