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长夜救兵 >

第1部分

长夜救兵-第1部分

小说: 长夜救兵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940年的营级干部(1)
夏日的阳光透过阳台上密集的葡萄叶,洒在橙黄的棋盘上,形成了一片斑驳的影子。

  
  望出窗外,天,很蓝。

  
  “老师,烟有什么好抽的呀?”7岁半的皮皮手里捏着一个现在小孩之间流行的金属陀螺,认真地问我。

  
  我吸烟,笑笑,没法回答。

  
  风,轻轻地吹动阳台上玲珑的风铃,轻响。

  
  皮皮的孪生兄弟淘淘手里拿着一把玩具枪,嘴巴里面模仿着影视剧里面听来的枪声,向他兄弟开火了。一下子,两个小家伙在异常宽大的客厅笑成一团疯成一团,分不出谁是谁……

  
  这是公元2007年夏天的一个星期五下午,北京海淀区,万柳社区的一户。

  
  每个星期五,我都会上门给这两个聪明的小家伙上一堂围棋课,我乐得出门散心走走;两个成天学奥数、外语、朗诵的小家伙也换换脑子。现在的中国小孩,很幸福,也很忙。

  
  有瓜果的香味——保姆端上了西瓜,皮皮淘淘的奶奶热情地招呼我吃。

  
  这是我第四次来上课了,已经熟悉了很多。通过前几次的简单交谈,我还知道奶奶是昔年哈军工的大学生,没记错的话学习的是导弹控制之类的专业,以后分到了航空航天部,一直到退休。老人家60多岁,很精神,身上有一种理工科知识分子的气质。

  
  吃着西瓜,奶奶一边招呼着打闹的两个小孩,一边随意和我聊天:“老师您有些南方的口音吧?”

  
  “是的,我是成都人,来北京没几年。”

  
  “啊!成都,怪不得。”老人家有些意外:“我高中以前都是在成都生活的,听着是带些四川的口音。我们,也算是老乡了”

  
  “哦?”我也有些意外,也有些不好意思:“我,普通话说得不标准的。”

  
  然后,老人家就和我回忆了成都的一些地方,不过她说的那些地方,至少在我几年前离开成都的时候就变样了。

  
  阳光有些暗了下来,电视机里面在播放一部抗战题材的影片。

  
  “四川是个好地方。”放下手中的牙签,老人家站了起来,突然有些伤感:“我的父亲,也是死在那里的。”

  
  迟疑一下,我轻轻但是清楚地试探道:“您是说……你的父亲,是在四川牺牲的?”

  
  “是的。剿匪的时候,牺牲在重庆了。”老人家很平静:“38年参加革命的,当时就埋在那里了。前几年,我回重庆,还去看了他的墓,那里现在的环境太差了……找了当地的民政局,没用……”

  
  我有些吃惊。也没有心情纠正她关于重庆已经在行政规划上直辖的事实——对于老一辈人来说,四川重庆本是一家,算个小小的口误吧。

  
  “可惜啊……”一下子我找不到什么合适的话安慰缓解:“要是他老人家还健在就好了,也可以请教一下当年抗战的真实情况,哦,当时,令尊应该是一位干部吧?”

  
  “老师您对这些还感兴趣啊。”老人家看不出表情,很平静地摇摇手:“我父亲就是个普通的战士而已。”

  
  顿了几秒钟:“不过,我的堂叔很了不起,40年左右就是八路军的营级干部了,现在他还健在。老人脾气怪,不要我们晚辈照顾,一个人住在干休所……”

  
  “据说,他后来犯了什么错误——应该也不是什么错误,政治运动中的事情就是这样。”老奶奶很清晰地讲述和判断。“他身上的故事才多,我小时候,看他带警卫员打猎……还有有一次,我上初中的时候,他碰上我看‘七桥问题’,居然说这是不可能的!当时我第一次觉得他不像一个职业军人,奇怪堂叔居然还知道这个……”

  
  毛毛这时候咬着西瓜笑:“奶奶奶奶,我们奥数班老师都讲过‘七桥问题’……”

  
  还没答话,淘淘也竞争一样嚷着:“我也知道!是有一个大数学家叫欧拉……”

  
  于是我和奶奶同时笑。

  
  “现在的小孩啊,真幸福,什么都知道!”她招呼两个小聪明鬼:“毛毛、淘淘,快吃完,跟老师上课去了。”

  
  然后老奶奶向我:“下课了我请您看一张我堂叔的照片,应该很少见的,时间长了,得找。” txt小说上传分享

泛黄的照片(2)
下课后,客厅里面剩下我一个人,我心里惦记着老人家答应给我看的那张照片。

  
  老人家手里拿着一本五颜六色的普通相册走了出来,我清楚地看见封面上有两只张牙舞爪扮可爱状的白色波斯猫。这样的相册里面,会有我希望看到的什么样的照片?一个绝对革命了一生、出生入死的老军人的照片?

