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外篇十二 天地 译文-第4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自来,饮食取足而不知其所从,此谓德人之容(15)。”“愿闻神人。”曰:“上神乘光
(16),与形灭亡,此谓照旷(17)。致命尽情,天地乐而万事销亡(18),万物复情,此
之谓混冥(19)”。
【注释】
谆芒:虚拟的寓言人物,并寓含谆和、迷茫的意思。东之向东去到。大壑(huò):深
深的沟谷,这里指大海。
苑风:小风,这里拟人化而成为一人名。
注:注入,流入。
酌:舀取。
横目之民:亦即人民。人的双目横生于面部,故“横目”成为“人”的代称。
官:用如动词,指设置官吏。施:施布政令。
行其所为:做自己应做之事。
自为:自动地去做,自己管束自己。
挠:动;“手挠”即用手指挥。顾指:用眼示意。
德人:德行充实的人,这里指体察于道,顺应外物而居安自得的人。
共利之:共同以之为利,是说恩泽施及广众,人人都共有好处。谓:通作“为”,“之
谓”即“之为”。
共给之:共同资给财货。
怊(chāo)乎:怅然有所失的样子。
容:容迹、举止。
上:至高无尚。乘光:驾驭光亮。
旷:广远。“照旷”犹如普照万物。
天地乐:与天地同乐。
混冥:混同玄合没有差别。
【译文】
谆芒向东到大海去,正巧在东海之滨遇到苑风。苑风问道:“你打算去哪儿呢?”谆芒
说:“打算去大海。”苑风又问:“去做什么呢?”谆芒说:“大海作为一种物象,江河注
入它不会满溢,不停地舀取它不会枯竭;因而我将到大海游乐。”
苑风说:“那么,先生无意关心庶民百姓吗?希望能听到圣人之治。”谆芒说:“圣人
之治吗?设置官吏施布政令但处处合宜得体;举贤任才而不遗忘一个能人,让每个人都能看
清事情的真情实况去做自己应该做的事,行为和谈吐人人都能自觉自动而自然顺化,挥挥手
示示意,四方的百姓没有谁不汇聚而来,这就叫圣人之治。”苑风说:“希望再能听到关于
顺应外物凝神自得的人。”谆芒说:“顺应外物凝神自得的人,居处时没有思索,行动时没
有谋虑,心里不留存是非美丑。四海之内人人共得其利就是喜悦,人人共享财货便是安定;
那悲伤的样子像婴儿失去了母亲,那怅然若失的样子又像行路时迷失了方向。财货使用有余
却不知道自哪里来,饮食取用充足却不知道从哪儿出。这就是顺应外物凝神自得的人的仪态
举止。”苑风说:“希望再能听到什么是神人。”谆芒说:“精神超脱物外的神人驾驭着光
亮,跟所有事物的形迹一道消失,这就叫普照万物。穷尽天命和变化的真情,与天地同乐因
而万事都自然消亡,万物也就自然回复真情,这就叫混同玄合没有差异。”
【原文】
门无鬼与赤张满稽观于武王之师(1)。赤张满稽曰:“不及有虞氏乎(2);故离此患
也(3)。”门无鬼曰:“天下均治而有虞氏治之邪(4)?其乱而后治之与(5)?”
赤张满稽曰:“天下均治之为愿,而何计以有虞氏为(6)!有虞氏之药疡也(7),秃
而施髢(8),病而求医。孝子操药以脩慈父(9),其色燋然(10),圣人羞之。至德之
世,不尚贤(11),不使能(12);上如标枝(13),民如野鹿;端正而不知以为义,相爱
而不知以为仁,实而不知以为忠,当而不知以为信,蠢动而相使(14),不以为赐。是故行
而无迹,事而无传。”
【译文】
门无鬼与赤张满稽观看武王伐纣的部队。赤张满稽说:“周武王还是比不上有虞氏啊!
所以天下遭遇这种祸患。”门无鬼说:“天下太平无事而后有虞氏才去治理呢,还是天下动
乱才去治理呢?”
赤张满稽说:“天下太平无事是人们的心愿,又为什么还要考虑有虞氏的盛德而推举他
为国君呢!有虞氏替人治疗头疮,毛发脱落而成秃子方才敷设假发,正如有了疾病方才会去
求医。孝子操办药物用来调治慈父的疾病,他的面容多么憔悴,而圣人却以这种情况为羞。
盛德的时代,不崇尚贤才,不任使能人;国君居于上位如同树颠高枝无心在上而自然居于高
位,百姓却像无知无识的野鹿无所拘束;行为端正却不知道把它看作道义,相互友爱却不知
道把它看作仁爱,敦厚老实却不知道把它看作忠诚,办事得当却不知道把它看作信义;无心
地活动而又相互支使却不把它看作恩赐。所以行动之后不会留下痕迹,事成之后不会留传后
代。”
【原文】
孝子不谀其亲(1),忠臣不谄其君,臣子之盛也(2)。亲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则
世俗谓之不肖子(3);君之所言而然,所行而善,则世俗谓之不肖臣。而未知此其必然邪?
世俗之所谓然而然之,所谓善而善之,则不谓道谀之人也(4)。然则俗故严于亲而尊于君邪
(5)?谓己道人,则勃然作色;谓己谀人,则怫然作色(6)。而终身道人也,终身谀人
也,合譬饰辞聚众也,是终始本末不相坐(7)。垂衣裳,设采色,动容貌,以媚一世,而不
自谓道谀,与夫人之为徒,通是非(8),而不自谓众人,愚之至也。知其愚者,非大愚也;
知其惑者,非大惑也。大惑者,终身不解;大愚者,终身不灵(9)。三人行而一人惑,所适
者犹可致也(10),惑者少也;二人惑则劳而不至,惑者胜也。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
向(11),不可得也。不亦悲乎!
