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何其易下编-第2部分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在广州的黄花岗起义,伤亡惨重,领导者黄兴受伤幸逃脱,潜居香港。而孙文在海外。
查实,辛亥革命并非是同盟会直接领导。最初带头的是同盟会外围的两个团体。由文学社的蒋翔武任总指挥,由共进会的孙武任参谋长,主要的参与者是武昌地区的满清新军。原计划是10月11日才发难。10月9日,在筹备炸药时发生爆炸,惊动了俄租界巡办,来查时搜去了造反的物品及名册。清总督即下令缉拿。与同盟会上海支部有联络的三人被捕,不久被杀。于是,急欲当晚举事,又因*被阻。总指挥自己逃走了。延至10日傍晚,部份参与倒戈的清新军,在排长班长统率下行动,攻下了军械库,总督被吓跑了。至11日清晨,这批兵占据武昌。于同日下午,因乏人带头,众兵认为应找一个有地位的人来充当领袖,就上门半推半迫地把黎元洪请出,要他担当都督,组武昌军政府。黎本来是清朝湖北军的统协。就此一声不吭地变成了这次革命的最主要现成代表。随后两天,汉阳及汉口在新军的内外夹击下亦被攻陷,三镇易帜。
14日清诏封袁世凯为湖广总督,并遣海陆军马合围武汉三镇。双方交火,互有胜负。但未改变形势。
在随后一个月内,先后有湖南、陕西、江西、山西、云南、江西、广东、贵州、江苏、广西、安徽、福建等省份响应独立,各自组军政府,并另举新都督。这样发生的连锁效应,使满清皇朝束手无策。于是,只好寄望那一位曾负责训练六营新军的袁世凯出来力挽狂澜。10月27日再诏封袁为钦差大臣,命掌开往湖广全部海陆军马。袁只乘机派出他的心腹部下冯国璋、段祺瑞分统第一、二军,控制前线战况,自己仍处家乡,称病不朝。清廷于11月1日把他封为内阁总理大臣,军政在握,他才动身。袁一方面亲赴北京组阁,另方面派人去设法议和。他同时又请动了驻上海的外国使节们从中说项;又命冯国璋出兵先夺汉口,再陷汉阳。然后,就此按兵不动。却反过来向清廷皇室施压力,提出应退位来换取优厚的供养条件。
与此同时,革命者方面的情况亦起变化。主持武昌军政府的黎元洪早已电邀各独立省都督派遣代表前赴武昌会议。各代表先齐集上海,然后遣人续去武昌。11月底,众代表在汉口外国租界开会,公推湖北军政府为临时中央军政府。12月初,因革命队伍占领了南京,众代表便在武昌决议要以南京为临时中央政府所在,草拟大纲,筹组共和,并且公举黄兴为大元帅,黎元洪为副元帅。事因黄兴10月底由香港赶到武昌。值汉口失守,汉阳正告急,曾实时被推为卫城的总司令。但因与负责军务的孙武不合,汉阳失陷,他便辞职。这时南北双方同意暂时停战,各遣代表开始议和。12月中,各省都督代表首次齐集南京,商组成立共和。代表们因黎元洪不服屈居黄兴之下,又改选黎元洪为军政府大元帅,黄兴为副元帅;并暂定大元帅主持军政。而黄兴职位的反复,皆因同盟会未掌权。这是由于这次武昌起义,同盟会的参与骨干或死或捕或逃,原组织散涣,非统一领导。至于那些士兵,本不是同盟会会员。所以,在成功后,全无主意,竟请原清朝高官黎元洪主持;并同时在军政府组织时,让原有立宪派人士钻空加盟,占居高位。此外,各省督军不外全是地方势力。因此对同盟会有抗衡倾向,对建立共和亦具负面影响。
孙中山于12月下旬才返回中国。据说,他当时在美国,阅报才知消息。只是,他并没有实时动程东返,却辗转取道先去了欧洲。他的原意是想借机劝西方列强及早地承认革命力量。可算用心良苦,时间却白费了。因为,事实证明,那些友好的*的先进国家,更喜欢与清朝袁世凯打交道。孙等人为争取外国列强承认中国的新共和,竟向对方主动承认一切不平等条件的继续。所以,亦有史家指出,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是因它反清不反帝。即是,只反满清皇朝,不反帝国主义;几至不反对有皇帝。
其实,在孙文还未踏足中国的那一段时间内,辛亥革命已进入转形期,当时有权发言的参与者,已对中国的未来政局采取了一视同仁态度,不分革命与不革命。所以,领导上黎元洪可以凌驾黄兴;同时,同是总统,有些认为袁世凯比孙中山对各独立省本身更加有利。又这些人中立宪派人士及旧官僚都说,袁可不战而胜清廷;而孙中山则仍属未知数,将来谁上台谁下台,尚要一番挣扎。
