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枪杆子1949 >

第13部分

枪杆子1949-第13部分

小说: 枪杆子1949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12月5日在张家口,他还对35军和11兵团师以上军官讲,林彪部队远在关外整训,远水不解近渴,平北仅有聂荣臻部孤军作战,105军及其附属部队完全可以对付。当天回到北平,第二天就接到安春山报告:怀来附近发现戴狗皮帽子的林彪部队。

  他不相信:这怎么可能?

  大战之后不休整,这违反常规。近百万大军行动,几百里行程,空中、地面侦察竟然一无所知,这怎么可能呀?

  许多人都搞不懂,傅作义何等精明之人,为何一错再错,未出一招好棋?须知他的所有战略,都是构筑在明年春暖冰雪融化林彪才能进关的基础上的。大战略错了,宏观上没了主动权,焉有不处处被动、被人牵着鼻子走之理?

  新保安围而不打,一些人搞不懂毛泽东的葫芦卖的什么药,傅作义几乎一眼就看出了个中玄妙,可他既存幻想,也舍不得丢下35军这个命根子。而当对手快刀斩乱麻般收拾了新保安和张家口后,他就哪儿也去不成了。

  毛泽东那是神来之笔,一笔一笔又一笔。与这样的人对弈,他能出什么好棋?况且一个行将灭亡的王朝,又能有什么好棋?

  倘若援军能源源而至,胜负天平并未失衡,或者正向己方倾斜,他会毫不吝啬地将对手的用兵之道咀嚼、赞赏一番。毛泽东太伟大了,那雄才大略太令人折服了。只是眼下实在没有这种心境,只能留待后来漫长的岁月中独自回忆、品味了。

  丰台攻不动,南苑机场也拿不下来,两个装备精良的中央军竟是这等熊样,这仗还怎么打?

  他在心头恨恨地骂着92军、94军,可他那个“王牌之王牌”、能攻善守的35军,不也是一个熊样,甚至还不如人家吗?

  “剿总”三处(作战处)上校参谋方正之,给傅作义送来一封电报,傅作义劈头就问你们处长呢?方正之说有事出去了,傅作义把电报往桌子上一摔,暴跳如雷地道:你马上把他给我找回来!

  身边人觉得总司令不大像原来的那个总司令了,自然也就明白他是怎么了。

  稍微冷静些,傅作义就有些失悔,就把双手插进裤腰里,强使自己镇定下来。

  而且,他也不大相信真的就是山穷水尽了。

  放出去的都白给了,这回走不了了,我也不走了。

  脑海里就不时闪现出涿州保卫战的情景。

  首先是整补部队。把麋集在北平的河北省几个保安旅的“精锐”,改编补充为35军和104军,以262师师长朱大纯任35军军长,从横岭关狼狈逃回来的安春山仍为104军军长。另以一个保安旅改编为271师,补足101军。其余蒋系中央军各部缺损,则多未补充。

  然后是以中南海为中心重新部署城防。以“剿总”警卫团守卫中南海内部,暂编17师为外部警卫,35军和104军守备城外,蒋系中央军负责北平近郊,特别是城垣的守备。以4兵团司令李文兼任北平防守司令,统一指挥城防。

  安排停当,一颗七上八下的心好似有了点着落。

  4个字:固守待变。

 第六章 虎啸津门

    上世纪40年代末的天津城,南北长25里左右,东西窄处不及10里,从空中鸟瞰就像个巨大的脚印,嵌在华北平原东北部的海河五大支流汇合处。

  无论军阀混战,还是帝国主义几度入侵,战火都止于天津城30里之外,或者擦边而过。可这次,这座华北古城、名城,注定是躲不过了。

  天津地区平坦辽阔,无险可依,日军占领期间,曾在城内外交通要道修筑许多碉堡。内战开始后,随着东北战事吃紧,天津大兴土木,拨巨款修筑工事。

  城内各种碉堡星罗棋布,达700多个。后来在巷战中起了重要支撑作用的坚固建筑物,更是难以数计。

  城外一条深3米、宽10米的护城河,一道84里长的环城碉堡工事线,还有环城铁丝网、电网、鹿砦、雷区,一层层把座天津城围裹得严严实实。为了扫清射界,同时防止对手依托、利用,又在城郊纵火焚村,宜兴埠一带大火冲天,千数人家无家可归。

