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宝书库 > 军事历史电子书 > 靖康国殇纪事 >

第32部分

靖康国殇纪事-第32部分

小说: 靖康国殇纪事 字数: 每页4000字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但是人民永远不会忘记这样的民族英雄。
  太原保卫战的另一位功臣太原知府张孝纯被俘后,宗翰对他劝降,他置之不理,唯求一死。宗翰把俘虏的另外一些官员押来,这些官员就是硬气,都不投降,被金兵一个个杀死在张孝纯的面前,但张孝纯还是不投降。宗翰也敬佩他的忠勇精神,没有杀他,而是押往云中长期关押。
  四年后,金国扶立的刘豫伪齐政权建立,考虑到张孝纯的名声,金国统治者邀请他出山。身陷囹圄的张孝纯考虑到做官可以避免更多的百姓被祸害,便违心地接受了伪职,出任尚书右丞相。他曾投书宋高宗赵构,表明自己的迫不得已,并透露了伪齐皇帝刘豫准备派遣刺客暗杀南宋君臣的计划。又过了八年,因为在与南宋的战争中屡屡失败,伪齐被金国所废,张孝纯等人被遣返南宋。宋高宗以前也知道太原张知府的英名,没有治罪。张孝纯为自己的失节而深感羞愧,自请致仕(赋闲在家),病死于徐州。
  跟太原保卫战以及张孝纯命运极其相似的,是抗日战争中1944年打响的衡阳保卫战和方先觉。蒋介石为了避免“豫湘桂”战场的大溃败,命令方先觉率领第十军坚守湖南衡阳两周时间。方先觉率领孤军奋战四十七天,日军在衡阳城的进攻作战中,死伤共一万二千余人,而这还是日军陆军部大大缩小了的数字。
  但衡阳最后被日军攻破,方先觉考虑到第十军的伤兵很多,于是向日军投降。日军对第十军将士的英勇善战和方先觉的指挥才能钦佩备至。他们将被俘的第十军官兵编成一个军,取方先觉之“先”字和天皇昭和年号之“和”字,定名“先和”军,要方先觉任军长,并诱以优厚待遇,遭方先觉严词拒绝。
  不久,第十军四个师长和一些官兵纷纷逃回重庆。同年十二月,日方见方先觉坚决不为其所利用,不忍加害,为了体现日军的“俘虏政策”,以便瓦解更多的中国军队和“感化”重庆政府,将方先觉礼送出营,让其回归重庆。蒋介石对第十军回来的官兵统统隆重欢迎,对他们曾投降一事不予追究。方先觉等人被分别安排在军界继续担任相应职务。
  河东的重镇太原就这样被攻破了。后世有人说,如果当年宋太宗赵光义不因一己私忿而去火烧晋阳,原来的晋阳故城地理条件好于现在的太原城,也许就不会沦丧于金人之手,靖康之耻完全可以避免而宋代的历史也将改写。在军事地理学的专家眼中,毁灭晋阳绝对是北宋统治者最大的决策失误。太原的沦陷以及北宋的灭亡也可能是历史对于那些不尊重人民选择的统治者的报复。
  攻陷战略重镇太原之后,金国西路军挥师南下,与东路军遥相呼应,进而占领了山西全省,又渡过黄河占领了西京洛阳,于年底会师于开封城下。北宋王朝已经到了风雨飘摇的境地。
  书 包 网 txt小说上传分享

第十四回 宋钦宗误施统战策  毁盟约女真再兴兵(1)

