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在这里沉思-第3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够产生这样大的作用,完全出乎我的意外。
这本书写于1959年暑假。当时,我是北京大学化学系学生,刚念完二年级。由于在暑假中同学们都回家了,我不再在图书馆写作,而是在北京大学二十八斋二三四室宿舍写作。我花了一个暑假,写出了五十多篇科学小品。
记得,在开学那天──9月1日,我逛北京大学附近的海淀区新华书店,见到上海的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一本薄薄的小书——《塑料的一家》,也就买了下来。这本小书给了我莫大的启示。因为我在暑假中所写的许多化学小品,大都是关于有机化学的,而有机化学的“主角”是碳元素。于是,我忽然有了“灵感”:何不把那十几篇化学小品,编成一本《碳的故事》?
就这样,我从暑假中所写的科学小品中选出十四篇与“碳”有关的,作修改和补充。
我从9月1日开始重写那些化学小品,花了半个来月时间完成,投寄给上海的少年儿童出版社。
这本书的初稿,是写在活页横格纸上的。至今,我仍保存着。写好初稿后,誉在方格稿纸上,于1959年9月中旬寄给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原名《碳的故事》。
迄今,我仍保存着少年儿童出版社写给我的第一封信。那是铅印的《收稿通知》。上面写着
收 稿 通 知
收稿编号:(59)30286
稿名:《碳的一家》
收稿日期:9,24
著编译者:叶永烈
附件:信二,图十七张,小品文一册
亲爱的作者同志:
一,稿已收到,上表如有错误,请即来信告知。
二,你的稿子我们即按收稿先后进行审读,约在10月下旬可把处理意见告诉你。
三,如果查询稿件或更改地址,请注明收稿编号(见上角),以便我们处理你的
来信。
此致
敬礼!
少年儿童出版社
1959年9月25日
就这样,我跟少年儿童出版社有了联系。
后来,我才知道,我的幼稚的第一本书,落在编辑曹燕芳手中。她当时是一位从大学毕业不久的青年编辑,还梳着辫子。她热情地首肯了我的书稿,提出修改意见。这样,我在10月13日就收到少年儿童出版社的审稿意见,在10月14日至20日,对全书作了修改、增补,书名也从《碳的故事》改为《碳的一家》。
此后,我与曹燕芳有了诸多联系,得到她的许多帮助。直到今日,尽管曹燕芳年已八旬,我有空总去看望她。
1960年2月,我平生的第一本书《碳的一家》,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茅盾在《1960年的儿童文学》一文中,曾提及这本《碳的一家》,称之为“一本科学小品集”。
如今,当我回忆半个世纪前的往事,觉得有几点十分可贵的地方:
一是编辑热心扶植新作者——写《碳的一家》时,我只不过是一个十九岁的大学生,既没有什么“头衔”,也没有很深的“资历”。现在我重读原稿,发现有不少不合标准的简体字,如“气”写作“気”, “数”写作“由”旁“攵”,“兴”写作“丑”下加“八”……还有许多错别字,如“年轻”写作“年青”等等。像这样幼稚的作品,受到少年儿童出版社领导以及该书责任编辑曹燕芳的热情肯定,居然决定采用。
曹燕芳写来很长的信,提出中肯的意见,指点我如何修改。我于1959年10月中旬重写了一稿。如果没有少年儿童出版社的鼓励和支持,这本书很难得以出版。
二是审稿迅速——少年儿童出版社的“收稿通知”是1959年9月25日寄出。也就是收到稿件的第二天,就发信给作者了。信中说,“约在10月下旬可把处理意见告诉你”。实际上,他们审稿意见提前告诉了我。这使我不由得想起现在不少杂志这样公开声明:“因人手少,本刊概不退稿,三个月内未收到刊用通知,作者可另行处理。”也有的出版社,作者把书稿寄去,一年半载不见回音。这与当年少年儿童出版社的作风相比,相差十万八千里!
三是出版周期短——这本书是在10月中旬才完成修改稿,然而,翌年2月就出版了。也就是说,从审稿、画插图、封面、排字、校对(包括寄作者校对)、付印到出书,只四个多月!那时候是用铅字排印,不像现在用电脑写作,有电子文本,作者等于给出版社排好字,所以在用铅字排印的条件下能够四个月出书,确实不易。
为《十万个为什么》挑大梁(1)
我的幸运还不只是在于第一本书《碳的一家》顺利、迅速出版,而且还因此成了《十万个为什么》的主要作者。
真是机缘凑巧,由于《碳的一家》文笔活泼,我竟然因此被少年儿童出版社看中了!
