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美食中国 >

第18部分

美食中国-第18部分

小说: 美食中国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经会试,现在则为高考。鲤鱼跳龙门,是升华一个境界。邙山在龙门的下游,鲤鱼在此觅食养憩,间或操练,以健体魄。所以,郑州的黄河鲤鱼,都极其肥硕健壮。吃之,不枉到郑州一游。
  郑州的朋友领引我到邙山看黄河,毛泽东于1952年也是在此看的黄河,那时候的水大,黄河水与公元纪年的数字成反比,浩浩黄河水激流飞旋,它已然奔流了350万年。奔流的黄河,冲积出世界闻名的华北平原。有的地方我们叫它黄泛区。黄河是搬运工,年年岁岁搬山不止,填海造地,造出一块平整的北方中国版图。
  一个热爱故土的人,自然会盛情邀请朋友吃黄河鲤鱼。我们乘坐快艇饱览与抚摸了黄河之后,就来到了一个河畔酒家,吃黄河鲤鱼。去的时间尚嫌早点,来此小饮的酒客不多,我们去后厨考察,但见池中养着一条鲤鱼,其腰尾有鳞脱落,似乎已经失却大河激情,就让厨子另选一条黄河鲤鱼。

  黄河鲤鱼有多种做法,我们要厨子做成两种,一红烧,一白煮。一分为二地吃黄河鲤鱼,就可以杜绝对黄河鲤鱼的认识产生片面性。郑式红烧,初次领教,它是在鱼背上划花,裹以面粉,先油炸之,再勾芡,略焖,搁置盘中,一目朝天,仿佛在遥想久远的水中岁月。
  鱼肉是中度鲜嫩,却爽,泛甜,一一剥食黄河鲤鱼,身边是浩浩东流的黄河,有柳茑的鸣叫和波涛的絮语,阳光在水波上零碎地闪耀,就入了情境。恰是有清照式的酥手斟酒,和风吹拂,把盏黄河畔,日光就变成了橙色,犹如金色的涂绘。
  汤是在鱼肉快要吃光时上的,呈乳色,白雾袅袅,清芬的气息营造桌上小小的氛围。汤是用黄河边的池水煮的,我估计用的是渗透原理汲取的黄河水,那池清亮如镜。黄河水进入我的身体中,使我清汗淋漓,如饱满珍珠,蔚为大境。
  吃罢一尾准备去跳龙门的鲤鱼,肌体就力量倍增,登小顶山,与毛泽东雕像合影,再过悬索桥,上浮云阁,远跳邙山群峰,俯眺黄河铁桥上南北穿梭的列车钢轮击打铁轨,再透过65倍的望远镜看远边的大禹像,心里面就悠悠然了。
  


开封一绝桶子鸡(图)



  桶子鸡是开封几大名吃之一。说到桶子鸡就要先说一说开封的百年老店“马豫兴”,马豫兴现在在国内很多地方都有打着他的旗号开的店,大家也许对这个名字并不陌生。但说到它的全称“金陵教门…马豫兴”就很少人知道了。从它的名字上看就知道,马豫兴其实并不是开封土生土长的。马豫兴的创始人是马永岑。马家原是云南的回民,家势显赫,大致在清朝顺治年间,吴三桂拥兵入滇,马家受到极大影响,于是迁到了金陵(就是现在的南京),开设了商号“春辉堂”。到了咸丰年间,由于太平军和清廷之间的征战,金陵处于兵火之中,马家在马永岑的带领之下来到了开封。当时在开封开的商号叫“豫盛永”,主要经营南北食货。马永岑针对中原盛产鸡的情况,结合南京鸭制品的加工方法,苦心钻研,以母鸡为原料,不开膛,不破肚,使鸡成为桶状,做出了新的品种——“桶子鸡”,当时就十分受人欢迎。到了同治三年(1864年)马永岑又开了新店,起名叫“金陵教门——马豫兴”,教门表示他信奉的是伊斯兰教。事过境迁,今天桶子鸡的做法早已被开封的广大商家所熟悉,有些店的桶子鸡比起马豫兴丝毫不差,尤其以寺门附近的为好。
  桶子鸡以其色泽鲜黄,咸香嫩脆,肥而不腻,越嚼越香几大特点而出名。有些朋友吃过桶子鸡感觉并不好,常抱怨咬不烂,啃不动,这除了和做的质量有关外,很大的原因是吃法上不对。由于桶子鸡本身的特点就有一个脆字,所以桶子鸡并非是用刀剁成几块,啃来啃去,也不是撕成几半,大口地去咬。桶子鸡讲究的是要先剃骨,再切片,吃的时候夹起无骨的肉片,细细嚼来,越嚼越香。从这一点来看,桶子鸡并非是一个让人吃饱的食品,而是让人去享受的食品。
  桶子鸡最好的部位是鸡大腿,味道香,口感好,切成细片,更是凉菜中的上等品。就我自己的感觉来说,我常把桶子鸡当作小食品,吃饭的时候并不是很热衷吃它,更喜欢的是没事的时候尝几片,解解馋。