  
  奶奶在我对面坐下,开始翻检。然后抽出一张,小心地递过来,就在这一刻,昔年婚纱影楼暗房的工作经历已经使我判断出这是一张8英寸大小的照片,黑白的。

  
  接过照片,小心地拎着角,瞟一眼正面,觉得过于光滑。我下意识翻看照片背面,这下不由哑然失笑,照片后面的淡色印记是“FUJIFILM”。

  
  奶奶解释:“是80年代翻拍的,原件在堂叔那里,也不知道还在不在了?”

  
  我小心地笑:“有点意思……”

  
  作为翻拍件都有些泛黄的这张黑白照片,放大后还算清晰。但是不知道是镜头的原因还是相纸或者洗印的问题,照片的某些局部层次没能反映出来,不够很丰富。不过,令人欣慰的是,人物的面部表情很传神。

  
  照片上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

  
  这样说的原因是这张合影照片的主体有6名军人(另外一个隐约着府绸的圆头汉子在照片中右边活生生地被切下一半身子,他还稍微遮挡了一位军人)。后景和远景里面可以清晰或者隐约地看见一些钢盔制服和布衣的军人,他们散落在四野,手里都有枪。我认出了一支应该是德制mp18吧。能认出这支枪,得感谢拍下这张照片的摄影师,他使用小光圈获得了很大的景深,使得这么多年后看到这张照片的我能准确地认出这只抗战时期异常活跃的德国名枪。

  
  照片中的6位军人有一名国军军官,大约30出头,表情严肃。其余都是八路军。实际上,要是在其它任何地方见到这张照片,我无论如何不会判断这些人是八路军军人,因为,这和我想象中英勇的八路军相去甚远,不管是直观的衣着还是隐约流露的气质。

  
  “那是国民党的一个团长。”奶奶指着那名国军军官解释说。

  
  照片中最显眼的人是足足比大家都高出一头的一个大个子八路军,不过,我实在觉得他的气质长相像现在我见过的日本人或者韩国人。

  
  “老师您觉得我堂叔是哪一位?”奶奶带着浅浅的笑意问道。

  
  我只能摇头。

  
  “是他。”指着照片:“我堂叔右脸旁有一颗痔,他们都说这个痔有福,他打了那么多年仗,什么都没缺。”

  
  移开手指,仔细看看,似乎奶奶刚才指着的这名军人脸上真是有一颗痔。他站在六人的最外侧,左手搭在着腰间的枪套。景外一只木棍一样的棒状物突兀地横了一小截在他的胸前。我心中暗想:如果不是摄影师取景的问题,那么就是这张照片拍摄得很仓促吧。

  
  另外三位八路军人,其中一位的脸被前面的人遮挡了一半,不过看得出他长得很英悍;另一位挨着奶奶的堂叔,拍着他肩膀;还有一位,他眨了眼,很可惜。

  
  照片的远景是一片山,峰峦起伏。奶奶带上花镜,说:“我堂叔说,这张照片是在山西拍的。你看时间,照片上写了的。”

  
  是的,像我小时候进相馆拍摄的幸福照片一样,这张翻拍照的右下也有一排白字,我认出了“民国29年夏”,后面还有八个字已经模糊,大约是“XXXXXX留影”这类的。

  
  “老师不奇怪我堂叔和国民党军官合影?”老奶奶放下花镜,喝了一口水。

  
  “呵呵,您把我想得太单纯了,奶奶,我大概了解一点那段历史。”我笑:“国民党打日本人那是中国人都知道的,打得厉害!”

  
  “堂叔说,这张照片有很多故事,但是,他从来不讲。”

  
  “哦?也许国共一起在执行什么任务吧?”我胡乱猜测。

  
  “算了,管他的,不说就不说了,我们猜也猜不出的。”奶奶接过我递回的照片:“当年国共合作,一起打过仗,就是战友。我也当过兵,这道理我明白的。”

  
  是啊,一起打过仗,就是战友。

  
  下一次合作?还有么?什么时候?