  宋钦宗在东京城下与宗望议和之后,金兵撤东京之围返回北方休整,宋朝暂时解除了灭亡的危机。奉诏勤王的兵马聚集在东京的周围,有二十几万之众,宋朝抗金的呼声再次高涨起来。一些大臣和太学生纷纷上书,反对将河北三府割让给金人,书中写道:“土地人民,国之根本,不可轻予授人,况河北,实国家之根本,弃河北,则朝廷能复都大梁(河南开封的古称)乎?”要求钦宗坚持抗金。
  在宋朝军民抗战呼声的感召下,耳朵很软的宋钦宗也来了精神,于是就不顾刚刚与金国签订的条约墨迹未干,下诏不割让三地。诏书中说:“祖宗之地,尺寸不可与人,且祖宗陵寝所在,誓当固守,不忍献此三镇以偷顷刻之安。”于是秘密命令“河北三帅固守三镇”,同时派遣种师道、种师中、姚古等率领大军支援三镇。
  宋钦宗与宗望议和后,宋朝曾经派遣使者到金营,要求宗望协调宗翰领导的西路军退兵。宗望是个实在人,立即派遣使者前往宗翰的大营,告知已经议和的消息,劝宗翰退兵。宋朝同时派遣使者路允迪去宗翰大营,告知双方已经议和,并且准备把金兵久攻不下的太原送给金人。
  宗翰听说宗望领导的东路军已经迫使宋朝割地赔款,于是同使者回到太原城外,准备不劳而获把太原拿到手。哪知道太原知府张孝纯与王禀根本不接受宋钦宗的割地诏书,拒绝向金兵交割太原。宗翰看到太原短时间也攻不下来,于是留下银术可继续用“锁城法”围攻太原,自己则带领主力部队回到云中休整。
  宗翰本来就是积极主张进攻宋朝的首要人物,《岳飞传》中极力丑化他恐怕就是出于这个原因。但是在金兵的第一次入侵中,他的主力大军被长期阻于太原城下前进不得,没有建立多少军功。看到宗望大军打到宋朝京城之下,并且通过割地赔款斩获甚丰,心里很不是滋味。本来军功章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结果都是人家的了,就算是太原给了金人,也是人家割地赔款的结果,不是宗翰大军的战果。
  好在宗翰不是死心眼儿的人,东方不亮西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堤内出了损失可以堤外补回来。靖康元年三月,宗翰派遣降金辽人萧忠恭和赵伦出使宋朝准备讨要一些“犒军银”作为心理上的补偿。可笑的是,由于没有什么好的出使的说法,最后竟然是用金国西路军已经撤退向宋朝宣告和平的名义,与此同时金兵却还在加紧攻打太原。
  萧忠恭在当时也是一个响当当的人物,这里小帅简单地介绍一下。
  辽国的契丹族能有姓氏的只有上层,上层也只有两个姓氏,不是耶律就是萧。耶律为国姓,开国的辽太祖阿保机史书上叫耶律阿保机,辽太宗叫耶律德光。而阿保机的皇后是述律后姓萧,她的后代都是以萧为姓,这就是辽国所有姓氏的由来,此外没有别的姓氏。
  萧忠恭在少年时期就一直追随“身为粪土不能筑墙”的天祚帝,即使在天祚帝众叛亲离的时候,他也是不离不弃。直到和天祚帝一起被俘虏,萧忠恭自知无法复兴辽国,才在金人的劝说之下,被迫在金国做官,成为宗翰手下一名重要的谋臣。
  当萧忠恭和赵伦作为使者到达东京以后,正好赶上宋钦宗后悔割让三地。见到金国的使者还敢来索要什么“犒军银”,钦宗心想就算我很面,你也不能太欺负人呀,于是下令把金国使者关押起来,并且扬言绝不放回。

