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成为金融强国的战略方向:大国金融方略-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专家点评
1、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徐博士曾经从事宏观金融监管和微观金融操作,他在《大国金融方略》中表现的忧国之心和博学多识,令我深感欣慰和钦佩。
——常清,中国农业大学金融衍生品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导
2、《大国金融方略》一书,立足中国实际,放眼世界大国博弈格局,宏观和微观兼顾,是徐教授的呕心沥血之作,体现了一位正直学者的学以致用和拳拳报国情怀。
——曹建海,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博士
3、没有金融崛起,根本谈不上中华民族的复兴;没有金融崛起,更谈不上强大中国的和平崛起。《大国金融方略》,正是徐博士从思维、理念方面补齐中国金融短板的一次积极努力。
——马方业,著名财经评论家,《证券日报》副总编辑
4、金融改革应树立“该出手时就出手”的改革观、“把结构优化置于优先地位”的发展观、“对外开放和对内开放协调并进”的开放观。很高兴,我的“三观”思想与徐教授的《大国金融方略》不谋而合。
——苑德军,中国银河证券公司高级经济学家,博士,教授,博导
5、全球金融风暴百年一遇,国际金融格局变迁机会孕育百年;中华人民共和国60年华诞,大国金融发展战略规划正当其时。
——倪建明,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官员,曾任IMF经济学家,博士
引言
世界上最大的“穷国”借钱给世界上最大的“富国”,针对这种相互依赖关系,哈佛大学金融学家弗格森(Niall Ferguson)创造了一个新词“Chimerica”;而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在《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称之为“金融恐怖平衡”。
G7已是明日黄花,但“金砖四国”却难为明日之星,G2主导世界也不现实。可喜的是,G20开始走上前台,真正值得期待的是一个多极化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中美之间进行战略合作,对于世界来说是一个真正的福音。
——作者
当今世界格局正在走向多极化,但同时也存在着美国顽固推行“一极化”的逆流。这种“一极化”主要是由“两个不平衡”引起的:一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发展不平衡;二是经济发达国家内部各国力量发展不平衡。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不平衡发展并不会马上结束。
——著名经济学家汪海波
一、现实世界中的大国金融版图(1)
1.中美两国“金融恐怖平衡”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两个国家的国土面积相差无几,但是中国拥有全球1/4的人口,人口总数约为美国人口总数的4倍;美国创造了世界1/4的财富,财富规模约为中国财富规模的4倍;中国外汇储备占中国GDP的50%以上,美国国债占美国GDP的70%;中国是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大的国家,美国是世界上负债最多的国家;中国是美国国债第一大持有国,世界上最大的“穷国”借钱给世界上最大的“富国”。针对这种相互依赖关系,哈佛大学金融学家弗格森(Niall Ferguson)创造了一个新词Chimerica;而美国前财政部长萨默斯(Lawrence Summers)在《华尔街日报》发表文章,称之为“金融恐怖平衡”。 毫无疑问,美国是一个善于借钱的国家。18世纪,美国从欧洲借钱帮助其完成了领土扩张。19世纪,美国从英国借钱建起了铁路;21世纪初,美国从新兴市场国家借钱吹起了房地产和资产泡沫。这一回,当新兴市场国家以低利率把钱借给了美国,美国并没有把钱用来投资,而是用来入侵伊拉克、去买耗油的越野车和买大房子。
