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共和-第6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章太炎,生于1869年1月12日(清同治七年十一月三十日),浙江余杭人,本名炳麟,字枚叔,后来改号太炎,在社会上流行。他出生在书香门第,没有参加科举考试,专门学习传统的学问,所谓朴学(汉学),对经学、史学和古文字学都很有造诣。1894年以后,由于受到时局的刺激,转向经世致用的学问,学习西学,主张改革政治。戊戌变法失败后转向革命。1903年,他发表了《驳康有为论革命书》,直呼光绪皇帝的名字,称之为“载湉小丑”。在上海租界出版的《苏报》介绍了这篇著作,以及发表了章太炎为邹容的《革命军》作的序,造成了轰动一时的《苏报》案。在清廷的交涉下,章太炎和邹容被租界工部局逮捕入狱。邹容病死狱中,章太炎于1906年出狱后流亡日本,主持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同时,在留学生中讲学,鲁迅就是他的学生。因与孙中山意见不合,重组光复会,任会长。章太炎是位国学大师,传统文化影响很深,西学修养不足,个性张扬,言语直率,政治思想不成熟,随时变异,被人目为“疯子”。但敢言人之所不敢言,常能击中时局要点,就看你的立场如何了。书生气十足,合群能力薄弱,并非政治长才。
武昌起义爆发时,孙中山正在美国,他是从报纸上得到的消息。他很敏感地意识到,财政问题和列强的态度将决定革命的成败。因此,他并没有立即回国,先与美国政府接洽,然后转赴英国,与英国政府和英、美、法、德四国银行团(一个对华贷款的国际垄断组织)接洽,希望他们对中国革命提供支持,借款100万英镑,但没有成功。列强采取金融中立政策,因此也答应他不贷款给清政府。于是,他取道法国、新加坡、香港,于1911年12月25日到达上海,受到革命党人的热烈欢迎,他们也期望他带来革命迫切需要的大笔经费。孙中山豪情满怀,也坦率地对记者表示:“革命不在金钱,而全在热心。吾此次回国,未带金钱,所带者精神而已。”
孙中山是众望所归的革命领袖,他有成熟而坚定的政治观念和理想,他的国际视野和西学知识为同时代人所望尘莫及。但他长期流亡海外,对国内政治和人事比较生疏,他常以西方的社会生活为榜样,迫切地希望在中国落实,因而常常放出高论,与实际情况不符合,没有落实的客观条件,被当时人称为“孙大炮”。在同盟会内部,则有“孙氏理想,黄氏(黄兴)实行”的说法。黄兴果敢坚毅,是同盟会的军事领袖,但政治理论修养不足,有附和章太炎政治主张的倾向。
孙中山回国后,谁是革命政府的领袖这一难题迎刃而解,但组织一个什么样的革命政府,仍然是一个复杂纷争的问题。我们来看看,一个是“大炮”,一个是“疯子”,到底谁对谁错?历史将如何演变?
孙中山很快就听到了上海政界流传的“革命军起,革命党消”的舆论,深感惊讶和不满。他于12月30日召开了中国同盟会本部临时会议,来解决政治方针,会议发布了《中国同盟会意见书》,全面批驳了章太炎的政治主张。意见书认为,中国同盟会的主义是民族主义、民权主义和民生主义,同盟会的责任并非仅仅解决了民族主义就可以结束的,必须完全贯彻三大主义,才能说完成了革命的任务。何况,现在敌人还在顽抗,成败未知,同盟会的责任怎么可以结束呢?同盟会要改组为政党,必须是在民国成立、全局大定之后才能进行。意见书批评章太炎的主张是儒生迂腐的话,没有一丝一毫的价值,并责备他不应该违背同盟会的誓言:“中心未遂,盟誓已寒,义士所不忍为。”同盟会的主要任务都还没有完成,你怎么就违背了当年的宣誓,作为“义士”是不应该这样做的。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2.开国纷争:革命党的权力布局(4)
同时,和章太炎的主张相呼应,宋教仁在临时政府的体制上,仍然坚持责任内阁制,主张限制总统的权力。对此,孙中山也予以驳斥。他认为,内阁制只是和平时期,为了不让元首成为###的焦点,所以由总理对国会负责。而现在是革命战争的非常时期,革命党人怎么可以对自己信任的领袖设立防止的法律制度?我也不会听从这样的意见,高高在上,变成一个废物,误了革命的大计。
