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第八副面孔-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稷含珠”,士“饭粱含贝”(或“饭稻含贝”)。
孔子是按照“士”的规格做的“饭含”——“饭稻含贝”,大约是因为死在二月,可能是没有新鲜的“稻”,所以古书上记载说,是用“米”来代替(记载原文:“唅以疏米三贝”)。
所以,我们知道,孔子死后,嘴里没有什么值钱的东东,只有三只贝而已。
孔子曾经做过“大司寇”,可是地道的“大夫”了,为什么不按照他的官职“大夫”的规格饭含呢?咱估计,这恐怕是学生们为了表示对国君的不满(没有重用)吧?也许,是因为防盗墓贼——人家嘴里没有值钱的“玉”、“璧”,没必要去盗墓吧!
下面,我们再说一下穿“寿衣”的事儿。
孔子的寿衣穿的情况如何呢?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04 孔子的寿衣超越礼仪
前面说过,发现孔子葬礼有一处没按规矩办。
这就是给去世孔子穿的寿衣。
按照周礼,饭含的时候,要给死者穿上寿衣——当然不叫“穿”(死人不会穿衣),应该称为“袭”(动词)。在内衣之外的外衣,一套称为一“称”。周礼规定,周天子“袭”衣十二称(“十二”是个满数);也就是说,周天子薨了,他的外衣应该有十二套(不算贴身的内衣)。其他人得低于这个数,少几“称”:上公九称,诸侯七称,大夫五称,士三称。
对于孔子来说,他的学生如果按照“饭含”的标准,孔子得按照“士”的规格,应该“袭”三套外衣,即使是按照“大夫”(孔子做过大司寇)的规格,也只能够“袭”五称外衣;可是,孔子的学生们却给他“袭衣十有一称,加朝服一”(见《孔子家语﹡终记解》)也就是说,给孔子“袭”了十一套外衣,再外加一套朝服——总共是十二套外衣了。好家伙,这叫僭越,是大逆不道的呢!
如果孔子大逆不道,也是要杀头的。如果埋了,还要拉出来鞭尸。
是谁,为什么要陷害孔子呢?我们无法得知个中的原因。这就让人很有些糊涂了呀,——为什么要用“王”的标准来“武装”孔子的尸身呢?
咱只知道,即使是不算朝服,孔子也“袭”了十一“称”寿衣,按照这个标准,只有他做了“文宣王”之后才可以的。可是,孔子被封的历史情况是这样的:
01、公元前479年,即孔子逝世的第二年,鲁哀公亲制诔文悼念,尊称为“尼父”。
02、公元1年,西汉孝平帝元始元年,追谥孔子为“宣尼公”。(升得很陡)
03、公元92年,东汉孝和帝永元四年,改封孔子为“褒成侯”。(降了一级)
04、公元477年,北元魏孝文帝太和元年,谥孔子为“文宣尼父”。(又降多级)
05、公元?年,北齐高皇帝(?),封孔子为素王。(打回平民,但是,尊敬)
06、公元580年,北周静帝大象二年,封孔子为“邹国公”。(又给贵族最高级别)
07、公元581年,隋文帝杨坚,尊孔子为“先师尼父”。(退回原位)
08、公元616年,唐高祖(李渊)武德七年,诏孔子为“先师”。(合适)
09、公元628年,唐太宗(李世民)贞观二年,封孔子为“先圣”。(首次称圣人)
10、公元638年,唐太宗贞观十一年,改封孔子为“宣父”。(又降了)
11、公元666年,唐高宗(李治)乾封元年,封孔子为“太师”。(又降)
12、公元684年,唐中宗(李显)嗣圣元年,改封孔子为“隆道公”。(像是升了)
13、公元690年,女皇武则天天授元年,封孔子为“隆道太师”。(爵位低了,尊敬了)
14、公元740年,唐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七年,封孔子为“文宣王”。(首授王爵)
15、公元953年,后周太祖广顺二年封“至圣文宣师”。(降回师)
16、公元1008年、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封孔子为“玄胜文宣王”。(升回王爵)
17、公元1012年,宋真宗大中祥符五年,改谥孔子为“至圣文宣王”。(提高称号)
18、公元1297年,元成宗元贞三年,封“大成文宣王”。(再提高,又称王)
19、公元1307年,元成宗大德十一年,加封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王”。(顶峰)
