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黄土地上的乡村事 >

第26部分

黄土地上的乡村事-第26部分

小说: 黄土地上的乡村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女人见男子已走,仍没穿衣服,她从屁股下面衣服口袋里掏出手纸擦去两腿间的溢流物,对着赵虎藏的方向说,刚才干的事,你都看得清清楚楚,他已走了你还躲在那干啥。原来,女人从地上坐起来正想往自己两腿间看时,自己吓得差点叫出声,她看见自己对面松树苗丛后躲藏着一个人,女人认为是看花木的老头回来,但她仍显得很镇静,象没看见一样。赵虎知道自己已被女人发现,只好站起来,用轻鄙的眼神看下女人。女人看是赵虎心中又吃一惊,她忙抓起一件衣服盖在两腿间,低着头说,是赵虎兄弟。赵虎冷笑一声说,想不到嫂子会在我花木地里快活。赵虎虽然这么说,看着女人那白白的*和两个又白又圆的*,感到下边渐渐有点动。赵虎轻转过脸,背对着女人说,嫂子,快穿衣服走吧。过了一会儿,被称作嫂子的女人说,兄弟你转过身吧,我已穿好了衣服。赵虎转过身,女人根本就没有穿衣服而分开双腿躺在地上。赵虎看着躺在地上的女人,真的难以控制自己,他向女人*看一眼说,你还不快走?女人说,兄弟你来罢,我不怪你。赵虎真想趴在女人身上,女人的*比自己女人的身上还要美,但他想起了和自己小时候玩的朋友,想起自己的女人。赵虎看一眼躺在地上的女人,自己握紧拳头,匆匆走开,他怕自己真的做对不起朋友和女人的事。赵虎来到房屋里,坐着抽烟。时间不久,被称作嫂子的女人也走进屋。女人哭泣着说,兄弟嫂子做了对不起你哥的事,你可别……赵虎不等女人说完,便说你回家罢,今天的事我什么都不知道。女人看着赵虎仍流着泪哭着。

  女人的男人为了多挣几个钱,麦季没有回来,家里的里里外外全靠女人一个人,这些活苦累,女人都能忍受,让女人不能忍受的是夜夜守空房。女人想让男人不挣钱也要回来,男人却说,打工的老乡大都回了家,现正是多挣几个钱的时机。女人没办法。人常说,三十如狼四十同虎,女人晚上睡觉做梦想的尽是那事。最终,红杏是要出墙的。这事已经过去好几年了。称为嫂子的女人发生过不光彩的事后,她的男人在外出打工时她总是要和男人一起打工。女人说,男人挣的钱虽少些,俩口子在一起过的是夫妻生活,苦而乐。几年里,关于这事,赵虎没向任何人讲过,他不明白新生是咋知道这事的。

  新生对赵虎玩笑着说,你的花木场也曾是*场,真是带有仙气。赵虎笑着说,你别笑话了,我这里真有仙气赵虎就不会干什么花木场经理要当花木场的花神。赵虎话音一落俩人便哈哈笑起来。新生又问花木公司下一步有何打算。赵虎说,公司准备在市里和县城增开花店。现在的年轻人不仅过传统节日,洋节也过,并且还越来越浪漫,谈恋爱,过情人节,喜欢送花,结婚﹑过生日什么的,也喜欢送花。花店的生意前景开阔将会带动花木场培育各种名贵花卉,这样,一方面扩大了公司经营范围,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家乡人创造打工的机会。赵虎继续说,不管城镇﹑乡村,今后对花卉的需求量量是越来越大,公司在面对城乡绿化这个市场的同时也要抓住城乡家庭这个市场。现在城市爱花人是越来越多,乡村人也喜欢在自家院里栽上几株花草。新生听完赵虎的话点点头,对赵虎说,有你赵虎在,花木公司的生意是越做越好。赵虎笑着说,不是因为我赵虎在,是人们的日子越过越好,爱美的人越来越多。新生看着赵虎笑了。