  在一片哭天嚎地声中,这座有近200万人口的华北最大的工商业城市,变成了一座堡垒。

  用津塘防守区中将副司令兼天津防守区司令、天津警备司令陈长捷的话讲,是“大天津堡垒化”。

  “东北虎”呼啸扑打,29小时将其拿下。

 第六章 (一)实话实说

    凛冽的海风吹在脸上刀子般尖利,罗斯福呢大衣的衣襟呼啦啦扬起,一阵阵要把人推翻到盐田里去。侧后方突然一声爆响,田埂上又一枚地雷被踏响了,随风送来几声断续的喊叫。

  7纵司令邓华,深入塘沽前线查看地形。

  邓华受命指挥2、7、9纵攻占塘沽、大沽,切断敌人海上逃路。

  一条通往塘沽的铁路旁,并行一条狭窄的土路,周围是一望无际的盐田和寸草不生的盐滩,几幢盐工的红砖房子在地平线上微微凸起着。

  难题不在于敌人纵深如何层层设防,也不在于“重庆号”等舰只可从海上支援敌人作战,而是那条铁路、公路根本展不开部队,只能从盐田、盐滩上发起攻击。地域平坦不怕,可以挖交通壕,“东北虎”干这个已是轻车熟路了。可那蓄满海水的盐田和涨潮时一片汪洋的盐滩不用说了,就是那表面干爽之地,两锹下去,苦咸的海水就冒出来了。有的勉强挖出半人多深,第二天又塌成了一条烂泥沟。两件呢子衣服加上毛衣、衬衣,仍然寒风刺骨,官兵们一身泥呀水的,如何作战?

  这个仗不好打。

  不好打也得打。

  东边应依情况,力争先歼塘沽之敌,控制海口。只要塘沽(最重要)、新保安两点攻克,就全局皆活了。

  这是1948年12月11日9时,毛泽东给“林罗刘”的电报中的一段话。

  一个“最重要”已是绝无仅有,而在此前后给“林罗刘”的电报中,毛泽东几乎每次都要提到塘沽。

  12月21日24时,毛泽东又在一封关于塘沽之战的电报中指示:

  我军应不惜疲劳,争取于尽可能迅速的时间内歼灭塘沽敌人。

  当时,邓华不可能看到这些电报,但从“林罗刘”发来的一封封电报中,理解毛泽东的战役构想、意图,对他这样身经百战的将军却是很容易的。秤砣虽小压千斤。堵截海口,全歼华北之敌,塘沽原本是平津战役中举足轻重的一个支撑点。在新保安被攻克,张家口亦指日可下后,其分量和地位就愈显突出了。况且辽沈战役中未能控制营口,致使52军万把人从海上逃掉,毛泽东批评“是个不小的失着”,对东野的每个将军都是记忆犹新的。

  12月23日,7纵20师和21师,在纵队和师属炮兵全力掩护下发起攻击。可步兵一无工事,二无地形地物可利用,被敌人陆海炮火打得抬不起头来,伤亡1千多人。

  24日,9纵一个团攻击大沽受阻,同样伤亡惨重。

  邓华当即下令停止攻击,致电林彪。

  在报告了塘沽地形和进攻受阻的情况后,他说:

  此次为我们入关第一仗,故必须慎重从事,充分准备。……据我们估计,塘沽为敌人唯一退路,故不打而跑的可能性较小(据供,敌人要守,到塘沽后赶筑工事就是证明)。万一跑了于敌更为不利,而便可打天津、北平。

  虽未明确建议改打天津,但那意思已是比较明白的了。

  这可不是邓华第一次对上级说“不”了。

  从长白山打到海南岛,没有比1947年6月的四平攻坚战打得再惨烈的了。战前,邓华认为仅有两个纵队攻城,兵力不够,致电林彪,建议再增加一个纵队,实在不行,两个师也可以。林彪未置可否,只增调个6纵17师。激战两星期,两个纵队伤亡惨重,有的简直快打残了,才把6纵另两个师调来参战,形成“添油战术”。

  邓华还曾建议推迟攻击时间,未获同意。

  战后总结,林彪和刘亚楼讲了两点教训,一是对敌情判断不明,守军有3万多人,却判断为不到两万人,攻城兵力显然不足。二是打急了,有的部队没看地形就发起攻击,违背了“四快一慢”中“慢”的原则。

  打了半个月的四平攻坚战,已经控制3/4的市区。守敌71军的军直属队都打光了,军长陈明仁把卫队都派上去了,他已经把手枪放到桌上,等解放军攻进地下室就自杀了。

  世上许多事情,都是差那么一点点就成功了——如果邓华的两个建议获准了,是不是就不会差那么一点点了?

  四平攻坚战的影响是巨大的。辽沈战役,林彪率部南下北宁线直取锦州,得知国民党又从华北增援两个军到葫芦岛,又想转身回头去打长春,原因之一就是怕把锦州打成四平——他有点被那场红天血地的噩梦魇住了。

  那么,塘沽会打成个什么模样,打出个什么结果?像所谓的“四平大捷”一样,就算是侯镜如守城成功,给傅作义打一针强心剂,增加稍许嚣张气焰,国民党在华北的溃败也是指日可待的。可那些攻坚勇士的鲜血呢?在四平已经交了一次学费,在塘沽还要交第二次吗?

