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这一次我们又挨打了 >

第16部分

这一次我们又挨打了-第16部分

小说: 这一次我们又挨打了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胜利:〃非常痛心那些恶毒的、根本没有爱国之情的党派阴谋的得逞〃。①   

  按英国宪法,内阁失去下院支持,要么辞职,要么由首相提请英王解散议会重新大选以最终决定内阁的去留。但是1784年英国首相小皮特创造一个宪法惯例,那就是:内阁可以在不辞职的情况下提请国王解散议会,实行新的大选,直接求得选民的任可和支持。新的大选中,巴麦尊的辉格党获胜,据说这是1832年《改革法案》通过以来辉格党所取得的最大胜利。当然,这与英国选民的情绪有关,跟巴麦尊对英国人民的忽悠也有关。   

  他在一次宴会上的发言可作代表:〃我国国民在遥远的地方遭受了种种的侮辱、迫害和虐待,对于这些是不能置若罔闻的(欢呼声)。我国的条约权利已遭破坏,而责在保护我国在华利益的人员,不仅有理由,而且有责任竭其所能,来对付这些暴力行动。如果我们不赞同我们认为正确的措施,那就辜负了国民对我们的信任。如果我们自己处于相同的境地,我们也会认为我们有责任去采取这些措施(欢呼声)〃。   

  千言万语,我看巴麦尊的意思只有一条,那就是:政府有责任保护他的国民,哪怕他在遥远的地方,否则,要这政府做甚。对此,马克思如此评论:〃无论英国的人民和全世界人士怎样为这些花言巧语所迷惑,勋爵本人却绝对不会相信他的话是真的。〃①老马知道,老巴这一手很煽情。         

虹桥书吧BOOK。  

第68节:广州开打,英国议会开吵(6)         

  可是,百姓遭遇这样的政府,便只有眼泪哗哗的了,除了投票还有啥说的?   

  3月20日,英国政府派额尔金伯爵(Lord Elgin)为高级专使,准备对华正式用兵。1857年4月,英国外相克拉兰敦给额尔金伯爵发出了使华训令。主要精神如下:   

  第一,对英人损害的赔偿。如果法国与咱合作,那么也应提出对法国人的损害赔偿。   

  第二,对于条约规定,要在广州及其他口岸完全实施。   

  第三,赔偿英国人及受英国保护的人因亚罗战争所受的损失。   

  第四,中国政府应允许英国人在北京居住,或者允许英国公使对北京作不定期的访问,并觐见中国皇帝。承认英国公使有自行传送文件之权。   

  第五,修约,增加商业便利。比如允许英国进入各大内河沿岸的城市,无区别的准许中国船只从中国各口岸开往香港进行贸易。   

  外相授意额尔金,如果中国政府同意前三条,那么通过谈判争取后两条;如果中国政府不同意前三条,那咱就打。不过,一打就得要求赔偿战费。如果打过之后,中国政府在开放口岸及改善对华通商方面能让咱们满意,战费赔偿不要也罢。②   

  由于修约时有了合作基础,更由于对华有共同语言,所以英国一直与法国、美国频频联络,筹划联合行动。美国方面,马沙利表示:〃中国政府只有在一支既有能力又有决心厉行正义的武装力量之前,才承认正义〃;麦莲表示:〃同这个政府只能在炮口上才有外交〃;伯驾表示:跟英国联手,干它一家伙。问题是美国政府不同意,指示它的驻华委员们,中立,一定要中立。   

  可以说在鸦片战争中,美国政府一直想和平对待中国并且为此而努力来着。         

虹←桥←书←吧←。←  

第69节:马赖事件,拿破仑三世不安了(1)         

  3.马赖事件,拿破仑三世不安了   

  〃亚罗号〃事件发生前,法国传教士马赖(A。Chapdelaine)在广西西林县出事了。   

  1853年,马赖受巴黎外方传教会派遣,不远万里来到中国,希望把上帝的福音传给受苦受难的全球三分之一的中国人民。澳门的教会组织派他到广西工作。当然,他是地下传教。因为《黄埔条约》之外,法国迫使中国驰禁天主教了,但对于外国传教士来讲,则只能在五处通商口岸活动。进入内地传教,那就是犯了天朝法令。只不过,《黄埔条约》特别规定,一旦有法国人违禁,听凭中国官查拿,但是查拿之后,要就近解送法国领事收管,中国官民不得殴打、伤害、虐待所获法国人。   

  有这么一条保护,所以马赖么也无惧,他路过贵州时,当地两名中国教徒成了他的跟班。这两名跟班,一个叫白小满,据说是老教徒了;一个叫曹桂,又名曹素云、曹二娘,是个二十岁的小寡妇,前辈奉教,所以更是老教徒了。三个人结伴来到广西西林县传教,众所周知,阻力是很大的。   

