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耽美同人电子书 > 日本战国物语(原名:日本战国时代史话) >

第39部分

日本战国物语(原名:日本战国时代史话)-第39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据说,他命多员将领负责修建此城。十月,花了不到五个月时间,主体部分就搞定了,速度之快令人乍舌,同时也能看出秀吉急于远征之心。

  腊月廿七;秀吉将“关白”之位传给秀次,自己则退位任“太阁”;专注于对外用兵。大海彼岸又要遭受战火荼毒了,而此时的明朝、朝鲜又是何种现状呢…… 。。

第四十七回  兴变法万历中兴  起朋党李朝衰败
且说明朝自朱元璋建国之后不久,便出现了阉党专权的局面,东厂、锦衣卫等特务机构将大明江山搞得乌烟瘴气。嘉靖帝继位后,更是二十余年不上朝,专心炼丹修道。朝政不但有阉党参与,更被奸臣严嵩父子把持,贪贿公行,吏治*,他们排除异己,清流派惨遭*。而嘉靖帝在位之时,正是倭乱最为猖獗的时期。

  国内战争使日本各阶层人士大量破产和失业,遂多沦为盗匪。由于商业的发展,各大名对明朝各种物资和货币的需求更加强烈,西国各大名由于地理位置较近,把掠夺明朝沿海地区视为开源之路。明朝的大量商人、农民和失意文人留居日本,他们与倭人勾结,进行联倭劫掠,是这一时期倭寇的显著特点。侨居日本的汪直、邓文俊、徐海、毛烈等在各路大名支持下,袭用倭人服饰和旗号,乘坐张有“八幡大菩萨”旗帜的八幡船,劫掠明朝东南沿海地区,他们杀戮百姓,烧杀奸淫,真是无恶不作。明廷的禁海政策和清剿行动极大地限制了汪直等人的海上贸易活动,也限制了濒海居民乃至一些海商巨富的生存和财路,从而引起了这些人的不满和反抗,他们同劫掠中国东南沿海的倭寇相结合,成为明朝统治者的心腹大患。

  明嘉靖二年(1522)六月,大内氏使臣(使臣:这里指日本大名出使明朝的使者) 宗设、谦导 与细川氏使臣 瑞佐、宋素卿 因争夺对明贸易,在明朝大地上相互厮杀。宗设诛杀瑞佐,又以追逐宋素卿为名,大肆抢掠宁波、绍兴一带,明朝将领刘锦、袁琎等人阵亡,此即震动明廷的“争贡之役”。此后,明廷要求倭方惩办宗设等人,释放被掳官民,遵守两国原订合约,继续贸易。倭方却断然拒绝,致使两国贸易中断,而这又促使倭寇走私更为猖獗。

  明嘉靖二十一年(1541),倭寇入侵台州,攻杭州,侵掠浙江沿海。两年后,汪直等引倭寇于宁波境内肆行劫掠,又于山东、南直隶、浙江、福建、广东等沿海地区大肆烧杀掳劫,江浙一带民众被杀者高达十万人,这严重破坏了明朝的社会生产,威胁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明廷在剿倭上的无能却令人大跌眼镜,由于朝廷*,沿海士兵、战船锐减,海防设施久遭破坏,为倭寇提供了可乘之机。

  明嘉靖三十三年(1554)四月,胡宗宪开始负责东南沿海抗倭之事。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胡宗宪诱捕汪直,并于三年后将其斩首,但倭寇并未因为汪直的死而有所收敛。抗倭名将戚继光针对南方多湖和倭寇作战的特点,创造了攻防兼宜的“鸳鸯阵”,以十二人为一队,配以盾、枪、刀等长短兵器,依形势变换队形,灵活作战。他还发明了对付倭刀的兵器——狼铣,它是用整根竹子作成,并在顶部安装枪尖。倭刀属于短兵器,狼铣是长兵器,竹子顶部的枝冠可以将倭寇有效地阻挡在远处,使他们不得靠进半步。