豫菜一绝套四宝(图)



  开封宋都宾馆,先上首尾完整的全鸭卧在汤盆中间,当人们吃完酥软的鸭肉,里面露出一支清香全鸡,鸡肉剥吃后,味道鲜美的全鸽又呈现在人们面前,最后在全鸽的肚子里是一只体态完整,腹中填满了海参、香菇、竹笋的鹌鹑。这道原汁原味,柔嫩润滑,色泽光亮、型整不散的菜,被称作豫菜里的一绝——套四宝。这道称绝的菜,绝就绝在四只层层相套的全禽,个个通体完整又皮酥肉烂;从小鹌鹑到大鸭子相互包裹,却吃不出一根骨头来。
  在全国各个菜系中,豫菜占有一定的位置,其中套四宝正是豫菜之中的一个代表作。
  “宁吃飞禽四两,不食走兽半斤。”本来鸡、鸭、鸽子、鹌鹑等禽肉类质细嫩,味道鲜美,经各地名师高厨的煎、炒、烹、炸、烧、熏、蒸、氽等方法,烹制出上千道美馔佳肴。以豫菜风味的整鸡整鸭而论,有八宝鸭、冬宫鸭、清蒸鸭、料子鸭、河南烤鸭与贵妃鸡、太白鸡、筒子鸡、盐鸡、鸳鸯鸡、香酥鸡、鲜味鸡、黄焖鸡、清炖鸡以及道口烧巯等不下十种。以鸡鸭鸽加工的各种块、段、条、片、丝、丁、蓉、脯与胗、翅等,更是名目繁多,数不胜数。然而,集两三禽为一体烹制菜肴的,却为数不多。偶然有人提到三套鸭、套三环等,能做的也很少。真正把四只禽加在一起的更是为数寥寥。掌握这项佳肴技艺的是开封市一级厨师陈景和兄弟。全国各省市数十本各具特色的菜谱中还没有这一菜名。

  套四宝,选料要精,北京填鸭、鸡、鸽子、鹌鹑都要肥嫩。加工要细,经宰杀、退毛、掏取五脏的初加工后,最为复杂的是剔除骨架。一般地说鸡鸭较为好剔,鸽子鹌鹑骨头难除。剔骨时要聚精会神,手持锋利小刀,有如进行一项精心的艺术雕刻。要求剔出的骨架块肉不剩,剔后的皮肉滴水不漏。“套四宝”的套是个关键,这需要鸭、鸡、鸽子、鹌鹑首尾相照,身套身,腿套腿。诀窍是,在给加工洗净的鹌鹑肚里填充海参蘑菇配料后,用竹针把破口插合,在开水锅中焯一下。这不仅清除血沫,更主要的是使皮肉紧缩,便于在鸽子腹内插套。鸽子套进鹌鹑后,仍要在锅中开水焯一下。然后再向鸡腹插套。同样焯过的鸡再向鸭腹填充。最后成了体态浑圆,内容丰富的四宝填鸭。再配以佐料,装盆加汤,上笼蒸熟。
  烹饪技艺是我们伟大祖国文化遗产的一个组成部分。豫菜菜系历史悠久,源远流长,而开封烹调在豫菜中又独具风格。开封菜系烹饪分官(讲功夫细腻、颜色美观)、商(色香味形、招徕顾客)、民(经济实惠、适口饱腹)、寺(素菜斋食、风味独特)等四种不同类型。套四宝是在官菜中套三环基础上发展形成的。陈家系开封豫菜世家,名厨陈景和、陈景望兄弟,继承数代祖传技艺,使这一道名菜完整地保留下来。
  


