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共和-第1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大人物
100年前,清王朝的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在1908年11月14、15日两天内相继去世,朝野震动。清王朝在风雨飘摇中已经挣扎了大半个世纪,慈禧太后以她个人的强悍,掌控政权也长达半个世纪,支撑着这个满目疮痍的王朝。随着慈禧的去世,腐朽的满族亲贵中再也出不了强人,一个个昏庸懦弱,日薄西山,气息奄奄,惶惶不可终日。按照慈禧生前的安排,光绪的侄子、年仅3岁的溥仪当了皇帝,光绪的弟弟载沣,也就是溥仪的父亲,当了摄政王。年轻没有经验的载沣,突然掌握了国家大权,真有点手足无措。在宣统皇帝举行登基大礼的时候,小小的溥仪,没有见过那么庞大的阵势,吓得哇哇大哭,抱着他登基的载沣哄他说:“不哭,不哭,快完了,快完了!”殿下群臣闻此不祥的话语,一个个都惊呆了。3年后,清王朝就退出了历史舞台。把它送入坟墓的,是晚清社会升起的三颗政治明星:袁世凯、梁启超、孙中山。当然,他们都是汉人。
在人们的印象里,把清王朝送进坟墓的是辛亥革命,革命的先行者是孙中山,梁启超是君主立宪派,袁世凯是窃国大盗,后两人与清王朝的灭亡似乎没有关系。其实不然,单单依靠孙中山的革命党人,是没有力量把清王朝送进坟墓的。正是由于袁世凯、梁启超以及他们所代表的社会政治势力,加入了反对清王朝的阵营,才会有推翻清王朝、废除封建帝制的社会历史成果。至于他们各自的利益和动机,他们的政治理想和操守,则是更深层次的问题。现在令人感到兴趣的问题是,辛亥革命中三个人所代表的派系的合作,出现了一个美妙的结果:共和民主制的中华民国,令当代人无限地怀念和向往。可惜,好景不长,昙花一现,不仅没有得到共和民主的好结果,中国反而陷入了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到底是怎么回事?令人无限惆怅。
袁世凯握有清王朝体制内的军政大权,是个政治实利主义的君主立宪派。梁启超则是流亡海外的君主立宪派的领袖,君主立宪运动的理论家和宣传家。孙中山则是一个共和主义的革命家。袁世凯和梁启超对于共和主义本不赞成,但孙中山也不认为共和主义能够在革命胜利后立即建立并予以实施,共和政治的贯彻,需要一个过渡时期。
命运很捉弄人,三个政治强人居然在1912年间,在辛亥革命过程中,合作推翻了清王朝,都接受了在中国建立议会共和制度,但对这个制度的实施,又从不同视角采取了消极的态度。于是,在中国的政治史上出现了一个特殊的议会民主政治的实验时期。本来,在这个实验中,充满着波谲云诡、扑朔迷离的社会动向。一位懵懂、幼稚的共和主义者宋教仁,把一个应付眼前局势的政治设计,幻化成了一个政治理想。他抢了三位强人的风头,成了政治界飙升得最耀眼的明星。他勇敢地、积极地要把共和制度落实下来。他凭借的是什么呢?命运是可想而知的,在经历了一年多的共和政治的喜剧、闹剧之后,悲剧终于来临。1913年3月20日,宋教仁在上海被袁世凯政府收买的暴徒暗杀。为此,孙中山发动了反对袁世凯的二次革命。中国的议会共和政治制度从此破灭,议会共和政治的实践,从此烟消云散。这段令人缅怀的历史,竟然只能供我们后人凭吊而已!