大声不入于里耳(12),折杨皇荂(13),则嗑然而笑(14)。是故高言不止于众人之
心,至言不出,俗言胜也。以二缶钟惑(15),而所适不得矣。而今也以天下惑,予虽有祈
向,其庸可得邪(16)!知其不可得也而强之,又一惑也,故莫若释之而不推(17)。不
推,谁其比忧(18)!厉之人夜半生其子(19),遽取火而视之(20),汲汲然唯恐其似己
也(21)。
【译文】
孝子不奉承他的父母,忠臣不谄媚他的国君,这是忠臣、孝子尽忠尽孝的极点。凡是父
母所说的便都加以肯定,父母所做的便都加以称赞,那就是世俗人所说的不肖之子;凡是君
王所说的就都加以应承,君王所做的就都加以奉迎,那就是世俗人所说的不良之臣。可是人
们却不了解,世俗的看法就必定是正确的吗?而世俗人所谓正确的便把它当作是正确的,世
俗人所谓好的便把它当作是好的,却不称他们是谄谀之人。这样,世俗的观念和看法岂不比
父母更可崇敬、比君王更可尊崇了吗?说自己是个谗谄的人,定会勃然大怒颜容顿改;说自
己是个阿谀的人,也定会忿恨填胸面色剧变。可是一辈子谗谄的人,一辈子阿谀的人,又只
不过看作是用巧妙的譬喻和华丽的辞藻以博取众人的欢心,这样,终结和初始、根本和末节
全都不能吻合。穿上华美的衣裳,绣制斑烂的纹彩,打扮艳丽的容貌,讨好献媚于举世之
人,却不自认为那就是谗谄与阿谀,跟世俗人为伍,是非观念相通,却又不把自己看作是普
通的人,这真是愚昧到了极点。知道自己愚昧的人,并不是最大的愚昧;知道自己迷惑的
人,并不是最大的迷惑。最迷惑的人,一辈子也不会醒悟;最愚昧的人,一辈子也不会明
白。三个人在一起行走其中一个人迷惑,所要去到的地方还是可以到达的,因为迷惑的人毕
竟要少些;三个人中两人迷惑就徒劳而不能到达,因为迷惑的人占优势。如今天下人全都迷
惑不解,我即使祈求导向,也不可能有所帮助。这不令人可悲吗?
高雅的音乐世俗人不可能欣赏,折杨、皇华之类的民间小曲,世俗人听了都会欣然而
笑。所以高雅的谈吐不可能留在世俗人的心里,而至理名言也不能从世俗人的口中说出,因
为流俗的言谈占了优势。让其中两个人迷惑而弄错方向,因而所要去的地方便不可能到达。
如今天下人都大惑不解,我即使寻求导向,怎么可能到达呢!明知不可能到达却要勉强去
做,这又是一大迷惑,所以不如弃置一旁不予推究。不去寻根究底,还会跟谁一道忧愁!丑
陋的人半夜里生下孩子,立即拿过火来照看,心情急切地唯恐生下的孩子像自己一样丑陋。
【原文】
百年之木,破为牺尊(1),青黄而文之(2),其断在沟中(3)。比牺尊于沟中之断
(4),则美恶有间矣(5),其于失性一也(6)。跖与曾史,行义有间矣,然其失性均
也。且夫失性有五:一曰五色乱目,使目不明;二曰五声乱耳,使耳不聪;三曰五臭薰鼻
(7),困惾中颡(8);四曰五味浊口(9),使口厉爽(10);五曰趣舍滑心(11),使
性飞扬(12)。此五者,皆生之害也。而杨墨乃始离跂自以为得(13),非吾所谓得也。夫
得者困,可以为得乎?则鸠鸮之在于笼也(14),亦可以为得矣。且夫趣舍声色以柴其内
(15),皮弁鹬冠摚松鹦抟栽计渫猓16),内支盈于柴栅(17),外重缴(18),睆睆
然在缴之中而自以为得(19),则是罪人交臂历指而虎豹在于囊槛(20),亦可以为得
矣。
【译文】
百年的大树,伐倒剖开后雕刻成精美的酒器,再用青、黄二色彩绘出美丽的花纹,而余
下的断木则弃置在山沟里。雕刻成精美酒器的一段木料比起弃置在山沟里的其余木料,美好
的命运和悲惨的遭遇之间就有了差别,不过对于失去了原有的本性来说却是一样的。盗跖与
曾参、史䲡,行为和道义上存在着差别,然而他们失却人所固有的真性却也是一样的。大凡
丧失真性有五种情况:一是五种颜色扰乱视觉,使得眼睛看不明晰;二是五种乐音扰乱听
力,使得耳朵听不真切;三是五种气味薰扰嗅觉,困扰壅塞鼻腔并且直达额顶;四是五种滋
味秽浊味觉,使得口舌受到严重伤害;五是取舍的欲念迷乱心神,使得心性驰竞不息、轻浮
躁动。这五种情况,都是生命的祸害。可是,杨朱、墨翟竟不停地奋力追求而自以为有所
得,不过这却不是我所说的优游自得。得到什么反而为其所困,也可以说是有所得吗?那
么,斑鸠鸮鸟关于笼中,也可以算是优游自得了。况且取舍于声色的欲念像柴草一样堆满内
心,皮帽羽冠、朝板、宽带和长裙捆束于外,内心里充满柴草栅栏,外表上被绳索捆了一层
又一层,却瞪着大眼在绳索束缚中自以为有所得,那么罪犯反绑着双手或者受到挤压五指的
酷刑,以及虎豹被关在圈栅、牢笼中,也可以算是优游自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