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赵宋王朝:烽戎底定(第二部) >

第116部分

赵宋王朝:烽戎底定(第二部)-第116部分

小说: 赵宋王朝:烽戎底定(第二部)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裴庄乘兴而来,本想给王钦若鼓鼓气,没想到挨了一通数落,心里有些憋闷,辩解道:
  “下官并没想在王大人面前耍把戏。下官的意思是让王大人心中有数,以便调集精锐,在大名府以北堵截萧达览!”
  “精锐?精锐都在李继隆他们手里,本官名为总帅,实为傀儡!”王钦若显得一肚子委屈。
  “王大人,皇上如此部署并没有错,如果精锐之兵都放在大名府附近,那萧达览、耶律奴瓜岂不早就兵临城下了?冀州的张耆现在正在待命,只要王大人一声令下……”“张耆那几个兵能截住萧达览?”王钦若打断裴庄的话,不屑地说。停了停,语气放缓,问道:“裴大人在河北的时间很久了吧?”
  “是,已经两年了。”裴庄如实答道。
  “那你对河北的军情地势都很了解了?本官打算把截击萧达览的重任交付给你,你看如何?”
  裴庄猜不透王钦若是什么意思,不敢贸然答应,站在那里直发怔。王钦若见他没应声,问道:
  “怎么,你不相信本官会把权放给你?本官是那么没肚量的人吗?你放心,打胜了功劳是你的,本官身为参知政事,难道还会掠人之美不成?”
  “下官不是这个意思!下官身为转运使,皇上没给下官这个权力呀!”裴庄显得十分为难。
  王钦若不以为然地说道:“战争非常之时,便宜从事即可,你不必有此忧虑!”停了停,又不着边际地问了一句:“大名府里哪家寺庙香火最盛?”
  “这,这下官还不知道。王大人要去拜佛诵经?”
  王钦若没有回答裴庄,却道:“本官以为你对大名府了如指掌,怎么连庙宇里的香火都没弄清楚?”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第四十七回 王钦若谨守大名(1)
前线的消息不断传到京城。先是河东飞骑入京奏报,说西夏出兵五千,解了燃眉之急,宋军与夏人合力抵敌,在雁门关和岢岚军击败了契丹西路进犯之敌,目前契丹人全线退回了朔州,河东保险无虞。随后郓州丁谓也递上军报,称耶律隆绪胃口极大,进攻河北的同时,派了不少暗探潜到京东刺探军情和路径,被官府抓住了好几个,均已杀死,其余契丹探子,丁谓已下令全境搜捕,力争不使一人漏网。河北转运司送来的军报称:契丹耶律奴瓜部被李继隆重创之后,屯聚于阳城淀,但因萧达览兵锋甚盛,从河北中部直插冀州、贝州,张耆、杨崇勋奋力抵敌,终因兵力悬殊,处于不利地位,日前裴庄已征得王钦若同意,调李继隆所部向东挺进,共同截击萧达览主力。一天之后,裴庄又派人给寇准送来一封密信,信中说河北将士日夜拼杀,十分辛苦,而王钦若却不恤军政,整天在大名府的普照寺里烧香拜佛,言外之意是希望寇准坐镇指挥,激励士气。
  “什么东西!”寇准看罢军报。“啪”地往地上一摔,大骂王钦若道。
  身边伺候的太常博士范雍悄悄把军报拾起来放在案上,问寇准道:
  “丞相大人,是不是前线危急了?”
  范雍是寇准从开封府任上带过来的一个年轻人。寇准做三司使时,把他带到三司当了个随身侍吏,如今升任宰相,又把他带进宰相府。虽然眼下他还没有什么像样儿的官职,但深得寇准的信任。
  寇准圆睁着双眼继续发脾气:“连阎承翰那么个老太监,都懂得国难当头应该上阵杀敌,为皇上分忧。王钦若这个大瘤子,如今却整天烧香拜佛!佛是他娘啥东西?泥胎!泥胎能击退契丹兵吗?萧达览都打到冀州了,他还不急呢,什么东西!”