  阳光洒在花木上,蜜蜂和蝴蝶在花木中飞来飞去,不时的有鸟儿在花木中鸣叫,大黑﹑二黑在花木中窜跳着,这里充满生机。新生和赵虎深深吸一口气。享受着花木二十一世纪的芳香,俩人开心的游赏着花木,谈笑着。

  ,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十章     抗 旱
第十章     抗 旱

  一

  新国找大嫂说,天很久没下雨,太阳快把土地烤得裂口,庄稼开始卷叶,不浇水,秋收难保。立国的女人对新国说自己这几天身体不舒服,顾不了地里的庄稼,你要抗旱就把机器开走。新国问大嫂身体咋啦。立国的女人没回答。新国又问站在一旁的侄媳妇,侄媳妇说,我也不清楚,你问俺爸,他知道俺妈得的是啥病。立国的女人看眼媳妇,媳妇知道婆婆在怪自己多嘴,低着头走开。新国不知道大嫂和大哥这几天因为范华的事在闹感情纠纷。张老头对新国说,你别问那么多,你大嫂让你快把机器开起来。新国没多说话,正要开机器,立国的女人扭过头对新国说,你想抗旱,你可以先给你大哥打电话让他回来,他这几天在公司里没啥事,也想抗旱。保国看大嫂说话的脸色不太对,心想大哥办公司后从不管地里的事,大嫂也从不因地里的活让大哥操心,现在不要说让大哥抗旱,恐怕他还不知道自家的地在哪,可今天大嫂……。保国猜大嫂和大哥一定生气了,保国想到此便对大嫂强笑下没说话。前几年村里重新分地时,立国主张自家不要地,张老头对儿子说,当农民不种地活在农村干啥,不管你当多大的官还不是要靠农民种出的粮食养活,你挣的钱多也不能当饭吃。立国女人说,地,咱可少要点,不能不要,有点地种心里踏实。立国没有争论。结果,立国一家五口人只要了二口人的地,二亩多点地分在哪里,立国并不过问。立国知道女人要二亩地并不意味着她真的想种地,她即使真的想种地也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她要照顾自己的鸡场,女人要地种只是把种地当作乐趣而已。立国家虽仅有二亩地,麦收秋种时还要靠别人帮忙。新国来找大嫂抗旱并不是真要大嫂下地浇水,只是想开走机器和拉水泵,大嫂的二亩地,一个半小时足可浇一遍,这点小事用不着大嫂操劳。新国开起四轮把水泵和水带装上车,“突突突……”开着四轮出了大嫂的院门。用机器抗旱,至少需要二人,便于轮换把持水龙带,如果一个人把持水龙带,时间久了很容易感冒,凉的井水会把身子冰出问题,所以一般情况下,要二人以上抗旱,这样干起活轻松也有趣。

  梅桂嫂的婆婆抱着孙子从外面走进院子,梅桂嫂正在洗衣服,看婆婆抱儿子回来还认为是儿子饿,忙站起来走过去问婆婆是不是儿子饿了。婆婆笑着说,我的乖孙子不饿,奶奶咋会让孙子饿着呢?婆婆说完,亲下孙子,逗得孙子咯咯的笑,梅桂嫂对着儿子微笑一下,转身要去洗衣服。婆婆问,梅桂看见你爹去了哪儿?梅桂说不知道。梅桂嫂知道婆婆找公公有事情,便对正在写作业的女儿说,妞妞去把你爷爷叫回来。妞妞站起来应一声,高高兴兴的跑出院。梅桂刚想说找到你爷爷后自己要快回来写作业的话,已不见女儿的身影,气得自言自语说,小妮子就知道贪玩,从小不用功长大想后悔也来不及。婆婆笑着说,算了,小妮子想玩让她玩去,上学读书认识几个字就行,闺女家长大后就是人家的人了。梅桂的婆婆说着又逗小孙子说,把钱留下来,供我的孙子好好读书,将来上大学。梅桂嫂听着婆婆的话,心里感到很不是滋味,她白眼正逗儿子的婆婆心里骂道,死老婆子,一代人不操二代人的心,我女儿读不读书和你有啥球关系,你不希望自己的孙女上大学,我还想让自己的女儿上大学呢,你少操心。梅桂气着转身洗衣服,没理会婆婆。梅桂嫂的婆婆只顾逗孙子,没有注意媳妇脸上的不悦。

