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中国历史何其易下编 >

第19部分

中国历史何其易下编-第19部分

小说: 中国历史何其易下编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如此,皆因蒋介石正用兵去讨共。这就是蒋氏的「先安内后攘外」政策取舍的先后和结果。

  二、淞沪协议。日本人乘势南下攻上海,史称日侵华「一。二八」事变。迎抗日军原不是政府安排,签约求和却是南京刻意的。那依然是,蒋氏「先安内后攘外」政策的体现和推行。这时候是汪精卫在负责外交的。

  三、碉堡攻势。蒋氏下令国军五次围攻瑞金的高潮是采用碉堡攻势对付红军的游击战;仍欲强霸天下,唯我独尊。只是层层碉堡,仍被红军突围。未分高下。

  四、*长征。前后历时两年,是革命意志的磨练,是北上抗日的迂回。至少,红军曾经东渡黄河,声言前赴抗日。遭拦截退回去;亦是安内与攘外的较量。

  五、西安兵谏。这宗事件的确改变了国共的势不两立关系;是携手抗日的开始,是国共第二次合作。这是一转折点。蒋氏被迫搁置安内,宣布同意全国攘外。

  六、七七事变。纸上答应共同抗日是一回事。实际执行又另回事。是日军进攻庐沟桥的那场「七。七」事变,才催化了蒋介石的真正行动。国共开始研商,如何改编,如何划分敌前敌后责任,组八路军,与新四军。

  七、抗战初期。中日开战以后国共分了所谓「正面战场」以及「敌后游击」御敌,分担任务。几场少胜难补大面积的溃败。然而,全民抗敌,日军顾此失彼。

  八、汪氏政权。汪精卫投敌,自称是从重庆还都于南京组织伪政府,代日本治华。史家认为,汪对抗日前景悲观,又要与蒋介石争雄,选择媚日,反对攘外。

  九、皖南火拚。一旦中日战争进入僵持局面,虽是大敌当前,又发生国共同室操戈、中国人打中国人事件。其实,依然是蒋氏推行他的所谓「安内」(亦即剿共)政策的反复,是借口以压倒优势兵力去围歼新四军。

  由此可见,这十年间,蒋氏念念不忘「安内」,全国人民冀期「攘外」。所以,国共常对立,较量总不停。总的来说,前五年绝对是国共双方敌我争持,后五年则彼此貌合神离,又抗又合。难说谁占上风谁处下风。

  不过,进入四十年代,全民抗日风气已成。从表面看,「攘外」是全国一致的,「安内」是不得人心的。然而,世事无常,蒋又掀*高潮,汪氏亦连手清乡。txt电子书分享平台 

第4章:红区与白区的对立,导言
陈天璇《中国历史何其易下编》现代史

  第4章:红区与白区的对立,导言

  第4章:红区与白区的对立,导言

  当时的形势与问题

  当时阻碍中国自强的主要矛盾是日本侵华。国家若亡了,还怎能自强?可是,进入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时,中国的局势改变了,日本军队可说泥足深陷,处于进退两难。既一方面发动了太平洋的大战局,又另方面安排南京的汪精卫政权及满洲国的溥仪在中国争统治。当然,当时的有力角逐者依然是由蒋介石及毛泽东分别领导的国共两党及政府。皖南事变明显地把国共携手合作抗日的假象撕破。现时不少史家的确认为,蒋以几倍强大兵力,围击叶挺的新四军,再指他叛变,实难说服人。显然,蒋介石又回复到意图独霸天下的打算。蒋介石总认为,共产党是内患,不除总是隐忧。这样,国共当时的主要矛盾转移了,提上战争日程的是,先求集团的当时自保,后求中国的日后自强。这情况无疑是先由国民党挑起的,共产党相对地比较处于被动。然而在公开宣传上,任何一方,都仍然以全民联合抗日作大前提,用合作与不合作来批评敌对一方,争取民意。

  若按历史随后进程,中国发生两件大事。一是中国战胜日本侵略;二是共产党打败国民党,统治大陆。

  从战胜日本这方面来讲,主要是因保土的同盟国打败侵略的轴心国,加上美国向日本投了原子弹,日本在亚洲范围内投降。包括中国在内,战争就此结束。这不全算中国在军事上打败日本,也不是国共任何一方带出了奇迹。中肯地讲,应该是全中国人民投进国共阵营在不同的岗位发挥过作用,在不同的时刻作出过努力。因此,胜利是大家的。既然国家兴亡,人人有责;于是抗日胜利,人人有份。这一点是没有人会有异议的。但成果是不是大家一齐分享?结论就完全不一致。譬如,用传统的讲法,日本投降之后,今后江山归谁?又或,用现代的述词,由谁治理中国?至少,在能够举足轻重的政治团体之中,国共算是两个不同党派不同阵营两支对立力量,堪称旗鼓相当,势均力敌。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就成为当时的急务。