血火中的“七桥问题”(3)
回家后,胡乱上网下了几盘棋,输赢不管。又放一张碟在影碟机里面,不知道谁在和谁打。

  
  下午看到的那张照片清晰又模糊地浮现在脑海里,那些军人,都有着淡淡的笑。

  
  就这样,我躺在沙发上昏昏沉沉……

  
  有一个声音在说话,很慢的语速,很老的声调,也很清楚,应该是陕西还是山西的口音?但是又夹杂了全中国的方言语调:

  
  你在纸上——随便画一个圆吧。

  
  好了,行,不用画得那么规整。

  
  再在圆圈里面写个“个”字,错了,小伙子,要把“个”字的点都挨着圆圈。什么?内接?什么意思,我不懂,你按我说的整就行了。对,就是这样。

  
  这是个数学题,很有名的。民国29年,就是1940年,打百团大战的那一年,我们八路军的一个科学家告诉我的,他又文化,造枪炮的,说这个叫“七桥问题”,还告诉我跟另外一个外国大科学有关……

  
  你能一笔画出来这个图形么?

  
  ……

  
  不行的,小伙子,别费心了。这里面学问大。

  
  画这个干什么?你是学写字的吧?这是科学,38年,我在129师,在聊城,干部培训班,不光学语文,也都还学这个算术呢。

  
  后来我们画出来,一笔!日本人都知道,知道的日本人都见他们的天皇去了。

  
  是的,我的战友们画出来了!

  
  在战场上!

  
  他们都,牺牲了。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秣马厉兵(1)
(一)

  
  一切的故事,都要从1940年8月8日说起。

  
  这个炎热的夏日傍晚,驻扎山西省狼孟县的26团上校团长上官云湘吃过晚饭,先是伏案写公文的时候不小心打碎一个茶盖,正惋惜这副山水笔意纵横阑干的金花盖碗间,案上墨水又泼在写了一大半的稿笺上,气得上官云湘索性扔了笔,叫勤务兵去请副团长、参谋长碰个头商量一下战情。

  
  然后他就接到报告,说参加师部会议的团部情报参谋何伟在回来的路上被日本人在赵家镇据点抓住了,一同被抓的,还有特务连的中尉郑涛。

  
  这一下,握在上官云湘手间那副残存的金花盖碗的茶船、茶碗也一并牺牲,一股茉莉花茶的香味夹杂隐隐的不祥之意顿时弥漫在26团团部。

  
  黑色的皮军靴踏着茶具碎末细片、茶水茶叶,地上一片混乱。

  
  国军团长盯着面前带来消息的随行执行保卫的特务连上士刘三猛:“他们!怎么会在赵家镇被日本人抓住!?那里,是你们的必经之路么?”

  
  刘三猛满头大汗,军衣已经打湿了大半。结结巴巴地说团座,早上我们从师部出发,下午到了官堂渡口本来直接渡河要返回的,何参谋说去趟赵家镇办点私事,会会相好,随行的郑长官提醒他那里驻扎有日本人大约一个中队的兵力太危险,但何参谋说那里他情况熟悉,还有关系掩护。于是我们折回去走了十多里地,进了赵家镇来到他说的有关系那家茶馆,我在外面监视着,何参谋、郑长官和老板坐下喝茶说了一会儿话功夫,几个便衣就带着一帮鬼子冲进来。我一看势头不对就跑,好不容易……

  
  除了院子里树上的归鸟在叫,整个团部一片寂静。

  
  “先拖下去,严加看管盘问!”应声而入的士兵架走了人。

  
  踏着凌乱的地面不停的踱步,上官云湘一下子就觉得问题严重了!

  
  少校情报官何伟两天前前往师部政治处开会,昨晚师长还在电台中说命他口头带回本集团军传自团以上军官的绝密命令!

  
  “这两个没脑袋的王八蛋!”上官云湘恶狠狠地骂了一句,一下子心无定见……

  
  (二)

  
  也是在这个傍晚,距离26团120里外,日本华北派遣军横田独立旅团五个大队的作战命令已经下达,指挥官在叫喊,士兵荷枪实弹集结,汽车列队,骡马嘶鸣……协同动作的,还有一支由10门山炮组成的炮大队、一个工兵大队。

  
  作为横田旅团行动的前哨,一只面涂黑色油彩伪装成八路军武装便衣队、随军携带电台的30人先遣队已经在游击区活动。

  
  这支分队携带武器精良,训练有素、配合熟练。他们刚才成功地摸掉了警戒哨,哨兵的手还没有抓住报警的手榴弹就被打昏然后匕首递进了肋下。一百多米外,约有一个班人数的八路军村游击组正在酣眠。很快,这个丧失了警戒的村游击组会血流成河……

  而几百里之外的石家庄正定机场,夜色中,发动机轰鸣,军士横枪警戒,狼犬咆哮不停……

  
  日本陆军空降兵梨原真江少佐正下令手下一支80人的特遣分队登机飞往太原——他接到的命令是向日本华北派遣军司令部一位使命特殊的少将报到。机场地勤机员好奇地打量这支装束奇特的队伍,背负沉重伞具和枪械,一派实战准备的队员踏着不急不缓的步履登机。有人在队列里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