20、公元1368年,明太祖洪武元年,封孔子为“宣盛文宣王”。(回落一点)
21、公元1529年,明嘉靖八年,改封孔子为“至圣先师”。(下跌得多)
22、公元1645年,清世祖顺治二年,封孔子为“大成至圣先师”。(回到先师)
23、公元1657年,清顺治十四年,改封孔子为“至圣先师”。(降了)
于是,我们可以看明白,孔子被封为“王”——爬到周天子的级别,那是唐玄宗时候的事了(公元739年),离孔子去世已经有1218个年头了。他老人家在去世的时候,最多只能够算是“大夫”,绝不可能“袭”那么多“称”衣服。这是怎么回事呢?我没有看见对于此事的解释。如果《孔子家语﹡终记》没有记载错的话,我以为,该书应该是唐以后的作品才对,因为是该书记载了孔子“袭衣十有一称,加朝服一,冠章甫之,佩象环,径五寸而綨组授”和“唅以疏米三贝”。
周王朝是一个等级非常森严的社会,什么都是依级别来做的,生前是这样,死后仍然严格按照“级别”来给予死的待遇,不可能越雷池半步。周代社会的春秋末年虽然礼崩乐坏,可是,儒家还是完全按照周礼来的示范的,不知道孔子的学生,特别是那个担任“孔丘治丧委员会”“主任”的公西赤(孔子得意门生之一)是什么意图?怪不得儒生们不欢迎别人来曲阜观看孔子的葬礼哟!——(想暗箱操作?哈哈……)
这个问题,就是咱公布的孔子鲜为人知的第一个重大悬疑事件。我寻找了许久,没有发现什么线索,难道历史上的士人们,都要“为尊者讳”?很希望有现代人站出来说一说:为什么孔子会“袭衣十有一称,加朝服一”?为什么孔子死后被弟子们陷于如此大罪,而没有被统治者挖墓鞭尸?(有网友指出是风俗,说旧时的老人去世也袭衣十一件。——很显然,这是指的后世,而不是等级森严的周代)
这里先按下此不提,继续说孔子葬礼上的那些事儿。
将死者的衣服穿好之后,要用“瑱”(一种玉)来塞住死者的耳朵,用“瞑目”(一种帛)遮盖死者的面部,并且给死者戴上冠(孔子戴的是一种有花纹的冠),穿上死人的鞋(前面介绍说死时用燕几固定住脚,就是为了方便穿鞋),再用“衾”(俗称:裹尸布)覆盖整个尸身。尸身必须移到堂中。堂前庭中置一块木牌,象征亡灵。以上的事情要在一天内完成。天一黑,就要在堂上燃烛。
给死者穿着入棺的寿衣,称为“小殓”。小殓的翌日,举行入棺仪式,称为“大殓”。已经盛殓尸身的棺称为“柩”,停柩称“殡”。此时,该死者的家属分别穿上不同的丧服了。丧服,在我们现代人看来,不就是白色的衣服、戴个尖尖的口袋装的帽子吗?不,周代的丧服由重到轻有五个等级:1、斩衰,2、齐衰,3、大功,4、小功,5、缌麻。称为“五服”。
服,又有“服从”的意思。据《尚书》记载,大禹曾经发明过制服天下的统治术——曾经被我称为“中国原汁原味的国际称霸术”,就是借用的死人之后的“五服”概念。
中国的东东,大都是从死人文化中来的,儒者,就是从吃死人饭开始的!
好,咱接着说“五服”的本意——
最重的丧服是斩衰。斩衰丧服是个什么样式呢?
哦,它是分上下裳,用最粗的麻布做成,剪裁简陋,断处外露,不缉边(因而称为“斩”);该丧服当胸处,缀有长六寸、宽四寸的麻布(称之为“衰”)。衰,又泛指丧服上衣,它的袖子比常服要宽出三分之一。那么,什么人适合穿戴“斩衰”呢?——最亲近的下位人。比如,天子死了,诸侯要穿“斩衰”;君主死了,臣子要穿“斩衰”;老子死了,儿子要穿“斩衰”。
齐衰,是次重的丧服。齐是平整,是指粗麻制成的上衣衣边、下裳的裙边是缉平了的。其它三类的大功、小功、缌麻都是丧服,是依次递减为轻的丧服,主要是在衣服的材料上(或者制作的精细上)来表现其轻重。衣料粗、制作粗为重丧服,反之为轻丧服。
来奔丧的人,穿什么衣服,其在丧礼上的饮食和住宿等,将受到不同的限制,简单的说,着重丧服的少吃或者不吃(吃点儿瓜果之类)并且睡粗床(如柴火堆),着轻丧服的可以吃更多样的食物并且睡较软的床;另外,穿什么丧服就要服什么丧期,比如着“斩衰”,号称其“服期”(着丧服)为三年(据荀子解释说,实际上服期是二十五个月);着“齐衰”的,其服期三月、五月、一年不等(也有三年的,是先死了父亲的儿子,在母亲死时,必须为母亲服丧三年)。丧服的穿戴,主要是由生者与死者的关系来决定的。