  梅桂嫂的公公回来,进院便问老伴啥事。梅桂嫂的婆婆冲着老头子说,你几十几的老头子了咋不操心,地里的庄稼都快旱死,你也不想想办法浇水。梅桂嫂的公公的说,人家有机器的地还没浇,你急有啥球用。梅桂的婆婆嚷道,人家有机子的地不浇咱就不能浇地了?梅桂的公公急道,人家的地没浇,谁会把机器借你用?梅桂的婆婆刚要对老头子大声叫嚷,孙子哭了起来,梅桂嫂的婆婆忙轻拍着孙子说,是奶奶不好,奶奶的声音太大吓着我的乖乖。孙子不哭了。梅桂的婆婆看孙子不在哭,便对着老头子气道,你在院子说话声音大的象驴叫,别把我孙子吓着了。梅桂的公公的轻声说,你说话的声音才象驴叫,怪起我来了。梅桂的婆婆白眼老头子,说,我看见新国开着立国的机子上地,你去和伟伟的妈说一声咱也用她的机子浇浇地。梅桂嫂的公公哝哝说一句,又要用立国的机器。梅桂嫂的婆婆听到老头子子嘟哝,嚷道,咱用他家的机子又不是不给他钱。梅桂嫂的公公瞪眼老伴,恼道,你咋说些没良心的话,咱年年用立国的机子打麦,浇水,人家啥时收过咱的钱?梅桂嫂婆婆说一句人家有的是钱不在乎咱的钱。梅桂嫂的公公气得指着老伴骂,你这话不是人说的,有钱的人多的很,谁象立国那样照顾过咱,你是越老越糊涂。梅桂的儿子吓得又哭起来。梅桂的婆婆自知理亏,不悦的说,我不和你说,你想去就去,别在这儿吓着我孙子。梅桂嫂的公公对着老伴唉叹一声说,你亏良心啊!说完便背着手走出院子。

  梅桂嫂对自己的婆婆一直没有好感,村里人说立国的娘脾气火爆,心狠爱打架,但她明事理,是非分得清,肚子里装不住话是个直来直去的人,可自己的婆婆就是放闷屁的人,话在肚子里发臭憋着不放,放出来能熏死周围的人,做出来的事也如同放出的屁话。梅桂嫂为逃计划生育被逼背井离乡,她婆婆却对自己的儿子说,你女人生不出小子就甭想回来,想回来,你从你女人腿旮旯里抠也要抠出一个小子。这话把梅桂气得直掉眼泪,她真想上前撕烂婆婆的嘴。梅桂嫂回来后,她婆婆对她的态度和前比,是完全不同的俩个人,婆婆重活不让自己干,家中有好吃好喝的先让自己吃,尽管如此,婆婆在梅桂心中还是难留一个“好”,用梅桂嫂的话说,她从内心里不是为我好,是为她自己的宝贝孙子。