我们对这段悲情历史的叙述,就从上述三位政治强人说起。
txt小说上传分享
1.三颗政治明星(1)
三颗政治明星:袁世凯、梁启超、孙中山
袁世凯
袁世凯,生于1859年9月16日(清咸丰九年八月二十日),河南项城人,字慰庭(又作慰廷、慰亭)。当时社会习惯,避讳称人的名字,常常用籍贯(地望)来称呼,故当时发表的书信、电报中常称呼袁世凯为“袁项城”,或直接称作“项城”。他出生在一个传统的士大夫家庭,几代都是儒生,至祖父一辈开始发达。自然,他小时候就是一个富家子弟。但家族门风重视读书科举,并非是一个浮华世家。父叔辈对袁世凯督促甚严,但他生性顽皮,豪放倜傥,不爱读书,倒爱舞枪弄棒,骑马射箭,广交朋友。尽管如此,他既生在读书人家,书是不能不读的,仍然算是个文人。由于他不爱读书,文章写得拙劣,科举不第也是很自然的。科举成功有时候有偶然性,世上也因此多了一批怀才不遇的人,但袁世凯不属于这一类。在那个以科举出身为正途的社会里,他算不上是一个优秀的人才。不过,一个落魄的秀才徐世昌,一次在淮宁偶然与袁世凯相逢,对袁世凯很是赏识,认为他状貌伟然,很有气概,就殷勤地和他谈话,发现他能纵谈当前国家大事,非常惊奇,就诚心诚意地和他交为朋友。徐世昌不以科举标准衡人,也可以说是慧眼识才了。不久,徐世昌要赴京赶考,缺乏路费,袁世凯鼎力相助,两人成了很好的朋友。徐世昌1882年考取举人,1886年考中进士,入选翰林院庶吉士,按照科举的标准,自然是有才华的成功人士了,后来成了袁世凯十分重要的谋士和助手,官运也十分亨通。
度过了无知嬉戏的少年时期以后,袁世凯开始懂得功名的重要,力求有所进取。不过,他的八股文章做得实在没有水平,在科举的路上已经无法挽救,于是,他索性下决心丢弃八股文章,在实际办事的本领上奋斗。所幸的是,他的家族背景为他的仕途开拓着良好的道路。国家进入了###时期,文人大量地投入了战争。他的叔祖父袁甲三是进士出身,因在家乡组织团练武装,与捻军作战,成了淮军将领,官至漕运总督。他的养父也即他的叔父袁保庆,和淮军将领吴长庆的关系非常好,袁保庆去世时,袁世凯还年幼,是吴长庆帮忙办的丧事。中国社会非常保守,太平天国起义之后,湘淮军人多是些文人从军,以军功发达。但事过之后,社会风气仍然重文轻武,以科举考试为第一号出路,读书人都要过这一座独木桥。不过,毕竟是大乱之后,国家多事,文人入幕由保举做官的渠道比过去拓宽了许多。依靠先辈们开拓的道路,袁世凯科举不成,决心投笔从戎。这时,吴长庆也看到袁世凯仕途不顺,愿意关照老朋友的后人,写信给他,让他到军队中来,学习军事。1881年10月,袁世凯前往山东登州,吴长庆安排他帮办文案,做了一个小小的幕僚。吴长庆把他安排为军中的文职人员,那是关照他,也是看得起他。
可是,袁世凯的文字功底实在不行,做文案并不称职。吴长庆又很关照他,特意让自己军中的著名幕僚张謇为他修改文章。张謇比袁世凯年长6岁,出身贫寒,加入吴长庆幕已有5年之久,当时也只是个秀才。但张謇是个在社会上已经有些名望的才子,文章屡称第一,只是科举考试非常不顺利。但他仍然坚持走科举正途出身的做官道路,志向远大,亲人师友也对他寄托着莫大的期望,当幕僚只是为了谋生而已。同时,张謇是个君子,坚信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学修养,刻苦砥砺士的名节,讲究士的“出处”,也就是要经由光明正大的途径出去做官,在加入官僚集团的问题上,要有严谨的道德选择,不受利益的引诱。由于张謇为袁世凯修改文章,袁世凯也就尊重张謇,把他看做自己的老师。不过,袁世凯对做文章实在缺乏兴趣,张謇也对改他的文章实在感到头痛。这段经历,实在没有什么值得称道的事情。尽管在为人处世上,他们不是一路人,但袁世凯在开始的一段时间里为人比较收敛,毕竟都是吴的幕僚,合作共事,总是朋友之交。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1.三颗政治明星(2)
1882年,朝鲜发生“壬午兵变”,政局混乱,朝鲜国王请求清政府支援。朝鲜当时是中国的藩属,朝鲜有事,作为“天朝上国”,当然不能不管,清政府当即派遣吴长庆率庆军6营入朝平息事变,袁世凯被委派负责前敌营务处。袁世凯作为一位年轻的文职官僚,初涉军务,办事却很有胆略,有机变,有权谋。这一职务给了他充分的机会,他面对行伍出身的骄兵悍将,整饬军纪,毫不手软,充分表现了自己的才干和价值,并赢得了吴长庆的信任。从此,他的仕途一帆风顺。1884年5月,清政府调吴长庆率3营回国驻防,另3营仍留在朝鲜,袁世凯被委派总理营务处,会办朝鲜防务,开始直接掌握军权。
袁世凯的才干并不是和道德联结在一起的,而是和权谋联结在一起的。《战国策》里苏代说燕王:“仁义者自完之道也,非进取之术也。”政治人物大多重权谋,轻道德,自古如此。袁世凯掌握军权后,开始疏离吴长庆,怠慢同僚,遇事张扬,并且直接向淮军首领、直隶总督李鸿章接洽投靠,引起吴长庆的反感。特别注重人格修养的张謇,实在看不下去,联合同僚给袁世凯写了一封信,责备他的种种不是,最后说:希望你平心静气一个月不要出门,把以前我们劝你读的为人处世的书仔细读读,对照着自己去做事。不要以为天下的人都是傻瓜,不要以为天下的人都很软弱。你要脚踏实地,痛改前非,才能对得起你的叔祖父、你的堂叔和你父亲的好名声,才能符合吴长庆对你的器重和期望。那么,一切的好事善事就会跟着来了。