  有人说那学费已经交了。既然明知地形不利,邓华就该及早建议,而不是两次攻击受挫后再说“不”。

  有人说这已经够难为邓华的了。那是毛泽东的决策,而且是盯住不放的“最重要”的决策点之一。邓华只是个纵队司令,他这样做,那压力已经够大的了。

  而依邓华的性格,即便林彪、毛泽东对他说“不”,无论压力多大,也会继续“不”下去的。

  邓华这个人“很硬”。

  出身于书香门第的湖南郴县人邓华,中上个头,瘦削精干,平时话语不多,吐口吐沫是颗钉。决策果断,决心硬朗,看得准,打得狠。对同志批评很严厉,对上从无恭维之辞,一是一,二是二,实事求是,实话实说。

  四平攻坚战,战前邓华下令多抓俘虏,而且一定要抓住个连以上军官。结果,他对敌情的判断是最准确的。

  知己知彼,那“不”说得就硬气,有理有据有底气。

  而塘沽地区不便于大兵团作战,又不可能越海包围,只能作陆地看守与阻击。倘若非打不可,那也只能把敌人赶到海里去,坐上军舰逃跑,自己则是伤亡一大堆。

  毛泽东接到林彪的电报,一看就明白地图与现地往往是不同的,有时靠地图指挥、决策是行不通的。尽管此前下了那么大的决心,在12月29日23时给“林刘”的复电中,仍然痛痛快快地道:

  放弃攻击两沽计划,集中五个纵队准备夺取天津是完全正确的。

  至于林彪,在攻击塘沽的3个纵队中,有2纵这样的主力、老大哥部队,却让7纵司令邓华当总指挥,除了邓华的资历外,是不是还记着四平攻坚战时他那两次说“不”呢?

  1936年红军东征结束回到陕北,中央召开团以上干部会,由毛泽东作东征总结报告,然后以师为单位进行讨论。78师十几个人坐在一棵老榆树下,有人说毛泽东讲得好,有人不以为然,罗列出一堆错误和问题。双方正在争论,毛泽东过来了。大家继续发言、辩论,师长田守尧、政委崔田民和副师长韩先楚,接着原来的嗑唠,一样地说好、说不好,全无顾忌。毛泽东面带笑意,跟大家坐在一起,不时在本子上记录几笔,自始至终只见点头,未见摇头。

  1945年8月1日,朱德、林彪、叶剑英和肖劲光,去南泥湾延安炮校参加因召开七大而推迟了半年的开学典礼。朱老总正讲着话,有个学员走上台去,敬个礼,递给朱老总一张条子。有人开了头,那条子就不断了,朱老总一个个给大家解答,眼镜摘下又戴上。什么没烟抽了,鞋子破了,没袜子穿了,能不能让京剧团来给我们演场戏了,除了没有讲吃不饱的外,几乎什么问题都有。3纵打完一仗,从纵队到师团营连排班,都要开战评会。刚从战场上下来,失去那么多战友,随时可能投入战斗,又要流血牺牲的军人们,什么都敢讲,只求打胜仗、少流血。7师21团副政委雷致祥,人称“伙夫司机”,当面给师领导提意见,说某某是“摆到桌面上的英雄主义”,某某是“隐蔽的英雄主义”,某某是“没有主见的尾巴”,然后一一说明事实。

  政治民主,军事民主,经济民主,言者无罪,闻者足戒,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第六章 (二)都希望别人说出自己想说的话

    11月中旬,傅作义曾决定放弃张家口地区,将兵力收缩集中于平津唐地区,并将“剿总”总部移往天津,却是有决定,无行动。行动起来的是,傅作义将其家眷送往重庆,把张家口的军官眷属3千多户及其家当搬到了天津。这无疑是一种信号,其他地区一些军官,包括一些地方官员及有钱人家,纷纷效仿,都认为天津是最安全的地方,从四面八方将老婆孩子送来天津,天津人口骤然膨胀了起来。

  当时人称天津为“太太集中地”。

  比“太太集中地”更闹心、更恐怖的,是“难兵集中地”。

  东北野战军进关,途中到处可见辽沈战役后释放的俘虏。三五成群,十几个人一帮,还有几十人结帮成伙的,也往关里走。见解放军队伍过来了,他们就自动闪到路边。队伍在两侧行军,他们就走在中间。许多人羡慕队列中那些仍是一套国军服装,只撕去了军衔、帽徽的解放战士,有人瞅住个干部模样的解放军,就上前搭讪着套近乎。若在1947年夏季攻势之前,上前套近乎的就十有八九会成为解放军了,可现在是什么时候了?12个纵队和特种兵全都齐装超员,步兵纵队一律4个师5万多人。除非你有什么特殊技能,否则谁要你呀?

  前面是山海关了,杜博跟几个一路已经走熟了的释俘开玩笑,说快走呀,前面老乡敲锣打鼓欢迎你们了。一个嗓门老大的四川兵,苦笑着道:还能有欢迎我们的?我们打败仗喽,蒋介石这个龟儿子可把老子害苦喽!

  现在,这些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