  梅桂嫂的公公从立国家很快回来。梅桂嫂凉好最后一件衣服问公公,立国哥同意吗?她公公说,你立国哥不在家,你嫂子在。梅桂又问,嫂子同意吗?梅桂嫂的公公点点头说,你立国一家都是好人啊,咱有事找人家,他们从没拒绝过,人家也没因为咱没钱而看不起咱。梅桂嫂的公公看眼梅桂嫂继续说,往年,你们都不在家时,立国不仅借给咱机子使,他还让新国帮咱,咱虽然帮上人家啥忙,但绝不能做出对不起人家的事,更不能说人家的黑话亏良心。梅桂嫂的公公说完看眼站在旁边抱着孙子的老婆子。梅桂嫂的婆婆低头逗孙子乐,装着没听到老头子的话。梅桂嫂的公公摇摇头进屋找出一个5斤装的空朔料桶对梅桂嫂说,梅桂你把雨衣和胶鞋准备好,我去买柴油。梅桂嫂说,爹您别去,我去买。梅桂嫂的公公不同意。她婆婆却说,你爹要去就让他去。梅桂嫂的公公没好脸色的看眼老伴说,你甭瞎搅和,你去到北边把娃子喊回来,他在看人家下棋,待会儿,我和他一起到地里浇水。说完自己头也不回的走出院门。梅桂嫂的婆婆对着老头子嘟嚷着说的是什么,梅桂嫂也没听清。梅桂嫂想把儿子从婆婆怀中抱过来,让婆婆去叫自己的男人,她婆婆说自己不觉累。梅桂嫂看眼婆婆说,我去叫你儿子回来。她婆婆笑着说,我去叫杜娃,你在家忙自己的事,我的小孙子也该出去凉快了。梅桂嫂的婆婆说着低头又逗孙子,抱着孙子走出院门。梅桂嫂看着婆婆走出院门,自己进屋找雨衣和胶鞋。  

  杜娃骑着车带着爹,太阳炙烤着大地,地里的庄稼嫣着脑袋,没有半点的精神,周围不断有水柱冲天,那是村民正在为庄稼浇水。杜娃脸上的汗珠往下溜,迎面而来的风,热热的,但感觉比没风要舒服的多。杜娃骂道,这鬼天气咋这么热。他爹说,这天还不是最热的时候,天最热时,你坐在屋里就象坐在火炉里,不过,咱当老百姓的早已习惯,不怕天热。收麦季节,太阳在头上火辣辣的,烤得身上痒痛可心里却乐哈哈的,只要老天爷不下雨,麦收后便给老天爷烧纸磕头。咱当老百姓不怕风吹雨打和日晒,图的是啥,不就是盼年年有个好收成吗?不容易啊。杜娃对爹说的啥话没全听清,自行车在跑,自己不可能集中精力听爹讲。杜娃听爹说麦收二字自己身上便起鸡皮疙瘩,那真是不叫人过的日子,大清早要起床,趁日出前天凉爽多收割麦子,中午,太阳能把人炸出油,但村民还不能休息,趁着天气好抓紧时间碾麦子晒麦子。晚上,总该好好休息了吧,难,起风后,村民还要抓紧时间扬场。如果天天能见到太阳,村民还好受些,村民就怕天气有好变坏,一家老少谁也甭想好好憩一会,地里没拉完的麦子要抢拉,麦场的麦子需要垛起来,晒成的麦子要赶时间收起来,一家人从白天忙到天黑,又从天黑忙到天亮。一家老少,满脸的灰尘,浑身的臭汗,找个地方一躺便酣声如雷。杜娃的爹不管娃子是不是在听,自己只顾说自己的。当老百姓的是靠天吃饭,老百姓烧香磕头求的就是年年风调雨顺。当老百姓的不怕旱就怕涝,旱天时村民能抗旱,十成的庄稼总能收个四五,遇到涝天,地里到处都是水,庄稼大都淹死,十成庄稼难收一二成。杜娃说,咱当老百姓的也不一定全靠天吃饭。杜娃的爹没听清娃子的话,因为地里的机器轰鸣声越来越大。

  新国一个人在地里浇水。张老汉蹲在机子旁抽着烟,看见梅桂嫂的男人和公公走来,自己站起来。老哥,俺又要来麻烦你。梅桂嫂的公公递给张老汉一支烟笑着大声说。老兄弟,你可不要这么说,乡里乡亲的,抬头不见低头见的,谁都有需要大家帮忙的时候。张老汉憨笑着说。娃子快把油倒进机子里。杜娃的爹对儿子喊道。杜娃应一声,便提桶往油箱倒。张老汉忙拦住说,浇水也就是了,提啥油啊,这机子是刚加的油。娃子的爹拉着张老汉的手说,老哥,俺常年用立国侄子的机器,他也不要俺的钱,弄得俺已很不好意,让娃子给机器加些油表表心意。张老汉没办法,看着杜娃把油加到油箱里。梅桂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