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透人性的弱点-第5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因此家会成为居住其中的男女情感上的“照妖镜”。如果她深爱着这个男人,她会喜欢他的存在,欢迎他使用家的空间,留下他的足迹。就连脏乱也会被认为是一个好的信息:他觉得很舒适、他可以放轻松,不用担心会不会造成别人的困扰。这表示男方被女方的内心世界所接受。
但如果女方开始觉得男方是一种造成困扰、脏乱,又粗鲁的存在时,就表示她的爱情慢慢冷却下来了。这时她们会开始要求男方一回家就必须穿上拖鞋,以免弄脏刚打好蜡的地板;或是嫌他用过的洗手间总是乱七八糟的;嫌他不爱干净(不常洗澡),或是有洁癖(太常洗澡);嫌他把烟灰掉在地毯上,用完的杯子、看完的报纸到处乱放;嫌他睡觉时打鼾,占了太大的床位或是抢被子。
接下来,女方会进一步厌恶男方在家中的实质存在:她会觉得男方是个又占地方又粗鲁又毛茸茸的累赘。这时,她会开始让家里变得脏乱,变得让男方无法居住。这是一种对他说“你是入侵者”、“滚开”、“离开我的领土”的信息。
感情问题会经由这种“领土语言”渐渐浮出表面,男方也会渐渐被逼到边缘,一直到他真正离开为止。通常他会认为出走是他自己作的选择,事实上,他是被赶出去的。
在这种情况下,分手或离婚都是女方争取自由、争取一个完全属于自己的空间的过程的最后结果。她永远都不会放弃这个空间,所以她们不会再婚;当她们展开一段新感情时,她们会坚持拥有各自的房子。她们会把男人定位成暂住的客人,而不是自己内心世界中固定的存在。
但如果没有加上房子的所有权及一笔固定的赡养费,她们所得到的自由并不是一种完整、永久的自由。因此这些女性通常都会以高明的手段达到这些目标,而且成功率都很高。在富有阶级中,有不少女性可以经由离婚得到她们的母亲或外祖母经由婚姻才能得到的东西——社会地位和经济上的安定,另外还加上了自主权。我们可以说这是女权主义最大的胜利之一。
。 最好的txt下载网
只要爱情不要婚姻的女人
现在有许多年轻女性不想结婚。她们可能已经订婚了,可能正在热恋中,和男朋友处得很好,甚至住在一起,但是她们一点都不想结婚。有时候反而是男方先提出结婚的要求,但是女方可能会在不得罪对方的情况下,尽量拖延、转移话题,或是将这件事当做笑话,一笑置之。
这是一种直到不久以前都无法想象的行为。从前的意大利母亲会随时注意金龟婿的出现,女孩本身则会怕变成老处女,忧心地看着时光流逝。如果一段订婚关系拖太久的话,她们会给予未婚夫适当的压力,要求他赶快下定决心,提出婚期。如果他没钱办一场像样的婚礼,长辈们会默许两个年轻人私奔,等到生米煮成熟饭后再回来。
从前,婚期必须由男方主动提出,女方通常处于被动地位。到现在,男方还是会期待由女方,特别是女方的家人,主动暗示他娶对方;如果他们没有提出这种要求,男方会觉得很奇怪。而他们会更惊讶现在的女孩比较喜欢轻率、没有约束、随时都有可能结束的订婚关系,而非婚姻关系的隆重誓言。
有时候女方会不想结婚,不想和某位特定的男性缔结约束一生的关系,因为她们觉得订婚只是一种尝试,而尝试的结果有可能是负面的。可是大多数的女性都很爱对方,也确定对方很爱自己,而且她们并不想把他甩掉。这些女性一直拖延步入礼堂的原因无非是想延长热恋的黄金时期:没有任何责任,没有任何承诺。热恋中的男女在一起是因为他们喜欢腻在一起,可以高高兴兴地一起玩、一起旅游,一起做一堆事情。
当女性急于结婚时,表示她并不确定自己或对方的感情。这时,婚姻对她来说只是一种可以稳定一段感情、可以绑住对方的一种手段,就像一对感情不睦的夫妻想要借由生孩子来挽救濒临崩溃的婚姻一样。
真正坚定、坚强的爱情不需要约束,因为爱情本身就拥有无限的自信——对恋爱中的男女而言,每一天都是灿烂的一天,因为他们的心中充满了对对方的爱恋。这是一种没有束缚、充满自由的爱情。当拥有这种情感的人看到周围尽是一些因为责任而结合的夫妻时,会感到无比的压迫感,而婚姻在他们眼中就像是一座坟墓。
有时年轻女孩之所以不想结婚,是因为她们不想要婚姻带来的责任和繁忙的生活:一个充满柴米油盐酱醋茶,必须事事精打细算的日常生活,以及一个束缚女性自我的母亲角色。