从此张謇和袁世凯绝交,不再来往,走上了不同的道路。张謇在吴长庆病死后,不愿意投靠李鸿章,坚持走科举的道路,1885年中了举人,又经过10年的折腾,1894年终于考中了状元。不久甲午战争爆发,张謇终于明白,科举这条路已经走不通了,对做官也不再发生兴趣,决心在民间为国家、社会经营实业和新式教育,走教育救国、实业救国的道路,成为中国第一代最大的民营企业集团大生公司的领袖。而袁世凯则在仕途上扶摇直上。
袁世凯读了张謇他们的信,并没有什么悔悟之心,依然故我,用智慧,用权谋,立功立名。1885年,他得到李鸿章的重用,被委任为“驻扎朝鲜总理交涉通商事宜”,作为清政府的全权代表。他两次被派驻朝鲜,处理朝鲜事务,都得到了实际事务的锻炼,开阔了眼界,也在朝廷大臣中赢得了声望,尤其得到李鸿章的重视和赏识。甲午战争前夕,他机敏地称病离开了朝鲜,在东北负责后勤供应。他办事井井有条,又赢得了上级的夸奖,为他的事功奠定了基础。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割地赔款,李鸿章也被解除了直隶总督的职务。问题是,中国在战争中,主要的军队,淮军和湘军都失去了战斗力,国家没有了国防力量,必须重新组织军队。袁世凯因祸得福,以他的才华和官场的经营,获得了重要的机遇,受命在天津小站这个地方编练新军。当时,中国新式军事人才十分匮乏,新式的军事学校刚刚开始建设。袁世凯在朝鲜的锻炼和学习,使他比一般人获得了更多的军事知识。中国的传统仍然是文人带兵,湘淮军的带兵将领,主要是太平天国起义后地方上的士大夫,其中很多是穷苦的读书人,学习武术骑马,组织军队。而袁世凯正是出生在这样的世家,自己虽然连个秀才也不是,但在军中仍然是个文官。他以文人而知兵,符合中国的传统观念,可以得到提拔。袁世凯也向清政府呈报了他草拟的《练兵要则十三条》、《新建陆军营制饷章》、《募订洋员合同》,主张仿照德国军制,编练新军。别小看了这一些,当时还没有几个人能草拟出来。1895年12月21日,袁世凯奉命到达天津小站,接管新组建的定武军,改名新建陆军,开始操练。后来这支军队就发展为北洋六镇新军,成为当时中国最强大的武装力量。袁世凯成了这支军队的家长和领袖,这支军队也成了他的财产和政治资本。
1898年,康有为、梁启超等在光绪皇帝的支持下,发动变法,受到慈禧太后的阻挠,光绪的帝位也受到威胁。袁世凯思想新颖,同情变法,练兵又卓有成效,受到维新派的重视。康有为认为:“拥兵权,可救上者,只此一人。”希望策动袁世凯发动兵变,拯救光绪皇帝。9月18日,谭嗣同秘密访问袁世凯,动员他“勤王”,也就是用武力保卫光绪,击败慈禧保守的政治集团。袁世凯当面慷慨地答应了谭嗣同的请求。但事实上,袁世凯依然依附当朝权贵,辜负了维新派对他的信任,并没有起兵勤王,坐看慈禧回到城内的皇宫,控制了光绪,策动了政变,并且把维新派的密谋告诉了慈禧的亲信、直隶总督荣禄。他的官运当然就畅通了。1900年,义和团运动爆发,袁世凯升任山东巡抚,奉命到山东镇压义和团运动。尽管国家经受了八国联军的侵略,袁世凯却因为机敏处理复杂的政局,赢得了更高的声誉。李鸿章临终前向清廷保荐袁世凯:“环顾宇内人才,无出袁世凯右者。”也就是说中国的人才,没有一个能够超过袁世凯的。这是多么高的评价,李鸿章是在推荐他的接班人。1901年,袁世凯就被任命为署理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第二年实授。因为加封太子少保,所以又称袁宫保。太平天国起义平息之后,清廷的权力衰落,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是权力最重的职务,国家精兵强将和大量新式经济事业都归属于北洋大臣名下。一颗政治明星终于在晚清昏暮的岁月中升起了。他的政治生命直接延续了李鸿章洋务派的事业,这一派系的政治思想和变革,延续了传统,局限在现存的政治体制之内,已经落伍于时代。 。。
1.三颗政治明星(3)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后,清廷在列强压力下,清除了顽固排外的保守派,不得不下诏变法,“取外国之长”,“去中国之短”,实行新政,在政治思想上,也不得不承认西学的先进性,同意向君主立宪的方向发展。袁世凯在这场新政中,扮演了最重要的角色。
袁世凯在这段时间的主要贡献是军事改革。1903年,在袁世凯的建议下,清廷成立了练兵处,庆亲王奕劻为总理练兵大臣,袁世凯为会办大臣。当时的皇族亲贵大多腐败无能而身居要职,实际事务就往往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