  直到今天,传统伦理气息浓厚的乡村还对基督教徒看不惯。举个例子,基督教徒不拜祖先,但中国人敬宗爱祖。中国人过年给族里长辈叩头时,面对的是对方八仙桌上的祖宗牌位。中国的基督徒过年也给人叩头,但是他对着主人叩头。而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只有人死了,才会面临被人正对着直接叩头的待遇,一句话,对着人叩头,意味着人在棺材里挺尸呢。总之,冲突大了。于是乎,被他们忽悠入教的人,肯定被乡民们视作流氓无赖;这些中外教徒又不分男女的聚会,肯定会被奉男女授受不亲之古训的乡民们想象为流氓开会。现在的某些学者,干脆对他们简单地概括为〃抢掳奸淫,无恶不作〃。这样概括,既是对宗教的侮辱,也是对教民的侮辱。   

  按我的认识,这些教徒即使不作恶,仅是按天主教的规矩来,民愤就足够大的,根本用不着他们作恶,冲突就会不断的。不过,西林县的百姓民愤再大,也还是通过了他们的知县黄德明。这知县比较理智,1855年夏天,派兵勇把马赖传到了县衙,劝他离开。马赖离开了,可是冬天又回来了。群众更愤怒了。1856年初,黄德明调任,新任知县张鸣风到岗。这家伙有些二百五,先是警告马赖,后是下令逮捕马赖,1856年2月24日,马赖与中国籍教徒中的25名骨干一块儿被逮,审判三天后,白小满被杀头,马赖与曹桂在站笼中站死(一说先站后斩)。   

  所谓的站笼,这里需要交代几句,站笼又称立枷,是枷号的一种高级形式,清朝时开始正式作为法律惩治手段。它是一种特制的木笼,上端是枷,卡住犯人的脖子;脚下可垫砖若干块,受罪的轻重和苟延性命的长短,全在于抽去砖的多少。有的死刑犯会被如此示众三天后论斩,有的呢,站着站着就站死了。还有的受不得,自己把下面的砖踢翻,就可以像上吊一样,加速自己的死亡。《老残游记》里有个著名的所谓清官……山东曹州知府毓贤; 署理曹州府不到一年的时间内;衙门前12个站笼便站死了2000多人。按这数字,应该是笼子天天满,死人日日有了。问题是,中国人可以忍受站笼,人家法国人不能忍啊。别说这种高级站笼了,按照条约,你罚人家一个普通站都不行呢。这不明显的违反人权吗?   

  马赖死了,死得很中国特色,他穿着中国衣服,服的是中国特色的刑罚。问题是,还有更可怕的,马赖死后,刽子手挖开了他的心脏。法国的一家报纸居然传说他们把神甫的心脏煮着吃了。这一传说,英国外相克拉兰敦都采信了,所以他才在议会的辩论里说什么一个可怜的法国教士,经过三天拷打后被吊死,他的心被刽子手吃了云云。不管马赖的心是否被吃,也不管广西的刽子手是否好这一口(按马士的说法,刽子手把马赖的心给狗吃了,不是自己吃了),总之,马赖死了。这就够了。         

▲虹▲桥▲书▲吧▲BOOK。▲  

第70节:马赖事件,拿破仑三世不安了(2)         

  首先向清政府表示抗议的,是法国驻华代办科尔西,1856年7月25日他引用《黄埔条约》照会叶名琛,认为中方破坏条约,要求:第一,中国向法国作出有分量的赔偿;第二,他根据法国的荣誉、尊严和利益决定是否接受这种赔偿;第三,和叶名琛见面。第二天,他又递交一份照会,又提出一条:请立即释放至如今尚在押的中国教徒,归还教徒们被勒索的财物!随后,科尔西给法国的外交部写了信,表示,他对叶名琛的回复不抱任何希望。为此他提出了自己的赔偿建议:第一,西林知县革职充军;第二,钦差大臣给予正式照会告知上项处分业已执行;第三,在清政府的邸报上公布该项处分的上谕;第四,清朝皇帝通谕全国,其他官员如果发生类似违约行为,一律照此案处理。   

  科尔西对叶名琛不抱希望是对的。就说他那个照会吧,人命关天的事,叶名琛7月25日收到,8月20日才回复人家。效率不够不说,那态度也成问题,他说:拜上帝乃天主教之别名,就是由于五口通商传教及天主教驰禁才导致了太平叛乱;好多基督徒都不是好人,参与了太平叛乱。关于马神甫案件,等他调查后再说;关于两人会晤之事,唉,忙啊,没时间见面,等以后闲了再说吧。中国的第一代外交官,一听外国人要跟自己见面,就借口说自己太忙。这种滑稽,也就大清官员能创造出来。科尔西当然不满意,频频书面照会,并且威吓叶名琛不要忽视这种拒绝的后果。但是叶名琛怕什么后果啊,回说:广西离广东太远了,调查结果不能很快就到,不要激动,要耐心等待云云。   