第十四回 宋钦宗误施统战策  毁盟约女真再兴兵(2)
萧忠恭本来就是一个认死理的人,既然你不让我走,我就不走,跟你慢慢地耗着。赵伦的心眼儿很活泛,为了能够早日回到金国,便想出了一个抽身之计。赵伦找到大臣要求面见宋钦宗有重要事情汇报,见了宋钦宗后,他神神秘秘地说,自己本为汉人,早有归顺大宋之意。另外,官居金军元帅府右都监的耶律余睹,是赵伦的好朋友,在被迫投降金国以后,一直怀有二心,现在有投靠宋朝复国之意,只要宋朝答应联合打败金国后帮助辽国复国,他愿意率领本部人马立即反水。赵伦建议宋朝派人联络,当然最好是派自己去联系了。
  “好朋友”这个词在何时何地用是很模糊的,有的人需要借用别人的势力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就说自己是谁的好朋友,这个“谁”肯定是对这个事件很有意义的一个人。
  褚慎明是钱钟书老师在《围城》一书中塑造的哲学家。此君有一大爱好:四处搜罗哲学家通信地址,写信给他们,凡有回信则四处炫耀,以抬高自己身价。此公与大哲学家罗素尤其熟,“还够得上朋友”,称自己为罗素解决了一些问题。细数起来,无非是罗素问他什么时候到英国,有什么计划,需要喝“coffee or tea”之类非褚君自己不能解答的问题。尽管如此,褚君仍亲狎地唤罗素小名“Bertie”,唬得旁人一愣一愣,仿佛“还够得上朋友”就是谦虚地表达与罗素交情甚深,而与罗素交情甚深就必定是哲学大家,借以提高自己的“哲学家”地位。
  赵伦声称的“好朋友”耶律余睹,原来是辽国的大将,在战场上作战勇猛,他的老婆是天祚帝文妃(当时辽国为数不多的女文豪)的妹妹。天祚帝因立太子的问题杀了文妃,耶律余睹见势不妙,率领手下精锐部队投降了金国,开始被任命为左金吾上将军,侵略宋朝时被任命为元帅府右都监,在金国灭辽和侵宋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现在,赵伦提到耶律余睹有意投宋反金,对于正在准备抵抗金国的宋朝来说,无疑又是一个大大的馅饼。一直信奉“只要锄头挥得好,没有墙角挖不倒”的宋朝君臣经过深思熟虑,认为此事可行。耶律余睹被迫投降,以及现在的使者萧忠恭作为天祚帝的忠臣被迫降金,他们都有很深的“灭金复辽”的情结,并且耶律余睹手中握有重兵,可以“诱而用之”,便决定通过萧忠恭和赵伦给耶律余睹带去一封蜡丸信。
  信中说道:宋朝与辽国自从“澶渊之盟”以来,结好一百多年,如同一家兄弟。只是宋徽宗听信了奸臣的建议,抛弃了两国的百年情谊,联合金国灭亡了辽国。现在宋朝已经知道当时做错了,所以惩罚了那些奸臣,宋徽宗也退位了。宋朝准备与辽国的大臣们同仇敌忾,共同为恢复辽国而努力奋斗。
  信中还说,耶律余睹是聪明睿智之人,完全可以担当起恢复辽国的重任,并且在西方有耶律大石的帮助(其实宋朝也不知道耶律大石在哪里高就),南方有大宋的鼎力支持,劝耶律余睹当机立断,弃暗投明,共同反金,大事可成。
  宋朝的君臣天真地认为萧忠恭一直忠于辽国,一定会本着“兴灭国,继绝世”的态度来完成策反耶律余睹这件大事情。哪知道萧忠恭的心路历程可不是宋朝君臣可以左右的,在投降金国以后,萧忠恭就一门心思地侍奉金国,并非是反复无常之徒,没有叛金的想法。。 最好的txt下载网

