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张静江、张石铭家族 >

第19部分

张静江、张石铭家族-第19部分

小说: 张静江、张石铭家族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回国后,他在南北多所高等院校担任教授——1919年在复旦大学教授物理;1920~1923年在北京大学教授化学,兼任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和北京工业专门学校化学教授;1923年当选为浙江教育会会长,同时兼任浙江省立工业专门学校化学教授。1924年5月,应孙中山先生之聘,出任广州大本营参议,从此渐渐步入政坛。1925年他回到上海,在光华大学教授科技史;1926年1月任广州国民政府参事,2月任外交部秘书,5月派为教育行政委员会委员,同年担任国立广东大学(后称中山大学)工科学长(相当于工学院院长)。1927年国民党北伐胜利后建都南京,他再次北上,担任江苏省政府委员兼教育厅厅长,不久被任命为国立中央大学首任校长。
  此后的几年间,是他在政坛上步步高升,仕途一帆风顺的时期:两度兼任浙江省县长考试典试委员,当选国民会议代表,还当上了浙江省政府委员。在张静江出任国家建设委员会委员长期间,他还任过建设委员会副委员长,成为张静江大搞基本建设的帮手。1933~1935年他又从事外交,出任比利时大使,曾被比利时国王授予大十字勋章。在比利时任大使期间他还受建设委员会之委托,在欧洲考察各国的建设事业……至此,达到了他仕途的顶峰。7
  现在南京大学(前身是国立中央大学)的百年校史资料中,可以窥见他创办中央大学的那段生活。那段生活对他来说既很光荣,也很艰苦。
  1927年国民党北伐胜利后,定都南京。新政府一开张,一切都要有新气象,教育方面就计划建设一座民国最高学府。新建一所最高学府谈何容易?那时国民政府本身还要央求江浙财团的支持才能过日子呢,只好把原先的九所公立学校合并起来,组成一所综合型的大学。九所学校是:东南大学、河海工程大学、江苏法政大学、江苏医科大学、上海商科大学,以及南京工业专门学校、苏州工业专门学校、上海商业专门学校、南京农业学校。
  最初的校名叫国立第四中山大学,一方面是为了纪念孙中山先生,同时还考虑到南京是北伐军攻克的第四座历史文化名城,故在校名上冠以“第四”二字,以期有别于广州的中山大学(即第一中山大学)、武汉的第二中山大学(即武汉大学)、杭州的第三中山大学(即浙江大学)。第四中山大学隶属于中央政府,所以校名之前又加上“国立”二字。8这样把九所学校捏在一起的学校有点像一个大学的联合体,既有总的领导,各自又有相对的独立性,于是又有了“大学区制”的说法。
  张乃燕在1927年6月9日被任命为该校校长,一个月后,他交卸了江苏教育厅厅长的事务,宣誓就任第四中山大学校长之职,当时他才33岁。
  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11。教育家、外交家、书画家张乃燕(2)
其实他在被任命为校长之前,于江苏教育厅长任内就已经在着手筹备大学区的工作了。他延聘了27位专家学者为筹备委员,草拟了大学区的组织大纲和各项章程,同时抓紧完成对各校的接收工作(参加接收江苏医科大学的4个人中的乐文照,后来成了张乃燕的妹夫),将原东南大学校址作为第四中大的校址暨大学本部所在地。张乃燕在学校的建制、办学方针、大学规程的制定、各级领导班子的配备、著名教授的选聘、课程的建设等诸多方面,都做了有开创意义的工作,在那个百废待举的时代,为中国的高等教育,谋划了新格局。当时办学经费不足,该校新建的漂亮的大礼堂,还是张乃燕向公私各方募捐30余万元才得以建成的。
  谁知这个新生的大学并不是个省油的灯,而好像是个“事件多发地段”,动不动就要出点事情的。首先是招生问题,因为这个大学是九所大学合并起来的,有本科也有专科,要统统作为中大的学生,就有一个在统一标准下的甄别问题,最初的招生工作就只好围绕甄别九校的学生为中心展开。对东南大学、上海商大、河海工大等七所院校的学生,经审查合格者,一律入学试读一学期,再行甄别,合格者即为中大学生。而对江苏医大、南京农校的学生则另区别对待。至于各校原有的特别生和附读生,则要补行入学考试。这样一来,一部分学生就不能升入中大了,思想情绪低落,致使不少学生失学在外,社会上对此自然有些不满的反应。这就需要制定出相对机动灵活的政策,随时调整工作方针,既要保证学校的生源质量,又要能息事宁人。这年9月1日由于战事,交通中断,该月没能上课,到10月7日才补行了开学典礼。9