现在,一切都玩完了,生产越野车的底特律三大汽车巨头快要破产了,成千上万的大房子主人无家可归了。奥巴马上台之后,不得不考虑从伊拉克撤军,而中国农民工也因此失业回乡了。这时,乱花钱的富人把一切责任统统地推给了借钱的穷人。穷人也终于醒悟过来,靠富人乱花钱来提供就业机会,实在是眼光短浅、得不偿失。关于中美两国的这种“金融恐怖平衡”,我国老一辈经济学家汪海波教授已有深刻的论述。他说,1991年苏联解体以后,国际政治格局开始由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的冷战局面走向世界多极化。与此同时,也存在着美国顽固推行霸权主义“一极化”的逆流。20世纪90年代先后发生的海湾战争和科索沃战争就是“一极化”在军事上的表现。这种“一极化”主要是由“两个不平衡”引起的:一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力量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力量发展不平衡。一方面,1991年苏联解体使社会主义力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极大削弱;另一方面,资本主义力量(主要是美国)有了很大的增强。二是经济发达国家内部各国力量发展不平衡。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经济有了迅速发展,这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欧盟经济低增长,而日本在90年代初经济泡沫破灭以后,经济一蹶不振,长期处于低迷状态。
值得注意的是,这两个不平衡发展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是因为:第一,美国经济和科技实力在世界上的领先地位一时还难以改变;第二,美国军事霸权主义气焰更加嚣张;第三,当今国际社会出现了某种“绥靖主义”思潮,对美国推行霸权主义缺乏有力的斗争。
“金砖四国”包括巴西、俄罗斯、印度和中国,BRIC恰好是四国英文名称首字母缩写,因发音类似“砖块”一词,故称“金砖四国”。 最早提出这一概念的是高盛公司经济学家奥尼尔。2003年10月高盛发表了一份名为“与BRICs一起梦想”的报告。报告估计,到2050年,世界经济格局将经历剧烈洗牌,全球新的六大经济体将变成中国、美国、印度、日本、巴西、俄罗斯。 联合国总部门口这个破碎的地球确有深刻寓意2007年,中国超越德国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中国现在的经济总量是1978年时的70多倍,这是一个历史奇迹。最近几年,华尔街有一个“金砖四国”的提法。在分析金融危机之后世界经济发展趋势时,高盛公司全球经济研究主管奥尼尔坚持自己的一贯观点,认为西方发生金融危机意味着“金砖四国”将在世界经济中占有更大份额,甚至比预计的还要快。未来“金砖四国”的GDP总量可能超过西方七国集团(G7,包括:加拿大、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英国和美国)。其中,中国、印度和俄罗斯的经济增速将比其预计的还要快,它们现在共占全球GDP16%的份额。这种格局,让七国集团(G7)感到十分的尴尬。但依笔者之见,“金砖四国”不过是华尔街投资银行从目标客户和赚钱角度出发的一个提法,并不具有地缘政治意义和国家战略意义,因为无论如何也无法将这四个独立性很强的国家“捆绑”在一起、成为紧密型的利益集团,用“金砖四国”替代七国集团(G7)缺乏现实性。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一、现实世界中的大国金融版图(2)
在过去的两年里,随着全球金融危机的蔓延,经济步入衰退,七国集团几乎是无所作为、无能为力;而且,八国集团(G8,七国集团+俄罗斯)内部能源战略的摩擦加剧;有人认为,真正在世界舞台上发挥积极作用的是美国和中国组成的两国集团(G2)。实际上,保尔森提出的“战略经济对话”级别太低,还不足以称之为G2集团。因为,这不是一个平等的舞台,而是一个迫使中国提高汇率的手段。在美国官员眼中,还有什么比中国持有大量的美国债券更重要呢?2009年,注定又是不平凡的一年。奥巴马上台后,他期望力挽狂澜、改变世界。但小布什留给奥巴马的是一个问题缠身的白宫,奥巴马除了要尽快结束金融危机外,还要面对伊拉克和阿富汗战场形势、伊朗和朝鲜核问题、中东和平僵局、美俄新冷战等诸多挑战。从现实世界看,目前依然是“一美独大”,由G2主导并不现实,欧洲也不具备取代美国的实力。
2008年,中国GDP大约4万亿美元,日本5万亿,欧元区15国合计6万亿,把中国、日本和欧元区GDP加在一起,才以微弱优势超过美国,2008年美国GDP为14万亿美元。无疑,G7已是明日黄花,但“金砖四国”却难为明日之星,G2主导世界也不现实。可喜的是,G20开始走上前台,真正值得期待的是一个多极化世界。在这个新世界里,中美之间进行战略合作,对于世界来说是一个真正的福音。
2.G8时代结束,G20走上前台
20世纪70年代,主要西方国家经济形势一度恶化,接连发生的“美元危机”、“石油危机”、“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把西方国家弄得焦头烂额。为了共同解决世界经济和货币危机、协调经济政策和重振西方经济,1975年7月初,法国首先倡议召开由法国、美国、日本、英国和西德5国参加的最高级首脑会议;后来,意大利、加拿大、俄罗斯分别加入,八国集团(G8)诞生。八国集团每年召开一次会议,即八国集团首脑会议,简称“G8峰会”。G8峰会最初的目的,是为促成八大世界经济先进国领袖与欧洲联盟官员,每年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年会前举行会谈。1998年以后,G8峰会成为八国元首的年度高峰会议,由八国轮流担任主办国,主办国的领袖是该年会议的非正式主席,与会国会在政治、经济和军事等方面交流意见。