  范雍听说契丹人已经攻到冀州,不由上前一步劝寇准道:
  “大人,形势如此危急,应该尽早告诉皇上,要不然王钦若贻误了军机,皇上可要追究大人的责任啊!”
  寇准攥起左拳狠狠捶着右掌,说道:“王钦若这个巧舌如簧的小人,却偏偏最受皇上的宠信。本相说得多了,倒像是不能容贤!没办法,看来本相得亲自出马到前线去了!”
  “大人要到大名府去?”
  “本相不去,难道坐等国土沦丧?”
  范雍寻思片刻,试探着对寇准道:“寇大人,与其你亲赴河北,倒不如……”
  “倒不如什么?”寇准见范雍有些吞吐,叫道:“快说嘛!”
  “倒不如让皇上学太祖、太宗的榜样,御驾亲征!”
  范雍的话提醒了寇准:这倒是个好主意!赵恒这个人一是胆小,二是没主见,昨天陈尧叟还在殿里和赵恒窃窃私语,弄不好又是劝皇上翠华南幸,溜之大吉呢。万一赵恒受了他的蛊惑,颁诏南巡,再改都来不及了!不如就着敌势张狂之际,力劝皇上亲征,要说鼓舞士气,还是皇帝亲临前线更有效哇!“妙!妙!”他不由大叫了两声。“要亲征就不能再迟,本相这就去面见皇帝,陈说利害!”不等范雍答话,迈着大步出了宰相府。寇准虽然是个急性子,可心里对啥事儿都有数:赵恒这货,别说是主动上前线,就是极力劝说,他也未必能下这个决心。不过事情到了这步田地,总得去说,说服不了,再想别的办法!
  他赶到凉阁时,阎承翰正在阁外伺候着,一见寇准急如星火,问道:
  “寇大人是来向皇上奏捷的吧?”
  “捷?哼!哪儿有那么多捷可奏!”寇准没好气地堵了一句。“你快去告诉皇上,说寇某有急事要奏!”
  阎承翰脸上的微笑骤然敛去。“怎么,前线吃紧了?寇大人,微臣想去前线的事,陛下迟迟没答应,说宫里不能离开微臣。你今天无论如何给微臣说说情,圆了微臣临终这个大愿吧!”
  “你还不死心?”寇准瞅了阎承翰一眼,很有把握地应道。“放心,今天就圆你这个大愿!”
  “真的?那就谢寇大人了!”
  “先别谢,快进去通报啊!”寇准心里有事,不想和阎承翰多费口舌。见阎承翰站着不动,诧异地问:“阁里有人?”
  阎承翰点点头,悄声说道:“陈尧叟陈枢密和皇上说了好一会儿了!”
  寇准一听,头发都快奓起来了,他一把推开阎承翰,急冲冲闯进阁中,只见陈尧叟和赵恒正聚首说得投机。寇准突然闯进来,把赵恒吓得一激灵,陈尧叟倒是蛮有礼貌,朝寇准作了个揖,说道:
  “寇大人有事,下官告辞了!”
  “别走,本相要禀奏的事和陈枢密大有关系,还是一块说说吧!”寇准拦住了陈尧叟。这句客气话刚落音,尖酸的就跟上来了:“陈枢密不会是在劝陛下翠华西幸的吧?”
  “这,这。”陈尧叟支吾着看了赵恒一眼,赵恒连忙为陈尧叟解围:
  “陈枢密要朕做两手准备,没什么不好。寇爱卿,你有何事要奏,尽可直言!”