当时,曹燕芳正在编《十万个为什么》化学分册。也就是说,我的第一本书《碳的一家》的责任编辑,同时也是《十万个为什么》的责任编辑。她看中了我,邀请我参加写作《十万个为什么》——这就是远在北京的我参加上海《十万个为什么》写作的缘由。
我记得,曹燕芳给我寄来一份化学分册的“为什么”清单,要我试着写几个。
我写了五个“为什么”寄去,曹燕芳一面热情地给予肯定,一面指出不足之处,然后要我继续写下去。我当时就像学生答题似的,按照那张清单所列的“为什么”一个个写下去。每写好十几个,就给他们寄去。他们看毕,又随时告知意见。就这样,我竟一口气为化学分册写了一百多个“为什么”。也有的“为什么”是清单上所没有的,我也就自己提出“为什么”,自己回答“为什么”。
当时,我并不知道编辑部的“内幕”。直到好多年以后,我才知道:当少年儿童出版社给我寄那份化学分册的“为什么”清单时,其实每一个“为什么”都已经有稿子了。他们组织好多位上海的中学化学教师写好了化学分册。由于化学老师们写的“为什么”像教科书,曹燕芳不满意,找我重写。可是我一点也不知道这“内幕”,也就一个个写下去。编辑部后来大批采用了我的稿子,为此得罪了一批上海的中学化学教师……
《十万个为什么》化学分册初版本共收175个为什么,我写了163个——只有12个“为什么”是别人写的。
接着,少年儿童出版社又约我为《十万个为什么》其他分册撰稿,即天文气象分册、农业分册、生理卫生分册。编辑潘勋照、洪祖年、张伯文向我约稿,我又为这些分册撰稿。我为天文气象分册写了27篇;为农业分册写了89篇;为生理卫生分册写了43篇。
我是初版本写得最多的一个作者──初版本最初出五卷,共947个“为什么”,我写了326个,占全书的三分之一左右!我也是这套书最年轻的一个作者──写这套书时我只二十岁,出书时我只二十一岁。
《十万个为什么》涉及各种各样的知识。为了写好这些“为什么”,“逼”着我看了大量的参考书。好在北京大学有着极为丰富的藏书,使我如鱼得水,可以在知识的海洋中尽情遨游。另外,在写作时,我注意每一篇的写作手法有所不同,这样使我的写作技巧得到了迅速提高。
我常说:“要喝一杯水,就得挑一缸水。”为了写好一篇“为什么”,往往要查看好几本以至十多本参考书。写了那三百多篇“为什么”,使我的知识范围迅速扩大,织出了一张张横跨于各门科学之间的知识之网。
为《十万个为什么》挑大梁(2)
《十万个为什么》初版本不是像现在版本那样在每篇末署作者名字,而是按写作多少为序,在书前署名。由于我是化学分册和农业分册写得最多的作者,所以在这两册初版本上,我的名字都是排在第一个。
我小小年纪,被少年儿童出版社委以重任,为《十万个为什么》挑大梁,成为《十万个为什么》的“开国元勋”……那时的我,跟读者的年龄相差并不大。正因为这样,如今很多四、五十岁的《十万个为什么》的老读者见到我,都很奇怪,因为在他们的印象中,我该是个“老爷爷”了——连《十万个为什么》都已四十多“岁”了嘛!
关于《十万个为什么》的另一“内幕”,是我在前些年跟已经退休了的曹燕芳闲聊时,这才知道的:
当时,《十万个为什么》的稿费是按篇算的,每篇十元,而给我却是每篇五元!为什么我的稿费比别人低了一半?
这个“为什么”的答案是十分荒唐的。据说,因为那时我还是一个学生,稿费给多了不好,以免出“第二个刘绍棠”! 刘绍棠是中国的“神童作家”,上高中的时候,高中语文课本里就印着他的小说《青枝绿叶》。在1957年,刘绍棠被打成“右派分子”。
就这样,这部迄今印了两亿一千万册的书,我只在初版时拿到过每篇五元的稿费(后来在1980年、1999年修订再版时发过一回按篇计算的稿费)。台湾作家来访时,知道我是《十万个为什么》主要作者,以为稿费不少,经我说明后颇为惊讶。因为如果在台湾按版税制计算,印了两亿多册的书的版税,作者一辈子都用不光!