  标榜奉行「三*义」的国民党容不下另外一个党,反而亮出「马列旗帜」的共产党却主张组联合政府。美国插手,居中调停。*同意,参加谈判。蒋介石提一个条件,他要共产党放弃统领的红军,让他们收编到国民党军队中,然后才开始谈其它合作事情。毛泽东当然不答应。而且,经过了二十年代的两次清党屠杀及三十年代的五次大军围攻,共产党绝对不会放下枪。于是,美国终于无功而退,公开发表失败报告。自此,中国的事交回中国人自己去解决。这又再次退回到传统的争雄角逐。蒋介石自以为兵强马壮,掌握政府,尽占上风。他强调与共产党在治国问题上势不两立,相信发动全国性的剿共就可以解决问题。毛泽东似亦有两手准备,避重就轻,化弱为强。他争取与其它党派团体以协商筹组政府,同时在抵抗中部署着乡村包围城市战略。其实,整个中国四十年代,亦可以笼统地概括为是红区与白区的对立。前五年是,以毛泽东为首的延安*政府(加敌后根据地)与以蒋介石为首的重庆国民政府(加全国日占区)的取向不同;后五年是,解放区与国统区的发展亦异。此消彼长,情况逆转。在未来中国如何体现共和政制的统一领导问题上,共产党凭推出多党合作口号,深获国民支持拥护;国民党则自恃正统当朝得令,只知官商勾结贪污。当全国经济在四大家族带头搜括滥权作弊下迅速崩溃时,虽有美国出动飞机和战舰帮忙蒋介石运兵,人民的抉择早已决定了谁胜谁负。

  至于,共产党何以能胜利,原因虽然很多,专家互有争论。但是,总的来说,关键在民。当时,中国绝大多数人民到后来都拥护共产党。中国有句古话,得民者昌,失民者亡。任何政权的兴灭总不离这个规律。而且,论文论武,毛泽东战胜蒋介石,也不偶然。在国共双方武力较量中,共产党可说是以弱胜强。另外,在二人同期所作文字宣传中,蒋介石发表「中国之命运」,全书一意*,唯我独尊;毛泽东撰写「论联合政府」,主张全民协商,携手治国。从舆论的角度判断,谁*,谁*,人民显然心中有数。何况,中国人当年不断努力的现代化前题是,如何摆脱外国欺侮,争取今后独立自强。在国共争雄的最后阶段,蒋介石又太过依赖美国,更是民族大忌。

  以下是这十年中最关键的历史大事概述。

第4章,第1节:艰难时局,三面受敌
陈天璇《中国历史何其易下编》现代史

  第4章,第1节:艰难时局,三面受敌

  第4章,第1节:

  艰难时局,三面受敌

  四十年代最初的两三年是*史上的艰难岁月。

  本来,四十年代以来,是抗日转折点。在中国战场上中日几乎休战。汪精卫到南京组伪政府,代日本人管理当时的沦陷区。又因为日军偷袭珍珠港,促使美国向日本及德、意宣战,日本把军事重点移向太平洋及东南亚各国,使英、美要中国加盟在亚洲同抵抗日本侵略。先是,1941年12月8日中国正式向日本宣战。然后,从1942年1月1日起中国挤身所谓国际四强,并负起派军缅甸援英的责任。继而于2、3月间遣国军十万人从云南进入缅甸,开辟了中国本土以外的抗日战场,成为了对抗法西斯同盟国的一员。这其间美国陈纳德将军组成了飞虎队来华助战,配合西南工事,打通滇缅公路,为中国的后方提供接济运输。但是,这时期的*队伍却是面临三面敌人夹击。那分别是:一、日本的侵华军,二、蒋介石的国军,三、汪精卫的伪军。从*发展史而言,这段岁月为最艰难。主要就是,上一个十年中蒋氏推行的「先安内、后攘外」的政策在这时候又再暗里推行、有死灰复燃的活动。因为,打从三十年代后期开始,国民党已到处鼓吹*。不仅在军事上,同时在宣传上,同时并进。这些抗日期间「战中有战」事件,*史称:「三次*高潮」。

  可以这样理解,*所提指控,是指抗日「御敌阶段」之后,中日双方在正面战场上几无战事,但却在日占区及游击区反复交锋。*认为在这期间,「蒋(军)、伪(汪)、日(军)」三方面分头讨共,致使他们全面陷入发展史上最艰难的时刻。据他们的数据显示,*既要继续抗日的敌后游击战,又要对付蒋介石的*高潮,更要还击汪精卫的清乡扫荡。结果,*史家这样补述:「我们的军队不得不缩小了,八路军由四十万减到三十万;根据地缩小了,人口由一万万降到五千万。」又说,在战争最残酷、牺牲最大的1942年,*中央发布宣言表示,这是抗战以来最困难的一年,号召敌后军民不屈不挠坚持游击战争,克服困难,熬过最后关头。