  “陛下!”寇准朝赵恒深深一揖,声音颤抖地说:“陛下既然时不时就想南巡西幸,当初何必要让寇某做宰相?陛下应该让王钦若或这位陈尧叟大人高居相位,今天就可以去成都,今天就可以走!”他几乎咆哮起来,越说越气。“可是陛下既然任用了寇某,寇某就要做上对得起天下对得起地,远对得起太祖太宗,近对得起陛下和百姓的事!今天当着陛下的面,寇某把话说个明白:满朝文武有一个算一个,有谁再敢劝陛下南巡西窜,寇某就以宰相之权砍掉他的脑袋,放在太祖太宗的灵位前头!”
  

第四十七回 王钦若谨守大名(2)
“寇爱卿何必发这么大的火儿?朕并没有想离开汴京啊!”赵恒吓得一个劲儿给寇准解释。“前线战况如何了?”
  “陛下,臣如果今天不来,怕是明天就有人把陛下推上龙辇往西蜀拉了!”寇准怒冲冲地瞅着低头不语的陈尧叟,冷冷说道。“不过陛下说没想离开汴京,臣倒是想让陛下立即离开汴京!”
  “爱卿此话何意?”
  “前线将士们浴血奋战,可主帅王钦若却像个甩手掌柜,每天到庙里去拜佛上香,这样的军队还能打仗吗?如今只有一条路,就是御驾亲征,激励士气!前线的将士们闻得陛下驾临前方,士气必倍。这件事陛下不能再犹豫,一旦失去了战机,等到我大军一溃千里的时候,就算逃到南岭以南,也无济于事了!陛下试想:祖宗千辛万苦创立的基业,能轻易拱手让给契丹人吗?”寇准气宇轩昂,侃侃而论。
  赵恒这才感到事态的严重,如果前线不吃紧,寇准不会急成这个样子。按寇准的逻辑,此时没有皇帝坐镇壮胆,就有破国之虞了!惟其如此,正说明陈尧叟、王钦若料事无误,他们早就看到了这一步,所以寇准、王旦气昂昂地声言抗敌时,他二人不是随声附和,就是缄默不语,有道理呀!可是真从了陈尧叟,丢了江山社稷,又如何面对太祖太宗?寇准说的也有道理呀!赵恒一下子难住了。
  “寇爱卿,你且退下,容朕考虑几日。”
  “不行!”寇准应声说道。“陛下,契丹人已经攻到了冀州,再考虑几日,怕是要攻到汴京城了!”
  “别说得这么耸人听闻!”赵恒嗔了一句,刚想再说,寇准又接上了:
  “陛下,臣有什么必要耸动天听?兵家之事,一日尚且千变,更不用说数日!”
  “你想怎么办?莫非让朕明天就出征?”赵恒话里带些埋怨,又像愠怒,又像委屈。寇准不管这一套,接口言道:
  “臣正是来奏请陛下明天就出征!”
  “什么?你疯啦!”
  “陛下早一天出征,三军将士便早一天有了主心骨,士气就会早一天振作。《左传》里就说过,凡战,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契丹人为什么能在那么短时间里长驱深入?就是因为有耶律隆绪亲自督战。如今眼看着契丹皇帝挥师南向,而我大宋皇帝却冷眼旁观,从气势上就处于下风了。陛下,这是再简单不过的道理,千万不能再迟疑!”
  赵恒不知所措,呆呆地望了望一直没吭声的陈尧叟,问道:
  “陈爱卿,说话呀!”
  陈尧叟苦笑一声,有些不服气地说道:
  “看寇大人的气势,臣是插不上嘴了!”
  “陈大人用不着插嘴,事情再明白也不过了,你只需尽早做些准备,明日本相与你一同随驾北征就是了!你说呢?”
  陈尧叟朝赵恒一揖:“臣惟陛下之命是从!”
  “陛下,快下旨吧!”寇准急不可待地催促。“非常之时,无须再找翰林学士了!”说到这里,自作主张地朝阁外喊道:“阎公公,快进阁听旨!”