20世纪90年代末亚洲金融危机发生之后,各方呼吁增加新兴市场国家在全球经济活动中的发言权。1999年9月25日,八国集团财长在华盛顿宣布成立20国集团(G20)。这个国际论坛由欧盟、布雷顿森林机构和来自19个国家的财长和中央银行行长组成,作为布雷顿森林体系框架内非正式对话的一种新机制,其宗旨是推动发达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之间就实质性问题进行讨论和研究,以寻求合作并促进国际金融稳定和经济的持续增长。G20成员包括阿根廷、澳大利亚、巴西、加拿大、中国、法国、德国、印度、印尼、意大利、日本、韩国、墨西哥、俄罗斯、沙特*、南非、土耳其、英国、美国和欧盟。二十国集团全部成员的经济总量占世界经济总量的85%。
目前,全球金融危机的阴霾虽未消散,但未来前景也并非是漆黑一片。当今世界,毕竟已与发生经济大萧条时的1929年不同,也与发生亚洲金融风暴时的1997年不同,人类在应对金融危机方面已有了长足的进步。2008年下半年以来,各国政府领导人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表现,可圈可点之处甚多。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一、现实世界中的大国金融版图(3)
在国际方面,各国政府通力合作,召开了一系列国际会议,采取了一系列“救市”措施,力图遏止金融危机的蔓延。2008年11月15日,备受世人瞩目的20国集团(G20)全球金融峰会在华盛顿召开。受金融危机冲击,美国经济下滑,美元国际地位明显动摇,因此,美元问题本应成为此次峰会一个关键问题。但会议并没有给世界带来太多实质性的变革,各国领导人只是在批评“旧世界”方面达成一致,但对如何建设一个“新世界”,却未见任何新鲜举措。
在这次会议上,美国希望通过“修补”规则继续维护美元的国际主导地位;欧洲鼓吹“新版布雷顿森林体系”,强调对金融市场实行干预;日本一方面声称继续维持美元中心体制,另一方面则伺机拓展日本的国际影响力;以“金砖四国”为代表的新兴市场国家呼吁改革国际金融体系,加强发展中国家的话语权。总的来说,会议务虚较多,鲜有具体可行的操作方案,唯一的一抹亮色是中国国家主席*提出的4点改革主张:一是加强国际金融监管合作,完善国际监管体系;二是推动国际金融组织改革,增强发展中国家在国际金融组织中的代表性和发言权;三是鼓励区域金融合作,充分发挥地区资金救助机制作用;四是改善国际货币体系,稳步推进国际货币体系多元化。但要落实这些主张,确实还有很长的道路要走。2009年4月2日,二十国集团第二次峰会在伦敦召开,与会领导人重申合作恢复增长和就业的承诺,并就IMF增资、加强金融监管等达成具体协议。引人瞩目的是国际金融机构总共8500亿美元的增资计划:IMF增资5000亿美元至7500亿美元;增发2500亿美元的特别提款权;支持多边金融机构1500亿美元的额外融资。欧盟将出资1000亿美元,日本将出资1000亿美元,中国将出资400亿美元。
关于经济刺激计划,G20峰会重申各国已承诺的数额——全球在2010年底之前刺激5万亿美元,拉动GDP增长4%,实现在2010年底全球经济恢复增长2%。关于贸易保护主义,峰会承诺,在未来一年不实施直接的或间接的贸易保护措施,建立透明监督机制,承诺在未来两年通过多边发展银行、出口信贷机构等提供2500亿美元的贸易融资。关于加强全球金融监管问题,峰会同意将对冲基金、评级机构等纳入金融监管范围,要求避税天堂将来披露更多信息,否则将面临制裁。峰会同意扩大并改组现在的金融稳定论坛,使之成为更为有效的国际监管机构金融稳定委员会。
虽然这次伦敦金融峰会并没有讨论中国和俄罗斯提出的关于建立超主权国际储备货币的建议,但在重要的历史关头,中国和俄罗斯敢于挑战美元霸主地位,体现了一种“亮剑精神”,这是应该予以充分肯定的。
3.欧佩克组织扮演重要角色
1960年9月,伊朗、伊拉克、科威特、沙特*和委内瑞拉的代表在巴格达召开会议,决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西方石油公司,维护石油收入;9月14日,五国宣告成立石油输出国组织(Organization of Petroleum Exporting Countries——OPEC),简称“欧佩克”。随着成员国的增加,欧佩克发展成为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一些主要石油生产国的国际性石油组织。欧佩克总部设在维也纳。现在,欧佩克旨在通过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