浓郁乡土气息的泥鳅钻豆腐(图)



  在我的故乡,有时用泥鳅形容一个人混得不好,在社会上吃不开。大概泥鳅在人们看来灰不溜丢、卑微低下吧。有时泥鳅也能为人所用。在我原来的工作单位,夏天管道工会买来几十条泥鳅,把它们投放到阴沟里,好让它们捕食脏水里的蚊子幼虫。这确实是一份低下的工作,泥鳅放下去就不再有人过问,我想十有八九死在水沟里了。
  在饮食方面,泥鳅的地位也不高,正统的食书鲜有记载,仅明代《宋氏养生部》载有“花鳅”一条,“宜辣烹、烘料”。即使今天,泥鳅在大酒店里也做不了什么文章,倒是经常拿它来做辅料,吃自助火锅可以泥鳅为锅底,生生扔进沸水锅,扑通几下便皮破肉绽。另外上正菜之前,也用油炸泥鳅做味碟供食客消磨时间。
  奇怪的是,上不了大席的食物,往往受到普通百姓喜爱。泥鳅到了寻常家庭就变出一道美味来——泥鳅钻豆腐。作为民间传统风味菜,泥鳅钻豆腐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许多地方都有制作。其中以河南周口地区制作此菜较为有名。据当地传说,古时,周口神庙街住着一位渔民,以捕捞鱼虾为生。打鱼时常常捕得一些泥鳅,把大的卖掉,剩下的便留下自己烹食。有一次,因为小泥鳅不好拾掇,他索性扔进锅中与豆腐同煮,加以葱、姜等作料。待揭盖看时,发现泥鳅都钻到豆腐里了,仅有尾巴留在外边,看上去非常有趣。因为这种烹法别致新颖,很快在当地传播开来,并得名泥鳅钻豆腐。因豆腐洁白如玉,而泥鳅灰黑如泥,此菜还有一个雅致的名字,叫玉函泥。

  泥鳅土腥味较重,所以烹制之前必须去其泥腥,可将泥鳅放于盆内,滴数滴菜籽油,使其去尽泥垢及吐尽肠内粪便,方为可用。制作时,砂锅内添入排骨汤,将整块豆腐和活泥鳅入锅中同煮;加盖炖煮稍时,泥鳅为热气所逼钻入豆腐躲藏,至汤沸,全部烫死在豆腐中,转小火并加各种调料。此菜汤清见底,鲜嫩可口,堪称一绝。
  泥鳅有很高的营养价值,所含蛋白质、脂肪及钙、磷、铁等元素都超过一般鱼种。中医对泥鳅评价很高,认为泥鳅味甘性平,有补中益气、祛湿强肾等功能,是老人、儿童、孕妇及贫血患者的理想食品。取泥鳅净化后焙干,制成泥鳅粉,可治疗黄疸性、传染性肝炎;泥鳅豆腐同煮,可治疗小便不畅、湿热下淋;用泥鳅数条、河虾30克,加米酒100毫升及适量水共煮,临睡前服用,连续半个月,可治疗阳痿不举……泥鳅有着种种食料用途,非简短篇幅所能概述。
  云南著名风景区邱北县普者黑也有一道泥鳅菜肴,叫泥鳅煮酸菜,为撒尼人(居住在普者黑的彝族支系)所喜食。那里的农田里一年四季都有泥鳅。10月间,稻谷收割完毕,撒尼人争相捕捉泥鳅,以食泥鳅菜肴为乐。撒尼人的泥鳅煮酸菜味道鲜美、酸甜可口,吃过的人赞不绝口。
  达官显贵好以外表取材,吃得花哨,却未见明了食之三味;寻常百姓讲求实际,率真自然,吃得简朴,往往于不经意间获得世间真味。
  


媲美燕窝的洛阳假燕菜(图)