少年儿童出版社酝酿出版《十万个为什么》,是在1959年。
我注意到,第一版《十万个为什么》每一册的编著者名单中,都有“山边石”其人。后来一打听,原来“山边石”是“三编室”的谐音。《十万个为什么》是由少年儿童出版社第三编辑室编辑的。当时的第三编辑室主任是王国忠。他由于编辑《十万个为什么》的成功,后来升任少年儿童出版社社长、上海出版局局长。
2000年1月15日,我曾经请王国忠回忆《十万个为什么》的编辑经过。
据他回忆:1958年“大跃进”时,少年儿童出版社出书的数量“大跃进”,比往年增加了许多,但是质量大幅度下降。这样,在1959年迎接国庆十周年的时候,少年儿童出版社竟然拿不出像样的书。于是,决心吸取“大跃进”的教训,出点有质量的书。编辑们在学校进行调查,发现学生们爱问“为什么”,从1959年年底开始,便准备着手编一套问答式的大型自然科学丛书。
王国忠说,当时,受苏联伊林《十万个为什么》的启示,也受《科学画报》的“为什么”专栏的启发。
我说,早年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过一套《自然科学知识问答》,有点类似《十万个为什么》,作者便是后来成为著名“右派分子”的葛佩琦。我曾经访问过葛佩琦,他说他原本是学物理的。我也看到过少年儿童出版社当时出版过一本墨绿色封面的小书,书名《一百个为什么》。书包 网 。 想看书来
为《十万个为什么》挑大梁(3)
王国忠说,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是完整的一部作品,而他设想出版一本类似于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但各篇是独立的科学小品。
当时为了给这套书取一个响亮的名字,编辑们想出二十几个书名,写在第三编辑室的黑板上。最后,大家不约而同选中了《十万个为什么》这个书名。
其实,细细“考证”起来,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这书名,取自英国诗人吉百龄的诗句:
五千个在哪儿,
七千个怎么样,
十万个为什么。
吉百龄,又译为吉卜林。约瑟夫·拉迪亚德·吉卜林,英国短篇小说大师,诗人,1907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吉百龄1865年生于印度孟买,他父亲是艺术学校的校长、艺术家,巴基斯坦拉合尔博物馆馆长。在印度的经历,使吉百龄熟悉印度的自然风光和民间传说。后来,他移居美国,开始发表关于印度的《丛林之书》、《丛林之书续集》等作品。
伊林从吉百龄的诗句中,选用《十万个为什么》作书名——尽管书里的为什么并没有“十万个”。在俄语中,“十万”——“一百个千”,用来形容多。伊林的《十万个为什么》是一本小书,大约只有五万多字。
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的《十万个为什么》,是一套丛书。
《十万个为什么》编辑组共五人,即曹燕芳、黄廷元、张伯文、洪祖年、潘勋照。其中主要是曹燕芳,一个人负责数、理、化三册。其余几位在当时是新手。
在编辑工作中,走了一段弯路:最初请了一批中学教师撰稿,那些“为什么”写得像教科书,枯燥干巴。于是,编辑们只得推倒重来,物色文笔生动的作者……
王国忠对我说:
“你的第一本书稿《碳的一家》,属于化学,所以是由曹燕芳看的。她看了以后,认为不错。她交给我。我也以为文笔很好,就决定采用。问了一下,才知道你是北京大学的学生。
“自从《碳的一家》出版之后,就看中了你,又约你参加写《科学技术新成就》、《农业科学新成就》以及《揭开科学之谜》等书。同时还约你写《十万个为什么》。你写了化学分册。接着,又约你写天文气象、农业、生理卫生分册。”
我手头有《十万个为什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版本,上面标明的第一次印数并不多,五千册而已。这表明,《十万个为什么》在出版之初,一开始并没有被看好。
要知道,我的第一本书《碳的一家》在1960年2月由少年儿童出版社出版时,第一次印刷就印了两万册。
《十万个为什么》初版五册,从1961年4月开始发行,与广大读者一见面,当即引起轰动效应,成为畅销书,连连加印!
《人民日报》发表陈原先生的书评,指出:
“近来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出了一套书,叫《十万个为什么》,讲的是通俗科技知识。书凡五卷,不胫而走,可知人们多么想获得更多的科学常识了。”
陈原用“不胫而走”四个字来形容《十万个为什么》的畅销,《解放日报》则以书店里“踊跃购买”、图书馆里“出借一空”来形容这套书如何受人欢迎。
《十万个为什么》出版后,《中国青年报》等许多报刊纷纷转载,各省、市出版社租型翻印,成为当时印刷量最大的畅销书。初版本在短短的两三年间,竟然印行了五百八十多万册!
幸亏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