第十四回 宋钦宗误施统战策  毁盟约女真再兴兵(3)
但是这位萧忠恭先生想趁此机会使个障眼法回归金国,便假意应允下来。他和赵伦回到宗翰大营后,立即献出了宋钦宗的蜡丸书,把宋朝妄图拉拢耶律余睹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宗翰。宗翰听说“犒军银”没有拿到,结果宋朝还派人挖自己的墙角,暴跳如雷。宋朝又干了一次没有吃到狐狸惹到了一身骚的事情。不过自此之后,宗翰对耶律余睹开始防范,逼得他起兵反金,最后逃跑到蒙古部落,被成吉思汗的先人所杀,人头献给了金人。
  与此同时,宋朝还干了一次挖墙脚的事情,看来宋朝的###工作还是很有规划的,虽然经常是###没有成功,却捅到了马蜂窝。辽国的大将耶律大石自从在夹山和天祚帝分道扬镳以后,在西域地区建立了西辽,但是据考证西辽并不与宋朝接壤,因为中间还有西夏。但是宋钦宗本着“四海之内皆兄弟”,准备与自己都不知道在哪里的西辽“革命路上手拉手”,于是也做了一封蜡丸书,派人沿着金宋的边界穿过西夏去寻找远方的西辽。宗翰的士兵截获了这个使者以及蜡丸书,对宋朝更是咬牙切齿。
  本来宗翰就因为自己积极主张进攻宋朝,却没有在第一次进攻中建立多少军功而悔恨不已,人家宗望是打得宋朝满地找牙最后还割地赔款,自己连一个像样的地方都没有拿下来,占领的都是老少边穷地区。
  宗翰原意不想议和,仍然想继续攻打,但是宗望已经议和退兵,并且议和得到了金太宗的批准,所以,他也不能不表示服从。何况,宗望是金太祖的二儿子,地位非同一般,也就不再坚持继续战争的想法了。
  如今听萧忠恭说宋朝根本没有议和的诚意,并没有按照盟约的规定执行的想法,又想策反手下大将耶律余睹,气儿就不打一处来。加上又缴获了宋钦宗意欲联合西辽耶律大石的书信,更是雪上加霜地愤怒。于是,他重新整顿军队,并且上奏金太宗,请求再次攻打宋朝。
  与此同时,宗望在率领金军回到燕京以后,也无法按照盟约的规定得到中山、真定、河间等地,对于宋朝不按照盟约割让三地非常恼怒,认为自己被宋朝耍了,也上书赞成再次攻宋。于是,靖康元年八月,金兵第二次进攻宋朝,战争再一次爆发了。
  金兵第二次攻打宋朝,仍然是左副元帅宗翰和新近提拔为右副元帅的宗望分别率领东西两路大军。在开战同时,金太宗派遣使者向宋朝递交“问罪书”,把自己的强盗行为打扮成“吊民伐罪”,说此次金人起兵,纯粹是宋人的挑衅引起来的,首先是不按照和议割让三地,并且还策反耶律余睹,还联系耶律大石共同灭金,宋钦宗的不诚信行为超过了他的爸爸宋徽宗,所以才起兵问罪,宋朝必须立即把割让的三地给金国。
  宋朝廷君臣接到问罪书后,大为惶恐。立即派遣使者赶赴金国解释:三地军民自己坚守城池,这是人家自发的行为,不关朝廷的事情,我们出了割地的诏书,人家不执行,我们也无可奈何呀;至于策反耶律余睹的事情,大宋君臣毫不知情,肯定是有坏蛋在中间弄虚作假,妄图破坏宋金之间的传统“友情”;联合西辽的耶律大石灭金之事更是无稽之谈了,宋人对于金人感激不尽,怎么可能做出那种勾当来呢。同时,宋使者还表示,愿意将三地的赋税以岁币的形式世世代代交给金人,请求金人退兵。

第十四回 宋钦宗误施统战策  毁盟约女真再兴兵(4)
宗翰和宗望在派遣使者向宋朝问罪的同时,并没有停止进攻宋朝的脚步。当他们看到宋朝使者的上述解释,根本不予理睬,继续进攻。强盗要抢你,即使你说“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嗷嗷待哺的孩子”,照样没用。这也说明,宗翰和宗望谴责宋朝违反和议,不过是他们攻打宋朝的借口。无论宋朝做与不做违反和议的事情,只要宋朝的军队实力不强大,再次入侵是早晚的事情。
  狼如果要吃小羊,无论小羊怎么辩解河水不是自己弄脏的,狼总是会说“不是你就是你爸爸,反正都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你可能喜欢的