  明嘉靖四十年(1561),戚继光大败倭寇于台州。一代儒将俞大猷创造了一套用楼船歼灭倭寇的海战战术,还发明了陆战的军用独轮车,与戚继光合称为“俞龙戚虎”。 明嘉靖四十四年(1565),俞大猷率水兵,戚继光领陆军,于南澳剿平广东的倭寇,解除了东南倭患。

  万历皇帝登基后,帝师张居正实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实行“考成法”整顿吏治,明确官员责任,裁减冗员,节省了朝廷的俸禄开支;推行“一条鞭法”改革赋役,比先皇隆庆帝时每岁所入增长了74%(记于《明通鉴》卷六七);任用名将戚继光、李成梁等整饬北方边镇防务;任用潘季驯治理黄淮,也颇有成效,史称这段时期为“万历中兴”。虽然张居正、戚继光死后,政务、军务惨遭废止,但是这次改革毕竟奠定了明朝的基础,使之能够迎接这次倭寇的大规模入侵。

  从左至右:戚继光画像,俞大猷塑像

  再说地处明朝东北的朝鲜地区,先后历经了箕子朝鲜、卫满朝鲜等时期; 最后高丽国的李成桂在内乱中获胜,统一了高丽,并由明太祖朱元璋赐国名为朝鲜,建立了末代的李氏王朝(作者注:后文简称为李朝)。由于地理位置的原因,朝鲜在政体、经济、思潮、道德准则等方面都受到明朝的极大影响,甚至年号和国王及官员的服饰也照搬明朝。

  在行政管理方面,朝鲜全国被分为八道,俗称“朝鲜八道”,道下依次设州、府、郡、县:

  京畿道:汉城府、开城府,首府汉城府

  庆尚道:庆州府、尚州、晋州,首府庆州府

  设左兵营、右兵营、左水营、右水营

  全罗道:全州、罗州,首府全州

  设兵营、左水营、右水营

  忠清道:忠州、清州、公州,首府清州

  设水营

  黄海道:黄州、海州,首府黄州

  平安道:平壤府、宁边大都护府、义州,首府平壤府

  江原道:江陵大都护府、原州,首府江陵

  咸镜道(宁安道):咸兴府、镜城都护府、北清都护府,首府咸兴府

  其中,庆尚、全罗、忠清、黄海、京畿五道又各分为左右两道,咸镜道(宁安道)分南北两道,平安道分东西两道,江原道分岭东、岭西两道。

  还按传统将朝鲜全国分为六大区:关北(包括咸镜道、平安道)、关西(包括黄海道、平安道南部、江原道西部)、关东(包括江原道太白山以东,又称岭东)、畿湖(包括京畿道全境及部分忠清道)、湖南(包括全罗道及部分忠清道)、岭南(包括庆尚道)。

  在兵制方面,李朝实行兵将分离制,将无定卒,兵无常将。这种制度是由宋太祖赵匡胤首创,又被以后的各朝帝王有所沿袭。它主要是为了防止武将拥兵自重,造反朝廷,但是其致命的缺点是使得“兵不习将,将不习兵”,打仗时匆忙为武将配备士兵,致使士兵不习惯将官指令,最后在战场上一塌糊涂。

  在思潮方面,李朝以儒教治国,推崇“忠孝”。从十五世纪后半叶开始,李朝政府结构严重膨胀,俗称“两班”的文武官僚人数巨多。以协助世祖篡位的武将权臣为主的“勋旧派”,同与儒生和士大夫为主的“士林派”首先发生党争,最后士林派取得胜利。十六世纪末期,士林派发生内讧,到宣祖李昖时期分裂为称为“东人党”的岭南学派和称为“西人党”的畿湖学派。东人党在*中得势后,分裂为以李退溪为首领的“南人党”和曹植为首领的“北人党”,两派之间互相攻击,乃至利用权势打击*对方。李朝中后期,朝鲜陷入混乱不堪的党争之中。由于士大夫和武将权臣分属不同的派别,致使党争渗入到军队之中。由于朝廷财政窘困,又久无大战,再加上党争之乱,致使整个朝鲜军备松弛。