  洛阳假燕菜是以萝卜和鸡丝经煮、烧制成的菜肴,称其为假燕菜,是指其滋味鲜美,可与燕窝相媲美。此菜为著名的“洛阳水席”中的第一道菜,美誉素著。其名称由来,还要追溯到唐代武则天称帝时期。
  传说武则天称帝以后,天下倒也清平无事,而且民间还出现了不少的“祥瑞”之事,像什么麦生三头、谷长三穗之类。不管真假,传奏上去武则天听了当然是满心高兴。一年秋天,洛阳东关有一农民,地里长出一个特别大的白萝卜,足有三尺长,上青下白。这个巨大的白萝卜,被人们视为神圣之物敬献给了武则天。武则天大悦,命皇宫御厨将萝卜烹制为菜,品尝其异。
  萝卜能做出什么好菜来?御厨很是为难。但女皇之命不敢不从,御厨只好硬着头皮,将萝卜细切成丝,投以种种山珍海味,制成了色泽鲜艳、滋味鲜美的菜肴,呈献给武则天品尝。武则天吃过后感到鲜嫩爽口、滋味独特,甚至可以与燕窝相比,就赐了“假燕菜”的名字,并将其列为宫廷宴席佳肴,供自己经常品用。在武则天的影响下,一大批贵族、官僚也都以吃此菜为荣,宴饮时,必将假燕菜作为宴席头道菜,即使在萝卜断缺的季节,也费尽脑汁用其他蔬菜来做成假燕菜,以免掉身价。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此菜传入民间后,人们便用萝卜、肉丝、鸡蛋、香菜等料制作,味道也非常不错。不论红白喜事、待客娱友,人们都习惯把假燕菜作为席上首菜。明、清时期,武则天的赐名被渐渐淡忘,人们开始称其为“洛阳燕菜”,或简称为“燕菜”。
  “国色朝酣酒,天香夜袭衣。”洛阳是著名的牡丹之都,人们将对牡丹的喜爱融入假燕菜的烹制,牡丹的华贵和吉祥更使此菜形色生辉。1973年周恩来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访问洛阳时,洛阳厨师为他们精心制作了一道洛阳燕菜,看上去就像一朵色泽洁白、鲜艳夺目的牡丹花漂浮于汤面,菜鲜花香。品尝之后,贵宾们赞不绝口。周恩来夸赞说:“洛阳牡丹甲天下,菜中生花了。”所以后来洛阳燕菜又被称作“牡丹燕菜。”菜以花名,自此此菜更为人们喜闻爱食,名气越来越大了。
  此菜的特点是菜色鲜艳、汤清洁白,滋味极其鲜润。当然,其鲜有几分来自萝卜就不得而知了。各种美味荟萃一锅,而平民身份的萝卜身居其主,真是萝卜的荣幸。


开封灌汤包子(图)



  六朝古都的开封府,最辉煌是北宋,最落魄也是北宋,因为金人一击把它打成了南宋。宋朝的词人,抒愁情时必拍栏杆,拍却雕栏无数;金兵大举入关,词人还往南渡,此恨千古悠悠。盖一词以蔽之,兵临城,王朝更迭,贯穿华夏五千年文明史。
  到了开封,不能不食灌汤包子。
  灌汤包子,就是包子里面有汤。应该说,我是先认识武汉的四季美汤包而后才结识灌汤包子的。去开封以前,我尚不知有灌汤包子一说。席间闲谈,知灌汤包子是皇家食品,估计灌汤包子还是在前,四季美汤包在后。皆因四季美汤包,享誉武汉三镇,商业大埠,南北东西交通枢纽,占了一个好地盘。看起来包子也一样,置身于好的位置,就能声名远扬,成为掌门包子。
  吃开封灌汤包子,看是一个重要的过程。灌汤包子皮薄,洁白如景德镇细瓷,有透明之感。包子上有精工捏制皱褶32道,均匀得不行。搁在白瓷盘上看,灌汤包子似白菊,抬箸夹起来,悬如灯笼。这个唯美主义的赏析过程,不可或缺。吃之,内有肉馅,底层有鲜汤。惟要记住,吃灌汤包子注意抄底,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