早在同盟会成立后,孙中山就和黄兴、章太炎一起制订了《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以便革命发动后,掌握形势的发展。方略除重申同盟会纲领“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外,又规定:第一期为军法之治,第二期为约法之治,第三期为宪法之治。“第一期为军政府督率国民扫除旧污之时代;第二期为军政府授地方自治权与人民。而自总揽国事之时代;第三期为军政府解除权柄,宪法上国家机关分掌国事之时代。俾我国民循序以进,养成自由平等之资格,中华民国之根本胥于是乎在焉。”也就是说,同盟会在革命发动后,要实行军事专政,以巩固政权,逐步发展国家的民主生活。在这过程中,领袖的集权也是自然的事。孙中山的意图就是要贯彻革命方略,在中国同盟会的领导下完成革命目标,创建现代国家体制。那是一个国民没有启蒙的时代,所以,孙中山的个人英雄主义思想也很浓厚,在他眼里,他是先知先觉,其他人的现代生活知识实在太贫乏了,应该服从他才对。
1911年12月29日,在南京的各省都督府代表进行了总统选举,当时已经宣布革命的有17省,一省一票,由议长按省份次序逐次点名,无记名投票,开票结果,孙文得16票,黄兴得1票,孙中山以高票当选。1912年1月1日,孙中山由上海乘火车前往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布中华民国成立。
1月3日,都督府代表会议,又选举了黎元洪为副总统,孙中山向会议报告了内阁成员名单:
陆军总长 黄 兴
海军总长 黄钟瑛
外交总长 王宠惠
内务总长 宋教仁
财政总长 陈锦涛
司法总长 伍廷芳
教育总长 章太炎
实业总长 张 謇
交通总长 汤寿潜
但是,这个名单中的宋教仁和章太炎,没有得到与会代表的同意,作了修改后才予以通过,最后确定的内阁成员名单如下:
陆军总长 黄 兴 次长 蒋作宾
海军总长 黄钟瑛 次长 汤芗铭
外交总长 王宠惠 次长 魏宸组
内务总长 程德全 次长 居 正
财政总长 陈锦涛 次长 王鸿猷
司法总长 伍廷芳 次长 吕志伊
教育总长 蔡元培 次长 景耀月
实业总长 张 謇 次长 马君武
交通总长 汤寿潜 次长 于右任
同时,黄兴兼任参谋总长,成为首席部长。南京临时政府不设内阁总理,总统掌握大权,而各部采取了“部长取名,次长取实”,成为所谓的“次长内阁”,权力完全掌握在同盟会手里。宋教仁没有能够出任部长,仅被任命为法制局长,章太炎则被聘任为总统的枢密顾问。
孙中山否决了章太炎、宋教仁的政府组织原则,企图贯彻革命方略。但章太炎提出的问题要害是:“诸君能战即战,不能战,弗以党见破坏大局。”也就是说,你如果不能战斗,你如果不是“天下为公”,与袁世凯、立宪派等其他政治派系分享政权,还有什么办法推倒满清王朝呢?那么,这个军政府式的组织机构,真能战斗下去吗?
。。
3.妥协之下:共和三岔口(1)
袁世凯是不是窃国大盗?这是个可以从不同的立场观点,见仁见智的问题。问题是,政治的斗争,归根结底是实力的较量。零和游戏也好,双赢局面也好,都要以实力为后盾。孙中山从海外带来了革命的精神和朝气,但要转化为力量,却并非是一件简单的事。孙中山的革命目标,是要反对列强侵略,完成国家独立的使命。但他的宣传纲领,所谓民族主义,并非是直接针对列强侵略,而是狭隘的排满。在清政府体制内举办的新学刚刚开始,而革命党人的宣传主要是排满。对于国民的现代启蒙,各方面做的工作都很少,在《民报》时期民权主义的宣传,主要是在国外。国内在动员革命时更很少有现代国民意识的启蒙工作。孙中山和少数革命党人,虽然在理论上懂得了共和、民主的道理,但在具体对国民的动员上,还是考虑得很简单。在孙中山看来,只要先知先觉们取得了政权,就可以教育人民懂得国民的权利义务观念,完成共和的建设工作。他们有一个很简单的错误观念,就是清王朝不过是只纸老虎,一戳就破了,他们就可以掌握政权,改造国家。他们并不清楚,王朝更替,并不等于封建专制主义观念和体制就能够被肃清。这是两回事。孙中山虽然批评了章太炎,革命党的责任并不是完成了排满就结束了,但他不清楚,要完成民权主义、民生主义,他动员的社会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他的党的素质也是远远不够的。他和梁启超都担心的国民素质问题,从社会基础上不显山不显水地制约着这场运动的进程,让后代的历史学家也看得一头雾水,总希望少数英雄人物能替代国民的觉悟来完成时代的改造,希望社会波浪起伏中长期的进化运动变成一场速食快餐。这既不可能是历史,也不可能成为现实。