  除了激烈的党争之外,朝鲜还面临着巨大的外部威胁。虽然在明朝羽翼的保护之下,但东北部逐渐崛起的女真人不时骚扰边境,掠夺人口,而最大的威胁却是来自南方的倭寇。倭寇对朝鲜的入侵也是由来已久,十四世纪末和十五世纪初,朝鲜曾派兵剿平了对马岛的倭寇。十六世纪初,朝鲜再次发生入侵对马岛的三浦倭乱,以及十六世纪中叶的乙卯倭变。

  却说十六世纪末期,火器已大量应用到战争当中。早在1274年至1281年,元朝侵倭战争时期,倭军初次见识到元军火炮的威力,从此得知世界上还有火器这种新式武器。1466年,明朝琉球人将铜火铳传入日本。1543年,一艘葡萄牙商船因台风误入萨摩国南部的种子岛,船上还有化名为五峰并当作翻译的倭首汪直,他们所带的欧洲火绳枪被领主种子岛时尧发现,时尧视其为珍宝,并花重金购买了两枝。次年,当葡萄牙商船再此来到种子岛时,时尧派名匠 八板清定 向葡萄牙人学习、仿制出了日本最早的火绳枪,为纪念时尧而称其为种子岛火枪,这就是给日本战争史带来巨大革命的“铁砲”。前文中提到的火枪既是火绳枪的简称,这段火枪传入日本的故事在前文也有介绍。

  1545年,日本远江的国友锻冶(锻冶:日本的锻造作坊)组织了众多技艺超群的工匠,改造了种子岛火枪,制成了闭锁螺栓,较好地解决了枪尾闭气的问题,提高了火绳枪的威力,其口径不变,但射程提高到100米,训练有素的士兵每分钟可发射五次。不久,国友锻冶进行批量生产,售出数百枝成品,有些海盗及走私商人乘机购买,持为劫掠凶器,我国闽浙沿海多受其害。当时,正值戚继光抗倭,戚继光对火绳枪的威力评价很高,认为这是杀敌最有效的兵器,并对火器战术作了很深的研究,发展出车营、三才阵等适合发扬火器威力的部队编制和战法。

  明嘉靖元年(1522),佛郎机铳由葡萄牙人传入明朝(佛郎机:指当时的葡萄牙和西班牙)。明嘉靖三年(1524),明廷仿制成功第一批三十二门佛郎机铳,每门重约三百斤,母铳长两尺八五,配有四个子铳。子铳相当于药室的作用,可不用多次充填火药,只需更换子铳就能连续发射,子铳和母铳都有准星用来调节瞄准,比火绳枪威力更大,射程更远,但它是大口径火枪,需三人同时操作一门,主要被明军用于水战。明嘉靖二十七年(1548),明军在收复被倭寇及葡萄牙人侵占的双屿(双屿:位于今浙江鄞县东南)的战斗中,俘获了一些火绳枪及善于制造火绳枪的倭寇,兵仗局的马宪、李槐等人研究并改进了倭寇的火绳枪。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他们造出了“比西番尤为精绝”的中国第一批约万支火绳枪,称之为鸟铳。鸟铳的铳管前端安有准心;后部装有照门,构成瞄准装置;铳管较长,细长的铳管使火药在膛内燃烧充分,弹丸出膛后初速度较大,获得低伸弹道和较远的射程,最远可达120米;铳管底部用螺栓封固,便于取开擦洗枪管;底部还有引火孔与引药锅相连,药池上有铜盖,可遮挡风雨;用火绳作引火之用,发射时扣动扳机点火,提高了发射速度;火绳是一根麻绳或捻紧的布条,放在硝酸钾或其他盐类溶液中浸泡后晾干,能缓慢燃烧。