孙中山是1911年12月25日才由广东都督胡汉民陪同去到上海。然而,他的名声无疑早已与中国的现代革命等同。再经舆论推祟,全国欢腾雀跃。齐集在上海的各省代表们于29日开会通过了举他为临时大总统,十七票中有十六票赞成,一票反对。不过,在此之前,代表们首次在南京开会时曾有一决议,如果袁世凯能反正,转而赞成共和,推翻满清,未来政府的大总统一职留给袁。
这样的决议,反映了两点:一、推翻满清政府统治是首要的;二、众人对共和的建立态度暧昧。那时,实际情况显示,他们对当时革命的理解半清不楚;对孙中山与同盟会的拥护亦模梭两可。由此可见,这决议同时给共和政体的未来发展埋下了反复伏因。孙中山自返国后便处于被动;主要因为,同盟会没有在武昌后掌握领导权。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在南京宣誓就任临时大总统,宣告*成立。2日,宣布改用阳历,以是日为*纪元,并且以红黄蓝白黑五色旗为国旗。1月3日,代表们选举黎元洪为副总统,及通过了基本上由孙中山提名的国务委员名单。然而,在九名部长中,同盟会会员只占了三席。他们就是:陆军总长黄兴,外交总长王宠惠,及教育总长蔡元培。孙在决定人选时显然又让步。不过,共和政府成立时颁布的文告规定:「*由中华人民组织之」、「*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又,人民有请愿、诉讼、考试、选举及被选举等权利;有纳税、服兵役等义务。同时,孙中山在就职时更强调:「*主权属于国民全体。」总之,这些都是取自当时欧美国家中所采用的「自由平等」及「天赋*」之类等原则和观念。无论如何,在中国,它是一大创举;在历史,它是一大突破。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1章,第2节:孙文让位,国会迁都
陈天璇《中国历史何其易下编》现代史
第1章,第2节:孙文让位,国会迁都
第1章,第2节:
孙文让位,国会迁都
共和政体建立以后,当前急务就是统一。因为满清皇朝还在,首都在北京,皇帝才六岁,军政由袁世凯操纵。袁本汉人。他所以能实权在握,皆因他手下有新军。清廷自十九世纪中叶鸦片战争败给英国后,国力江河日下,饱受列强欺侮。在尝试改革和奋发图强的过程之中,因训练和编组用洋枪的新军,由士兵至统领,逐渐起用汉人,独立于原来满清旧八旗队伍。袁世凯就这样应运而生。他负责练新军,由小增大,扩至六营,全用新式武装。而且,自成其个别体制,带兵全是他亲信,史称他们为北洋军。由于他是汉人,清皇室有顾忌,于武昌起义的期间,他被罢官返回河南。可是,自从武汉三镇尽失之后,清皇室企图命新军*,但都不听从调动,遂再起用袁世凯。叫他应变,臣为君用。袁倒不是简单之人。托病在家,辞请再三。两个月内,讨价还价。直至满清让他执掌军政大权,他才回返北京组织他的内阁。从而,操纵清朝命运。
共和新政府在南京创建之后,他表面上派其部下将领联名通电反对,誓言效忠皇室;又暗地里遣出私人代表接触革命一方,进行南北议和。南,是南京;北,是北京。他并同时放声气说,他不反对共和,亦想君主立宪。
双方同意暂时停战。袁命唐绍仪,孙派伍廷芳,南北所遣代表在上海英租界就未来统一的问题开始谈判。第一轮的结果商定由双方分头去联络各省派代表来参加。南方负责接触已宣布的独立省份,北方负责其它。但袁反对这样分工。撤回代表。谈判中断。孙以议和决裂,遂主进行北伐,欲以武力解决全国统一问题。南京临时政府参议院于1月11日通过北伐决议,出兵攻打满清北京皇城。孙自任总指挥,黄兴任参谋长,分兵六路,开始行动。
按照原定计划,第一路自湖南、湖北出发;第二路自江苏、浙江、广东出发;第三路自淮阳出发;第四路自烟台出发;第五路自秦皇岛进入东三省;第六路自陕西、山西出发。然后,这六路军马的最后汇合点将是北京。北伐令下之后,以第二路最勇,旗开得胜,直取徐州。但是其它诸路,却多不前。据说,原因有三: 一、南京参议院并不发军饷;二、北洋军也不是虚有其表;三、外国列强从旁插手干预。因而第五路无法自秦皇岛开出登陆入东北;第一路在长江屡受外国军舰借故拦阻;即使是同盟会骨干也有不少成员主张以谈判手段谋求和平统一,避免流血。连黄兴都担心,若是外人偏帮清廷,新建的共和政府将遭遇太平天国那样被覆亡的厄运。当时,外国炮舰日夜巡戈长江,对南京的安危造成威胁,于是不久放弃北伐。