同时,孙中山和革命党人,他们没有通过经济体制的改革方案,从经济利益关系的革命改造来动员群众,也就是说,他们还不懂得要制定一个现代变革的经济政策,告诉群众,他们从革命中可以得到哪些利益。孙中山的中国同盟会以及其他革命派都只有政治动员,在军事上策动少数社会势力。因此,他们不可能集结起强大的革命力量,革命精神也就成了一门放空的“大炮”而已。
武昌起义后,革命运动的迅速发展让人眼花缭乱。但黄兴、宋教仁等中国同盟会骨干又控制不住局势。清王朝这座衰朽的大庙,怎么就摇晃不倒?袁世凯指挥的清军竟然还有强大的战斗力,怎么办?革命党人没有什么对付列强的办法和力量,生怕战争延长,引起列强干涉,也希望迅速结束战斗。策反袁世凯倒向革命运动方面,就成了简单易行的方案。倒向革命的前清立宪派人士,更是对袁世凯抱有希望。袁世凯是当时中国最有军事、政治实力的汉族官僚,也在国际上享有声望,举办新政成绩卓著,从国家治理上讲,那些革命的毛头小伙子,又怎能和他比?因此,一时间“非袁莫属”的舆论很盛,人们对南北和谈抱有希望。在和谈中,袁世凯主张君主立宪制,也就是保持清王朝的空名虚位,由汉人掌握责任内阁,达成和平,结束战争。革命派方面,不赞成保留清王朝,只答应给予优待条件,只要袁世凯赞成共和,就推举他为大总统。
孙中山在理想上坚持共和制,在个人地位上不争权位。当他还在海外的时候,就同意选举袁世凯为大总统,1911年11月16日致电民国军政府说:
“今闻已有上海议会之组织,欣慰。总统自当推定黎君(指黎元洪)。闻黎有请推袁之说,合宜也善。总之,随宜推定,但求早巩国基。满清时代权势利禄之争,吾人必久厌薄。此后社会当以工商实业为竞点,为新中国开一新局面。至于政权,皆以服务视之为要领。”
这虽然是以实现共和为前提的,但也可见孙中山一代革命者在政权问题上的幼稚和书生气。这封电报,也预示着孙中山后来个人的进退选择。
孙中山归国当选总统之后,立即打电报给袁世凯,解释了他当选总统与和谈的关系:我前天到上海,各位同志都要我承担起组织临时政府的责任。问他们是什么理由,原来东南起义的各个省,由于缺乏统一的机关,行动非常困难。所以,组织临时政府是他们存在下去的必要条件。我鉴于时局很艰难,义不容辞,只得暂时担任。你正在把旋转乾坤(指推倒清政府)作为自己的责任,这是全国人民都在盼望的事情。但你目前的处境和地位,正处于嫌疑的地位,不能不避开锋芒。所以,由我暂时来担任这个空缺的职位,我只是守着这个职位,等待你来接任,这个心情,将来一定是可以明白的。希望你早日解决这件大事,以安慰四万万人民的渴望。 。 想看书来
3.妥协之下:共和三岔口(2)
也就是说,只要袁世凯以他拥有的军事政治实力,推倒满清,拥护共和,孙中山自然让位,由袁世凯担任大总统职位,要袁世凯放心。经历了辛亥革命过程的历史学家李剑农说:“当临时政府组织时,一般人的心理,已注定南北议和的成功,已注定清朝皇帝的命运全操在袁世凯手里,已准备俟清皇位推翻后把临时大总统的位置作袁世凯的酬劳品,已准备在袁世凯作总统的时候,便得到共和立宪的政治。”从当时政治力量对比来说,这一估计顺理成章。当时的中国同盟会是四分五裂的,核心力量十分有限。虽然,总是会有人对袁世凯表示怀疑,但是,那个时候,又有谁能分析清楚袁世凯究竟是一股什么样的政治势力?革命党人本身又究竟是一股什么样的力量?大家对于共和国没有经验,不知道操作起来十分困难。毛头小伙子们还不知道天高地厚,以为只要成立了共和国,就什么都好办了。
孙中山这个总统其实很不好当,他两手空空,成立的时候,还是沪军都督陈其美给了他区区1000元(银元)钱。独立各省各自为政,何况自顾不暇,更不可能向名义上的中央政府上交财政收入。孙中山一不能从列强手中收回关税,二不能实行强行征发的革命政策,三不能从列强那里借到钱款。没有钱,日子没法过。在军事上,南京的军队素质很差,黄兴从武汉战斗的经验中知道,这样的军队是不能打仗的。可是,财政上的耗费却很大。从各地北上的军队中,有战斗力的部队是有的,但很少。至于各省都督的军队,黄兴是调不动的,他和湖北军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