在中国,普遍认为“孝”是个好东西。历史上,以“孝”立国的皇帝不少,央视百家讲坛曾经说到宋高宗赵构,就说到他是以孝立国的皇帝,钱文忠讲的《三字经》,也是强调“孝”的。但是,许多人,如果问他们“孝”的内容,他们不一定知道,或者根本就不了解儒家最早提倡的孝是个什么样的东西?其实,正宗的“孝”,完全不是只停留在现代人心里的那些内容——不是“我对老人好”,或者在“赡养好老人的生活”,给老人洗个澡、服个务、听老人的话等表皮之上——这些并不是被礼教认可的“孝”。儒家礼教认可的孝,是建立在一系列十分繁琐的礼节之上的,如果做不到那样的礼节和礼仪,显然就是“不孝”。——所以,如果从旧礼教提倡的“孝”的要求上考察,现代的人,没有一个是“孝”的,因为单是从死人这件事情上看,就可以让绝大多数的人难以做到——既然做不到,还奢谈什么“孝”呢?孝在当代中国,只是一个观念,而不是一个准则。
所以,后世要不断的改造旧的礼教,不能够因循守旧。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05 棺椁普通,坟头马鬣封
古人死了,埋的时候要用棺椁(音guo ,三声),。亦写作“棺郭”。棺,指的是装殓尸体的木盒子(器具);椁,套在棺外的大木盒子,又称外棺,就是棺材外面套的大棺材。除木头外,棺椁也有以铜、石等制造的。
前面说了,周代的等级制度森严,活着按级别享受各类待遇,死了也一样,什么级别享受什么样的丧葬待遇,不但棺椁的层数不一样,使用的木材也挺有讲究的。周代的棺椁,等级的规定是,天子棺椁四重,亲身(最里面一层,称“内棺”)的棺称“椑”,要在外表蒙上兕及水牛皮;第二重称“地”,用椴木制作而成;第三重称“属”,也是用珍贵木材打造;第四重,就称“大棺”,即外椁了。帝后,即周王的正妻,她死后的外椁两重,多用梓木。由此,棺椁的别称又可以叫“梓宫”。上公、侯伯子男、大夫,以等差分别为三重(有兕牛皮)、二重、一重。士不重,但用大棺。另外,天子使用的大棺,要求厚八寸,大夫、士的大棺,只能够厚六寸,而庶人之棺,只准厚四寸,并且不准有“椁”。后世的帝王、贵族、士大夫,基本沿用这样的丧葬制度。当然,后世的要求没这么严格,经常有逾制者。比如,在红楼梦的十三回里,曹雪芹写到了秦可卿死后,贾珍从薛蟠处寻来的棺材(好板),就是八寸厚的——应该是顶级人物使用的了,完完全全是“僭越”。作者通过这样的刻画,由此暗示的写出了公公和媳妇之间不正当的“恩爱”来。
据说,晋文公做了霸主之后,还曾经向周王要求提高死后的待遇。
古人是非常看重死的。
关于孔子的棺木,有这样的记述:“桐棺四寸,柏棺(椁)五寸”。
这里的标准,又有些太低了,只是在庶人和士人的规格之间。
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意思——为什么不按照规矩办,要偏低呢(可能是节葬吗)?
……
接着是出殡。
在孔子的灵柩出殡之时,遵照了三种不同的礼仪。第一种是周人的礼仪——在灵柩上面装饰了遮挡的布帷,置办了障棺的翣(音:sha,意思是“扇”),并安装了一种长带,它们分披在灵车的两侧,行进中有人牵持以防倾斜;第二种是殷人的规矩——在丧旗的上面设有齿形的边饰;第三种是夏人的规矩——以素练缠束旗杆,上面高挑八尺长的魂幡。
所以说,孔子的葬礼,并不像子夏说的那样“没有什么值得参观的”,而是大有看头。
既然文献如此详细的记录了孔子的出殡,当然也记载了埋葬孔子的地方。
是的,孔子的灵柩安葬地记载得非常细致——在鲁城北面的泗水之上,洙水之阳处。
据考证,离他儿子孔鲤的墓不远。
通过文字的记载,我们甚至连孔子坟头的模样都十分清楚——是一座像斧头刃朝上的坟,有个俗名,叫做“马鬣(lie,四声)封”。这是非常简便的一种坟,据称,一天之内换三次板夯土就可以建成。
在西周和春秋前期,中国人的墓葬按照上古的习惯,是“不封不树”,简单的说,就是没有“坟头”。虽然,《礼记》有“殷既封而吊”,《史记》说到武王克商之后“命闳氏封比干之墓”,都可以理解为封土为坟。在河南罗山县曾经发现商代息氏墓地,其中有残存的封土,说明有坟堆在这一时期出现,但是尚不普及,社会上仍然保持“不封不树”的习俗。因此,孔子在母亲死之时,开始找不到父亲的坟——没有坟头,当然就没有墓碑之类的了(墓碑出现的时间更晚)。孔子后来根据老邻居輓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