南北双方代表,再在上海议和。此时,外国列强基本上还拒绝承认南京的新政府;虽然,为了争取他们的认许和合作,*政府从一开始已主动宣布继续承认和履行满清皇朝与各国所签的条件,确保他们所享特权。即使如此,这些外国使节还是异口同声,附和着袁世凯。又同盟会内汪精卫等公开讽刺孙中山恋栈临时总统职权。
1月22日孙中山向袁世凯通电提出五条协议:一、清皇退位;二、袁宣布赞成建共和;三、孙于清帝退位后即辞职;四、由临时参议院举袁为临时大总统;五、袁被选后宣誓遵守参议院通过的*宪法。袁虽并非诚心赞同孙所提的全部内容,因另有所图,遂一一答允。
至2月初,双方代表为以后如何安置已退位后的溥仪达成多项优待条件议案,包括:一、清帝退位后,其尊号不废,以对外国君主之礼相待;二、岁用四百万元,全由民国政府支付;三、仍然暂居皇宫,日后移颐和园。据说孙中山和黄兴都不同意,但同盟会其它成员认为,皇帝尊号只是虚名,共和若能继续,革命目的已达。由于同盟会意见不统一,在原立宪派及旧清官僚占据多席的情况下,临时参议院于2月6日通过了以上内容的优待条款。
至此,袁世凯已得到他所要的允诺,便转而向清廷施加政治压力。他强调南方只同意建立共和,并提出由他去着手进行筹备。袁的本意就是,南北双方解散现有政府,再由他另立一个新政府。但是孙等拒绝这一请求。袁退而求其次,加紧设法进行逼宫。为此,袁授意他手下北洋军部将段祺瑞带头,以联合前线四十多名清军将领的名义,通电北京政府要清帝溥仪退位,否则便即将回师北京武力解决。清廷知道大势已去,遂同意谈退位条件。2月12日清隆裕太后宣布溥仪辞位懿旨,并以满清政府外事部知会驻华的外国使节。在同一懿旨内,她还授袁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于是,满清皇朝就这样结束了。
2月14日孙中山向南京临时参议院提出辞退他临时大总统职权。2月15日临时参议院选袁世凯继任。
不过,为了希望保障共和政体能够继续,孙中山在辞职信中提出三个条件 一、临时政府设在南京;二、新的临时总统到南京就职时,临时大总统与国务员(亦即是各部长)才再正式辞职;三、新总统必须遵守参议院所制定的约法(亦即「*临时约法」,但当时实际上尚未颁布)。孙的三个条件目的非常明显,其用意是,他想以强调建都南京使袁世凯不得不远离他的势力范围;又想以通过一纸立宪的条文和制约来防止袁的专制*。至于他与全体国务员的俟后辞职,表面上是保证行政继续,最主要是要把约法通过。2月下旬,基本上是赶写约法。
无论如何,辛亥革命的意识源头本是来自孙中山与他创建的同盟会。孙倡「三*义」(民权、民族、民生)政治理想;同盟会的宗旨,本来是这样的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建立民国,平均地权」。若然套进孙的「三*义」予以铨释,即是,推翻帝制,建立共和,人民当家作主,就是体现「民权主义」;排除独尊,五族领盟,中华民族同体,就是体现「民族主义」;平均土地,耕者有田,纠正贫富悬殊,就是体现「民生主义」。
南京临时政府,在孙的领导下,固然是朝这个方向推进,至少在当初颁布文献上,共和出现了,五族联和了,至于有关土地平均问题,临时政府的决策者多是官绅,又岂会热衷?遂只属空话。倒是有关共和政制,却曾一度引起争议。主要因为,在那阶段,世界先进国家存在两类共和。一是美式总统制;一是欧式内阁制。在孙当总统的初期,他希望有较大权限,所以,他采用美式总统制;待他决定辞职让位,又担心袁世凯*,因此,反主张欧式内阁制。于是,在草拟「*临时约法」时,就仿效了欧式共和。
同时,于3月初,郑重其事,孙遣一专使团,成员包括蔡元培、汪精卫等人前往北京迎接袁至南京就职。本来就是想藉此催迫袁早日离开他的军力地盘。但是,袁亦心知肚明,另外有对策。他安排了军变事件,授意另一部将曹锟鼓动士兵在北京内闹事,特别是在专使团下寝的旅馆周围喧哗鸣炮,恐吓这批南京来使。然后,袁致电表示,要留下座镇,只好暂时改在北京就职。
与此同时,蔡元培等证言军变确有其事,并且赞成袁的建议;在参议院,原立宪派及旧官僚又兴起北京比南京更适合设首都之议,接着通过袁的要求。
于是孙又只好妥协让步。3月10日袁世凯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