  明朝水军实力在当时世界上是非常强大的,万历年间,仅江浙一带的战船型号就多达二十一种。随着火器的大量应用,海军战术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俞大猷曾提出“海战不过以大船胜小船,以大铳胜小铳;以多船胜寡船,以多铳胜寡铳”的战术思想,明军99%的水兵都使用火器,而战船主要以福船为主,因诞生于福建沿海而得名。它高大如城,底尖上阔,首尾高昂,侧有护板。福船分四层:下层装土石压舱,二层住士兵,三层是操船场所,上层则是作战场所,居高临下,弓箭火炮向下齐发,往往能克敌制胜。福船行驶全仗风势,建材以松、杉、樟、楠木为主,共分六号,海战中使用一号和二号。

  丰臣秀吉时代,倭军的主力舰船仍是木质为主、外罩铁皮的安宅船,分箭船、炮船两种。炮船一般配有四十门大筒,另配备一定数量的火枪。另外,关船也是倭军的主力舰船之一。安宅船和关船在结构上类似,只是规模上有差别。安宅船约长20米,关船更小,而倭军更多的则是比关船还小的小早船。

  倭船比福船小得可怜,福船可以很容易地把倭船撞个稀烂,撞击是对付倭船最有效的手段。

  鲜军(作者注:后文皆称朝鲜军队为鲜军)配备的刀剑中最具代表性的是环刀,它强调平日护身功能,需携带方便,危及时刻能起到防护的作用,自然而然地导致了它又短又细,成为了一种短兵器。所以,刀剑失去了作为战斗武器的作用,只作为弓箭的辅助兵器,仅用于护身。所以,剑术也未包含在武科考试和选拔科目中,致使朝鲜人在剑术方面根本没法进步。柳成龙(作者注:柳成龙这个人物后文再介绍)也悲叹道:“吾国军事只用弓箭,未能练就其它技术。”因此在短兵相接时,倭军使用的长长的倭刀占有很大优势。

  朝鲜虽然不重视剑术,但是对弓术却情有独钟。由于弓箭能弥补火器的一些缺陷,所以朝鲜特别重视弓箭的发展,这也导致了火器未能在朝鲜广泛普及。射箭作为修德的一种手段被广泛采纳,它是朝鲜士大夫的基本素质之一,也是武科中最根本和代表性的科目。

  朝鲜弓箭中最具代表性的是角弓和片箭。角弓源于貊弓,但经朝鲜独特的技术制造,其弹性更强。1488年出访朝鲜的明朝使者董越曾高度评价角弓,大意是“朝鲜使用的角弓比明朝的弓略短,但箭射出后的力量非常大。”

  片箭因箭身短小、轻快又叫“婴儿箭”,飞行时的加速度极快、贯穿力大,在步兵、骑兵中都有配备。据说片箭的射程可达千步以上,一直是朝鲜最重要的秘密武器。朝鲜的“弩砲”也是威力非常,它是一种弩。在对抗女真人的战斗中,鲜军经常使用弩砲设伏,效果相当不错。Luis Frois曾评价朝鲜人说:“力大无比、擅长使用弓和箭,他们的弓箭象土耳其箭那样非常小巧。”日本的弓硬度不够,所以射程和威力相比之下则逊色很多。

  
  看完上面的介绍,相信各位看官对明、倭、鲜的情况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接下来,一场历时七年、席卷东亚三国、震惊世界的大战开始了…… 电子书 分享网站

第四十八回  狂风乌云进朝鲜  迅雷闪电击庆尚
且说文禄元年(1592,这一年腊月初八改元文禄)正月,丰臣秀吉开始动员侵朝远征军。三月,日本诸将聚于肥前的巨堡——名护屋城,准备渡海进攻朝鲜。前文说过,这场侵朝战争历时七年,朝鲜称之为“壬辰卫国战争”,简称“壬辰战争”,明朝称之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