  而其实上,*所指的抗日期间由蒋介石发动的三次*高潮,从三十年代后期已展开。据其所述,第一次*高潮发生在1939年1月国民党召开五届五中全会之后,因决议组「防共委员会」,定出「限共、溶共、*」方针,并且发动「灵活性剿共」。因此,从1939年12月至1940年3月,国民党曾遣所部国军对*红军及归其指挥的敌后游击队伍有过许多次歼灭性围攻。据称,早前规模较小的国军「剿共」事件有:湖南「平江惨案」、河南「确山惨案」,都是*红军及其家属被袭击屠杀的个例。其后规模较大的军事行动曾计有:一、遣阎锡山部围攻晋区的游击决死队;二、遣朱怀冰部攻袭冀西的根据地;三、遣石友三部在冀南大举进行讨共。也于这段期间,毛泽东提出了:「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的自卫性原则,从而克制了这狂潮。

  又第二次再由蒋介石重庆政府掀起的*高潮,是开始于1940年9月至10月的苏中「黄桥战斗」,矛头直接指向江北的新四军,陈毅在此役中大败韩德勤部,继而,1941年1月4日发生了「皖南事变」,新四军被庞大数目国军在安徽茂林区围歼,军长叶挺被捕,副军长项英死,新四军被国军指为违抗军令,宣布解除番号。*在此事件中采取了「有理、有利、有节」策略,一方面重组新四军,一方面以舆论反击。因各方支持响应才迫使蒋氏暂再收敛。

  第三次*高潮的掀起,是蒋介石于1943年3月发表他署名的「中国之命运」,把中国当前的问题说成是「内政」的问题;所谓「内政」,就是「剿共」。适值第三国际宣告解散,国民党叫嚣铲除共产党,并动员胡宗南,发兵达四十万,于6月间包围陕甘宁边区,意图出其不意闪袭延安。此举被朱德发声明阻止。*并连续在各地举行万人*,公开抗议,反对内战。与此同时,又重申毛泽东已发表的「论持久战」与蒋抗衡,针锋相对。

  虽然大规模的国共武装对峙暂被化解,然而,*认为「蒋(军)、伪(汪)、日(军)」三方配合的「清乡、蚕食、扫荡」却继续。

  *史家指出,四十年代初期,中日间的正面战场上的交锋,暂告停顿,但是沦陷区内敌后的游击区战斗加剧。那是因为,日军的太平洋战争正在扩大,对华战略亦出现重点的转移。其实就是,日本开始以汪精卫组伪政府,协其治华,并且调军队在日占区内大搞「治安运动」,亦即现时史家所描述的「清乡、蚕食、扫荡」这些联合「剿共」行动措施。又日军把华北及华中内的不同范围划分为三种大区域,定名:治安区(即日占区)、准治安区(即中、日双方仍在争夺的游击区)、和非治安区(即*有根据地的解放区),然后分别以不同的策略,对敌后游击队及*八路军采取歼灭战。那才是最惨烈的生死战斗。

  所谓「清乡」,主要是在「治安区」内进行。由汪政权组皇协军配合,承袭蒋介石的保甲制度,把乡村逐一地圈定,加强特务活动,清除不稳分子,掠夺粮食物资,加强奴化教育,目的是意图巩固其占领区的继续统治。

  所谓「蚕食」,是在「准治安区」实施。在这区内,既用恐怖手段亦采怀柔政策,其目的是把游击区内的居民赶进日占区内,然后把已空出的村庄平毁,务使游击队无法隐蔽活动,广建碉楼,修封锁渠,阻八路军深入。

  所谓「扫荡」,是针对「非治安区」内*解放区抗日根据地而执行的。日军在此沿用蒋介石剿共期间施行的「三光政策」:烧光、杀光,抢光。即是,把村庄烧光,把疑者杀光,把物资抢光,意图籍此摧毁抗日据点。

  本来,汪精卫建南京政府不靠什么军队;全赖日军,狐假虎威。后来陆续有部份国军投靠其阵营,最盛时据称竟然曾拥兵至八十万。有史家说,是蒋介石献兵,与汪连手剿共。因日军施行的「清乡、蚕食、扫荡」是由汪氏执行,又国军队伍在转投南京伪政府后,就可以明目张胆地四出进行剿共。另据外界史料,投汪的国军有:1941年3月国军第五军副军长刘月亭率其所部投汪;5月国军师长公秉藩率其所部投汪;6月国军六十九军军长毕泽宇率部投汪;1942年2月国军骑兵第一军赵瑞、杨诚所率两个师亦投汪;4月国军第二十九集团军副司令孙良诚率辖下师长三名、旅长三名、纵队司令二名及其所部投汪;此外,还有些是隶属国军指挥的游击队或公安队投汪,较为公开的有:苏鲁战区游击纵队副总指挥李长江率五个司令八个支队共四万人,及江苏省保安八旅旅长杨仲华等投汪。至1943年4、5月间,尚有国民党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