  法方的耐心当然是有限的,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早就蠢蠢欲动了。说到这里,咱得简单介绍一下拿破仑三世。他是法国那个神话皇帝拿破仑一世的侄儿,不过能力远不如自己的前辈。1848年,法国爆发了二月革命,推翻了1830年7月上台的七月王朝,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消息传出,举欧震惊,当年拿破仑一世横扫整个欧洲的记忆涌上他们的心头。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对正在宫廷跳舞的军官们高喊:〃先生们,备马吧!法国宣布共和啦!〃法国确实走向共和了。而且,共和的果子被拿破仑的侄儿路易·波拿巴摘走。1848年12月,他在选举中出人意料地获胜,做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的总统。他就是后来的拿破仑三世。   

  投票前夕,民间流传着这样一条手机短信:假使你们希望流氓当总统,那么你们就应委任拉斯帕伊;假使你们要一个坏蛋,那么你们就选赖德律·洛兰;假如你们赞成阴谋诡计鬼花样,那就任用卡芬雅克。如果希望一个好人做总统,那就选举路易·波拿巴。法国著名政客兼历史学家梯也尔当时对路易·波拿巴参选的评价是:〃这是一个蠢货,他将任人摆布〃。结果,这么一个蠢货摆布着众多选民做了法国的总统。         

§虹§桥§书§吧§。  

第71节:马赖事件,拿破仑三世不安了(3)         

  这位总统处处表现自己的亲民:霍乱病流行时,他到医院看望病人;他到街上,慰问女商贩及摆摊女们;他公开宣布自己的朋友不在宫廷,不在镀金的天花板之下,而是在茅舍、作坊和田野之中。1851年12月2日凌晨,路易·波拿巴模仿前辈发动政变,居然成功了,开始了军事独裁;一年之后,1852年12月2日,路易·波拿巴再次政变,废除共和,成立帝国(史称第二帝国),自己当了皇帝,号称拿破仑第三,居然也成功了。做了皇帝的小拿破仑,总得有个皇帝的样子。政变方面,甚至政变时间的选择都模仿前辈,拿破仑是1804年12月2日加冕为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保教方面当然也要模仿前辈,努力争取保教权。   

  从15世纪开始,葡萄牙是享有远东地区天主教保护权的唯一国家,这是由天主教会的中央行政机构罗马教廷决定的。到了18世纪末叶,它的海外霸权式微,代之而起的是英法美等国家。英美流行基督新教,只有法国流行天主教,所以法国成为与葡萄牙争夺远东保教权的最大对手。拿破仑三世的前辈拿破仑一世当年在位时,一是大力扶持国内的天主教势力,二是对东方的传教事业特别关注,当然他的这种关注与支持更多的不是出于宗教热情,而是出于政治目的。这个科西嘉神人对他弟弟吕西安说过:〃没有宗教,就没有政府。精明的征服者是从不同神甫吵架的,可以既迫使他们,又利用他们〃。①   

  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他的皇帝加冕仪式都请来了颤巍巍的罗马教皇庇护七世。当可怜的老头拿着沉重的皇冠往拿破仑头上扣时,这家伙从教皇手中夺过皇冠,自己给自己扣头上了,接着又拿起凤冠扣到了皇后约瑟芬头上。这两个动作不外两个意思:第一,这皇冠是我挣来的,不是你教皇给的,我只不过借你的手与面子用用而已。第二,这凤冠是我给皇后的,我有权给她,也就有权没收她。当然他也不是白借,他想尽些义务……天主教的海外保护权,他还是要争取的。   

  拿破仑一世短暂的光辉很快就结束了,但是法国的保教事业却蒸蒸日上。1834年,罗马教皇格列高里十六世以葡萄牙不能履行保护者的义务为由,颁布教谕,取消了它的保护权。虽然葡萄牙拒不受命,但法国还在努力。1838年,教皇取消了葡萄牙在中国的保教权,把北京教区的主教位置给了法国人。1846年,法国与中国签订《黄埔条约》,条约之内,争取到了外国传教士在五口的自由活动,条约之外,争取到了中国政府对天主教的驰禁。特别是后者,更多地体现了法国对于其保教权的努力与贡献。当然了,法国传教士认为这些远远不够,之前他们就对政府这样叫唤:〃法国屡屡参与其他并不重要的外交事务,不惜花费巨款,派遣舰队和军队,如欲为我们取得在华传教的自由,岂非轻而易举?〃〃既然英国可以为了维护少数商人的利益,毫不迟疑地派遣军舰追偿几箱焚毁了的鸦片的损失,法国的传教士受到迫害、残杀,法国为什么不可以进行有效干涉呢?〃②         

◇欢◇迎访◇问◇BOOK。◇  

第72节:马赖事件,拿破仑三世不安了(4)         

  拿破仑三世既要继承前辈的重教传统,又要尊重法国内部天主教势力的宗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