  接着又发生了部队强占学校房子的事情,张乃燕亲自写信给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告状,要求立即将校舍发还学校。
  后来围绕学校的校名问题,又有好几个月不得安宁,学生们一会儿游行,一会儿罢课,竟闹了一场不大不小的###,也令张乃燕非常头痛。实事求是地说,国立第四中山大学这个校名是有些先天不足的,因为中山大学不止一处,不是教育圈内的人就很容易弄混,况且还有建设更多的中山大学的动议,如果增至二三十所中山大学,那就不知会出现何种混乱状况。于是在1928年2月29日,大学院(即###)大学委员会通过了更改校名的决定,并发布了165号训令,要求把第四中山大学依令更名为“江苏大学”。
  这项决定显然缺乏群众基础,即刻引起了师生们的不满,学生们尤其激动,立即成立了“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改定校名请愿代表团”,代表们慷慨陈辞,上书大学院,认为江苏大学这个校名,“既不足以冠全国中心之学府,又不足以树首都声教之规模”,并详细陈述了改名江苏大学的四点失当之处,如:会使全国学术失其中心,不利于学校的发展等等。学生们还自说自话,恳请大学院收回成命,改国立第四中山大学校名为“国立南京大学”,接着又历数了改名南京大学的几条好处……
  可是大学院怎么能朝令夕改,出尔反尔呢?何况还有一个政府机构的面子问题,一时是放不下这个架子的,于是再次发令,依旧是改成江苏大学。学生们得悉后,群情哗然,尤其令学生们不能接受的是,大学院又作出决定:大学区大学均不必加“国立”二字,原国立第四中山大学只称“江苏大学”就行了。这样更是火上浇油,学生们在体育馆召开大会,一致反对改名“江苏大学”。这回君子们要动手了,他们一起涌向学校大门口,居然把“江苏大学”的牌子拿了下来,一路游行,抬到大学院去“奉还”,以示抗议,宣称在达到目的之前,仍用国立第四中山大学的校名。这就非常较真地跟大学院唱起了对台戏。
  问题是,张乃燕这位校长大人是位学者,他没想到情况会弄到如此麻烦的程度,简直无法收拾,学生们动辄汹涌如潮水。面对学生们的组团、摘牌、游行、抗议,他束手无策,不知该如何应对才好。或许他受西方民主的思想影响较多,根本不情愿前去制止学生。这样一来,###就必然一天天升级,竟至导致了罢课三天的严重局面。学生还把“江苏大学”的招牌抬到学生会,表示永不悬挂……张乃燕拿不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上级领导自然对他就有了看法。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11。教育家、外交家、书画家张乃燕(3)
最后,这场“校名风潮”一直闹到了国民政府,最终迫使大学院改变了原先的决定。经临时会议议决,最后作出了让步:“江苏大学改称中央大学,得加‘国立’二字。”1928年5月4日,大学院院长蔡元培亲自到校宣布了这一决定,这场“校名风波”才告平息。5月16日,国民政府行政院对此案进行了复议,也作出了“江苏大学改称国立中央大学”的决议。同时国民政府又任命吴稚晖为校长,无形中把张乃燕给晾在了一边。可是吴稚晖知道中大是个是非窝,根本不愿去,坚辞不就,张乃燕这个倒霉的校长就只好再当下去。
  在后来的几年中,办学仍是困难重重,有时候学校的办学经费莫名其妙地被削减。张乃燕不得不于1929年6月提出辞呈,但是国民政府不批准,还在指令中说:“该校长学识宏通,著有成绩,正宜继续努力,勉任其难,所请辞去本兼各职之处,应毋庸议。”直到1930年年底,###派朱家骅来接任,张乃燕才终于从火炉上下来了。10
    从化学专家到历史学家
  1935年5月,张乃燕从比利时大使任上辞职后,开始了长达二十余年的丰富多彩的退休生活。他曾游历了36个国家500多座城市,11每到一处,总是把印有当地风貌的明信片寄回国内。据他的孙子张文嘉说,原先家中保存了数百张祖父寄自国外的明信片,非常好看,孩子们常拿出来玩,可惜“文革”中都被毁掉了。
  抗战爆发后他开始过隐居生活,在上海延安中路399号自建的一幢花园洋房里,以字画、文物、著述自娱。那是一处有着温室和小桥流水的花园,靠北是一栋三层洋房,张乃燕在其中有一间很阔气的书房,书橱中有一套私人藏书中很少见的全套大英百科全书,烫金精装,煌煌一排,非常气派。但是日本人进入租界后硬要租借他的房子,他们一家只好搬到上海新村住了好几年,抗战胜利后费了不少周折才得搬回。