  阎承翰一直伏在阁外听着寇准和赵恒说话,闻得寇准招呼,立即走进阁来,局促地看看赵恒,又看看寇准和陈尧叟。
  “陛下,宰相寇准、枢密副使陈尧叟、大内都总管阎承翰均在候旨,请陛下口宣吧!”寇准带头跪地,陈尧叟、阎承翰紧接着也都跪下。
  赵恒没有了退路,无可奈何地说道:
  “传旨中书省、枢密院及京城禁军:朕明天御驾亲征!”
  寇准悬着的心终于落下来,斜了斜阎承翰,问道:
  “听清楚了?”
  阎承翰明白这话是冲着陈尧叟说的,会意地点了点头。寇准起身又对赵恒说道:“请陛下授权给臣和陈大人:枢密院一应事务立即由陈大人去备办,其余诸事,由臣一体操持!”
  赵恒心里乱糟糟的,也没应声,转身出了凉阁。陈尧叟见赵恒出去,哼了一声,也走了,阁里只剩下寇准和阎承翰。
  “寇大人好胆识啊!大人还有什么事要微臣去做?”阎承翰问寇准。
  “阎公公只须做两件事,一是跟定皇上,一步也不要离开。本相料想皇上一定要到刘采苹那里去讨主意,你千万不要让皇上再变;二是派个顶用的太监一刻不离地守住宫门,从现在到明天起驾,任何人不能放进,不见本相亲笔墨迹,连王旦也不行!你记住了!”
  “微臣明白!”阎承翰心领神会。“那微臣就尽责去了!”
  “公公,这一回你笃定要随驾了,本相许诺今天圆你的心愿,没食言吧?”
  “寇大人乃是真宰相!”阎承翰赞了一句,告辞走了。寇准大步出阁,回到宰相府,立即命范雍等人分头传旨禁军将领孙全照率兵扈驾,知制诰杨亿随驾,以备随时书写圣命。其余各司主管也都随驾出征。分派停当,他来到东厅见王旦。
  “王大人,事出急迫,恕寇某专断了!”寇准先向王旦致了歉,然后把前线情况和刚才劝说皇上亲征河北的事向王旦说明,又补充道:“寇某知道王大人做事精细,故而在皇上面前力举王大人留守汴京。开封府的李浚是个很能干的家伙,他会把京城治安搞好,请王大人放心。”停了停,又道:“寇某没来得及和王大人商量就自作主张,王大人不致怪罪寇某吧?”
  

第四十七回 王钦若谨守大名(3)
“丞相说哪里话?下官何尝不想浴血报国?既然寇大人信任下官,委以京城留守之大任,下官一定与丞相内外相协,共保无虞!”
  “好!”寇准握住王旦的手说道。“寇某深知王大人乃是真君子。不多说了,彼此保重!”
  “保重!”王旦深情回应一句,又道:“寇大人既然决定明日动身,也该回府稍做料理呀!”
  “多谢王大人!”寇准与王旦道别,又回到宰相府,直到把各司随驾的事都落实,又亲自到禁军衙门里和孙全照细细商谈,约定明早宫门相见,才骑上马往自家走去,此时太阳已经西沉了。最近几个月,夫人宋氏病情日重一日,他担心明天一走,再也见不到陪伴他半生的妻子了,可是国家危亡之时,他就是有天大的事,也不能不出征!穿过熙熙攘攘的大街进到巷子里,远远见府上老吏正往外走,见到寇准,扑倒在地,大哭着说:
  “老爷,小人正要去寻你呢!”
  “怎么了?”
  “夫人她,她刚刚过世了!”
  “啊?”寇准噌地一下跳下马,踉踉跄跄奔到老吏面前把他拽起来。“你说什么?过世了?今天早晨本相临出门,夫人的精神不是还挺好吗?”也不等老吏答话,飞快地朝府里奔去。“夫人啊!走得这么急呀!”他紧紧抓住宋氏冰凉的手腕,眼泪夺眶而出,旁边伺候的几个丫头也忍不住啜泣起来。
  不知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