她们都觉得结婚后,自己不但必须放弃无忧无虑的生活,还要被迫扮演最传统的女性角色——妻子。她们必须附和丈夫、照料他的饮食起居、帮助他步步高升、帮他分忧解难。如此一来,她们会失去自我,变成丈夫的附属品,需要丈夫提供金钱,任何事都需要得到丈夫的首肯,还要像自己看过不止一次的沮丧妻子一样,使用女性伎俩来诱惑丈夫。
除此之外,这些女孩认为如果自己接受了婚姻和传统的妻子角色,最后也不得不接受母亲的角色。到那个时候,她的生活将毫无选择地越来越像自己的母亲。
因此,她们选择连开始都不要开始,将时光停留在青春期;就像彼得?潘一样,选择永远不要长大,选择活在幼年的魔幻冒险中,而不是成年后的无味生活。
狗与乞丐
拿波里有一句谚语:“恶犬咬的永远都是穿得破破烂烂的乞丐。”就算只以字面上的意思来解读这个谚语,我们也会发现它说的是真的。我们常常会发现很多狗——连大都市中有教养、有规矩的小型狗也一样——在看到飘扬的布料,特别是黑色、破旧的碎布时,都会吠得特别大声,而且叫得最凶、最大声的,通常是小型狗。也许这是因为破布刚好在它们面前飘动,所以它们会特别注意。可是说来奇怪,狗可以察觉一个人是不是虚弱、是不是生病或是犹豫不决:当这个人强壮而充满自信时,这些狗就不敢出声。而现在这些狗却露出狰狞的面目,凶猛地狂吠着,并且试图咬这些在社会上处于弱势的人。这时需要一个强壮有力的人出面威吓这些狗,把它们吓跑。而被攻击的人就算再虚弱无力,只要有一丝反抗的意思,也能吓跑这些狗。
这句拿波里谚语中提到的狗并不限于真正的狗,这些“狗”也可能是那一股深藏人心、促使人类伤害弱者的邪恶力量。遇到比我们有权势的人,我们多多少少都会有些阿谀献媚,至少会摆出一副尊敬这些人的样子。我想很少人敢公然对抗一个有名的公众人物。在这种人面前,一般人都会表现出有礼谦卑的模样;一旦伟人离开后,这些原本谦卑的人就会开始在他们背后说坏话、散播谣言,发泄自己的不满情绪。这并不表示这些人必须在掌权者面前克制自己的不满。一般而言,他们的确感受到这些伟人的魅力,真正仰慕他们,对于能和他们谈话感到相当荣幸。但是等这些人远离伟人后,他们的攻击性、抱怨、怀恨等不满情绪就会爆发出来。
拥有财富和权势的成功人士都知道自己身边并没有几个真正诚实的好朋友,而且他们也知道身边的支持者都只是盲目地追随流行趋势。所以,今天的支持者可能因为一个不实的谣言变成明天的敌人。当一个人气势变弱时,就会引发周围的人心中潜在的攻击性——邪恶的人就像闻到血腥味的鲨鱼一样,被这个人的脆弱所吸引——“脆弱”会激发出人类灵魂中邪恶的冲动。
真正的仁慈并不常见。最常被我们称为仁慈的情感,事实上只是一时的同情心泛滥而已,就像抢匪会同情被他抢劫的受害者,而刽子手也会同情被他处决的死刑犯一样。只有在好人、心胸宽大的人身上才能看到真正的仁慈。仁慈是爱的一种表现,我们能够仁慈对待的只有我们深爱的人。
一个受到打击而变弱的人不能期望别人对他仁慈。如果托多拉(意大利一件轰动一时的司法案件中的主要被告)名列被告时没有积极地反抗,他很可能就会被消灭、被完全击溃。托多拉最后赢得胜利是因为他用尽所有方式对抗敌人,因为他一直都没有放弃积极战斗。
不被击倒是一件非常不简单的事:我们面临的困难会消磨我们的意志力,使我们向这些困难低头投降。面对身体或心理上的侮辱时,人们最自然的反应就是封闭自己,扑倒在地面上、消极地等待暴风圈离去,并乞求他人的仁慈。
有许多人,特别是出生于贫苦或是机会较少的地区的人们,都会发展出一种基本的悲观看法,以对自己和他人的不信任作为一种面对失败的心理准备。这些人不断地告诉自己他们一定会失败,眼前的情况没有任何有效的解决方式,一切从一开始就已经注定无望了。如此一来,他们的确避开了失败带来的失落感,但他们同时也使失败成为无法避免的结果。
悲观、没有信心和冷漠都是一种心理上的防御机制,但是在保护一个人的心理的同时,它们也削弱了这个人和外界的互动关系。任何一个经营者在寻找人才时,都想找到一个充满活力、热诚、肯付出而且完全投入工作、拥有勇气和自信心的年轻人。但是在较贫穷的地区出生的大多数年轻人对自己完全没有信心,一直相信自己无法成功,因此也失去了原本可能拥有的机会。美国人一直很诟病欧洲人的悲观主义以及对自己的能力毫无信心的态度。反观美国社会成长的动力,就是相信只要你有勇气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它。