  他的研究和著述从留学回国后不久就开始了,而且研究的面很广,所以在他的著作中,除了有《药用有机砒化学》(1921年)、《有机染料学》、《欧战中之军用化学》(1921年)外,还有《欧洲大战史》(1929年)、《世界大战全史》(1923年)、《罗马史》(1929年)、《希腊史》、《芸庐历史丛书》、《国际条约大全》等,似乎是化学专家兼军事家和历史学家了。
  他在《世界大战全史》的序言中说:“世界大战(指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之年,乃予赴欧之后一年;世界大战结束之年,乃予回国之前一年;故大战始末予得窥其全貌焉。予先后留学英国三年,法一年,瑞士三年;予所研究者为化学,暇则涉猎彼国史乘,以偿予夙好。”说明对历史的关注是他一向的业余爱好。有意思的是,他写世界大战史所使用的资料,有很多是他在这场战争期间刻意收集来的各地战报,经他按时间编纂,蔚成巨编。在瑞士的时候,他还收集到“同盟国”和“协约国”及中立各国的各种书报,以求能全面地分析问题。然而他还担心自己所见不广,判断不真,在大战停战并签定和约之后,他立马奔赴西部战场,到现场考察当时的情况(可惜当时所拍摄的现场照片未能保存下来,均毁于十年浩劫)。这种不辞劳苦地到实地去查访、考证的治学态度,尤为难得,的确是张家人勇敢和执著精神的延续。
  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正式打响时,很多留学生都打点行装回国了,张家也有人来信劝他回家。但是其父张弁群不允许,他力排众议,主张只要还有地方可以读书,就应当在当地把书读好,并且一再写信给他,谆谆告诫,一定要毕业才能返回。知其子莫如其父,果真,张乃燕辗转各方,不仅完成了学业,还收集了大量战争史料,使得他的《世界大战全史》这部巨著,除了文字,还以翔实的资料和众多的战争形势图著称。
  

12。张静江的十朵金花(1)
  “肥皂箱上的演说家”
  1924年春天,原先一向是爷儿们撑世面的西藏路大庆里张家,一下子变得像个女性世界,一群天仙般的青春少女突然“从天而降”。她们整天叽叽喳喳,情绪非常激动,常常在一起严肃而紧张地讨论国家大事,诸如街头流浪儿的收留问题、公共场所的卫生问题、吸毒问题、黄包车工人的生活境遇和安全保障问题等等。在别人看来早已司空见惯、不足为奇的事情,她们却在大惊小怪,不能容忍,像是发现了中国非常了不得的社会大问题,需要认真对待,需要呼吁国家立即拿出办法来。她们时而唇枪舌剑,时而引经据典,有时一起涌向他们的父辈,一本正经地向大人们讨说法,甚至还走上街头发表演说,像五四时期的青年一样发动民众……
  原来这是张静江的五朵金花回来了。
  这五朵金花是张静江的前妻姚蕙生的五个小姐:蕊英、芷英、芸英、荔英、菁英。她们从小生活在法国和美国,初回上海,对中国的一切都是用西方的眼光来衡量,于是有许多地方弄不懂。他们又继承了父亲政治情绪热烈的感情细胞,于是遇到社会问题就不肯轻易罢休。
  但这还仅仅是张家的半个花的世界。后来张静江的继配夫人朱逸民又为他生了五朵金花,即乃琪、乃恒、乃理、乃琛、乃珣,组成了十朵金花的可观阵容。另外,据张静江的账房先生李力经先生撰写的回忆录说,老张在元配夫人姚蕙去世,继配夫人朱逸民尚未“来归”的“真空时期”,还曾与一女子生下一个女儿,只是这个女儿后来随其母离开了张家,一般人就不记得她了。然而后来的朱逸民夫人还是念记她的。若干年后老太爷逝世,大家庭分遗产的时候,这位不知名的小姐也分到一份,是后五朵金花中的老大张乃琪送去的。可见,她们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还是保持着联系。当然,张静江家不全是小姐,还有两个公子,即张乃昌和张乃荣,他们都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出生的。
  姚蕙夫人生的几位小姐从小跟父母来到了法国巴黎(菁英是出生在巴黎的),因张静江的通运公司最初就设在巴黎。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安全计,他们全家移居美国。小姐们从小学弹钢琴,进当地最好的学校念书,还经常参加当地的社区文化活动,接受了西方的人文观念,对西方的音乐、舞蹈、美术都有很好的感悟,对美丽的服装尤其感兴趣。她们常常会弄来一些五颜六色的花布,几个人你拉我扯地在身上左缠右缠,或者左边抓一把,右边打个结,稍微一摆弄,就做出了时装模特儿的效果。弹钢琴更是她们的拿手好戏,她们坐在钢琴旁边随便切磋一会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