“恶犬咬的永远都是穿得破破烂烂的乞丐”——拿波里人的这句谚语很有道理。但是你从这句谚语得到的教训是双面的,它可能会把一个人推向消极的悲叹或是积极的行动。我们由生活经验得到的结论是“人性本恶”。在这个世界中,冤屈只会吸引更多冤屈,而软弱胆怯就像避雷针一样,只会引来更多的恶意,对此我们束手无策。很多选择走上“悲叹”这条路的人只会抱怨、自怜,然后再继续抱怨下去,这使他们越来越虚弱,就像亲手把自己的衣服撕得更破烂一样。
但是我们还有另一条路可以走——也就是反抗。没有人可以百分之百避免经济不景气,就像没有人可以完全避开疾病;但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维持自己的坚强意志,并且用意志力来抵抗一切。
很多人就是靠着自己坚强的意志力战胜了可怕的身体缺陷、重大的损失和严重的疾病等困境,这些人的生活照样充满了活力和创意。经济上的困境只有靠自己坚强的意志,通过不断的尝试及试验来改善。
某位社会学家曾经说过,投降是失败者替胜利者提供的一项免费服务。因此,当我们面临生命中的种种难关时,永远都不可以认输。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令人感到疲倦的人
在我们和别人相处时,有些人会让我们有一种疲惫的感觉,有些人则会带给我们新的力量。在和第一种人相处过一段时间或合力工作后,我们会发现自己很累、心情不佳、全身无力。和第二种人在一起时,就算我们拼命工作也不会感到疲倦,反而会在结束时感到更有力量、更有精神。类似的情况也会发生在我们所处的环境中。有些场所会令我们感到疲累,甚至仅是想到要去,就会令人极度不情愿——那不一定是阴森或幽暗的地方,它们有可能是照明良好的现代建筑物,但就是能让我们筋疲力尽。相对的,有些古老陈旧的建筑物却能带给我们安全感。
为了解释这种现象,有人主张有些人会吸收别人的能量,另一些人则会提供能量给别人;而场所则保存了以前在那里发生过的恶或善的能量。这种说法虽然有其可能性,但是我想这应该和人的类型以及人际关系有关。
哪些人会令我们感到疲累?我们的朋友当然不会,相反,当我们焦虑不安时,我们还会主动找朋友谈一谈。在朋友面前,我们会褪去每天因为工作的需要而穿上的由警戒和谨慎组成的保护盔甲。在他们面前,我们可以显现出自己的弱点、缺点,以及需要别人帮助的愿望。我们不必担心朋友会趁机伤害、支配我们,或是从我们这里偷取什么东西。我们知道他们不论如何都是我们的同盟,可以分担我们的问题,并且帮助我们。
但我们也可以和初相识的人——一位新同事或是第一次见面的人相处得很好,并觉得轻松愉快。他们都是一些充满活力、热忱又和善的人。和他们在一起时,我们不会感到拘束,觉得很自由,因为我们感觉到他们认同我们所做的一切,而且会帮助我们创造新的事物。当我们遇到一些表面看起来有礼貌,但实际上却贪婪、善妒、对我们有敌意的人时,我们很容易感到疲倦,这些就是专门阻碍我们的人。
每个人都拥有可以马上直觉感应到对方心情的能力。我们可以像分辨颜色或听到声音一样,清楚地看到其他人的内心。微笑表示喜悦,鬼鬼祟祟的眼神表示不信任,热忱的态度表示宽大慷慨,恶言相向表示憎恨,漫不经心则表示轻蔑;用力抓取东西代表贪婪,恶毒的评语代表嫉妒,悲观的看法则代表他想阻碍你。我们凭直觉就能知道一个人在说谎或是在伪装,只有在我们刻意不去看,并确信那个人是我们的朋友或是一个好人时,我们才有可能上当。宽大的人通常都认为大家和他一样。有时,就算我们知道某个人是一个恶毒的人,也会假装不知道,因为我们无论如何都得和他一起生活,倒不如用微笑和礼貌对待他,并且继续过我们的生活。
但是,我们心灵深处的理性还是会一直告诫我们:“不要相信他!”所以当我们与那个人谈话或是工作时,必须持续进行会耗尽精神的心灵防卫。基本上,当我们被迫和一个对我们有敌意、不友善、想要使我们变弱的人相处时,难免会感到疲惫。而且就是因为有这种人存在,才会让我们觉得一个场所有压迫感——让我们精疲力竭的并不是墙壁,而是人类散发的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